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docx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重点难点解析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戏对识才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才思雄卓,性诙谐,甚爱才,传闻他在江西作提学副使时,发觉有个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在唱片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你来对。”于是随口念道: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照实不相如。” 这一对出得妙!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相如”二字又当“相同”来说明。李梦阳意思是:两个相如都不相如,你一个士子能和我同名同姓吗?那个读书人听后略加思索,答道: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真是对得好。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公子,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大臣。“无忌”二字就是“没有忌讳”。读书人的意思是:你那里都不忌讳,我这里也无须忌讳。“制对者”和“属对者”,都是巧用历史故事,弦外有音。 李梦阳听了,特别观赏这读书人的才思灵敏,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遂亲自荐举,予以重用。 李时珍戏昏官 传闻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任四川蓬溪知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决意辞官回乡。临行前,新任县官为李时珍栈行。席间,新县官要李时珍为他开一帖滋补药方。 李时珍早闻此人是个”酒色财气”四大皆全的昏官,于是便佯装承诺。县官命一小吏取来文房四宝,李时珍道“我念你们写。”接着他就朗朗念道: “柏子仁二钱,木瓜二钱,官桂三钱,柴胡三钱,益智仁二钱,附子三钱,八角三钱,人参一钱,台乌三钱,上党参三钱,山药二钱。” 说罢便扬长而去。 其次天,那昏官将这个处方交师爷去买药,师爷细致一看,忙说,“大人,您被李时珍骂了!”昏官稀里糊涂,师爷才依次念出药方的含意:“柏木官(棺)柴(材)益(一)附(副),八人台(抬上山。”听罢,昏官气昏了。金少爷、钱少爷傻愣了一会儿,扫兴而归。 妙对夺魁 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他屡试不第。这一年,听悦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他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秀才好说歹说,最终感动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出的题目,是用从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一路的颠簸和误考的缘由说上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开口对道: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非常来迟。” 主考一听,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的确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口应道: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日肯定要中。” 主考听罢,连连称妙,接着又应对一番,秀才皆对答如流。这样,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对联高手夺去。 切瓜应对 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季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联极妙,“冻”拆为“东”和两点,“洒”拆为“西”和三点水。但他深思颇久,未得下联,便先搁下。 过半年后,他又想起此对,依旧对不上,只好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老师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书主更急了:“没有呀,对在哪里?”苏东坡指着西瓜念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这才明白:“切”字拆为“七”、“刀”;“分”字拆为“八”、“刀”。更妙的是切合了刚才切瓜 待客的情景。从今,书生更对苏东坡崇拜得心悦诚服了。 欧阳修过关 欧阳修未仕时,四处奔波求学。一无傍晚来到一座城下,城门已关。他对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权放学生进去。” 守城的老兵说:“我出一对联给你,对得出就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早再进。” 