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字与词的关系和 .doc
-
资源ID:61852097
资源大小:10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词汇部分 一学习要点和重点 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字与词的关系和 .doc
词汇部分一 学习要点和重点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字与词的关系和差别;古今词义、词汇的继承发2 确定本义的方法。分析字形、考证文献。3引伸义与本义的系连方式。相似:形貌性状 功能作用 方式情态相似 相关:标志借代 行为代主体 性状代人 处所代人 相因:推理引申4 引伸规律。具体到抽象 实到虚 个别到一般5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扩大(今义包含古义)词义缩小(古义包含今义)词义转移(弃古义用今义)色彩变化(褒贬变化) 6同义词辨析范围大小不同程度深浅不同形状情态质地用途不同侧重点不同情色彩不同语法功能不同7词义的理解与训释一 词义的确定 1 依据上下文确定 2 借助语法分析确定 3 利用对文确定 4 根据时代地域特征确定 5 查找资料确定 6 用归纳汇证法确定 二 词义的训释 1 形训 利用工具书,比如说文 利用文献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2 声训 明通假 明方言俗语 探求语源 3 义训 互训:同义词互相解释 同训:同义词用相同的词语解释 递训:乙释甲,丙释乙,甲释丙 反训:用反义词训释 界说:用下定义的方法训释 二 重点难点辅导内容 目录一 如何依据字形结构推求本义二 探求本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三 词义引申的规律四 词义引申的结果五 词义发展的时代性六 词义的确定性与概括性七 语言环境和词义辨析八 单纯词、合成词(同义词连用、偏义复词)、词组的区别九 练习题一 如何依据字形结构推求本义学习文字结构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依据字形去探求汉字的本义。所谓本义,是“造字本义”,即在造某一个汉字时所赋予该字的意义,因此它是和字形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义项。相对本义的就是引申义和假借义。一个汉字,在字典或词典中往往有许多不同的义项,原因就是汉字不仅有本义,还有由于字义引申而产生引申义,或由于字音假借而产生假借义。本义只有一个,引申义和假借义却可以有许多个。本义是最重要的,掌握了一个汉字的本义,就可能使我们在理解该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时更加深刻,并进而做到以其本义为出发点,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分析该字的字义系列。这里须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字的本义”,显然,“造字本义”并不一定等于该字所记词的原始意义,因为汉语的历史比汉字的历史长得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之后,不少词的原始意义已经难以寻觅。依据字形推求本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结构的字,都是字形与字义的直接联系的。因此,推求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本义,须从字形结构观察其意义。但是,这三种结构方式的字,以形表义的方式又有不同特点。象形字是“画成其物”,因此其形体与意义有很大的同一性,观其形即能明其义。指事字是用抽象符号见义或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符号以见义的。有时这种抽象符号的作用重在标示部位,比如 “刃”字,加点于“刀”旁以标示刀口的所在。有时这种抽象符号的作用则重在具体物的虚化,如“一”,甲骨文作一,一乃是某一具体事物的抽象,有时既是虚化,又表部位,如“上”,“一”既是某事物的抽象,又标示处于上方。所以,指事字的本义探求关键是指示性的符号。而会意字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的关系来记词的,我们在分析会意字的本义时,就必须既重视会意字每个构件的意义,又重视观察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形声字的表义方式较为复杂。形声字由形符与声符构成,以形符表字的意义范畴,以声符记字的读音,因此,形声字一方面以形见义,另一方面又“以形记音”。可见,分析形声字的本义,必须特别注意找到它的形符,并以形符为出发点分析其本义。 