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习作八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上习作八教学设计三年级上习作六教学设计:我的学习伙伴 三年级上习作六教学设计:我的学习伙伴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探讨指导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 2、能按习作要求细致视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能按习作要求细致视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学习用品,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重点:安习作要求视察自己的铅笔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晰它是什么做的,形态怎样,上面有什么图案,有什么用途,先说再写。 三、难点:懂得写文具的要领:按依次写,写的生动逼真。 四、教学打算:例文以及依据例文改编的两篇文章(即文具名称可出现在文章开头和文章末尾)花束、实物展示台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表彰大会,表彰谁呢?听老师渐渐说。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辅导,爸爸妈妈鼎力的帮助和支持,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学习中,有那么一些幕后英雄,它们静默地、毫无怨言地为我们地学习服务着,是我们不行缺少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哪些静默地帮助了你们的学习伙伴。 书包、文具盒、字典、钢笔、橡皮(学生回答的同时将他们的学习伙伴一一陈设在讲台上) 师:今日我们的大会就是表彰这些毫无怨言的静默为我们服务的学习伙伴。首先让我们用热情的掌声向这些幕后英雄的到来表示欢迎。下面请这些小英雄作自我介绍。 一阵缄默。学生纷纷说:“他们不会说话。” 师:那么就请它们的小主子帮它们说,你们情愿帮忙吗?自我介绍该怎么说呢?请看一篇例文。 (二)、读懂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师(出示例文):默读例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依据学生的回答,师在例文上标出有关句子,并板书:外形特点、名称、作用、情感。 相机指导: 师:在介绍外形特点的时候,都详细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什么?(颜色、样子) 师小结:(1)写样子时,先介绍整个儿看是一座小房子,再分别介绍小房子的每一个部分。这是根据“从整体到部分”的依次来介绍的。(2)有些学习用品的外形不是很有特点,比如像字典、笔盒,在有必要的状况下,我们可以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一下它们的长度啊、宽度和高度等。 师: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还介绍了文具的名称:铅笔刨刀。 师(画出有关句子):小作者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告知了我们文具的名称。请看(出示其次、三篇例文)默读,跟刚才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文章开头就干脆告知我们文具的名称。 文章在结尾才告知我们文具的名称。 师小结:我们在帮自己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在开头干脆说出自己的名称,可以在中间说,也可以在结尾处说。 3、师: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文章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作用。 师:不单是告知我们铅笔刨刀的作用,还讲出了运用方法。我们在介绍学习伙伴的时候还可以说一下它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下面就以“字典”为例,说说它的用处。出示以下句式:“当我的主子看课外书遇到不相识的字的时候,我就;当我的主子的时候,我就;当我的主子的时候,我就。” 学生练说。 4、师:文章最终一句其实表达的是对学习伙伴的情感。 小结:读了这篇例文,对你将要作的“自我介绍”有什么启发? 讲清晰学习伙伴的名称、特点、作用、和情感。 (三)、学生练说 师:下面就请你们动动口,替你们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提示一下:你们要把自己当作你们的这些学习伙伴,用第一人称来叙说,留意说清名称、特点、作用、以及主子对你的情感。 给充分的时间学生练说。 (四)、反馈、汇报 师:接着我们的表彰大会,请静默地帮助我们的学习伙伴来作自我介绍。老师巡察,相机指导。 习作内容习作6 教学目标 1、按肯定的依次,细致视察一种自己喜爱的文具。 2、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晰。 指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1、请若干同学佩带文具的头饰,兴致勃勃地走上台来。 2、同学们,文具宝宝向我们走来了!我们欢迎各位文具做简洁的自我介绍。 3、各文具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4、摘下学生的文具头饰,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文具名。(出示好词语) 二、沟通启发,确定对象 1、同学们,你最喜爱的文具是什么? 相机板书文具的名称 2、在我们的学习中,每天都离不开文具,这些文具都是我们的好伙伴。 三、绘制头饰,打算介绍 以小组为单位,请一位同学绘画文具头饰,另外三位同学打算一份文具自我介绍。 1、你情愿把你喜爱的文具画下来吗?视察你的文具,再仿照书上的插图,可想象画上眼睛、嘴巴等,配上合适的色调,比比谁画得最美丽。 2、评议:同学们把这些文具的形态画得很精确,颜色也很艳丽。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出来。 3、把你画的文具粘在纸条上,戴在头上,看看你做的头饰是否适合自己。删除 4、同时,请另外三位同学为小组的文具头饰打算一份自我介绍。 5、留意:要介绍清晰它的形态、颜色方面的特点以及用途。 四、出示例文,指导写作 1、学生自读例文铅笔刨刀, 2、想一想: (1)、文中的我指的是谁? (2)、铅笔刨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 (外表和用途) 3、指导写文具的外表: (1)、填空 ()的()()的() 从外表看,我是(),我有()、()、(),看上去()啊! (2)、指导: 按肯定依次视察,与写景不同,可以从外到里,从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可以先说说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再说说怎么运用。 语言生动,可以绽开合理的想像,运用比方、拟人的手法写得更形象。 4、练习写文具的用途:句式练习(只要就) 留意不能单纯列举它的作用。 5、供应词语 6、练说:指名说,自己说,评议 7、合作编写,沟通汇报 8、评议最佳文具头饰奖 五、自主创作,互评互改 1、自主命题。 