老兵吟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接上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说:“你不对出来,就不放你进去!” 欧阳修说:“我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茅塞顿开,马上开了城门。 “小友”应对 北宋文学家王禹,七八岁时,已能属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知他的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以磨为题作副对联。王禹不加思索,随口吟道: “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 文简称奇,留他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军,衣衫不整,有点不服气。 有一天,太守宴请来宾,于席上出一联令众人对,句云,“鹦鹉能言难似凤。” 座客个个自命清高,自居为凤,此时却万籁俱寂,无人应对。文简便把上联写在屏间,督促众人快对,众客依旧一筹莫展。王禹在座见之,即挥毫书出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惊羡地说:“经纶之才也!”于是,赐给他衣冠,呼他为“小友”。 畜生出蹄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讽刺他一番。传闻,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方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通,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非常尴尬。 七步成诗 三国时候,曹丕当了魏文帝,非常忌恨他的弟弟曹植,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 一天,曹丕召曹植进宫,限令他在七步以内作诗一首。假如作不出,就当处死。 曹植面临生死关头,非常冷静,略为思索,便满含悲愤吟诵起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吟而完毕,还未走完限定的步数。 曹丕无计可施,曹植得以免死 王维买药 相传,唐诗人、画家王维在终南山隐读时,一日偶患小病,前来一药店买药,见柜台内是一位衣着素雅的美貌少女,于是想趁买药之际,试试这女子的才气。 王维开口说:“我要买宴罢客何为?”姑娘微微一笑,“宴罢酒酣客当归”,忙问:“当归要几钱?”“且慢,我二买黑夜不迷途。”“熟地不怕天黑夜,此药本店有的是。”“三买艳阳牡丹妹。”“牡丹花妹芍药红,芍药今日方到。” 王维暗暗佩服这女子才思灵敏,对答如流,便接着问:“四买出征在万里。”“万里戍疆是远志。”“五买百年美貂裘。”“百年貂裘是陈皮。”“六买八月花吐蕊。”“秋花朵朵点桂枝。”“七买蝴蝶穿花飞。”“香附蝴蝶双双归。”“妙!答得妙!”王维连声喝彩。 巧对戏尚书 解缙幼年读书非常刻苦,他才思灵敏,长于巧对,十岁时就小出名气。 一次,出身翰林的曹尚书想考考他,便差人把他找来。一见面,曹尚书便道:“老夫欲出几句联语,你可能和对?”解缙从容答道:“后生才疏学浅,当堂献丑,还望大人海涵。”曹尚书呷了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们墨迹,脱口而曰:“醉爱羲之迹”,解缙随口吟就:“狂吟白也诗”。曹尚书立刻又出一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解缙马上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妙对所折服,竟不由自主地击节喝采起来。 曹尚书见未考住解缙,非常气恼,指着屏风上的画幅又出一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道,”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寨内将军”。活音刚落,尚书额生冷汗,但还不甘认输,又以教训的口吻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语声刚落,看客拍案叫绝,曹尚书忽然语塞,只佯醉 而退。 尚书嫁女 有位尚书大人闻知解缙出语不凡,想摸索一下他的本事,便命人邀他到府上相见。但却把中门紧闭,让他从偏门而入。解绪坚不从命,声言:“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尚书闻报,便出门对曰:“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应声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见解缙身着绿衣,便挖苦说:“出水蛤蟆穿绿袄。” 解缙见尚书老态龙钟,身穿红袍,马上反唇相稽:“落汤螃蟹著红袍。” 尚书见解缙对答如流,便大开正门以上宾待之。当他们在官府花园漫步时,尚书又就园中的奇花异草口出一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解缙环望花园,随口对道:“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尚书又抬头望天说:“天做棋盘星做子,谁人敢下。” 解缙则低头指地道:“地做琵琶路做弦,哪个能弹。” 尚书见解缙果有奇寸,名副其实,便把爱女许配给他。 