形声字的形旁,最初都是象形字,从表面来看,掌握了象形字的意义,就掌握了该形声字的意义,其实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做为独立的象形字,它所表示的意义是单一的、具体的,而当它成为形声字的形符时,所表示的意义却已变得更加抽象、概括,更加宽泛。比如“木”字,做为独立的象形字,它所表示的意义是名词“树”,形体就是“画”一个树形,上面是枝杈,下面是树根,中间一竖是树干,意义单一、具体。做为形声字的形符,所表示的是概括的、类的意义,不论是树木的种类(如“松”、“柏”),树木的单位(如“棵”),树木的部分(如:“枝”、“杈”),还是树木的雏料(如“板”、“材”)、木料(如“柱”、“梁”),乃至与树木有关的器物(如“桌”、“椅”),树木的性质、状态(如“柔”、“枯")等等,凡与树木有关联的都可以用“木”来表示意义。可见,要掌握形声字的意义,不但要掌握单一具体的象形意义,还要掌握它的系列关联意义与类推意义。 二 探求本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探求本义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字形,考证文献。具体方法是: (一)熟悉说文部首。大部份象形字,是以部首字充当的,大部份指事字的构件和大部份会意字的构件,也由部首字充当。另外,在汉字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形声字的形符,也往往由部首宇充当。因此为推求汉字本义,熟悉说文部首的音、形、义是一个执简驭繁的方法。自学者若有可能,不妨多看说文在翻阅时着重了解和记忆一些常见部首的形体和意义,这必将对推求本义带来不少方便。(二)注意佐证材料。古汉语中的文字是成系统的,每个字总是出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因此探求汉字本义时,如能充分注意对佐证材料的参考,就可为结论提供有力佐证,或为探求字义打开新的思路。自学者在一时找不出某字本义或对某字本义未能完全了解时,不妨查阅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修订本),辞源(修订本),去看看该字的义项及用例,常能使思路豁然开朗。依据字形推求本义,字形是关键,以形求义,要尽可能依据汉字的较早的形体。因为汉字的书体在长时间里发展演变很大,要淮求文字的“造字本义”,所依据的字形越早,所得出结果的准确性也就可能越高。这是由于越早的字形既在时间上更接近于造字的时代,在形体上也就可能更准确地反映字的本义。说文解字是最重要的因形解义的工具书,但是,因为他依据的字形是小篆,远不如甲骨文、金文,所以,说文的解释有时也出错。比如“行”字,说文;“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这一说解由于依据的不是“行”字的早期形体,因此是错误的。“行”,甲骨文作,它是个象道路的象形字,本义当为道路。“元”字说文:“元,始也。”甲骨文“元”作,可商代金文“元”有作的。可知,最早“元”是表“头”的,乃中的圆点正是代表头的,元中的一横则是头部位置的符号。因此“元”字是一个指事字,本义为“头”,“始”只是“元”的引申义。由“人头”引申出“开头”主义。“为”字说文:“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下腹为母猴形。”多年来人门对此说深信不疑。于是,就认为“为”是一个本义为“母猴”的字,它在古籍中的“作为”、 “成为”之类的用法都是假借现象。当甲骨文出土后,才发现“为”早期写作,上面是“手”,下面是“象”,是以“役象以助劳”的形象表本义“做事”的会意字。“作为”、“成为”,“替”等用法都是“为”的引申义。有了一定的文字学基础之后,案头的其它工具书也可以利用,比如“题”字,辞海(修订本)列了7个义项:额。 指标识篇首的文字。 题目,问题。 书写。 品评。 章奏。 通“提”。哪个字是本义呢?根据字形可以知道,题是从页是声的形声字,从页的字,都与脖子以上的部位的名称和相关的动作有关,这7个义项只有一个“额头”最切字形,我们就可以推测, “额”是本义(说文:“题,额也。从页是声。”)。再如“驰”字,辞海列了四个义项:车马疾行。 追逐。 传扬。 心神向往。哪一个是“驰”的本义呢? “驰”字是从马也声的形声字,四个义项中最能和马的表意功能切合的应该是“车马疾行”。查说文,果然:“驰,大驱也,从马也声。” 三 词义引申的规律汉字在造字之初所表示的词义叫“本义”。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词义也不断发展。对本义来说,发展了的词义就是引申义。词义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了解这种规律,对于掌握古汉语词汇,从而正确地理解古书,有很大的帮助。词义引申的规律可以由宏观到微观从几个角度来探索。 (一),辐射式引申和链条式引申。这是从宏观的角度对词义发展的基本线索理出的两种发展模式。如果一个词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出一组不同的新义项,这种引申方式通常称为“辐射式引申”。其形式跟车轮的中心(毂)向四面八方伸出许多条辐一样。