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药材善降火] 滋阴降火的食物和水果.docx
-
资源ID:61833879
资源大小:13.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滋阴药材善降火] 滋阴降火的食物和水果.docx
滋阴药材善降火 滋阴降火的食物和水果 天冬 性寒,昧甘、微苦。归肺、肾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等功效。用于癌瘤积毒、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有上升血细胞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 举荐用法 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治嗽:人参、天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 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冬八两,麦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 催乳:天冬二两。炖肉服。 治疝气:鲜天冬五钱至一两(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 宜忌人群: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麦冬 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用于阴虚肺燥、咳嗽痰粘;热伤胃阴或胃阴虚、咽干口渴、大便干结;心阴虚或心经有热、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能提高免疫功能、耐缺氧实力。 举荐用法 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茯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宜忌人群: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麦冬粟米粥:麦冬15g、鲜竹叶10g、粟米100g,麦冬、竹叶煎水取汁,粟米加水煮至半熟时加入前汁,再煮至粥熟。 用于心热郁闷,口渴,舌红少津。 玉竹 甘、平,无毒。归肺、胃经。质润和降;具有润肺滋阴、养胃生津。主治燥热咳嗽、虚劳久嗽;热病伤阴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发热鼻塞:头目昏眩、筋脉挛痛。适用于心悸、心绞痛,有降血糖作用。 举荐用法 1、凡内热口渴不止者,可与天花粉、山药、生地黄等同用,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2、热病后期,损伤胃阴,症见饥不欲食,口干舌燥者可与沙参、麦冬、甘草等同施。 3、肺中燥热阴液不足,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者,可与沙参、麦冬、桑叶等相配。 宜忌人群:相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肥胖的人。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清咽四物饮:王竹、麦冬、沙参、生地各12g,水煎服 用于热病后体虚不复,口燥咽干。 天花粉 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举荐用法 1、配知母,滋阴泄火,生津止渴,治疗热病伤津之烦渴及肺胃热盛伤津的消渴病。 2、配芦根,清热生津,清肺化痰,用于热邪犯肺,咳嗽痰稠,不易咯出者; 3、配贝母,化痰止咳,用于燥热伤肺或肺阴不足的咳嗽,痰粘不爽等症。 经典论述 1、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 2、药征续编:凡渴有二证,烦渴者石膏主之,但渴者栝楼根主之。 3、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用药禁忌:不直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滋燥饮:天花粉、天冬、麦冬、生地、白芍、秦艽,治肺燥咳嗽、口渴 地黄 鲜地黄,性寒,味甘苦;生、熟地黄,味甘。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宜忌人群: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担心,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红斑者宜食。 地黄性凉,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忌食。 药材特征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地黄饮子:生地黄汁30ml、芦根15g、生麦冬(去心)25g、人参15g、白蜜15ml、橘皮10g、生姜15g,用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分三次温服。主治心胃虚热,呕吐不能进食,食则郁闷。 西洋参 性凉,味甘、微苦。入心、肺、肾三经。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经典论述 1、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适宜。 2、药性考:补阴退热。姜制益气,扶正气。 3、医学衰中参西录: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 4、本草求原: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宜忌人群: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凡阳气不足、感受表邪以及湿热未尽者不宜用。 洋参川贝梨:雪梨1个,西洋参、川贝各3g。先将梨削去带柄的部分,挖去梨核,放入西洋参、川贝,最终盖上带柄的梨,用牙签将之固定,加水、冰糖各适量,将梨放入碗中蒸熟。分二次食。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痍粘,咽干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