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2 1”特色课程教案(小学手工)模板-精品.doc
-
资源ID:61752629
资源大小:37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体艺2 1”特色课程教案(小学手工)模板-精品.doc
第一课时手工剪纸枫叶、雨伞教学目标:1. 唤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2.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3. 学会运用剪纸的根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课前准备:纸、剪刀、卡纸教学过程:一、 导入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什么?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喜欢吗?你想学一学吗?二、了解剪纸1视频欣赏一些剪纸作品。2. 介绍剪纸的一些知识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暴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三、学习简单的手工剪纸1. 学习简单的剪纸枫叶、雨伞 a欣赏老师做出的成品。b. 逐步演示制作步骤,学生跟着老师动手操作,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剪纸的方法学生在使用剪刀前进行平安教育。第一步,在纸上画出虚线,然后将纸沿虚线对折。第二步,在对折的纸上画好枫叶的一半。第三步,将要剪掉的局部画好斜线。第四步,剪掉斜线局部,展开完成。2学生自己动手DIY。3. 要求学生将做好的枫叶、雨伞画上图案,进行装饰。4. 把做得较好地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四、教师小结:表扬作品完成好、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教后反思:第二课时手工剪纸邮筒、台灯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课前准备:卡纸、剪刀、彩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简单的剪纸,运用了画和剪的方法,剪出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快快开动脑筋剪出更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吧!2. 出示上节课的剪纸作品,焕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手工剪纸1. 出示本节课要剪的邮筒、台灯作品。2. 看视频,然后带学生一起剪邮筒,边剪边讲解。 3. 让学生学生开动脑筋总结学过的剪纸方法。第一步,在纸上画出虚线,然后将纸沿虚线对折。第二步,在对折的纸上画好所剪物体外形的一半。第三步,将要剪掉的局部画好斜线。第四步,剪掉斜线局部,展开完成。4. 赛一赛,谁的小手最灵巧。学生自己尝试独立完成剪纸作品台灯。如有完成不了的同学,再跟着视频继续学习。5. 选出“小巧手,给与表扬,对其他小朋友也给与鼓励。6. 尝试用图案装饰剪纸作品邮筒、台灯。三、教师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手工剪纸桌子、手套教学目标:1.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摸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课前准备:卡纸、剪刀、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桌子、手套。二、初步了解,教授剪法1. 回忆前两节课学习的剪纸方法,讨论桌子怎么剪。2. 请学生做小老师示范,师生合作完成作品。3小结桌子剪法。4. 想一想,怎样能让桌子变得更加美丽,更与众不同?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剪,剪完后进行适当装饰5.接下来,也请你们自己动手来剪一个小桌子,然后进行装饰,看谁剪得又好又快!把剪好的桌子拿给老师,老师展示优秀作品。6展示作品。三、拓展延伸1前面我们学习的都是对折剪纸的方法,现在考一考小朋友们,如果我要剪一个台灯,我怎么剪?2课件出示台灯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它的外形特点,师生共同完成制作过程。 3. 学习小组合作分工完成作品可以有的画外形,有的剪,有的进行装饰,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台灯最漂亮。四、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第四课时手工折纸风车活动目标: 学生探索奉茶的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胆表现的能力。学生折纸活动的兴趣,开展学生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活动准备:正方形纸假设干、作品假设干、胶棒。活动过程:一、听音乐、玩风车,激发兴趣师:小朋友手里的风车可以怎么玩呢?教师播放大风车片头曲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大风车。二、探索大风车的折法,形成步骤图1.自主探索。师:这么好玩的风车,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试一下,一步一步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风车?学生独立拆解,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2.共同探索。教师出示范例风车作品,同学生一起分步拆开并呈现每一步形状,形成拆解步骤图。3.整体示范。翻转拆解步骤图,形成折纸步骤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详细要求。三、按步骤图折风车1.按步骤图示熟悉风车折法。鼓励学生按记忆结合步骤图独立折叠,完成风车作品。教师巡回观察学生折纸情况,及时给以指导。2.学习小风车折法。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选出最喜爱的作品,用涂色、绘画、添画等多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四、活动延伸交流:学生欣赏观摩同伴的作品,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后反思:第五课时手工折纸青蛙活动目标: 掌握青蛙的折法,开展学生手眼协调能力。