老师指导命题方式: (1)干脆以事物名称命题; (2)(2)以事物特点命题如“我爱语文书”“我有一个小书包”等 2、自主编写 3、沟通评价。 评讲要点 一、描写要根据肯定的依次。 和写景文章的写作依次是不同的,不能简洁的从上到下写,应由外到里,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主要到次要。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二、要加点想象。 写作文不能死板地写,要有点活泼气。可以跟你的文具说说话,似乎它能听见,它能听懂,就把它当做人来写。如写铅笔,写它穿着什么漂亮的衣服,写它怎样地听话。还要留意打比方,如说两头刻的铅笔用到最终像小枣核一样。 三、要写出感情。 小挚友都喜爱自己的文具,就要写出文具的美。写美也不是单要求写几个美字,用上表示美的词,人家就知道美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情溶入文字中去,如写书包、书包的唐老鸭每天向我微笑;如写铅笔刨刀,铅笔刨刀的小嘴每天在等我给它好吃的。如写自己不喜爱什么文具,可以说它每天躺在文具盒中叹气。 四、留意写得全一点 除外部特征外,他的作用,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物件的来历,要交代清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习作七教学设计 习作7编写通话故事一、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是怎么编出来的。2、乐于编童话.,提高习作爱好,增加习作的自信念3、能够围绕一个意思编写通话故事,做到语句要通顺,内容连贯。4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共享习作的欢乐。二、重点:能够通顺流畅的叙述故事。三、难点:怎样通过组合玩具绽开想象,编出很好玩的童话故事。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点幻灯片)小挚友们,猜猜看,图片中的人物出自哪篇童话故事?2、说到童话故事,同学们还想到什么了啊?板书:童话3、大家看,老师今日带来了两只大熊猫,一只熊猫妈妈.一只熊猫宝宝,和他们打个招呼啊,想不想听听关于他们的故事呀?4、好玩吗?这个童话故事啊,是一个小挚友编的,故事就在书上,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也捧起书自己读读好吗?二、学习例文,学生习作1、读完了?感觉怎么样?(追问哪儿有意思呢?)总结提升:老师依据学生的表达,想象出了语言,想象出了动作,老师把板书写出来:想象、特点1、多有意思的故事呀!两个毛绒玩具,通过想象,尽然能编出这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真是太了不得了!你们也想像这样编一个故事吗?板书:编抓紧拿出你们的玩具,编一编,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挚友合作来编。(老师巡察,参加点拨)3、谁来把你编的故事简洁地说说?(老师可引导: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友情、欢乐)4、你们说得真棒,(还有小挚友想说呢!没关系,抓紧拿出笔来,把你们编的故事写下来,看谁写得最生动,最好玩。)老师巡察,用红笔圈划三、沟通评价1、(哎呀,看同学们写得这么投入,老师都不忍心打搅大家,但是老师真想听听同学们编了什么样的童话故事。)自己先读读,在你认为写得最棒的一小段旁边加上一颗五角星。把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同桌的小挚友听。(1)请你读一读(2)你能夸夸自己吗?这段哪儿写得特殊棒?(3)你们的看法呢?谁还能来夸夸他?(4)沟通23个片段2、小挚友编得多棒呀!老师也编了一个童话故事,想听吗?这里呀,老师也只给大家说一小段最精彩的。拿起玩具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妈妈妈妈,我睡不着?给我讲个故事嘛”熊猫娃娃拉着妈妈的手说。熊猫妈妈慈祥地摸着熊猫娃娃的头,笑盈盈地说:“好吧,乖孩子。”“这个故事是外婆告知我的,许多年前,我们熊猫家族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灾难。我们生活的竹林里,竹子接二连三地开花了。”“那吃什么呀?”熊猫娃娃忍不住问,不由得搂住了妈妈。“感觉就像一夜间发生的事。大伙都聚集在一起商议该怎么办?此时已经有年老的熊猫快要支撑不下去了。”说到这,妈妈的眼圈已经红了。熊猫娃娃出神地看着妈妈,把妈妈搂得更紧了。妈妈擦了擦眼泪,“这件事很快被人类知道了,他们立即商议对策,用最快的速度帮我们熊猫打算了足够的食物”熊猫娃娃还想接着听下去,你们想听吗?老师课后再告知你们吧。(生很悲观)别焦急,拿起稿纸,读一读、改一改我们手中的童话,我们自己编的童话故事也会一样精彩。老师巡察。谁情愿把你的故事整个儿读给大家听一遍?(留意勾画和修改)四、评价你真是我们班上的小“安徒生”了。(放在投影上)师用红笔圈划。五、作业将自己的作文回去再修改修改,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我们开一个童话故事会,好吗? 习作内容习作7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爱的玩具,动脑编一编玩具的故事。2、能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3、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晰,让人能读懂。 指导过程一、导入谈话。玩具是我们从小就喜爱的好伙伴,尤其是动物玩具。动物王国里的玩具可多了,它们之间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好玩的故事。出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熊猫?(描述熊猫的外形)你们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这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二、指导学生读懂例文。1、默读例文找“饿”,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1)熊猫娃娃找到“饿”没有?是如何找到的?(2)熊猫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2、论:小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1)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哪儿很有意思?(2)小作者的想象力又表现在哪里?3、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绽开你的想象,开动脑筋想一想。提示:假如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小猴(大象),会发生什么事呢?4、小组探讨。指名沟通。师适当点评:要交代清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编写练说1、在小组内分别摆放自己喜爱的玩具,通过想象编一个好玩的童话故事。提示:可想象它们的特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事要有点意思,即有肯定的教化意义,或给人有一点启示。2、把编的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学听。