如“管”字,从竹官声,本义是竹管。由于竹管可以做成多种器具,所以“管”字又获得许多新义,常见的有;笛子。如“箫管备举”。(诗·周颂·有瞽)钥匙。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三十二年)符节。如“都鄙用管节”。(都鄙,诸侯子弟或卿大夫的采邑。管节,以竹管为符信)(周礼小行人)笔管。如郑玄注诗静女“贻我彤管”,即以为“管”指笔管。说明至迟在东汉这个义项已出现。成语“双管齐下”也指笔管。如果一个词在引申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又引申出新的义项,这种一环接一环的引申方式通常称为“链条式引申”。仍以“管”为例,它由竹管义引申指钥匙以后,又进一步引申为对门关的把守,再引申为掌管、管理,近代汉语中还由管理义引申指理睬、关注,如鲁迅自嘲诗:“管它冬夏与春秋”。实际上,词义发展很少是纯粹的“辐射式”或链条式”的引申。一般总是两者互相交错进行的,由此形成错综复杂的词义系统。如“管”的义项系统,可以大致归纳成如下的发展线索: 泛指圆筒状的器物 竹管乐器 照料 竹管 管钥 掌管 管理、负责 理睬、关注 笔管 枢要 副词 符节 如果把每个字的众多义项(假借义项除外)都整理成这样的发展关系图,那么各个义项就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成为一个整体系统。这对于记忆词义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看词义引申的方式,可以归纳出许多不同的途径。其方式既多,原因也很复杂,这里列举几种较常见的形式,读者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获得认识,并不断归纳出别的方式。由于阐述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下面各类之间可能互相包含交叉。1由具体到抽象。如“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指实现某种理想的途径,又引申为道理、礼义等。“头”或“首”的本义是人头,引申为开始。“扬”的本义是举起,引申为发扬。2由个别到一般。如“河”本指黄河, “江”本指长江,都引申为泛指江河。“体”本义指人体,引申为泛指物体。上两类看似相似,但仔细玩味并不相同。其区分的关键在于,第(一)类的引申义不包含本义,第(二)类的引申义则包含本义在内。3由比喻引申出新义。如“防”的本义是堤坝,引申为防止。“派”的本义是水流支脉,引由为派别,流派。“昏”的本义是日落黄昏,引申指人的暗昧。 4由具体事物的性质引申出新义,如“苦”的本义指一种苦菜,引申为苦味。“蓝的本义指一种作染料的草,引申为蓝色。“华”的本义是花,引申为华丽,繁盛。“玉”的本义是玉石,引申为美好。5由材料引申指器物。除上文所举“管”字以外,又如韩愈送盂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呜者也”,其中:金,指钟镈;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丝,指琴瑟;木,指柷敔,匏,指笙,竹,指笛箫,均以材料代乐器。此外以“木”代棺,以“革”代铠甲,古书中也屡见,已成为新义项。6由环境引申指有关现象。如以“土”、“黄泉”代指死亡或阴间,以“香火”代祭祀或种姓,以“缙绅”代士大夫,以“布衣“、“耕”代指平民百姓,“干戈”,“兵革”代战争。这些本属修辞现象,习用后便产生新义。 7由具体概念内含的时间或空间引申出新义。如“年”的本义是收成,由于每年收成一次,引申指年岁。“祀”的本义是祭祀,在商代后期,一个祖先祭祀周期正好接近年,所以也引申指年。 “九州”本指九个大行政区,引申指全中国。8由一般词汇引申为专有名词。如“骑”的本义是骑马,后引申指骑兵(读音也略变;读为ji)。种专有名词又可能引申为另一种专有名词。如“陈”,“晋”,“郑”、“管”本来都是地名,后变为所在诸侯的国名,又变成这个国家的君主后裔的姓氏。“司马”、“司徒”等本是职官名,也变成姓氏。“汉”本是水名,起初变成国名(建国于汉水流域),又变成朝代名,最后变成民族名。9由实词虚化为表示语法功能的虚词。如“及”的本义是追及,引申为连及,又引申为表示并列的连词。“被”的本义是衣被,引申为覆盖,又引申为受到,屈原列传说“忠而被谤”,“被谤”即受到诽滂,这种用法的“被”最后发展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助词。介词与,为,以,连词与,跟,和,代词者,所,也都是由实词引申发展而来的。分析词义发展的线索和方式,一定要结合具体用例,多加比较。尤其要注意处于过渡状态的词义,它是词义引申的桥梁。(转引自詹鄞鑫词义的引申规律)四 词义引申的结果 词义经过引申发展,产生新义。新义与原义的关系,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此外,还可加上程度变化,色彩变化和词性变化三类。 (一) 词义扩大。所谓词义的扩大或缩小,指的是引申义所包含的意义范围比原义更大或更小了。这种变化,一般都指固定的变化,而不是指偶然的,根据上下文意而发生的临时性的变化。