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docx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1卷关于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评价因子一类包括反映水域水质的一般状况的常规水质参数B:评价因子一类包括代表拟建项目将来排水水质的特征水质参数C:其他方面的参数,当评价等级为一级或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时,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D:底质主要调查与生物环境有关的污染物答案:A,B解析:湖、库水量和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时代表多水年。A:10%B:50%C:60%D:75%95%答案:A解析:湖、库水量和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10%时代表多水年,50%时代表中水年,75%95%时代表少水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A:55dB、45dBB:65dB、55dBC:50dB、40dBD:60dB、50dB答案:B解析:3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60dB、55d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体现了()三方面的统一。 A.公众效益 B.环境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答案:B,C,D解析: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新领域,是指评估和预测开发项目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体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统一,其评价内容主要为建设项目开发对人口和社会设施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及间接带来的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的情形是()。A:建设项目的规模发生重大变动B:建设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开工建设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3年方决定开工建设答案:C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2022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类场.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选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答案:A解析: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时,进行了噪声衰减监测和声环境敏感区监测,未进行车流量监测。由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给出噪声衰减规律和()。A:设计工况环境保护目标达标状况B:噪声影响状况C:防护措施降噪效果D:设计工况声环境达标距离答案:B解析:未进行车流量监测,就无法知道设计工况,故排除A、D两项;未进行声屏障噪声监测,就无法知道防护措施的降噪效果,故排除C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2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 B.7dC.15d D.一个月答案:B解析: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不属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的是()A、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B、建立企业排污环境信息定期通报制度C、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D、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三十八)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 健全建设项目环培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环墙新闻发言人制度。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昕证、舆论监督等制度.详见教材P176.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2卷2022-110、某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项目不得( )。A、开工建设B、开展施工准备C、予以备案或核准D、开展初步设计审查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非点源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应实测非点源源强 B. 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方式C. 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数据 D.应调查非点源的排放去向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 6.4.3 .2 非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概况、排放方式(B 正确)、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D 正确)、排放数据(C 丘确)。因此A 不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规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妥善安排。A: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答案:A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A.大于40km B.小于40 km C.小于50 km D.大于50 km答案:C解析: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小于50 km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对于三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分别布设()飞机噪声测点。A:14个B:914个C:1218个D:39个答案:C解析:对于三条跑道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二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个、914个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单位应当是( )。A、规划编制机关B、规划审批机关C、组织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部门D、承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技术机构答案:A解析:见教材P42。某乔木林样方面积为100m2,样方调查结果如下表。样方中物种丙的优势度、相对优势度分别为()。A:0.4、40%B:0.4、50%C:0.5、40%D:0.5、50%答案:B解析:物种丙的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40/100=0.4;相对优势度=一个种优势度/所有种优势度*100%=0.4/(0.1+0.3+0.4)*100%=50%。温度廓线可以确定( )。A.逆温层特征 B.混合层高度 C.不同高度气温 D.地表温度答案:A,C,D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内容的是( )。A.环境影晌评价结论B.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C.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D.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答案:A解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十一条,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详见教材P16。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3卷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实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须经()批准。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占用基本农田均需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报告,接受调查处理。A.当地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B.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答案:D解析:建设项目评价因子增加二次PM2.5判据的条件()。A.SO 2+NO x500(t/a)B.SO 2+O 3500(t/a)C.NO x+VOCs2000(t/a)D.SO 2+NO x500(t/a)答案:D解析:下列污染物中,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需要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A.硫化氢 B.氯化氢 C.氨气 D.氮氧化物答案:A,C解析:AC解析: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气体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恶臭气体硫化氢、氨等。下列关于海陆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B.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C. 夜间上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夜间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答案:D解析:依据环境保护法,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及其他设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工业生产设施不得建设B.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C.可以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但污染物需达标排放D.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規定的排放标准答案:B,D解析:B D:本题主要考察在法定区建设工业生产设施及其他设施的规定。锅 炉、变电站等还是允许建设的,但要达标排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 ) 属于甲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A.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市场营销体系B.近3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C.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2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D.甲级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内的每个类别应当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答案:B解析:环境影响甲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条件包括:具备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其他人员应当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岗位证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包括核工业类的,专职技术人员中还应当至少有3名注册于该机构的核安全工程师。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固内的每个类别应当配备至少3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且至少2人主持编制过相应类别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范围内的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配备至少1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近三年内主持编制过至少5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具有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等。莫宁一奥布霍夫长度L是AERIMOD模式中表征大气边界层层结的参数,不稳定层结时,()。A:L=0B:L0C:L0D:L答案:C解析:莫奥长度(Lmo):莫宁与奥布霍夫认为对于定常、水平均匀、无辐射和无相变的近地面层,其运动学和热力学结构仅决定于湍流状况。莫奥长度(Lmo)反映了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稳定层结的状况。当Lmo0,近地面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当L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A.1级 B.2级 C.3级 D.4级答案:C解析: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4卷某拟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报告书设置的防护距离为场界外300m。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该处置场场界与周围常住居民区的防护距离不应小于()。A.300mB.500mC.800mD.1000m答案:A解析: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选址时,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本题中,环境影响报告书设置的防护距离为场界外300m,故该处置场界与周围常住居民区的防护距离不应小于300m。下列污水处理单元中,本身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的是()。A.生物接触氧化池B.曝气生物滤池C.