评议:看编得是否有意思,想象是否合乎清理。四、学生习作1、明确要求:(1)要把故事说清晰,有点意思。(2)想象要丰富合理。(3)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2、各人依据同学的看法修改自己的故事,再写下来。五、学生写稿,老师巡察辅导评讲要点1、故事情节是否完整,清晰。2、想象是否合情合理。3、内容是否详细。4、语句是否通顺。5、书写是否整齐。 风筝三年级上教学设计 风筝三年级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二、过程与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感悟亲情的含义。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精神,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2、感受作者与兄弟之间的深情。【难点】3、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作者困难的心情,学习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 【课时】两课时【教具】PPT其次课时【导入】回顾上节课四、精读课文接上节课内容(二)齐读课文,重点研读3-4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童年事务中,我与弟弟对待风筝的看法各是怎样的?2、当年“我”是个什么样的哥哥?弟弟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人物?3、请同学表演“我”发觉弟弟做风筝和毁风筝的过程。明确:1、弟弟最喜爱,“我”嫌恶。2、弟弟瘦弱、天真、聪敏;哥哥粗暴专横。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五、挖掘主题:再读课文,留意课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体会穿插在课文中的情感,回答以下问题:1、“我”为什么要毁坏弟弟的风筝?明确:是因为“我”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2、对待早年的过错,“我”的心情如此沉重,总想补过,你从“我”身上学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明确: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就改,勇于自责反省。3、“我”爱弟弟吗?手足情深,荡漾在:为了弟弟有出息,我蛮横毁坏风筝的生气里;荡漾在:急于补过,而最终无可补救的悲伤里;荡漾在: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的心灵里。4、总结:1.兄弟情深,误会冲突中有亲情。2.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3.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玩耍的自由。六、体会真情(1)说真情:想一想,生活中你与亲人之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让你感动,或让你内疚,或让你让我们倾吐心声,诉说真情。(2)写真情:仿写:例句:亲情是和煦的春风;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思念;亲情是父母暖和的怀抱。我来写:亲情是。七、质疑问难八、小结: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感悟到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你能体会这种在发生在误会或冲突中的亲情吗?你学习到了鲁迅先生身上的自省精神了吗? 外研社三年级上Is it a dragon?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理解驾驭课中的新词:dragonkitehelp,要求能听懂、会说、会认读。 (2)初步驾驭本课中的句型:Is it a?并会用Yes,it is .No,it isnt .来进行简洁回答。 、技能目标:能听懂并运用句型Is it a?向他人询问物品。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好玩的活动中体会课堂教学的乐趣,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主动地学。 教学重点: 认读新词;理解、运用新句型及其回答;朗读发音正确,语音语调精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难点: 1、新词dragonkitehelp的识记。 2、句型Is it a?的敏捷运用及回答。 3、句型Is it a?及回答Yes,it is .No,it isnt .的发音。 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若干张图片、贴图,唱片,自画卡片。 学生打算:铅笔,钢笔,自画卡片及苹果,桔子。 教学过程: 一、warm up. 1、Greetings. 2、复习旧句型: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How are you? 3、Sing a song.Please stand up边唱边做动作。 4、evision time. 利用投影仪,投影一些图片,采纳What is this? It is a的形式,复习一些英语单词。熟记这些单词。 二、Story time 师:I will tell you a story,lisen carefully,please! 前几天是Sam的生日,他收到了一个礼物,Sam还利用这个礼物和挚友们开了一个玩笑呢?我们一起从书上看看他究竟收到了什么好玩的礼物。仔细看,仔细听。 (若干分钟后) 说说礼物是什么?一起先挚友们以为是什么?接下来教学dragonkite,并留意其发音。 三、ractice time 师:请拿出我们课前打算好的实物或课上用的卡片,由师先示范提问:Is it a ?,全班同学进行回答。学生可仿照老师进行问答。 四、Game time Game A、一位同学上台来,蒙上眼睛,抽出老师手里的卡片一张,并放在投影机上,起先猜Is it a ?只有三次机会,假如第三次仍未猜对,班上同学就可以告知他答案,It is a 。 GameB、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打算好的卡片和实物拿出来做好打算,我们要一起来做另外一个嬉戏。听好嬉戏规则,这个嬉戏由两个人玩一人拿一副卡片(张),由甲同学先抽一张,并问Is it a ?乙同学回答Yes,it is .No,it isnt。假如答对这张卡片就变成甲同学的,接下来让乙同学抽,假如猜错,那卡片仍旧是乙同学的,也是轮到乙同学抽。以此类推,看准最终手上的卡片最多,谁就是今日的winner.现在谁想先和老师做一下这个嬉戏呢?Who woule like to try? 五、Sum up 全班齐唱英文歌曲What is this?结束本节英语课。 板书设计: Is it a? Yes,it is . No,it isnt . tehelp,要求能听懂、会说、会认读。 三年级上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漫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恳的表现。 