先看词义扩大的例子: 追、逐。杨树达先生根据对甲骨卜辞的考查,发现“追”与“逐”的本义是有区别的。在卜辞中,“追”只表示追赶敌人,“逐”只表示追逐禽兽。在先秦文献中,这种区别大致还能看出,如“逐鹿”不说成“追鹿”,“追兵”不说成“逐兵。但有时区别又不大严格了,如孟子·尽心下“如追放豚”,“追”用于兽,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逐”用于人。到后来,追,逐的用法已经不大分了,也就是说,它们的词义范围都扩大到整个追逐对象。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追”的对象又由物质实体扩大到时间范畴。 雌、雄、牝、牡、公、母。从早期文献如卜辞,诗经等看,“雌雄”本指禽类性别,“牝牡”本指兽类性别, “公母”只代表男人女人。这种区别,从字形上也可以看出,“雌”,“雄”二字所从的“隹”,其本义是鸟,“牝”,“牡”二字从牛,代表牲畜,“母”字甲骨文象女人胸部有乳房(参看说文)。但后来这些词都用于统称性别(其中牝牡不用于指人)。如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雌雄”不仅用于指兽类的兔,还可用于人。莱,荤。在古代, “莱”指蔬菜,说文释为草之可食者”,“荤”则指葱蒜等气味辛辣的蔬菜,说文释为臭菜也”。肉类食品古代只称为“腥”(生肉)或“肴”(熟肉),决不能称为“菜”或“荤”。“莱”扩大指莱肴,“荤”指鱼肉荤腥,都是很晚的事了。 (二),词义缩小。臭。这字从犬从自(“自”指鼻子)会意,本义指嗅闻气味,引申为泛指气味。易·系辞上“其臭如兰”,“臭”指香味而言。大学·诚意“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臭”要加定语“恶”,说明它仍是中性词。后来“臭”只指恶味,词义范围就缩小了。金。其本义是统称金属。说文;“金,五色金也”。“五色金”即指各种金属。区分不同金属的办法是加上定语,通常用颜色来说明,黄金,白金,(银),青金(铅),赤金(铜)、黑金(铁)。辛弃疾永遇乐词“金戈铁马”,“金”仍指金属。“金”指黄金也是很晚才出现的事。父,又写作“甫”,早期文献中统称男子,作亲属称谓,则指生父的所有兄弟(有时还包括族兄弟)。区分的办法是冠以排行字作定语,如伯父,仲父,叔父、季父。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季父”即最小的“父”。这跟巫山巫峡“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的“季女”表示小女是同类现象。后来“父”仅指生父,词义范围也缩小了, (三),词义转移。词义转移指的是引申义与本义不相同了(不具有包含关系,但新旧义之间的联系仍然有迹可循),而且,在新义产生之后,旧义一般都淘汰了如“走”的本义是跑,现在普通话的走只表示步行,“闻”的本义是听到,现在只表示嗅闻,“行”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行走。“兵”的本义是武器,引申指军事或士卒。“毙”的本义是倒下,引申为死。“快”的本义是愉快引申为快速或锋利。“慢”的本义是怠慢,轻慢,引申为慢速。 (四),程度变化。有些词经过发展,意义范围也许大致相同,但程度,感情色彩不同,或词性发生了变化。程度不同的如:恨。古书中的“恨”大致与后来的“憾”相当。如王子坊“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赤壁之战“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另外,古书中的“恨”也略有埋怨的意思,如苟子·尧问“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恨”与“怨” 对文,所以说文说:“恨,怨也。”但古代“恨”的程度轻,相当于“不满”,现代用限”则程度重,如“仇恨”,“愤恨”。与此相反,“怨”在古代程度很重,而在现代程度轻。 病。古汉语“病”与“疾”义近,但程度不同。小病叫“疾”,“病”则指重病,包括严重外伤和饥饿引起的身体极度不适和症状。鞌之战“病未及死”,“病”指重伤。左传,宣公二年“见灵辄饿,问其病”,“病”指三日未食而病倒无力。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病”指极度疲劳。现代汉语“病”与“疾”没什么程度区别了,而且饥饿或疲劳,只要未造成机能失调,就不能称为疾病,外伤也不大称为“病"。 (五)、色彩变化。所谓色彩,指感情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的不同。赂、贿,在古代是中性词。“贿”的本义是财,说文;“贿,财也”诗·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指陪嫁的财物。馈赠的礼物也叫“贿”,如穆天子传“贿用周室之璧(用周王室的玉璧作赠品)。“贿”又引申为赠送。左传文公十二年”“厚贿之”,“贿”用为动词。“赂”的本义是赠送,也是中性词。