技能培训专题 用电安全培训 - V4.pdf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人员安全部分人员安全部分 戴三男戴三男 20172017年年6 6月月6 6日日 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大大 纲纲 1.1.安全的定义安全的定义 2.2.关于事故的分类关于事故的分类 3.3.用电安全用电安全 4.4.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5.触电急救及方法触电急救及方法 6.6.安全用电与事故案例安全用电与事故案例 7.7.临时用电安全隐患事例临时用电安全隐患事例 8.8.安全用电查检表(外包与工厂)安全用电查检表(外包与工厂) 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坚持“四不伤害”的原则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不伤害别人 不被他人伤害不被他人伤害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概概 述述 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一、安全的定义 1 1、安全的基本定义、安全的基本定义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 互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2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安全的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 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隐患的识别 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一、安全的定义 3 3、安全的通俗理解、安全的通俗理解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处于协调/ /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了。 4 4、安全的高度理解、安全的高度理解 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业安全等。 5 5、安全的前沿、安全的前沿 生态安全、核安全生态安全、核安全 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一、安全的定义 参考参考: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分析 1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原因 在机械寿命的全过程各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2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 指挥、 操作、监护失误 违章违纪作业 3. 安全管理缺陷安全管理缺陷间接原因 对设备的监管 对人员的教育培训 安全规章制度 应急预案救援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二、关于事故的分类 前释:为了评价企业安全状况,研究发生事故的原因和有关规律,在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事故作科学的分类。 一、按伤害程度分类(对伤害个体) 1、重大人身险肇事故。指险些造成重伤、死亡或多人伤亡的事故。下列情况下包括在内:.非生产区域、非生产性质的险肇事故;.虽发生了生产或设备事故,但不致于引起人身伤亡的事故;.一般违章行为。 2、轻伤。职工受伤后歇工满一个工作日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 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二、关于事故的分类 3、重伤。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列为重伤:.经医生诊断为残废或可能为残废者;.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手术才能挽救的;.人体部位严重烧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烧伤部位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严重骨折、严重脑震荡;.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手部伤害。大姆指轧断一节的;其他四指中任何一节轧断两节或任何两指各轧断一节的;局部肌肉受伤甚剧、引起功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屈的残废可能;.脚部伤害,脚趾轧断三节以上;局部肌肉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残废可能的;.内脏伤害。指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不在上述范围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参照上述各点,由企业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查确定。 23 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二、关于事故的分类 4、死亡。第六届国际劳工统计会议规定,造成死亡或永久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每起事故相当于损失7500 工作日,这是假定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者的平均年龄为33岁,死或残后丧失了25年劳动时间,每年劳动300天,则损失的工作日数为 300257500(工作日)。 5 5、20162016年全国触电死亡事故达到年全国触电死亡事故达到80008000人,平均一天死亡人,平均一天死亡2020人以上人以上 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二、关于事故的分类 二、按致伤原因分类 国家标准GB644186按职工受伤的原因,将事故分为20类:我们公司可能出现的有14类。 1、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破裂、崩块、碰伤,但不包括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包括铰、压、撞、挤、颠覆等);3、机器工具伤害(包括铰、碾、戳);4、起重伤害;(5)触电(包括雷击);6、淹溺;7、灼烫;8、火灾;9、刺割(指机器伤害处的刺割,如钉子扎脚、尖刃物划破等);10、高处坠落(包括由高处落地和由入地坑;11、受压容器爆炸;12、其它爆炸(包括化学物质爆炸、炉膛钢水爆炸等);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扭伤、跌伤、冻伤等。) 1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二、关于事故的分类 三、按一次事故的伤亡严重度分类 为便于管理,国家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为便于管理,国家伤亡事故报告规程GB6441GB64418686作出如下分类:作出如下分类: 1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 2、重伤事故。负伤人员中只有重伤而无死亡的事、重伤事故。负伤人员中只有重伤而无死亡的事故;故; 3 3、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 12 2人的事故;人的事故; 4 4、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 3人以上(含人以上(含3 3人)的事故人)的事故 1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1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2 2、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 正常功能。正常功能。 3 3、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 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 ,人会出现头晕、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4 4、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的危险性比较大, ,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 ,危险性最大。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5 5、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 ,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1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数十毫安通过人体呼吸停止 数十微安直接通过心脏心室颤动 1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分钟) 死亡 波前半部(约0.1s)心脏易损(激)区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 收缩 舒张 心室颤动 1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1 1)电流值)电流值(工频)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0 0. .5 5 1 1 mAmA 】 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摆脱电流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5 5 1010 mAmA 】 平均(概率50%), 男:1616mAmA; 女:1010. .5 5 mAmA 最低(概率0.5%),男: 9 9mAmA; 女: 6 6 mAmA 室颤电流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5050 mAmA 】 I颤 50 mA 适用于当1s t 5s时; I颤 50/t mA 适用于当0.01 s t 1s时。 1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2 2)电流持续时间 t 吸收电能 伤害 t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 t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伤害 t 中枢神经反射 危险 1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三、用电安全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3 3)电流途径)电流途径 不同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 最危险的是:左手到前胸。 判断危险性,既要看电流值,又要看途径。 