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诊断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docx
前列腺增生症诊断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亦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增加。国内资料统计本病的发病率为38.3%,70岁为35.5%40.7%。本病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有症状者,其主要表现是下尿路梗阻,且常因感染而加重。临床特点是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甚或尿闭。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精癃”,属于中医文献“癃闭”、“尿频”等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基本病因为肾元亏虚,基本病机责之于肾虚血瘀。老年人肾气渐衰,阴阳易于失调,气血易于郁滞,肾虚则气化不利,血瘀则渐成症结,水道受阻。 肾阳虚衰年老体弱,久病气虚,导致肾阳衰微,肾气不充,膀胱失于温煦,气化不及而小便不通。 肾阴亏虚素体阴虚或久病及肾,以致肾阴亏虚,无阴则阳无以化,水液不能下注膀胱,导致小便短涩。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日久,则症结渐成,水道受阻,小便通而不爽,甚至溺窍闭而涓滴不出。 肺热气壅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外感风热、燥热,肺热壅滞,失其调整,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湿热壅盛外感湿热之邪,阻滞膀胱;或肾移热于膀胱,影响膀胱气化而至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 脾虚气陷老人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甚或下陷,清气不升,小便难以排出而成癃闭。 西医病因病理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晰,曾有内分泌紊乱、性生活过度、后尿道炎症未彻底治愈、睾丸功能异样、尿道梗阻或其他部位病变等10余种假说,但均未被证明或不能完全说明其发病机制。 重视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的变更仍旧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诊断标准 症状尿频:早期夜尿23次,梗阻加重后,膀胱残余尿量增多,夜尿增多达56次;排尿困难: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初起尿线变细,尿末滴沥,有尿不尽感;尿潴留;其他症状:前列腺合并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年龄发病年龄多>50岁。 指检直肠指检扪及增大的前列腺及中心沟变浅或消逝。 影像学检查B超、CT、尿流淌力学和膀胱镜检查有助诊断。 中医治疗 肾阳虚衰证症见排尿困难,滴沥不尽,尿频,夜间尤甚,甚或小便自溢而失禁;兼见神疲乏怠,腰膝酸冷,畏寒肢冷,阴囊或阴茎冷缩,性功能减退,舌淡体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或沉迟。治法: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若面色黧黑,足冷且肿,小便不利,加鹿角片、仙灵脾;病热重,尿闭便秘,加大黄泄热通腑。 肾阴亏耗证症见小便频数不爽,涓滴淋漓,甚至无尿;兼见午后颧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咽燥口干,舌红少津少苔,或见花剥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补肾,清利水源。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若口干渴,加天花粉、麦冬。 瘀积内阻证症见小便努责难出,尿细如线,甚或小便闭塞,点滴全无;兼见尿道涩痛,会阴、少腹胀痛,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治法:活血祛瘀,通关利水。方药:代抵抗汤加减。瘀阻明显者,加三棱、莪术;若尿频、尿痛者加扁蓄、瞿麦。 肺热气壅证症见小便不利或点滴不通,兼见咳嗽气促,咽干口燥,烦渴欲饮,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法:清热宣肺,通利膀胱。方药:黄芩清肺饮加减。 湿热蕴结证症见尿频,尿急,尿少而黄赤,茎中灼热涩痛,兼见大便秘结,口苦,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法:清利泻火,利湿通闭。方药:八正散加减。若苔黄腻而厚,加佩兰、厚朴;若小便带血,加小蓟、白茅根。 肝郁气滞证症见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胸胁胀满,兼见小腹坠胀,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治法:疏肝理气,通利小便。方药:沉香散加减。 脾虚气陷证有尿意而难解或涓滴自遗,尿清而腹重坠胀,兼见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弱。治法:补中益气,升清降浊。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合并腰膝酸软者,加肉苁蓉、附子。 西医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志向治疗是手术祛除前列腺的增生部分,但因多数病人年老体衰,在治疗时必需考虑梗阻程度和全身状况,尤其是心、肺、肾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 药物治疗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许多,包括受体阻滞剂、激素、降胆固醇药物以及植物药等。其中1受体阻滞剂对排尿影响很大,1受体主要分布前列腺基质平滑肌,可降低平滑肌张力,削减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5-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挡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从而使前列腺萎缩。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0.2 mg,睡前口服,1次/日;桑塔2.5 mg,3次/日,口服。5-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5 mg,口服,1次/日。 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和尿道镜前列腺切除术。开放手术可分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和经会阴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手术包括电切术和腔内电切术。特殊是腔内电切术,是目前世界上根治前列腺的最先进的手术方式之一,它具有操作简洁,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疗效牢靠的优点。 预防与护理 生活有规律,特殊在冬春、秋冬换季之时,留意保暖,预防感冒。 避开憋尿,晚饭后、夜间要少喝水,留意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有规律,少饮酒或不饮酒,忌辛辣食物及浓茶等。 加强体育熬炼,增加体质,延缓苍老过程。可适当参与太极拳、健身气功、漫步等。 长期保留导尿的患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并冲洗膀胱,防止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