现在说“受贿”, 贿赂”,虽然还保留了财礼或赠送的意义,但只指非法的,为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送的礼,具有明显的贬义。卑,鄙。”“卑本指地位低贱,引申指才疏德浅。“鄙”的义是边邑,“鄙人”指郊野之人。引申之,“鄙”有孤陋寡闻义。合起来,“卑鄙”指地位低下孤陋无才,常用于自谦语。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现在,“卑鄙”引申指道德恶劣,手段可耻,具有强烈的贬义。 (六)、词性变化。词义发展,往往导致词性变化。主要有这几种情形: 1动词名词树。 “树”与“竖”古音同,义意也相近,表示树立、栽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指栽植;“建树”,“树敌”的“树”则表示树立。引申之,所栽的植物也叫“树”,成为名词。任。 “任”本义同“负”,义为承担重物。诗·大雅,生民“恒之穈(mén,赤高梁)芑(qI,白高梁),是任是负”(遍地的高梁,抱着它背着它)。承担抽象的事也可以叫“任”。左传·成公三年“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不任”即承担不起。引申之,所承担的重物也叫“任”,如“重任在肩”,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任”都作名词。骑。本义是骑马,动词。引申指骑马的人,名词。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骑”指骑兵。“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前一“骑”指骑兵,名词,后一“骑”则为动词。 2名词动词市。 “市”本指市场,做买卖的场所,如鄒忌讽齐王纳谏“谤讥于市朝”。引申之,买卖也叫“市”,动词。战国策·齐策“窃以为君市义”(我私下用它来为您收买道义)。朝。本义是时间名词,指早上。古代君臣在早上拜见,也叫“朝”,变成动词。左传宣公二年“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古人祭祀日月礼,早上拜日,晚上拜月,所以拜日称“朝”,拜月称“夕”。汉书·郊祀志“朝朝日,夕夕月”,前一“朝”“夕”是时间名词,后一“朝“夕”则是动词,义为“朝祭”,“夕祭”。道。本是名词,义为道路。引申之,引路也叫“道”,变成动词,如张骞传“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这种意义的“道”后来写作“導”(导),读音也由去声变上声。 3动词或名词形容词臭。 “臭”是“嗅”的初文,本是动词。引申指气味,变成名词。又引申指臭味,变成形容词。参上文。蓝。从艸监声,本是草名,可作染料。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蓝”指蓝草。“蓝”后来表示颜色,成为形容词。苦。从艸古声,本是野菜名。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山名)之下”, “苦”即指苦菜(又称为“荼”)。在诗经中,“苦”已引申为形容词了,如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4实词一虚词这点在词义引申的规律一文中已举“及” “被”二例,这里再举“所”字。 “所”本是名词,义为处所,如郑伯克段于鄢“不如早为之所”,诗,魏风,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正如表示处所的“处”可以指抽象的事物(如“好处”、“益处”), “所”也可以抽象化而代替许多事物。齐桓公伐楚“虽众,无所用之”(即使人多,也没处发挥作用),礼记·礼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人有地方安度晚年,青壮年有地方发挥作用,儿童有地方成长,孤寡残废的人,有地方抚养度日)。这种用法的“所”还包留了名词的意味。进一步虚化,就成为构成所字结构的特殊代词了。如荀子·天论“是又禹桀之所同也”,“所同”等于说“相同之处”,晏婴论季世“政在家门,民无所依”,“无所依”等于说“没有依从之处。”五 词义发展的时代性跟宇宙万物的运动一样,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从而,用来记录词汇的文字,它所表示的意义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如“府”字在先秦古书中本指文书档案馆。说文:“府,文书藏也。”左传选篇宫之奇谏假道有“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句, “盟府”即指收藏盟书典策的档案馆。战国秦汉时代,“府”的意义略有扩大,泛指贮存文书财货的仓库。王子坊“:复引诸王按行府库”,“府”与“库”已构成复合词。经过发展,大约在东汉以后,“府”字获得两个新义。一方面,“府”用来表示人体蕴藏五谷精气的器官,古人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为“六府”。这个意义后来加肉旁写作“腑”。