1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4)电流种类 +与高频电流与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冲击电流、直流电流相比直流电流相比,工频电工频电流的电击危险性最大流的电击危险性最大。 +高频电流高频电流烧伤比工频电流严重,但电击的危险性较小。 +冲击电流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 +种类:方脉冲、正弦波、电容放电脉冲。 +影响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室颤的主要影响因素是It和I2t的值。(I 有效值) +直流电流直流电流持续时间心脏周期时,室颤阈值为交流的数倍; + 持续时间200 ms时,室颤阈值与交流大致相同。 三、用电安全 1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电流对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5)个体特征 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 三、用电安全 1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参考内容:人体电阻 人体阻抗等值电路 RS1、RS2 皮肤电阻(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 CS1、CS2 皮肤电容(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数PF 数F), Ri 体内电阻 CS1 Ri RS2 RS1 CS2 三、用电安全 2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 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1000 30003000; 条件:接触电压条件:接触电压220220V V、左手左手- -右手右手、接触面积接触面积5050 100100cmcm2 2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 800。 三、用电安全 2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1. 触电事故 电流及其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 (一)电击和电伤的概念 1 1)电击:电击: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形成有害生理效应,严重时危及生命。 2 2)电伤:电伤:电流及其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如电弧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性伤害、电光性眼炎等。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3 3)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 间接间接接触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导致的电击。(如: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故障下带电形成电击) 四、 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1. 1. 触电事故触电事故 2. 2. 雷击事故雷击事故 由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由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能量造成。 3. 3. 静电事故静电事故 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4. 4. 电磁辐射危害电磁辐射危害 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造成。 辐射电磁波辐射电磁波100kHz100kHz以上频率的电磁波。以上频率的电磁波。 除人体伤害外,感应放电、电磁干扰除人体伤害外,感应放电、电磁干扰 常见设备:高频金属加热设备常见设备:高频金属加热设备 防护措施:屏蔽、吸收。(结合第五章:个体防防护措施:屏蔽、吸收。(结合第五章:个体防护等)护等)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5. 5. 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 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基本防护原则防护原则应使危险的带电体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 基本防护措施基本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绝缘、屏护和间距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1 1. .绝缘绝缘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是指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闭和隔离。 主要电气指标主要电气指标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1000。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 2. .屏护屏护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是一种对电击危险因素进行隔离的手段。即采用遮栏即采用遮栏、护罩护罩、护盖护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引起的触电事故。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屏护还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的作用。 如:如: 遮栏与低压(遮栏与低压(1000V1000V)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0.8m。 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 低压设备不宜小于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0.15m;10kV10kV设备不宜设备不宜小于小于0.35m0.35m 2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3 3. .间距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带电体与其它设备和设施之间它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 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以及方便操作。 3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二)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基本技术措施基本技术措施) 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基本技术措施基本技术措施) 加强绝缘加强绝缘 电气隔离(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电气隔离(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 不导电环境(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不导电环境(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 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 特低电压(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特低电压(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 漏电保护器(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漏电保护器(兼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措施) 3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1. IT系统(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保护接地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 3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IT、TT和TN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 1 1 )第一位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第一位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对地关系。统对地关系。 2 2 )第二位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第二位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金属部分对地的关系。金属部分对地的关系。 3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对表达IT、TT和TN系统结构及保护方式的两位字母解释: 第一位字母:第一位字母: I 表示电力系统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T 则表示电力系统一点(通常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二位字母:第二位字母:T 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 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联结。 3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IT系统(保护接地) 保护原理保护原理(适用于各种不接地网) RE与RP (人体电阻) 呈并联关系,且RE / RP RE REZ, UP (人体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L1 L2 L3 RE IP Z RP 3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IT系统应用范围 采用不接地系统,允许带故障运行2h,利用此时间寻找故障点检修; 供电连续性、可靠性较有保证。 110kV 配电网(6kV高压电动机外壳接地保护) 煤矿井下低压配电网 380V、660V、110V(照明) 对安全有特殊要求。(有些液化站气采用)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3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在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保护接地电阻的允许值:低压系统RE4。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3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2. TT系统 TTTT系统系统设备外壳及配电网均直接接地。