席间巧对 乾隆某年,身中进土不久的李调元出任广东学政。到任不久,来了一位巡按大人。这位巡按,原是个落第举子,因趋附权臣和申,得赐了个“从进大”的功名。从进士即是略等于进士,比进士略低的意思。 此巡按大人虽说不是中榜的正牌进士,但也有些狐聪鬼智,知书著辩。他久闻李调元的才名,心怀妒意,欲寻机挫辱李调元一番。 这天,巡按自穗回京、地方官按例设宴饯行,李调元和一些地方官员、举子名人都参与了宴会。席间,酒过三巡,巡按拈须笑对李调元说: “久闻学政善对,我有一下联,上联久思不得,烦学政一对,如何?” 李调元无奈,只好应道、“愿闻。”巡按便不紧不慢念出了下联:“三光日月星”。满座听后,为之悚然,认定如此肯定,李调元一时难对,只等看他的笑话。不料李调元却随口朗声接对:“四诗风雅颂。” 对得快,对得巧,巡按等人都为之一震。但巡按并不死心,又说:“听说你的老师在京中威重位显,但近来听说他常为妇夫人洗脚,不知你是否知道此事。” 李调元听他辱及自己的思师,心中暗恼,便答暄:“眼见才是实,假如真是这样,也只有他的奴婢丫环们才能知道,大人您怎么也知道呢?” 这一反问,使巡按大人面红耳赤,恼羞成怒,又说,“我再以此事出一联,请你对一对:德高望重,奈何与如夫人洗脚。” 李调元听后,沉气按怒,随口对道,“学浅才疏,落得赐从进士出身。”真是对得又绝又巧,挖苦得也惨也酷,气得巡按大人无地自容。 妙对得佳偶 王先生有个蚀生女儿叫金风,年方二九,容貌出众,聪慧贤慧。 这天,来了三个求婚人。一个是有权有势的金少爷,一个是巨商大户的钱公子,一个是出身贫寒的文秀才。王先生说:“我出个题目,你们谁答得合我女儿的心愿,她就跟谁成亲。”三人一齐答应。 王先生出的题目是:“什么贵,什么直,风吹什么动,什么里面能藏凤?” 金少爷抓耳挠腮,想了一会儿,抢先答道:“官位贵,官印重,风吹官袍动,官衙里面能藏凤。” 钱公子接着答道,“金子贵,元宝重,风吹官袍动,红罗帐里能藏凤。” 轮到文秀才回答了,他下慌不忙地说:“书为贵,情为重,风吹秋波动,哥心深处能藏凤。” 金凤听罢,对爹爹说:“请文秀才留下,我还有话说哩。” 牧羊女巧对裴律 清乾康熙年间,山西侯马大李村有个叫裴律的,自幼饱读诗书,尤擅赋诗联对,被誉为三晋第一才子。 这裴律样样都好,只是由于少年得意,慢慢变得傲慢起来,自诩才高八斗,未免目中无人。 这天,裴律出外春游,只见春光明媚,芳草萋萋,一群雪白的羊儿正在泉边饮水,他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白水泉口口口品”没想到吟出上联后,反复沉吟半晌,总也续不出下联来,急得他抓耳挠腮。正在犯难之际,忽听得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裴律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牧羊姑娘,便道: “你嗤笑我,莫非能续出下联来?” 那姑娘芜尔一笑,随口吟道:“山石岩石石石磊。” “哟呐!”裴律大吃了一惊,暗想。“想不到这牧羊女有如此才情,待我再出一联,难她一难。”低头一想,便道,“白水泉下女子好少女为妙。”吟毕,他得意地望着牧羊姑娘,好像在说:“这回看你如何对来?” 不料那姑娘毫不慌张,眸子一亮,随口答道:“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为柴。”说完,淘气地咯咯大笑起来。 “呵!”裴律大惊失色。此句不但对仗工整贴切,而且把裴律暗喻为“枯木朽柴”。想不到山野之中,有此才女,可见大千世界,能人辈出,我裴律傲慢自大,实属可笑!于是悻悻而返。 从今,裴律虚心好学,发奋读书。后来金榜题名,位及江西巡抚,居官廉正,深得百姓赞颂。 秀才结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秀才姓李,人称李秀才。他才思灵敏,好吟诗作对,侍才傲物,谁也不放在他眼里。一天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那人脸色乌黑,衣服破烂,便轻视地摇头说出一句: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讪笑自己,便应声而答: “滩平水浅,难藏有鳞蛟龙。” 说罢,掉头便定。李秀才出乎意料地受到讽刺,心中恼火,忙追着让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 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是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尽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留宿。 其次天,李秀才不甘认输,邀请刘秀才出门漫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走出门,便听到一阵唱戏的锣鼓声传来。李秀才连忙吟出: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模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接着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蒂苦瓤酸。” 刘秀才马上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走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立刻又见景生情出一对: “鸡犬过石桥,一梅花竹叶。”