另方面,“府”又表示主管财货的国家部门,如后汉书·韦彪传注:“中藏府,掌币帛金钱货物也。”进而又表示国家官僚机构,如后汉书承宫传注:“三府,谓大尉,司徒,司空。”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府”指丞相府。“政府”的“府”与“府库”的“府”,已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词了。如果不了解词义的时代性区别,用汉以后的新义来理解先秦古书,就会犯“以今律古”的错误。如许多选注本都把宫之奇谏假道一文的“盟府”解释为“主管盟誓的政府部门”,显然是不对的。字义的变化,从原因看,有的是由于引申,有的是由于假借。从结果看,有的变化很显著,有的变化很微妙。不管是显著还是微妙,都造成阅读古书的困难。所谓字义变化显著,是通过古今比较才知道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既不知道古义,自然不知道变化的程度。在读古书时,总是难免用今义去理解古书中的词。即使古今意义迥别的字,照样很容易搞错。如郑伯克段于鄢: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其中的“纯”和“施”,就常被误解。 “纯”作纯粹解,“纯孝”被理解为纯洁单一的孝道,“施”作施给解, “施于庄公”被理解为颍考叔把对母亲的爱传给了庄公。其实两处都理解错了。“纯”应读为惇(也写作敦)厚”的惇”,义为厚。古音纯与惇相同而通假。前出师表“志虑忠纯”,“忠纯”即“忠惇”,义为忠厚。“施”应读为谏逐客书“功施(y1)到今”的“施”,义为延伸、延及,在这里可译为影响,感化。下面再举一些古今意义迥别的字。履,今义为鞋子,古义为践、踏。齐桓公伐楚“赐我先君履”,“履”指可以践踏控制的势力范围,已活用为名词。毙,今义为死,古义为倒下。鞌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均表示倒下。捨,今义为放弃、丢掉;古多写作“舍”,义为搁置,放下。郑伯克段于鄢“食舍肉”(吃饭时肉搁在一边),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气(如果放开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桃花源记“使捨船,从口入”(于是停置小船,从山口进入),这些“舍(捨)”字,都不能理解为丢弃。景,今义为景色,古义为日光或日影。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景”指日光。过秦论“赢粮而景从”,“景”指日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影”。论,今义为议论,评论,古义为“论撰”即编纂。论语书名的本义即“编纂孔子之语”(参阅论语邢呙疏)。报任安书“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络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论书策”即编撰书册,有的教材解释为“论述自己的见解于书册”,不妥。点,今义指细小的痕迹,与线,面,体相对或表示某个方面,如“疑点”,繁体字作“點”,从黑占声,本义指沾上黑污,与“沾”,“玷”音义都相近。报任安书“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自点”即“自玷”。胜,今义为胜利;古义常表示承担得起,经受得住。五蠢“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不胜”即经受不住,不是“不能战胜”。意义变化细微的字,则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仍然是一个难点。由于词义变化不大,读者常常自以为理解了,又由于确有区别,所以并不是真的理解。如“险”的本义是道路不平坦,有阻碍。说文:“险,阻难也”,指阻碍难行。战国以后,“险”才引申指危险、险要。鞌之战“苟有险,余必下推车”,这个险”不能解释为危险,而是指道路不平坦。有的教材解释为“险要的地方”,就不确切了。下面再举一些古今意义微殊的字:谢,今义为感谢,酬谢,古义指“以辞相告”,故说文释为“辞告也”。(今本说文“告”作“去”,当由于形近而讹。)“辞”指言辞。“告”的内容可以是道歉,战国策·齐策“封书谢孟尝君”,赵策“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谢”都指道歉。“谢”又可指解释原因,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谢”表示委婉地解释。战国策·秦策“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谢病”即委婉地以生病作为退休理由。自然,“谢”也可以指感谢,如汉书·张安世传“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曾经推荐过人,那人来表示感谢),这种用法似乎产生于汉代。