设备外壳及配电网均直接接地。 在设备无接地保护(无在设备无接地保护(无R RE E即即R RE E为为)的情况)的情况下,发生碰壳故障时人体电压下,发生碰壳故障时人体电压? ? 危险否危险否? ?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3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 而当有而当有R RE E保护时保护时,人体电压近似取决于,人体电压近似取决于R RE E在与在与R RN N分配相电压时的分压大小,同相比,可见分配相电压时的分压大小,同相比,可见危危险性得到了降低险性得到了降低。但是但是! ! 危险并未消除危险并未消除。 N L1 L2 L3 RE RP RN N TTTT系统保护原理系统保护原理 3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因此,TTTT系统,系统,必须配合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或必须配合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使用前者。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使用前者。 4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TT系统应用范围及要求 主要用于低压共用用户。 住宅配电为TT系统 。 农村低压电网用电设备分散,线路长时采用。 4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3. TN系统(保护接零) 保护原理保护原理? ISS L1 L2 L3 RN PEN N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4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TN-C系统 L3 L1 L2 PEN 外露可导电部分 电力系统接地点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4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TN-C-S系统 L3 L1 L2 PEN 外露可导电部分 电力系统接地点 PE N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4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TN-S系统 L3 L1 L2 N PE 外露可导电部分 电力系统接地点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4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应用与类型 适用适用 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 此系统中,凡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接零。 三种方式:三种方式:TNTN- -S S系统、系统、TNTN- -C C- -S S系统、系统、TNTN- -C C系统系统 TNTN- -S S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宜用于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也适用于科研院所、计算机中心、通信局站等。正常工作条件下,外露导电部分和保护导体呈零电位最“干净”的系统。 TNTN- -C C- -S S宜用于厂内设有总变电站,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 TNTN- -C C可用于爆炸、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 4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应用保护接零应注意的安全要求 +(1)不允许个别设备只接地,不接零。 +(2)重复接地合格(注意重复接地的作用注意重复接地的作用)。 +(3)切断前的故障持续时间符合要求。手持和移动电气设备应保证不超过0.4s。 +(4)工作接地合格。不超过4。 +(5)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6)保护导体截面合格。(PEPE线和线和L L线材料相同时,线材料相同时,表表1 1- -6 6) +(7)等电位联结 4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等电位联结 目的目的构成等电位空间 主等电位联结主等电位联结(Main Equipotential Bonding) 在建筑物的进线处将PE干线、设备PE干线、进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竖管、建筑物构筑物金属构件和其他金属管道、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等相连结。 辅助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Supplementery Equipotential Bonding) 在某一局部将上述管道构件相连结。(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 4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其他电击预防技术 4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1.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 工作绝缘工作绝缘又称基本绝缘或功能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保护绝缘保护绝缘又称附加绝缘,是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双重绝缘 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加强绝缘 是基本绝缘经改进,在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上具备了与双重绝缘同等防触电能力的单一绝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 在直流电压为500V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工作绝缘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 保护绝缘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 加强绝缘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 识别和选用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类设备。类设备。 +类设备无须再采取接地、接零等安全措施。 +标志标志:“回回”作为类设备技术信息一部分。 +手持电动工具应优先选用手持电动工具应优先选用类设备类设备。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2. 特低电压(安全电压) 特低电压特低电压又称安全特低电压安全特低电压,是属于兼有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安全措施。 类设备类设备具有特低电压的设备属于类设备。 保护原理:保护原理: 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会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特低电压限值特低电压限值任何运行条件下,允许存在于两个可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间的最高电压值(交流为有效值;直流为无纹波直流电压值)。可以认为,限值范围内的电压在相应条件下对人是不会有危害的。 所谓相应条件,包括是否为故障状态、环境状况、电源频率、接触面积及是否为可握紧部件等。 我国标准规定:15100Hz交流电压限值当电气设施或电气设备正常(无故障)状态下,在干燥环境中限值为33V(对于接触面积小于1cm2的非可握紧部件,允许增大至66V);潮湿环境中限值为16V。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特低电压 额定值 特低电压额定值特低电压额定值(工频有效值工频有效值)的等级:的等级: 42V、36V、24V、12V 和 6V 选用选用:根据使用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特低电压&安全电源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的导则中有关慎用“安全”一词的原则,上述安全电压的说法仅作为特低电压保护型式上述安全电压的说法仅作为特低电压保护型式的表示的表示,即:不能认为仅采用了“安全”特低电压电源就能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安全特低电压必须由安全电源供电由安全电源供电。 可以作为安全电源的主要有: 安全隔离变压器 蓄电池及独立供电的柴油发电机 即使在故障时仍能够确保输出端子上的电压不超过特低电压值的电子装置电源等。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保护漏电保护 利用漏电保护装置来防止电气事故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又称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 简 称 RCDRCD (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 漏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中间 环节 检测 元件 放大 元件 比较 元件 执行 机构 试验装置 辅助电源 漏电 电流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N1 N2 ZL 零序电流互感器 检测元件是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 5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防止人身触电事故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及其以下的高灵敏度、快速型。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60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1) 属于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 生产用的电气设备;生产用的电气设备; 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 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 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 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6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需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的场所(2)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 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 其他需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场所。