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答道: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好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连忙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见远处江岸高塔屹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李秀才见始终没能难倒刘秀才,才知道天下有学问的人多的是,不禁为自己的高傲和对刘秀才的轻视感到惭愧。他诚意诚意地和刘秀才结为挚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出了一句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才学,很兴奋能结交这个新挚友,立刻对出下联: “挚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情愈来愈深,成为生死之交。 关汉卿巧言脱险 相传关汉卿因编演窦娥冤,触怒当朝权贵,官府悬赏欲将他捉拿治罪,关汉卿闻讯连夜出逃。途中,突然遇到几名巡夜的捕快,挡住他盘查。 班头问:“你是干什么的?”关汉卿三句话不离本行,顺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班头见此人口吐狂言,心中恼火,拿火把近前一照,觉得好生面熟,好像在戏台上见过,便问道,“你是个唱戏人吧?”关汉卿答道:“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欣鼓舞,有时震天动地,转瞬皆空。 班头品尝此言,问道:“莫非你是关” 关汉卿听罢哈哈一笑:“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班头原来是个戏迷,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如今听了这话,料定此人必是关汉卿无疑。他心中暗忖,拿吧,不忍心;不拿吧,眼见白 花花五百两赏银从身边流走,甚是惋惜。 关汉卿看出班头的心事,就又吟出一首诗来:“台头莫逞强,纵使得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一般人。” 这首机敏辛辣的讽谕诗,使班头有所醒悟,便对衙役们说:“放他走吧,这是个书迂子!” 魏源随机应对 清代文学家魏源,自小性情直爽,疾恶如仇。在魏源的家乡,有一个无耻无能的举人,专好抄袭别人的诗作。一次被11岁的魏源揭了老底,举人恼羞成怒,便想惜题发挥,加以报复。他指看灯笼里的蜡烛,说道: “烟蘸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随机应对: “纸糊灯笼,笼边多缰,眼里无珠。” 举人挨了骂,不愿罢休,又气冲冲地说: “屑小欺大乃谓尖。” 魏源又马上回敬道: “愚犬称王即是狂。” 弄得这个夜郎自大的举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郑板桥出联断案 郑板桥当县令时,一天,一位老先生来告状,说他在一户有钱人家辛辛苦苦教了一年书,东家不仅不根据当时“教 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的约定付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将他辞退。 郑板桥听了申诉后说:“你说的是否当真,让我当场考考你如何?” 老先生表示情愿当场应试。 郑板桥指着大堂上挂的灯笼说:“就以这灯笼为题,我出上联,你对下联。”说完脱口而出:“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西南北。” 教书先生听了,深思片刻答道:“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郑板桥听了,不禁连声叫好。知道他不是才疏学浅、误人子弟之辈,又派人把被告传来审问,证明了老先生所言,当即公正地了结此案。 文官与武将 一文官跟一武官同船而行。武官对文官感慨他说:“两舟同行,橹速何如帆快。”表面上,武官说的是摇橹的船不如帆船快,而实际呢?却话中有话。因为“鲁肃”跟“橹速”同音,是三国时期的文官,而与“帆快”同音的“樊郐”则是刘邦时间的武将。言外之意即“文官不如武官”。 文官听了,明知其意,却又不好发怒。怎样才能回击他而又不伤彼此和气呢?文官苦思良久,直等到船靠岸了仍未想出来。这时迎面走来一队迎亲的乐队,文官灵机一动便答道:“八音齐奏,笛清哪及箫和。” 这句话表面上也是说笛子不如箫,而事实上是说狄青(笛清)乃为一位武将,而萧(箫和)则又是一位文官:“武将不如文官”。 文官一句妙答,力自己争了一口气。 楹联招亲 在长江三峡,有一座陡峻的山峰矗立在江边,高约十五六丈,四壁像刀削一般。山顶有座庙宇,一座亭楼倚山而建,非常壮丽。这就是甲三峡之秀的名胜古迹石宝寨。 相传,石宝寨有个漂亮聪慧的姑娘,名叫石宝。她招亲的方式很独特:出三副楹联的上联,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这三副楹联的上联分别是: 第一副:石宝寨兔走鱼游 其次副:鹤戏荷动荷动鹤飞 第三副:七鸭浮水数数数三双单一 三副上联一出,引来四周一带很多文人秀才,但都对不出。后来一个飘泊四方的穷书生去对。他看了第一副的上联“石宝寨兔走鱼游”后,略一思索,即对出下联: 山海关虎啸龙吟 他看了其次副的上联:“鹤戏荷动,荷动鹤飞”,未加思索马上对出下联: 童打杏落,杏落童乐。 但当他看完第三副的上联“七鸭浮水,数数数,三双单一”后,却闷住了。思索良久,最终对出下联: 尺蛇出洞量量量九寸非常 穷书生的回答,完全符合姑娘的要求,他们结婚后的和和美美日子也伴着三幅楹联在长江三峡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巧报家世 从前,有一位秀才在乡试、会试中都荣鹰榜首。