说,今义是说话,古书中说话用“曰”,“云”, “语”,“告”,等,从不用“说”。“说”的古义是解释。说理,理解。诗·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表示解释。(一说表示解脱。)说文解字的“说”与“解”并称,“说”即是“解”。“解说”与“解脱”有相通的地方:必解抽象的事物(如文字,道理)叫“解说”,分解具体的事物(如束缚)叫“解脱”。“说”又表示经过对方说理分析之后深刻理解,顾虑解脱,从而茅塞顿开,胸中舒畅的心情。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但与“快乐”,“高兴”的意义仍然有区别。左传。僖公三十年叙述秦晋联合攻郑,但秦伯听了烛之武分析利害关系的一番议论后,“秦伯说,与郑人盟”,这个“说”即表示壅蔽解脱,心中醒悟的心境,如果理解为高兴快乐就不合情理了。又如左传·文公十五年写的是丧事,当襄仲听取了惠伯的劝说以后,“襄仲说,帅兄弟哭之”,既然是“丧”是“哭”,自然谈不上快乐高兴,可见所谓“说”指的是疑虑顿消,心中解脱的心境。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说”与“乐”意思也是有别的, “说”表示经过温习,心中释解了迷惑。”这种意义,正是由“说解”、“解释”义引申来的。说文:“说,释也”,“释”表示释解,疑虑消除,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怿”,可见,“悦怿”是“说释”的引申义。 颓,今义指人消沉不振,精神崩溃,古义则指崩溃,倒塌,与“隤”通。巫山巫峡“其颓岩所馀,比之诸岭,尚为竦桀”,“颓”指山峰倒塌,出师表“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颓”指政权崩溃。它的本字应作“隤”(tuí),报任安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隤”引申指声誉毁坏。触,今义为接触,古义为抵触,碰撞。字从角蜀声,异体字作,会意,象牛用角使劲抵撞。周易·大壮“羝羊触藩”,意为公羊用角抵撞竹篱笆。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是说野兔飞奔撞在树桩上,折断颈椎骨而死。如果把“触”理解为接触,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折颈而死”。子,今义多指儿子或男孩子,古义则还可以指女儿或女子。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之子”即“这位女孩子”。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子”也指女子。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帝子”即“帝女”,指湘夫人,是帝尧的女儿,又“思公子兮未敢言”,“公子”也指湘夫人。诗·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予同归”,有些研究者也认为“公子”指豳公女儿,“归”指出嫁, “同归”则指作媵妾陪嫁。从古汉语学习实践看,古今字义的不同是一个学习的难关,不仅初学者要在这方面下苦工夫,即使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读者,也要十分留心。六 词义的确定性与概括性学习古代汉语,最主要的是词汇问题。学习古汉语词汇的困难有两个方面,是常用词的数量多,二是大多数常用词的义项又多。例如王子坊中的一段文章,而河间王琛最为(1)豪首,常与高阳争衡,造文柏堂,形如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2)绳。妓女三百人, 尽皆国色。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3)团扇歌、陇上声。琛为(4)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5)贫妪,吹篪而乞。诸羌闻之,悉皆流涕,迭相谓曰:何为(6)弃坟井,在山谷为(7)寇也?”即相率归降。秦民语曰:“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短短一段话中出现了七个“为”字,这七个“为”的意义各不相同,分别是:(1)是:(2)(搓)成,(3)吹奏,(4)担任;(5)扮成,(6)为(什么),(7)做,当。初学者面对这么多的义项常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掌握。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懂得词义的一些特性,并运用这一知识,结合上下文正确地去把握词义。词义有三个特性: (1)概括性, (2)在上下文中的确定性, (3)在使用中的灵活性。由于灵活性往往需凭借一定的修辞手法,而且往往是临时的意义,因此首先要着重了解的是词义的概括性和确定性。所谓词义的确定性,是就一定的上下文来说的。