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D.生物转盘答案:C解析: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操作步骤包括:进水曝气反应静置沉降出水。其中,静置沉降具有污泥沉淀功能。生物接触氧化池结构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本身不具有污泥沉淀功能。根据环境影响评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向某小型封闭海湾排放水的工业项目,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污水排放量B:海湾面积C:海岸线长度D:污水排放周期答案:A解析:小型封闭海湾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污水排放量和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下列预测情景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答案:B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其排放方案为,现有方案/推荐方案;预测因子为,主要预测因子;计算点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常规预测内容为,小时浓度。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要求。以下属于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答案:A,B解析:见教材P14 。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的是()。A: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B: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C: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D: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E: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答案:A,B,C,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下列用地中,不属于城市规划确定的需要依法 保护、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的是()。A、铁路、公路用地B、污水处理厂用地C、垃圾焚烧厂用地D、旅游风景区用地答案:D解析:第三十五条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 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P方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 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经批准只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从事的活动是 ( )。A.旅游 B.参观C.科学研究观測、调查 D.馴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答案:C解析: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用采用近()年内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所有区域污染源清单数据。A.3 B.5A.6 B.8答案:A解析: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5卷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有不利影响B: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有一定影响C: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D: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影响仍很大答案:A,B,C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22),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建设阶段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B.当建设阶段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噪声、振动、生态以及土壤等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C.可根据工程特点,规模、环境敏感程度、影响特征等选择开展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D.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影响人群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答案:C解析:(2022年)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BOD 5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 )。A.0项B.1项C.2项D.3项答案:D解析:标准指数大于1时超标,等于不超标,氨氮、总氮和BOD 5三项超标。用类比法预测河流筑坝对鱼类的影响时,类比调查应重点考虑()。A.工程特性与水文情势B.饵料生物丰度C.鱼类组成D.鱼类生态习性答案:A,B,C,D解析:河流筑坝的阻隔效应对水生生态有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大坝对洄游性鱼类的阻隔、流态改变对适流水或急流鱼类的影响。对“三场”(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的破坏、氮饱和对下游生物的影响等。评价中可能只针对一种影响作评价,那就要选择对这种影响有一定记载的河流和工程作为类比对象。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2022年工作目标的是()。A.近海海域环境质量全面改善B.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C.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D.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答案:A解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2022年工作目标包括: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答案:解析:2022-1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近地表处置B.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理C.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禁止在内河水域进行处置D.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可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答案:B,C解析: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环保产业体系建设的()。A:国产化B:国际化C:现代化D:标准化答案:A,C,D解析: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物点源调查统计内容主要包括( )。A、排气筒中心坐标及分布平面图 B、排气筒高度及出口内径C、排气筒烟气出口流速及溫度 D、污染物正常排放量答案: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原大气污染物点源调查统计内容。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卷 第6卷污染物在衬层和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是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污染物与介质之间的()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所致。 A.离子交换 B.吸附/解吸 C.化学沉淀/溶解 D.机械过滤答案:A,B,C,D解析:污染物在衬层和包气带土层中的迁移是地下水的运动速度,污染物与介质之间的吸附/解吸、离子交换、化学沉淀/溶解和机械过滤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共同作用所致,其迁移路线与地下水的运移路线基本相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二级评价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B.预测网格点处的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C.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质量浓度D.预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答案:C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位于两控区的锅炉,除执行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区规定的( )。A. 环境质量指标 B. 生态安全控制指标c. 污染物排放达标指标 D. 总量控制指标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综合性规划和指导性专项规划不进行公众参与调查B.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中,应当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的说明C.在报送审查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D.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其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判前,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公众参与作了如下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法律只规定了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是规划实施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并只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编写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不属于防护林的是()。A:水土保持林B:防风固沙林C:环境保护林D:水源涵养林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的规定,防护林是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环境保护林属于特种用途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是指()。A.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B.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现象C.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现象D.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目的是()。A: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生态用水安全B:保护水源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水体污染C: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D: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工农用水安全答案:C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2022年)某供热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达标区,正确排放情况下,下列预测结果能作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条件的是( )。A.S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550ug/m3B.NO 2小时浓度预测值为85ug/m3C.PM 2.5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13ug/m3D.PM 10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20ug/m3答案:D解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22)10.1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达标区域建设项目可接受同时满足的条件,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其中一类区10%);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叠加现状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在建、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叠加后的短期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二类功能区SO 2小时浓度质量标准为500ug/m3,故不满足条件;二类功能区NO2 24小时浓度质量标准为80ug/m3,故不满足条件;二类功能区PM 2.5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13ug/m3大于其环境质量标准的35*30%=10.5ug/m 3,故不满足条件。故ABC不选。D项PM 10年均浓度预测最大值为20ug/m3小于其环境质量标准70*30%=21ug/m 3,故D正确。某项目排水量0. 3m*/s浓度60mg/L,河流流量是1. 5m/s,河流所在功能区标准为浓度30mg/L,目前河流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为70%,忽略混合区的范围,需要预留10%的安全余量,项目排水的最大浓度是:A:54mg/LB:27mg/L.C:57mg/LD:30mg/L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运用。根据题干,目前河流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为70%,则浓度现状值为30mg/LX70%=21mg/L.需要预留10%的安全余量,则混合后的初始浓度不能大于100%-10%=90%占标率。可以列出完全混合模式初始浓度方程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