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初探.doc
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从2007年起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体育考试办法将体育成绩满分由原来的40分增加为60分,考试必考项目从50米改为200米。体育成绩计入考生学业成绩总成绩,体现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更重视体育课的学习,促使教师更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本人作了实践探索与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一、问题提出:体育学习到了初三这一年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时间不够用,但体育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等现象普遍存在,以中考成绩评价初中阶段教与学情况的今天,不少师生仍以时间为代价来赢得较好的学业评价。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还是目前课堂教学所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所有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 定的教学目标,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1本文正是在该思路的引导下,找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为使学生在课堂时间内有最大的获取。 二、理论依据: (一)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第五点强调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选择能有效地掌握的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二)有效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 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三、抓好课堂纪律,保证教学质量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工作也一样,一个无规矩杂乱无序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课堂是不能开展正常高效的教学活动,良好的纪律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由于体育教学场地大,每个学习项目有其功能场所,虽经常调动队伍变更场地。而有部分学生本身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容易出现不良现象,如精神不集中、打骂、调动队伍拖拉等。教师运用好既成的制度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有效干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例如:上课前点名,见习生需写请假条交由教师作好登记,老师根据情况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内容;对于课堂出现的违纪现象,要及时制止,课后了解情况;要以正面教育,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强硬的方法对待学生。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品格。“有效的教法取决于有效的管理”(魏书生语),所以老师要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要学生尊敬老师先由老师尊重学生做起。使师生关系之间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四、体育教案向“学案”转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新课标指出: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开放的教学内容和开放的教学方法在创设有效教学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体育教案要向“学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案存在两种倾向:(一)、教学单向性,即老师是以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出现为考试而锻炼,缺乏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培养;(二)、教案封闭性,即教师自备自用,学生上课前对老师本堂课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是被动的学习。笔者认为体育教案要跟其它学科一样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再授课。当我们带着教材、带着问题走向学生,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以下是本人对体育教案向“学案”转变的一些做法:新学期伊始,将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及各个项目考试时间制成时间表,利用新学期第一节的理论课,向学生说明并张贴课室宣传栏,让每个学生清楚各阶段学习任务,增加学习透明度和公开性;每节课下课前都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如果下节课的内容是新授课,教师则提前把“学案”印发给各小组长,让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了解动作概念及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尝试运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并通过自我能力的训练交流讨论,使学生形成动作表象,在理论上预知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并且在实践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学案”还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考又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笔者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技能水平编写“学案”。以下是笔者对体育“学案”编制的做法:课题:双手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其要素用格式表示为:(1) 动作概念: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握住实心球的稍后部位,屈肘持球置头的上后方。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后、膝弯屈,身体后仰成“满弓”姿势,准备将球投出。后腿快速用力蹬伸,前腿用力撑地,全身协调用力快速将实心球向前上方掷出。球出手后,两腿迅速交换步(不得踩起掷线)并屈膝降低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2)动作重点与难点:由下而上快速有力的出手动作与全身协调用力。(3)专项准备活动(请列出对投掷实心技术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4)你可能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5)你解决问题的方法:(6)结合现实生活试想在哪方面能用上此技术原理,举例说明:五、因人施教分层教学,全方位体现有效教学是重点孔子的因人施教理论,早在两千年孔子就十分注意学生的个性之间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实施个别引导,提出“因材施教”的伟大理论。