古汉语的词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情况,有人担心阅读时会毫无把握。其实一词多义、一义多词都是就整个词汇来说的,在具体的作品和一定的上下文中,就只有一词一义,很少有一词几解而造成歧义 的情况。例如“生”有“生命,生活,生产,产生”等意义,而在下面的各个句子中,却都只有一解,而且是无法彼此代替的;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论积贮疏) 生产 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 (情采)产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报任安书) 活命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行行重行行) 活生生 生之书辞甚高。 (答李翊书)书生正是词义的确定性,能使语言完成表情达意的交际作用,也使我们有可能在学习时为每个古汉语词找到一个最确切的解释。但是,词在具体上下文中的意义千变万化,工具书上无法一一具载,例如前面所举王子坊中的七个“为”字即是如此。如果学习古汉语要这样去把各个义项一一记住,那学习的负担未免太重了。因此,在了解词义的确定性的同时更需要知道词义的概括性。所谓词义的概括性,指的是在词的各个义项,甚至包括词的临时意义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或者说有着某些共同的特征。我们学过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个词,管它的意义引申得多远,总跟本义之间有着联系。所谓词义的概括性,就是指的这种内部联系。例如“发”字,它的本义是“把箭射出去”,经过引申,它可以产生“放射、发射、派出,派遣、出发、表达、打开、发生,发散、发泄、生长”等意义,但这些意义都包含有“从某一静止点向外发生动作”的意义,这就是“发”字的概括意义。又如“固”字,本义是坚固,在下面这些句子中: 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寸·六七。 (陈涉起义) 人固有一死。(报任安书) 我们虽然可以分别译成“向来、顽固,本来,总是”等,但这些义项中也包含了一个共同的东西,即某种事实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就是“固”字的概括意义。词义的概括性和确定性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 的关系,概括性体现在确定性之中,而确定性的总和就是概括性。确定性,也即词义在具体句子中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掌握。掌握一个词义,最重要的是掌握在分析本义及其引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概括意义。这样,不但可以执简驭繁地理解和把握多义词的众多义项,还可以补工具书之不足,在需要的时候自己根据概括意义创造一个义项出来。必须知道,由于词义在使用过程中的复杂性,工具书、即使是大型工具书也不可能把一个词所可能具有的义项全部一一列出。例如作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中列出了六个义项;(1)起来,起身,兴起;(2)开始,(3)创作,制作,(4)劳作,劳动,(5)做,进行工作和活动,(6)充任。辞源中列了十个义项,上面未见的有(7)为;(8)撰述,(9)及,(10)削,通“斲”,(11)通“诅”。辞海收了十五个义项,上两书中未见的还有:(12)工作,做工,(13)作品;(14)造作;(15)振起,(16)当作,作为,(17)发作;(18)则。三本工具书加起来的义项共有十八个之多,要一一记住已经是很沉重的负担了,但即使把这些义项全背出了,碰到下面六个句子中的作字,恐怕还会为难: 东方作矣。 (庄子·外物) 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 (庄子天运) 诸作穴者五十人,男女相半。 (墨子备穴) 融乃蹶起,置酒作乐。 (王子坊)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五蠹)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因为上面十八个现成的义项一个也无法直接套上去。但是如果了解了“作”的本义是躺着(或坐着)的坐或站起来这种动作,而从本义到引申义的发展线索中可以看出作字往往有从某种静止的概括意义是“开始”和“从事某种活动”,那么,我们就不仅有了一把统管上面这十多个义项的钥匙,还可以从不同的上下文出发,随时生发出新的义项。例如上举的六个例子就可以分别解释为:例,东方天开始亮了,例,冬眠的虫子开始蠕动了,例,挖洞的人,例,演奏音乐,例,有圣人出现了,例,马象的卢马那样。这些义项都是工具书所未载,但却是作字所具有的。 这样看来,我们对工具书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