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

    • 资源ID:61794651       资源大小:3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在2003年9月就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于2004年9月正式实行新课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行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摆在每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面前。 本人在2003年曾亲临教改前沿北京市海淀区实地考察,深入第一线听课,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具体目标。一个学期来本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习并借鉴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在实施新课标中要避免出现的误区。 一、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讨问题 转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仅注重科学精神而缺少人文关怀,初中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尤其是当今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就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此,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并取得情感的体验是学生自主探讨的前提条件。 1、保证每个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正如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 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都尽力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达到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比如在每节课开始五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时事开讲,由学生自主搜查社会热点问题,并感同身受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在上课前进行评说,再由听众学生作裁判给评说的同学打分,学期结束后再评奖。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又可以挑战自己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热情高潮,参与率高;又如在上课过程中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要么进行小品扮演或角色扮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后的作业也由学生根据该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自主设计,作业以自己最为擅长的方式表达,如评论、纪事、诗歌、图画、微型手抄报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保证学生每节课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课堂不仅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乐园。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2、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取得情感的体验是学生自主探究的保证。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是一种被激活了的经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场。在体验中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情感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合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唯有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去体验,课堂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思想品德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要鼓励学生对学材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的时候,让学生从身边寻找青少年受到侵害的事例,从中感悟这些侵害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以及学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更深刻地体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倡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我还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就应尽量避免。 课堂活动是活动教学的主阵地,主要是在课堂上利用活动,靠采用灵活的方法、手段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要学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仅靠45分钟的小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社会”这个大课堂。新教材设计了很多活动课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在社区、工厂、农村、市场等地方开展参观访问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目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初中思想品德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适时地开展了社会小调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的。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但有的合作学习追求形式,走过场,学生凑在一起,几分钟就结束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分工,要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而且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不是每一个做同样的事情,而是为解决共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做不同的事情,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锻炼并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人际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的教学问题情境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的核心是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建立新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产生碰撞,开拓思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推动思维发展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创设思维的情景就必须倡导质疑,必须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质疑,不能强行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力图将学生思维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中,不应以教材的思维成果和教材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粗暴地干预,即使是一些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质疑,也应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其分析,加以启发引导,同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绝不能训斥挖苦学生,否则就窒息了课堂气氛,妨碍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教师向学生质疑时,要从学生熟悉和关心的事物入手,提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核心之处设疑,在困惑之处设疑,在无疑之处设疑,在易出差错之处设疑,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探索的认知心理,激发探索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氛围。当然,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追求表面形式,反而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四)、重视学法指导授之以渔,逐步实现学习策略的迁移 著名教育家奥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的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去获取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确实是无论课内学习还是课外活动都应提倡的一条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教师的具体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经验,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本人在教学中就非常注意学法的指导,在教学中从不给学生加班加点,仅仅抓住了课堂的45分钟时间,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善于把学习方法、答题技巧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易于理解与消化,使学生非常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并懂得解题的技巧。例如指导学生自学,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其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是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独立地获取知识的目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就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当然,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如此。教师在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中,开始时需明确地提供具体指导,随着学生对策略意识的增强和运用策略的增加,能达到在没有指导的状态下也能独立地建立起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样就可逐渐地减少对学生的指导,甚至停止指导。这样学生就会开始自己承担起学习任务并且调整学习方法,当学生能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使用所学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就能够独立地探索新的方法,达到学习策略的迁移。 (五)、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多元化的价值观与当前教育精心设置的一元世界的碰撞在不断地产生不和谐音符,尊重学生个性、人格的个性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在所著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尊重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作为突破点打开学生心灵情感闸门的钥匙,通过情感交流来协调学生之间不同道德观念的冲突,建立一个明确的道德体系,并以这种道德体系引导学生个体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要面对的问题。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给全体学生深情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学习会很愉快,学习的效率也会很高。相反,如果教师过于威严,学生心情受到压抑,课堂纪律再好,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担任角色,点染其青春的活动力,使其深切感到老师不仅没有把他们遗忘,而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他们,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2、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进步就慢。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就要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平时要经常找同学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特别是要向学生谈谈自己在中学时代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感受,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挫折,这些困难挫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人,愿意同你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愿意对你诉说寻求解决的方法。对那些学习偏差或行为偏差的学生更应倾注无限的爱,平时多家访,通过对其家庭生活的了解、关心、来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学生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使这些学生愿意讲真心话、实话,并“亲其师而信其道”。 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造就愉悦氛围和能发思维辐射的激发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觉悟的提高,产生启迪心灵的效应和情意上的“共振”。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将“疑”提出来讨论、争辩,做到“不唯师”、“不唯书”,学生的辐射思维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二、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要避免的误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广大教师都满腔热情地投入课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需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避免走入僵化的模式 我们在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形式的东西。如为了学生合作,就进行小组讨论,不管问题值不值得共同探讨;每上一节课,形式多而杂,恨不得将各种教学方法都展示一遍,好像新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把教学过程看作一种统一的模式。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程式,更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在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教师把过程还给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它需要循着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情感的波澜,以自己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是不是真正被激活,课堂里有没有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 (二)、忽视双基教育 当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时,也应注意不能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不能走向忽视知识技能的极端。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强调“同时”,就阐明了“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轻视老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理,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会如一盘散沙。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从训导者、管理者转向激励者、服务者。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就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更要找准时机,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要达到改革的目标,任重道远。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它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构课堂,重建教学,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期望有一日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改革者的行列,中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oc)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