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x
-
资源ID:61836657
资源大小:86.94K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新版北师大) 2022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课题谁的得分高(第1课时)总课时1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详细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实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驾驭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仔细、细心、耐性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驾驭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口算练习507030600303009020405005002.求38加25的和。(1)怎样列竖式计算?(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3)你觉得计算时应留意什么问题?(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二、导学释疑1.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探讨:小组探讨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究竟谁获胜?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沟通算法。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25+17+3146+19+1237+29+1926+19+41请4位小挚友板演,其余小挚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四、小结。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教学反思 课题谁的得分高(第2课时)总课时2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详细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实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驾驭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仔细、细心、耐性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驾驭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打算资料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计算:(6生板演)37+29+1742+19+2536+18+3529+50+1132+27+4339+27+33二、导学释疑1.新知:投飞镖竞赛。2.探讨:(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稀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沟通。(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三、巩固提升(1)24+16+2749+17+3215+26+4433+29+25(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金牌银牌铜牌2000年2816152022年3217142022年5121282022年382723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2022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四、小结。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教学反思 课题秋游总课时3教学目标1.能从详细的情境中获得信息,发觉问题。2.经验探究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驾驭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精确地进行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重点难点驾驭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出示。去年秋游我们去了森林动物园。瞧,这些同学们来到了我们学校旁边的老虎滩海洋公园。他们立刻要乘船到海上巡游一圈了。(一)观图,获得信息。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图,获得信息。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二)出示并解决问题1。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二、问题探讨。1.生读问题,独立思索。2.小组内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3.学生汇报思路一:(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的人数,列式为90-45-25.(2)探究90-45-25的计算方法。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生1:.904545254520生2:.9045452520思路二:(1)方法分析: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的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45+25=709070=20三、综合实践。1.出示并解决问题2(书本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师提示: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思索解题思路。最终列式计算。2.鱼18元,胡萝卜15元,张阿姨带了50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3.笑笑拿着100元去购物,故事丛书18元,手工丛书32元。(1)从购物小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应找回笑笑多少元?4.计算77-33-2596-39-45100-91-8请3个小挚友板演,其余小挚友独立完成。集体校对。5.机智狗不当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书本第5页,统计表略)(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4)四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多少份小故事?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板书设计秋游.904545+25=709070=2045254520.9045452520教学反思课题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总课时4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打算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喜爱唱歌吗?(喜爱)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改变?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觉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合唱队的人数变了。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师:同学们发觉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生1:毕业的人数少,新加入的人数多,所以应当是比原来多了。生2:新加入的比离开的人数多,当然是现在人多了。二、自主探究。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师:依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洁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老师参加启发提出。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5-9=6(人)52+6=58(人)52-9=43(人)43+15=58(人)52-9+15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原来有52人,毕业离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加入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当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假如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知学生这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刚好巡察,一方面,发觉学习困难的学生赐予刚好的激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出现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打算下一步组织学生沟通。师:把你的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假如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的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状况下的计算方法。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状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师:谁情愿把你用的竖式计算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假如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干脆指导;假如没有出现,老师就主动介绍。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师:同学们,这道习题你能解答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习题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沟通,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关键弄清:叔叔比调皮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的过程。然后再进行其次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沟通想法和计算过程。三、总结提升。师: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52524399+15_或434358+15_5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 课题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总课时5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探究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驾驭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打算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师:怎样的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二、深化练习。1.车上原有56人,下来27人,上了19人。(1)和同伴说一说,现在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填一填。(接力竞赛,书本第7页第2题。)3.美术课上,同学们一共带来了75个易拉罐灯笼和向日葵。做灯笼用了35个,做向日葵用了28个,还剩下多少个易拉罐?4.调皮有45张画片,笑笑比调皮少16张。机智狗比笑笑多27张。机智狗有多少张画片?三、总结提升。师: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52-9+15=58(人)52524399+15_或434358+15_58答:合唱队现在有58人。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第1课时)总课时6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打算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师:说一说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哪些学问?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以及计算方法。二、练习。1.笑笑做了一只彩色的蝴蝶,用了46个红笔帽,34个黄笔帽,16个蓝笔帽。笑笑一共用了多少个彩笔帽?2.调皮用瓜子做了一只猫头鹰,一共用了80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25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39粒。调皮用了多少粒南瓜子?3.计算。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师:请6生板演,其余学生选作其中的2题。4.买玩具。机器人:45元;飞机:32元;汽车:23元;轮船:85元;娃娃,40元;魔方:15元。(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须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5填一填,算一算。(书本第8页第4题)三、总结提升。师: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56+21+1848+32-1639-13+4796-34-3557+22-45100-69+25 教学反思 课题练习一(第2课时)总课时7教学目标1.能真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简洁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学打算资料教学过程一、练习。1.收玉米。信息:猴子:36根;松鼠:18根;小熊:45根;小羊:?