皇帝确定在殿试时考考他的口才。 这天,殿试时,皇帝不问安邦定国之道,农桑经济之策,却问起秀才的家世。 秀才的祖父是烤酒匠,祖母是弹花匠,父亲在外卖豆腐,母亲在家推磨,假如照实说,会因为出身卑微而考不中;说假话吧,又伯犯欺君之罪。他略一思忖,便随口吟道: “玉甑蒸出天地眼,金槌敲动玉皇心。 父在外,肩担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皇帝听他以联相对,气概磅礴,对仗工整,并坦然回答了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职业,便欣然钦点秀才为头名状元。 村妇应对斥恶少 有个财主少爷出外游玩,见一年轻美貌的村妇在木桥边淘米,便生歹意。于是凑到跟前,嘻皮笑脸地说: “有木便是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 说完,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村妇,淫荡地笑着。 材妇听了这言词,特别生气,回敬道: “有米便是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有子,子不敬老娘。” 少爷受了才思灵敏的村妇的回击,无言以对,灰溜溜地转身便走。 BodyLanguage重点难点汇合 人教新课标:必修4Unit4重点难点汇合必修4Unit4BodyLanguage重点难点汇合1.major,localrepresentTheywillbemeetingatamajorhotelwithlocalbusinesspeopleandpeoplewhorepresenttheChinesegovernment.(P25)(1)majoradj.表示“主要的;较大的;重要的”,句中amajorhotel意思是“大酒店”;major常常用作名词,意为“主修课程;专业课”;可作动词,主要用于majorin,意为“主修”。如:Manypeoplewishtoliveinamajorcity.Shedecidedtotakecomputerashermajor.MyfriendmajoredineconomicsatTsinghuaUniversity.(2)localadj.表示“地方的;当地的”。含有local的常用词组:localcustoms意为“地方风俗”;localnews意为“本地新闻”;thelocalTVstation意为“地方电视台”;thelocalcourt意为“地方法院”;thelocalgovernment意为“地方政府”。如:Mysisterstudiesatalocaluniversity.(3)represent在本句中是“代表”的意思,还有“象征;表现;描绘;扮演”等意思。如:Wemustchoosesomeonetorepresentus.(代表)ThestarsinourflagrepresenttheStates.(象征)Thispicturerepresentsamanridingahorse.(表现)meetwithsb表示“和某人会见(商讨问题等)”。但详细句子要详细分析,有时候可表示“偶然遇见”。如:Imetwithafriendonthetrainyesterday.(偶遇)2.introduceYouintroducethemtoeachother,andaresurprisedbywhatyousee.(P26)introduce表示“介绍;引荐;引进;采纳”等意思,常和to连用,即introduceto。在本句中是“介绍;引荐”的意思。如:Letmeintroducemyselftoyoufirst.Thechairmanintroducedthespeakertotheaudience.introduce的名词形式是introduction,意为“介绍”,多作不行数名词,有时候也作可数名词;还可译为“引论;导言;概论”,是可数名词。如:Mynextguestneedsnointroduction(=isalreadyknowntoeveryone).BeforethemeetingbeganImadethenecessaryintroductions.Theintroductioninabooktellsuswhatthebookisabout.3.approachtouchMrGarciaapproachesMrsSmith,toucheshershoulderandkissesheronthecheek.(P26)(1)approachvt.vi.意为“接近;靠近;走近”。approach作名词讲时,表示“方法;步骤;途径;接近”,用于makeapproachestosb,表示“想法接近(相识)某人”。如:Wecouldjustseethetrainapproachinginthedistance.Itbegantorainwhenheapproachedhishome.Thetimeisapproachingwhenwemustbeonboard.Allapproacheswereblockedbecauseoftheaccident.Anewapproachshouldbefoundtosolvethematter.Iamnotgoodatmakingapproachestostrangers.(2)touch作动词讲,意为“接触;触摸”;touch作名词时,除了“接触;触摸”的意思外,还有“联系”的意思。如:Visitorsarenotallowednottotouchtheexhibits.keepintouchwith同保持联系getin/intotouchwith和取得联系losetouchwith和失去联系beoutoftouchwith同失去联系4.expresstheyalsoexpresstheirfeelingsusingunspoken“language”throughkeepingphysicaldistance,actionsorposture.