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知识梳理新部编版.docx
-
资源ID:61821344
资源大小:21.9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知识梳理新部编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知识梳理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亡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汉的兴亡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学问梳理 1光武中兴 (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夫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夫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夫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冲突。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复原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缘由: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靠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细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打算的农夫大起义最终爆发了。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快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 比较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朝代 西汉 东汉 皇帝 汉文帝、汉景帝 光武帝 措施 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切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释放奴婢,减轻农夫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冲突 共同点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旺盛 七年级历史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 、识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丝绸之路的路途、相识丝绸之路在中外沟通中的作用。、学习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毅意志。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难点:正确相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沟通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导入新课你知道葡萄、核桃的原产地在哪儿吗?这些都和两汉时期一个叫“西域”的地方有关。那么西域相当于我们今日的什么地方?古时候西域是什么样的?你知道“丝绸之路”吗?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二、自主探究、梳理学问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和以西,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沟通西域各国年,第一次出访西域,转到达大月氏张骞过程通西域年,其次次出访西域,访问很多国家意义: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沟通,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时间:设西域都护职责:意义:陆路:长安今新疆地区丝绸之路海路:以后,西汉商人开拓了丝绸之路影响:经营西域班超经营西域出访大秦年,大秦访问东汉三、合作探究1、丝绸之路的开拓,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日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2、阅读“丝绸之路”图:请回答:()请你依据地图说出其主要路途。()对开通这条路途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想象他在出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这条路途为何叫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训练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拓域外交通路途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A、张骞B、玄奘C、马可·波罗D、鉴真、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出类拔萃的人物也。”那么,张骞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派班超经营西域、统一蒙古草原、开通西域、公元前年带兵大破匈奴、西汉的版图比秦朝的版图大大增加,这主要是因为()A、西域地区归属西汉政府管辖B、东北地区归属西汉政府管辖C、西藏地区归属西汉政府管辖D、内蒙古地区归属中心政府管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关西、新疆、西域、西藏、2022年月19日,由陕西省雕塑院设计监制,历时个月建设完成了“张骞出访西域”雕塑,为文化名城再添标记性建筑。张骞第一次出访西域的目的是()、从侧面进攻匈奴、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与西域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六、达标检测、有一句广告词:“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为丝绸成为“中国名片”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张骞、郑和、鉴真、玄奘2、当时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身穿丝绸长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的时候,全场为之欢呼,丝绸服饰一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秦朝、汉朝、唐朝、明朝3、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受到人们的宠爱。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绸贸易的状况,当时中国的丝绸最远销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Frank-菟莍教研、欧洲、中亚、西亚、阿拉伯半岛、下列对丝绸之路作用的相识,错误的是()、有利于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有利于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状况、有利于加强中西经济、文化联系、在当代,东突恐怖势力企图分裂新疆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中能充分说明新疆地区是我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的是()、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昭君出塞、张骞第一次出访西域、开拓了闻名的丝绸之路、下列事务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依次是()张骞出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蒙恬出击匈奴、某历史爱好小组的同学打算实地探访古代北方“丝绸之路”,他们不应当去的省份是()、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班超出访西域与张骞出访西域所起的不同作用是()、干脆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限制、使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沟通频繁起来、使中国同西方的贸易起先发展起来、为以后中国的发展供应了条件9、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务。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务?()这一历史事务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该历史事务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记着什么?()从政治角度分析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意义。 附:第15课学案参考答案三、合作探究1.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力的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沟通,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主动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东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当今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沟通中仍旧发挥这种大的作用,我们应当很好的加以利用。2.(1)丝绸之路的主要路途是:从长安动身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2)张骞。匈奴扣留生死难料;沙漠、饥饿,交通工具简陋。学习张骞不辱使命,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神。(3)因为这条商路上传播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中国丝织业发达,其丝绸给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影响。意义: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五、巩固练习1.A2.C.3.A4.C5.B六、达标检测1.A2.B3.A4.B5.A6.A7.A8.A9.(1)张骞出访西域。(2)亲密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沟通。(3)西域都护。标记着今新疆地区起先隶属中心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4)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平安;有利于实现民族同等,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旺盛,增加综合国力。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问梳理新部编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学问梳理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峻破坏。如何复原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2养精蓄锐政策:汉高祖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夫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接着实行养精蓄锐政策,注意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渐渐得以复原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1)措施: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接着推行养精蓄锐政策。他们注意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切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评价: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在历史被称为“文景之治”。 二、重难讲解 秦朝和西汉初期统治比较 方面 秦朝 西汉初期 赋税 对农夫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夫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文景时期,把田赋降为三十税一 徭役 兵役 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汉高祖让士兵还乡务农;文景时期,减轻徭役和兵役 刑罚 法律特别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帝王 生活 修建豪华的宫殿和陵墓,肆意挥霍,穷奢极欲 生活简朴,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影响 秦朝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纳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西汉初期国贫困,养精蓄锐来实行。减轻赋税和劳役,士兵回乡再务农。以农为本重农桑,以德化民废肉刑。勤俭治国反奢侈,“文景之治”府库盈。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