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6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2-1、注意事项 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 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 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6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 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 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曲线锯、电磨器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 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 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6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2、电器火灾的防止 1 1、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2、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6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3、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 2-3、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 1、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 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 66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2、雷电的防护 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 3、电磁危害的防护 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 67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三、电气作业管理措施 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 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 68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四、四、触电预防的技术措施 四、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四、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AC (mA) 50HZ AC (mA) 10KHZ DC (mA) 人體反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1.1 0.7 12 8 5.2 3.5 有刺痛感覺 9 6 55 37 62 41 肌肉尚可自由活動 16 10.5 75 50 74 50 肌肉無法自由活動 23 15 94 63 90 60 肌肉僵硬呼吸困難 100 100 500 500 500 500 有心室顫動可能 http:/www.crlio.gov.tw/http:/www.crlio.gov.tw/ 69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4.1 人体电阻与接触电压的关系曲线图 電壓(伏特)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0 0 100100 200200 300300 400400 500500 電阻電阻( (千歐姆千歐姆) ) 上限值上限值 平均值平均值 下限值下限值 70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4 4. .2 2. .1 1 电流对人体作用电流对人体作用 1 1. .电流对人体作用电流对人体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内部组织将产生复杂的作用人体内部组织将产生复杂的作用。人体触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雷击或高压触电人体触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雷击或高压触电,较大较大的电流数量级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热效应的电流数量级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机械效应,将使人的机体受到严重的电灼伤将使人的机体受到严重的电灼伤、组织炭组织炭化坏死以及其它难以恢复的永久性伤害化坏死以及其它难以恢复的永久性伤害。另一种是低另一种是低压触电压触电,在几十至几百毫安的电流作用下在几十至几百毫安的电流作用下,使人的机使人的机体产生病理体产生病理、生理性反应生理性反应,轻者出现针刺痛感轻者出现针刺痛感,或痉或痉挛挛、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以致昏迷等暂时性功能失常心律不齐以致昏迷等暂时性功能失常,重的可引起呼吸停止重的可引起呼吸停止、心跳骤停心跳骤停、心室纤维颤动等危心室纤维颤动等危及生命的伤害及生命的伤害。 71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图图 9 9- -21 IEC21 IEC提出的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提出的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 人体电流(人体电流(50Hz50Hz)对人身机体反应的曲线)对人身机体反应的曲线 72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3 3. . 安全电流及有关因素安全电流及有关因素 安全电流就是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安全电流就是人体触电后最大的摆脱电流。各各 国规定不完全一致国规定不完全一致。我国依我国依19741974年年IECIEC提出的提出的479479号号报告报告,规定安全电流为规定安全电流为3030mAsmAs(5050HzHz)。 4.4.2 4.4.2 安全电压和人体电阻安全电压和人体电阻 安全电压就是不致使人直接死亡或致残的电压安全电压就是不致使人直接死亡或致残的电压 73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1. 触电的急救处理触电的急救处理 触电者的现场急救是抢救过程中关键的一步触电者的现场急救是抢救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如能及时如能及时、正确的抢救正确的抢救,则则因触电而呈假死的人有可能获救因触电而呈假死的人有可能获救。反之反之,则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则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因此此,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将将“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规定为电气工作人规定为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员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1 1) 脱离电源脱离电源 2 2) 如果触电者接触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如果触电者接触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等不导电的物体解脱触电者;也可电源开关,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等不导电的物体解脱触电者;也可抓紧触电者的衣服将其拖开。为使触电者与导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抢抓紧触电者的衣服将其拖开。为使触电者与导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抢救。救。 3 3)如果触电者接触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如果触电者接触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绝缘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保合该绝缘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持自身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74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 4 4)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可能会从高处坠落,要采处相)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可能会从高处坠落,要采处相应的措施。以防触电者摔伤。应的措施。以防触电者摔伤。 5 5)在切断电源后,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照明等,以便继续进行急救。)在切断电源后,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照明等,以便继续进行急救。 2 2. .急救处理急救处理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救治,同时赶快通知医生。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迅速救治,同时赶快通知医生。 1 1)如触电者神志尚清如触电者神志尚清,则应使之平躺则应使之平躺,严密观察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动。 2 2)如触电者神志不清如触电者神志不清,则应使之仰面平躺则应使之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确保气道通畅。并用并用5 5s s时时间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严禁摇动头部严禁摇动头部。 3 3)如触电者神志失去知觉如触电者神志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停止呼吸,但心脏微有跳动时但心脏微有跳动时,应在通畅应在通畅气道后气道后,立即施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立即施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75 安全用电 预防为主 五、电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