(P26)expressvt.意为“表达;表示”。文中expresstheirfeelings意为“表达他们的感情”;expressoneself用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思想或情感。如:Nowordscanexpressmythankstoyourhelp.HecanexpresshimselfinclearEnglishnowafterfiveyearshardlearning.express作名词讲时,表示“快车;快递;快件”。如:theNo.102specialexpresstoBeijing开往北京的102次特快5.avoidItisaninterestingstudyandcanhelpyouavoiddifficultyincommunication.(P26)avoidvt.表示“避开;避开”,avoiddifficultyincommunication意思是“避开交际上的困难”。avoid后接名词、代词或动词-ing形式。如:Whyareyoutryingtoavoidthatboy?Icrossedthestreettoavoidmeetinghim,buthesawmeandrantowardsme.6.belikelytoPeoplefromplaceslikeSpain,ItalyorSouthAmericancountriesapproachotherscloselyandaremorelikelytotouchthem.(P26)likely作形容词,指“可能发生某事”,后可接不定式或从句。belikelyto意为“很可能;有希望”。如:DoremindmebecauseImlikelytoforget.ItsquitelikelythatwellbeinSpainthistimenextyear.Theyarelikelytorefuseyourinvitation.likely,possible,probable都含有“可能的”的意思,但也有差异:likely指从表面迹象来看很有可能。如:Lookattheblackclouds.Itislikelytoraintonight.possible指由于有适当的条件和方法,某事可能发生或做到,强调“客观上有可能”,但常含有“实际希望很小”的意思。如:Itispossibletogotothemoonnow.probable语气比possible强,“可能性”最大,指有依据、合情理、值得信任的事物,带有“也许、很可能”的意思。如:Idontthinkthestoryisprobable.7.ateaseAsmileistheuniversalfacialexpressionitisintendedtoputpeopleatease.(P29)atease是个固定词组,意思是“处在舒适、逍遥自在的状态下”。本句中putpeopleatease意为“使人逍遥自在;不拘束”。如:Hermindwasatease,knowingthatthechildrenweresafe.(1)ease作名词讲时,表示“安逸;安心;不费劲;悠然”。如:Heleadsalifeofease.(=Heleadsaneasylife.)(2)ease作动词讲时,表示“解除;减轻(苦痛、忧愁或苦恼)”。如:Thedoctorgavehimsomepainkillerstoeasethepain.(3)ease的常用短语:withease(=easily)娴熟地;轻而易举地be(feel)illatease局促担心,心神不宁putsbathisease使某人宽心;使某人感到自由自在standatease稍息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读读议议 一、点击作者背景,了解朱光潜在美学领域的宏大贡献。 二、“咬文嚼字”是一个贬义成语,词典上释义如下: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悟其精神实质,切不行一味地咬文嚼字。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淡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经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通读全文(含注释),探讨:作者给予这个成语怎样的意思? 三、联系作者给予这个成语的新意,探讨文章最终一段,确定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作者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举了几个事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每个事例,并抓住引例前后结论性的争论句(已用粗体标明),探讨这些事例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事例 观点 郭沫若改“是”为“这”王若虚妄改“李广射虎”一段韩愈改“推”为“敲”“烟”的直指和联想的意义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前人怎样写美人论才子谈风景叙离别等 五、眼(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丛)觅小诗。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 (林冲)便去包袱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A大B快C紧D密)施耐庵水浒第10回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或许有的人认为是语文学习中的事。