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学生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假设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活动过程: 一、导入1启发引导学生总结青蛙外形特点。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生:三角形。师:青蛙有几条腿?生:青蛙有四条腿。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生: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生: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二、学习制作过程1教师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2引导学生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a.引导学生先进行两次对边折。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c.反面同样。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3学生自己动手制作。4.游戏?青蛙赛跑?。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5.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三、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第六课时手工彩泥棒棒糖、雪糕活动目标:1学习制作彩泥棒棒糖、雪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2开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范例(用橡皮泥制作好的棒棒糖、雪糕,简单的视频,各色的橡皮泥等材料。2.知识准备:观察棒棒糖、雪糕的外形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这是好吃的棒棒糖,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棒棒糖的形状、色彩。2.提问:棒棒糖是用什么做成的?3.魔术魔术变变变师今天,我也来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变出一条与课件中一模一样的彩泥作品棒棒糖出示范例,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 二、学习制作过程。的秘诀:将粉泥、白泥搓成细条粘在一起将粉白相间的细条盘成圆形把绿泥搓成较粗的长条粘在一起,完成作品。2.学生制作:提出制作要求:你可以制作与老师不一样的棒棒糖,可以用其他颜色的棒棒糖,比比谁的棒棒糖最漂亮。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做出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鱼。4.评价作品。将作品摆放在小组展示台上,师生共同进行评析。自学做彩泥雪糕。用黄泥捏出雪糕的形状将黑泥压成片,做成巧克力将彩泥搓成小圆粒粘在一起,完成作品。三、教师小结:作品做得好的,课堂表现佳的。教后反思:第七课时手工彩泥甜筒、葡萄活动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甜筒、葡萄,并尝试用方法装饰葡萄。2. 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课前准备:1组织观察甜筒、葡萄的样子。2. 人手一份泥,工具假设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1欣赏歌曲?两只小青蛙?,导入活动。2.师:小青蛙什么季节最爱在田里呱呱的唱歌啊?夏季来了,小朋友们最爱吃什么啊?上节课我们学习用彩泥做了雪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用彩泥做甜筒。二、学习制作过程。1.欣赏甜筒图片,观察甜筒的样子。 师:我今天也带来了一些甜筒,它是什么样子的?找一个女孩的凉鞋教师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的制作过程。a.今天我想请大家用泥做甜筒,你准备怎样做呢? b.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将白泥捏成椭圆形,一端捏出尖用黄泥捏出甜筒的蛋卷用彩泥搓出假设干小粒粘在一起,完成作品。c.教师小结,交代制作要求,学生制作甜筒。d.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适时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3.学生跟着视频自学用彩泥制作葡萄。将深紫色和浅紫色的橡皮泥搓成圆球将绿泥搓成细条,做成螺旋状用绿泥捏出叶子的形状,用尺子压出叶脉的纹路粘在一起,完成作品。4.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a.作品展览,小组相互参观。互评:你喜欢那一个作品,为什么?三、教师根据学生评价情况进行总结。教后反思:第八课时手工彩泥礼帽、拖鞋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会团、搓、压泥,能表现物体的根本形状和特征。2.开展学生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活动过程:一、导入师:这是什么?这顶礼帽漂亮吗?你也想做一顶漂亮的小礼帽吗?二、学习制作过程1.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及颜色,然后教师小结:礼帽中部突起,边缘要压平做成帽檐。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礼帽,后让学生一起制作。a.准备一块红色和黄色的橡皮泥。b.用红泥捏出礼帽的主体局部。c.将黄泥搓成细条。d.将黄泥粘到礼帽的主体局部进行装饰,完成作品。3.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更多花纹、形状的礼帽。4.学生动手制作礼帽,鼓励学生在颜色、形状、花纹装饰方面大胆创新,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5.讲评作品,评价有新意的作品。 6.学习拖鞋的制作方法。a.准备两块粉色的橡皮泥。b.将其中一块粉色的橡皮泥压成片,捏成鞋底的形状。c.用另一块泥捏出拖鞋的鞋面。d.将两块泥粘合在一起,完成作品。7.学生自由创作。8.你想把漂亮的小礼帽、拖鞋送个谁?行动起来吧!三、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第九课时手工彩泥笔记本、小台灯活动目标:1.能运用泥塑中搓圆、搓条、压扁等技法,塑造出笔记本、小台灯的根本造型,并做适当的装饰。