根。(1)猴子、松鼠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2)小羊收的玉米比猴子和松鼠的总数少10根,小羊收了多少根玉米?2.二(1)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收集废电池的状况。小队第一小队其次小队第三小队合计数量/节323695(1)第三小队收集了多少节废电池?(2)第四小队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其次小队的总和少23节。第四小队收集了多少节?3.姓名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总成果调皮243090笑笑292994奇思2630(1)调皮第三次跳了多少下?笑笑呢?(2)奇思获得其次名,他的总成果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4.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121013 三、总结提升。师: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板书设计练习一(2)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加的和都是30。12101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北师大版)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详细分析和说明。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本单元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加减法估算,并培育估算的意识。2、其次单元购物(元、角、分的相识)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识的购物活动,学生能充分相识人民币,能解决一些与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4第五单元“乘法口诀(一)”,第八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验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索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实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觉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二)空间与图形1第四单元“图形的改变”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从熟识的生活入手,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视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简洁图形的轴对称性打好基础。2、第六单元“测量”(厘米和米的相识)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学问,帮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相识线段。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验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学问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详细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1关于乘除法的含义第三单元的标题为“数一数与乘法”,第七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教材要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体验乘除法含义的设计思路。在学习乘法之前,教材支配了“数一数”的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阅历,3个3个地数、4个4个地数、5个5个地数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而学生只学过用加法,将感受到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有肯定的局限性,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等情境,由几个几个地数,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学生详细地体验乘法的含义,而不是背诵乘法的结论。在学习除法之前,教材支配了三个“分一分”活动“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数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动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除法的含义。教材不要求学生背诵除法的结论,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2关于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实力的好玩工具。本册教材分两段进行,“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共81句。教材采纳“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个数的乘法口诀都是9句),并分成两段绽开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分散记忆的难度,由于25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小,相对好记一些,所以教材先支配熟记25的乘法口诀,然后再进行69乘法口诀的教学;69乘法口诀的数目虽然比较大,但是新学的口诀越来越少,而旧的口诀又得到相应的巩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1)每一部分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例如,第30页,通过数松果数,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第14页一双筷子2根,通过就餐摆筷子的情境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这样支配,便于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活动,用连加算出得数,为编口诀做打算。(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排因为每只手有5个手指,这是人人都有的学具;数数时,常常5个5个地数。这些与学生生活有亲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探究规律,经验编制口诀的过程,驾驭口诀编制的方法。(3)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高校生探究的空间在编制25的乘法口诀时,一般都支配实物情境图,填写相同数连加的得数,并先给出23句编制过程的范例。69的乘法口诀则要求学生独立编制。这样支配,逐步扩高校生的探究空间,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4)口诀编排设计上留意体现肯定的规律性,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以便于学生来记忆口诀。教材支配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例如,第36页学习3的乘法口诀时,教材支配了“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引导学生找规律。第78页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支配了“圈一圈”的小栏目,让学生在小组内沟通6×9=6×+6×,帮助学生找相邻的口诀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熟记口诀。另外,教材设计了新奇的富有童趣的练习,除了一般的题目和“对口令”等形式外,还支配了“对口令”“找挚友”“找座位”等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表内乘除法,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从学生生活阅历动身,注意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三)在整理与复习中,注意培育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实力“整理与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本阶段所学的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情感与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对所学的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我的成长踪迹”,这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与看法的总结与反思。三、本册教材的教学举措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举措。(一)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二)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帮助学生积累(三)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四)创建性地运用教材四、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老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适当评价学生对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驾驭(三)重视对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的评价一年级上册数学其次单元比较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其次单元比较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和图画的分辨和叙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理解“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这些学问对今后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比较质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经验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索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实力目标:通过在详细情境中的活动,培育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视察实力。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索过程的沟通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比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主动探究精神,渗透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引导。(例如,“给挥汗劳动在田间的父母端茶水”、“搀扶老奶奶过街”、等,都体现了人文情怀、行为规范或伦理道德的价值,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经验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过程,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意识。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学问的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精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因而,在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学生的视察爱好,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进行精确的比较和叙述。 单元教学重点经验比“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索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单元教学难点1、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 2、三个量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 1、关注学生的学问起点,供应与生活亲密相关的教学材料。 2、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仿照、有利于他们对概念及方法的驾驭。 3、用嬉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比较方法。 学困生突破方法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看法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供应学生身边生动好玩的素材,开展嬉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剧烈的参加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课时划分 课题过生日(比大小)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实力目标:学生通过视察思索,探讨沟通,初步感知干脆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切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驾驭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驾驭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课件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挚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日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 2、视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探究新知 1、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细致视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2、接着视察主题图,你发觉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1)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样。 (3)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A、同桌之间相互探讨 B、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老师小结 3、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视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视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探讨、沟通。 学生活动 小组演示汇报。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三、加深理解,拓展延长 1、出示教材p19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出示教材p19第4题 (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调皮学习什么。 (2)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3、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过生日 比大小 教学反思: 课题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学生通过视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实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究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操作实力,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高矮、长短的概念 教学难点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具打算课件、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问题引入 1、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到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推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2、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识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 3、汇报沟通 4、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肯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 5、那么,要是须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探讨,并进行实际论证。 学生汇报后赐予确定,并选择最佳方案。 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进行估计、揣测,然后回答。 1、学生推断,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组活动,经验有揣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 3、学生分小组汇报沟通。 4、学生倾听。 5、学生绽开热情的探讨,并进行仔细的试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7、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 8、强调:肯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p21“练一练”24题 四、课堂总结 今日你有哪些收获? 6、学生揣测并探讨。 7、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 1、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探讨沟通第2、4题,在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跷跷板(比轻重)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学问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实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 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具打算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一、小试验,感受重量 1、引入:今日我们一起做个小试验,有爱好吗? 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2、提问:大家视察这位同学,你发觉了什么? 3、提问2:问做试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4、引出“轻重”: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学问 板书课题:跷跷板 二、互动探究 1.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看其次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挚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依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 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哪个重。 生:狮子比老虎重 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 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 老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2.掂一掂、比一比 操作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操作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推断出原委谁轻谁重? 出示天枰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 四、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小资料班级姓名乘法:1、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例:(1)图中表示3个4相加,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2)1把的单价是6元,买3把须要多少元?算式是:3×6=18(元)或6×3=18(元)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例:(1)小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算式是:5×7=35(岁)或7×5=35(岁)(2)香蕉有多少个?苹果:香蕉:算式是:5×3=15(个)或3×5=15(个)除法:1、平均分就是要分得一样多。2、平均分有两种状况:平均分成几份。例:平均每袋装()个篮球。算式:12÷3=4(个)每几个分一份。例:把下面的苹果分给小挚友,每个小挚友分得2个,可以分给()个小挚友。算式:12÷2=6(个)3、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例:3元12元的单价是的几倍?算式是:12÷3=4测量:1、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cm)、米(m)作单位。2、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用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测量较长物体长度时,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3、1米=100厘米1m=100cm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重点内容(北师大版) 北师大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运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书P2P6) (1)运算: 连加、连减、混合(含加减)的三种运算,计算过程中建议分两次计算:先计算出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将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进行运算。为避开出错,在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也建议用两个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错误典型:被减数是100,在连续退位的时候学生简单出错; 和是100,在连续进位的时候学生简单出错。 (2)解决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A、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借助用笔标注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分析,精确推断是用加法算式还是减法算式来解决问题; B、正确计算并且带上正确的单位,最终写出答。 错误典型: a、题意理解不清:如“书第9页第5题的第(2)小题” b、表格分析不够细致:如“书第5页第3题” 乘法的相识和乘法口诀 (1)相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相识:乘数乘数=乘数 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 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依据详细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解决相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4)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依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依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错误典型: a、“口诀”与“读作”混淆: 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简单漏掉) b、算式与图形结合: (书79页第5题) (书23页第4题) (书21页第1题) 除法的相识和用口诀求商 (1)除法的意义 能够结合算是说出除法的意义,如算式21÷3=7可以表示: a、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 b、把21拿来分,每份是3,可以分成7份; c、21是3的7倍。 体会除法与乘法的“互逆”。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了解: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3)会用乘法口口诀求出除法的商: 同样一句乘法口诀一般可以写出四个算式,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如:三九二十七:39=2793=2727÷3=927÷9=3 (4)理解“倍”和“倍数”的意义: 倍: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生的话来理解“大数里边有几个小数那么多”。 倍数:学生的话“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一个那么多、两个那么多、三个那么多的数”,比如3的倍数是3、6、9、12、15 (5)解决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仔细读题,细致分析。 错误典型: a、求“每份有多少”和“有多少份”的单位简单混淆: (书66页第1题) 纽扣题:求的是有多少份;苹果题:求得是每份有多少个。 b、和“倍”相关的问题: 学生简单在选择用“乘法”还是“除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混淆。 c、提一个生活中有关除法的问题。 2、元、角、分的相识。 元、角、分的相识 依据材质不一样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 人民币面额:1分、2分、五分 1角、2角、五角 1元、2元、五元 10元、20元、50元、100元 (学生会从人民币的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去推断面额) 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a、人民币兑换: (书11页第1题) b、算一算有多少钱: (书11页第2题) c、怎样付钱: (书13页第1题) 一、【图形与几何】 1、测量。 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厘米、米的相识。 (1)厘米的相识; a、会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通过估计用手比划出1厘米、10厘米的长度 b、厘米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读作“厘米”。 (2)米的相识; 驾驭米与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1米=100厘米。 (3)简洁的估测和测量。 a、能够估计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以及在测量的时候能够选择正确的单位。 错误典型: 体育老师的身高是1米8,也就是身高1米8厘米。(正确的意思是1米8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