其实,在学习生物时也要注意咬文嚼字,这里所说的咬文嚼字,是对所学的内容仔细进行分析、推敲。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些学问,从而能敏捷应用所学学问,提高学习效率。 1.阅读时要咬文嚼字 1.1咬文嚼字能挖掘出隐含的关键 如:在没有授粉的茄匣雌蕊柱头上涂上肯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够发育成果实。只是因为胚珠内的卵细胞没有经过受精,所以果实里没有形成种子,这样的果实就是无籽果实 上述叙述的是利用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培育无籽果实的原理。假如咬文嚼字地细致推敲,可以从中联想到这个试验的操作及其原理:要确保经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的果实无籽,关键在于必需保证雌蕊不被授粉,方法是去掉雄蕊(两性花)和遮罩(单性花)。但是,什么时候去掉雄蕊和进行遮罩?结论就是两性花在花雷期去掉雄蕊并遮罩和处理后对花遮罩。单性花花蕾期遮罩和处理后对花遮罩,是确保获得无籽果实的关键之一。 1.2咬文嚼字能抓住易被忽视的关键 如:在前期,核膜渐渐解体,核仁渐渐消逝。末期出现新的核膜核仁 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关学问时,老师为了简洁归纳学问,用简化的两消两现来概括细胞分裂前期、末期细胞内有关结构的改变,同时也无形中把一些比较关键的词简化掉了。例如渐渐一词,使学问的关键被忽视。假如问: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见不到核膜核仁的时期是哪些时期? 学生会错答为前期、中期和后期。这是因为老师在讲授学问时,只注意了其结果而忽视了其过程。 2.记忆时要咬文嚼字 在全部学科中,都有很多要记忆的内容。而生物学中的概念、原理等的记忆则须要在理解基础上完成,因而记忆中要学会咬文嚼字。 2.1咬文嚼字,理解性记忆 在记忆一些概念、定义时,不妨学习语文中的给句子划分成分,将句子分解,把内容仍解成几个层次,这样分层记忆,既能深刻地理解,又简单记忆住,利于对学问的应用。例如: 酶是活细泡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 主谓定语1定语2宾补语1 质,少数酶是RNA。 补语2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来源功能性质化学本质 少数酶是RNA。 化学本质 2.2浓缩提炼,咬文嚼字 基因型为作母本,其因型为作父本,杂交后果实的果皮基因型是,种皮基因型是,胚的基因型是,胚乳的基因型是。 经过分析得知:果皮、种皮细胞是由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基因型与受精作用无关,因此,基因型与母本一样;胚由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发育而成,基因型由卵细胞的精子基因型确定;胚乳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发育而成,基因型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基因型确定。可缩编成果皮种皮随母本,胚和胚乳看杂交。 3.解题时要咬文嚼字 仔细审题、理清题意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因此,解题更须要咬文嚼字,细致推敲,抓住题干和选项或问题的关键叙述题眼,找到解题的最佳切入点,确保正确答题。 3.1解选择题咬文嚼字,能抓住解题的最佳切入点 例:荠菜种子中贮存养料的结构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A.子房壁B.珠被C.受精卵D.受精极核 从植物个体发育学问知道,贮存养料的结构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胚乳,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形成过程中,一般胚乳被子叶汲取,养分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而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成胚的一部分。这些学问,一般学生都清晰。但本题的题眼在荠菜是属于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上,对此推断正确与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解简答题咬文嚼字,能避开虚设的陷阱 例: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XhY),母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XHXh),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是_,患者可能是_,儿子患病的可能性是_。 象上述这类遗传题目中患病孩子与患病男孩(女孩)以及男孩(女孩)患病的几率;显性纯合个体与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