2.感受泥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泥巴假设干、尺子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小台灯,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怎么捏成的吗?二、 学习制作 的方法。 a.笔记本的封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b.笔记本的书页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c.笔记本串联书页的小铁环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颜色的泥捏的?d.想一想,怎样将笔记本的各局部连在一起? 笔记本制作步骤: a.将黑泥搓成条,做成笔记本的环。b.将白泥压成较厚的片,再用尺子压出纹路。c.将橘色橡皮泥压成片,做成笔记本的封皮。d.各局部粘合,完成作品。制作,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 3.教师:笔记本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没有人陪它玩,小朋友请你们帮帮它吧,用泥巴做一个小台灯好吗? 4.小组共同探讨小台灯的捏法,之后视频演示,师生共同完成作品。a.用粉泥捏出台灯的灯罩,再用蓝泥装饰灯罩的边缘。b把黄泥搓成圆柱形,做灯柱。c.将褐色的橡皮泥压成片,再把做好按钮粘在上面。d.各局部粘合,完成作品。三、 结束局部: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对制作有创意的予以表扬。教后反思:第十课时(手工彩泥沙发、水枪)活动目标:大胆表现各种形状的沙发、水枪,掌握搓、压、拉的技能,并学会用一些材料装饰,体验制作的乐趣。活动准备:教学视频;彩泥假设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1、出示沙发、水枪图片,这是什么?2教师出示彩泥,讲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彩泥制作沙发、水枪。二、学习制作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沙发的各个组成局部。 a.沙发的靠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b.沙发的坐垫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c.沙发的扶手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颜色的泥捏的?d.想一想,怎样将沙发的各局部连在一起? 沙发制作步骤: a.将紫泥压成片,剪出花瓣。b.将另一块紫泥捏成半圆形,做成坐垫,并和靠背粘在一起。c.将紫泥、白泥压成片,粘在一起,并卷起来,做成沙发的扶手。d.各局部粘合在一起,完成作品。2.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水枪的制作方法。a.用橘色的橡皮泥捏出水枪的枪体局部。b.将绿泥搓成圆柱体,做成装水的容器局部。c.各局部粘合在一起,完成作品。3.制作活动。a.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讨论:你家的沙发是什么形状的?你的小水枪是什么样子的?学习用彩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沙发、水枪。4.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交流,同时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三、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第十一课时指印画葡萄、糖葫芦活动目标: 1.学习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的绘画技能。 2.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变出各种形象的方法,并大胆尝试,创造添画作品。 3.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注意画面的整洁。活动准备:各种颜料、纸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指印画。欣赏指印画,说说图上有什么?这些画与我们原来的图画一样吗?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罗纹,让学生对指印画有个初步的印象。二、学习过程1.教师示范指印画,让学生初步了解指印画葡萄的根本画法。葡萄的根本画法:a.把绿色颜料蘸在手指上,按在纸上,画出几片葡萄的叶子指印形状偏长。b.把紫色颜料蘸在手指上,按在纸上,画出假设干粒葡萄指印形状偏圆c. 用勾线笔在手指印上进行添画,完成作品。2.老师交代指印作画几点考前须知: a.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欢的颜料,然后在纸上印几个手指印,还可以换一个手指和一种颜色再印几个手指印。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b.用湿纸巾擦手,将手擦干净,注意画面的整洁。 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欣赏、讨论。5.学生跟着视频自学糖葫芦的指印画画法。a. 把红色颜料蘸在手指上,按在纸上,画出一长串糖葫芦的外形。b.用笔在糖葫芦的两端画上线,把糖葫芦串起来,完成作品。三、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第十二课时指印画咖啡杯、雨伞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学生初步掌握用指印画咖啡杯、,感受指印画的乐趣。 3培养学生大胆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准备: 56种颜料、调色盘、彩笔、湿纸巾假设干,教师范画假设干,轻音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1教师带着全体学生一起做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和?一双小小手?,让学生活动手部关节。2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手指名称。二、学习创作过程1. 投影仪展示教师准备的一些手指点画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作画兴趣。2.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强调手指躺下时圆点大,手指站立时圆点小,让学生一起尝试点印,并要求在每一次换颜色前用湿纸巾将手擦干净。