课前打算: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列宁的课文,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日我们又要要学习发生在宏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ng)脯(pú)”、“白桦(huà)树”。留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自学生字词。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 学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看课件,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最想说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宛转”、“来回跳动”、“惹人宠爱”。 3.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也像你们一样很喜爱灰雀,找出有关句子。 抓住句式“每次都”,(可以进行说话练习)“还常常”等词句来理解。 通过上下文理解“仰视”的意思。 4.知道朗读第一段。 5、设置悬念:其次天,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围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视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示:重点指导“胸、步、或” 4.学生描红、摹写。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词语。 2、看课件,激发爱好。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宠爱。列宁每天漫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觉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细致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沟通。哪句话特殊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知大家。 b.列宁的焦急、担忧、惋惜、关切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慧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究竟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肯定会飞回来的!”老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d.他对灰雀的宠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宠爱有什么不同?小组探讨、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化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沟通、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探讨,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老师参加探讨、引导学生深化体会,列宁敬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损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肯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兴奋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终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这一老一小多有意思啊,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几句什么话?把它写下来吧! 课后分析: 美的升华 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爱鸟到真正爱鸟的改变过程。课文以生动详细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供应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动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灰说什么。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宠爱之情。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最终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爱惜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启示-真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放鸟回自然。最终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纳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渴望,再一次一次美的升华中体验学习语文的欢乐。 三年级上石头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很多有关岩石的学问,也表现了两个孩子酷爱科学、探求学问的剧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知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学问,培育学生对四周感爱好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育酷爱大自然、酷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学问,培育学生对四周感爱好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看法。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吸取养分,获得丰富的学问。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相互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老师相机指引。