针对教学工作同一年级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存在客观性差异,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共性教学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教学,改变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现象,从而避免了优生感到目标太低,轻松达标产生轻视情绪,差生感到目标太高,可望而不可及产生厌学情绪。笔者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分成A、B、C三层次(A为中上生,B为中等生,C为中下生),每个项目测验并记录成绩及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档案;以便根据学生的各项成绩变动及时对各层次人员进行升降。安排练习内容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各组设定教学目标。目标标准应以学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为宜,例如,投掷实心球教学中可安排不同距离的投掷线,不同规格的投掷物,让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练习200米项目时,把成绩相近的八人分为一组进行练习,小组成绩最好的分在第一道,成绩最差的分在第八道。练习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追上前面的同学。不被同一组中成绩相近的同学拉开距离。编排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下周按成绩调整组别、道次。评价方法因“不同起跑线”所以不能按评分标准“一刀切的方式”。应要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及发展情况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习热情,更好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都会产生成就感动力,使学习困难学生,找到闪光点通过努力成为合格生,而学习优秀学生,向高标准发展成为尖子生,可以为竞技运动输送后备人材。设计分层教学就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而设定的,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标。实践教学证明,因人施教、分层教学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它既彻底改变了“差生”的厌学情绪又让每一个学生都瞧着预定的目标奋进。六、采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捷克16世纪的著名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效课堂的显著特征是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要达到这点教师要大胆创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激活课堂的方法可贯穿课的始末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一)开始部分:传统的课堂常规是50年代前苏联体育教学的模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中学一直沿用这模式学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改变了传统的阿拉伯数字报数方式,利用英语字母报数、拼音报数、由高到矮报数改变为矮到高报数,整队由向右看齐改变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等,整队的过程还适当穿插反口令练习等。灵活多样的课堂常规手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二)准备部分: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两部分。一般准备活动主要以热身为主,传统方式是绕圈慢跑及徒手体操,我将绕圈慢跑改成变换场地、变换图形、变换方向等方式。徒手操根据课的内容改变成持器械的体操,练习跳绳可改为绳操,如:将绳对接成短绳学生人手一绳进行环绕、传接、跳跃等动作练习。又如,练习实心球可以改为球操,学生人手一球进行各种环绕(绕颈、绕腰、绕胯)左右抛接、前后抛接的动作。专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为主教材服务,教师在“学案”中让学生设计专项辅助练习,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自助学案的情况;教师应根据教材设计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例如,练习立定三级蛙跳,根据动作的发展情况。首先是练习原地提起脚跟,两手尽最大努力往后伸展。其次是练习在原地跳起成“反弓”动作。最后练习连续三次跳起成“反弓”动作。(三)基本部分: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因此在复习课时我较多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练习50米可采用追逐跑的形式,男生在起点,女生在起点前若干米终点不变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男女生比赛。另外可以用八条道三人站一、三、五道,四人站在二、四、六、八道。要求四人在40米内追上并用手触及前面同伴身体超过追上无效,在有效距离被追上的同学再回来跑一次。这种方法适合成绩相若的同学练习。也可采用面对面接力的方法。又如,练习双手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可按地面的标志线分成A、B、C三个组进行比赛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形成互学互助力争上游的良好学风。(四)结束部分:放松运动尽可能安排新颖的放松方式如:渗透音乐、舞蹈、游戏等。或者由老师和同学讲健康笑话,最好是与体育有关的笑话,适当的笑能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灶转换,消除精神紧张,加快疲劳消除,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实践证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小结本课情况时我特别注意让本课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谈体会。体育运动跟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走、跑、跳、投也是从生活中发展成为体育竞技运动的。既从生活中来就要务服于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例如:笔者在本校申报省一级学校时上的一堂公开课,在教学弯道跑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弯道跑的技术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有的学生认为学好了弯道跑可以捉贼;有的学生提出弯道跑技术原理跟上学时骑自行车拐弯的原理较接近,可以在拐弯的时候用上此技术原理;有的学生说跑去饭堂吃饭绕过中心花园可以用上此原理等等。尽管学生讲得不十分准确,但学生的热情说明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这样既加深对本课内容的再认识又可以激起课堂的学习兴趣,正是“课末兴还浓”。综上所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要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行为来体现,有效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行为途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我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比较浅,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不断探索力求增加课堂教学效果,减少课堂教学低效消耗。参考文献1虞东升 实心球的拓展性练习 J中国学校体育 2005(3):212 叶海心、王永芳与体育教师谈案例写作 J体育教学杂志 2004(2):8 3詹永安,贾万双浅探分层教学J体育教学杂志,2001(3):174时云荣、夏治夷、郑欢庆等箸M初中毕业班体育教学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