3.学习创作咖啡杯。a. 把红色颜料蘸在手指上,按在纸上,代表杯身。b.用彩笔给小杯画一个把手。c.画出咖啡杯的轮廓。d.画出杯垫,完成作品。4.学习创作雨伞。a.用指头分别蘸上黄、蓝、紫三种颜色,按在纸上,画出伞布局部。b.用彩笔画出伞把。5学生自由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 6.组内成员互相评价,老师点评。三、课堂小结。教后反思:第十三课时手工撕纸蝴蝶、长颈鹿活动目标:1通过撕纸活动,开展学生的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2尝试用撕出来的物品进行想象和操作活动。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相互交流。4教育学生爱惜纸张。活动准备:彩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谈话引题:以前小朋友在折纸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把纸撕破,有些小朋友就把破纸给扔了,能不能想想方法让破纸也变成漂亮的有用的东西呢?2出示纸张,教师:这些纸都可以用来撕,请你们用自己的小小巧手撕出你们喜欢的物品。二、学习制作局部蝴蝶、长颈鹿,你知道是怎样撕出来的吗?、长颈鹿图片,让小组观察蝴蝶、长颈鹿的特点,老师参与到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3师生交流完成制作。蝴蝶的制作过程:a.先准备一张彩纸。b.在纸上画出蝴蝶的图案。c.将要撕掉的局部画上斜线。d.沿线条撕去多余局部,完成作品。此环节一定要求学生细致e.装饰撕好的作品。长颈鹿的制作过程同上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蝴蝶、长颈鹿进行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做多幅作品,在图案、花纹等方面进行创新。5.小组展示,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展示。6. 点评优秀作品,评选优秀之作小组。三、教师小结教师:小朋友真能干,一只只漂亮的小蝴蝶、长颈鹿在你们的巧手之下出现了,将你们的作品回家展示给爸爸妈妈看。教后反思:第十四课时手工撕纸台灯、音符活动目标:1.通过撕纸活动,开展学生的小肌肉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尝试用撕出来的物品进行想象和操作活动。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相互交流。爱惜纸张。活动准备:手工制作教材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题:上次小朋友撕的蝴蝶、长颈鹿真漂亮。前面的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剪小台灯,怎样用橡皮泥捏小台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怎样用撕纸的方法创造出小台灯。二、学习制作过程1.出示小台灯图片,让小组观察物体的特点,老师参与到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2.师生交流完成制作。小台灯的制作过程:a.先准备一张彩纸。b.在纸上用铅笔画出小台灯的图案。c.将要撕掉的局部画上斜线。d.沿线条撕去多余局部,完成作品。此环节一定要求学生细致e.装饰撕好的作品。3.小组讨论:想一想音符怎么表现?如何用撕纸的方法创造出音符?4.各小组独立完成创作。5.比一比,哪一组创作的音符最有新意?6.回忆总结两次课以来撕纸创作的方法,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三、课堂小结四、课后延伸思考:撕纸创作的过程中哪种纸容易撕,哪种纸不容易撕?不同的纸撕同样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教后反思:第十五课时手工折纸鱼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看图折纸的技能,稳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碟片。纸假设干张。2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活动过程: 一、看碟片,引起学生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学生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学生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学生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学生相互评价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教后反思:第十六课时手工折纸纸飞机活动目的: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事先练习折叠飞机,并进行试飞比拟,发现难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宜的纸张。 2物质准备: 23种不同质地、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1春天来了,大家都在进行户外活动。你看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自制飞机飞行比赛,你想参加吗?2师小结:想参加就要拥有一架自己的小飞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飞机的折法。二、学习创作过程1引导学社在折叠飞机前,先观看?飞机折叠步骤图?,师生共同创作,关键步骤教师示范与指点。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3.小组探讨:你还可以想出其他折纸飞机的方法吗?4.比拟不同质地的小飞机哪种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最后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拟哪种折法的飞机更容易飞得平稳、飞得远。 自由试飞,体验玩和成功乐趣。 6.引导学生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调整纸张或某处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平稳、更远。7.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的飞行比赛。 三、活动延伸: 鼓励和指导学生尝试用其它材料制作飞机玩具。教后反思:配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