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索题: 依据下面的意思,比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知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兴奋,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沟通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其次教时 教学目的: 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自然段告知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全神贯注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新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索: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沟通;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依据什么来推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白什么?这本书原委有什么用?只是依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兴奋?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老师小结: 今日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隐藏了这么多学问。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探讨。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奇妙。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索: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改变,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学问?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举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洁介绍一些内容。 2、沟通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阅读相关的网站。 附:板书 17、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一册 雨痕波痕矿物字 树叶贝壳小鱼画 告知学问 课后小记: 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缘由: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就像书一页一页。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很多学问,就像书本能告知人们学问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从而培育学生酷爱科学、探求学问的意识。我在教学时采纳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分对话通过自学沟通,从而培育学习的实力。详细方法如下: 1、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课文写了几次对话? 3、你提的问题分别能在第几次对话中找到答案? 4、各自找伙伴分组学习:分角色读说说知道的学问看课件理解。 5、总结,说说石头为什么像书。 操作发觉有以下的优点: 1、课文的条理清楚,整体感知好。 2、学生的学习爱好浓,主动性高。 3、朗读,理解、说话的训练量大面光。 能顺当的理解“刨根问底”一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写作要求,调动生活得积累,拓展思路,把自己最想学得内容写下来。 2,把想写的内容写详细,把句子写通顺。 二,学习重,难点 1,拓展写作思路.懂得再学习,生活中选材。 2,运用写作方法把内容写详细,把句子写通顺。 三,教学过程 一激题导入 1,误语 2,出示本次习作要求原文。 二品题明确目的 1,自由读题,边读边想: 本次的习作要求是什么? 2汇报,师生共评。 学生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意?为什么? 三开启思路 1,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验的事,看到的景物,四周接触的人,你的各种 魄力的想象播放一遍,留意想想哪个给你的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肯定却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 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细致“看好”每一个细微环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详细,如何写详细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再脑 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细致。假如事情的要细致看清晰的前因后果;如写 景物的,要理清依次;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爱或不喜爱他她? 四,小组沟通 1,跟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准备怎样写?如何把它写详细?相互帮助提提 看法。 2,全班沟通,说说写什么,准备怎样写,相互启发,激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 未写的内容。 五试写初稿 学生初写,老师监视,进行个别指导,发觉问题刚好指出 六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番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 2,请一两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七赏析优秀片断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断,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八修改习作 针对已发觉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年级上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恳守信的珍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的实力。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沟通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学科爱好和学习实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你有好挚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挚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引出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 2、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找寻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