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x
-
资源ID:61862946
资源大小:13.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x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关于高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索 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张建萍摘要:“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有其专业的特别性,故要求“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能适应专业学科建设的须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问题,联系实际,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若干思索。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作者简介:张建萍(1967-),浙江嵊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讲师,探讨方向为高职艺术教化。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2-0086-03高等职业教化的人才培育目标是培育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须要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他们不但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层次的技术操作应用人才而且还是既具有动手实践实力、又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对高职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老师具备双师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学问和较强的科研实力,具有一线工作领域的实践阅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教化实力。教化部高职高专人才培育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提出“双师素养”老师的数量要求,其中,优秀学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中“双师素养”老师比例达到70合格学校应达到500。我院位于浙江绍兴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人们对教化非常重视。因而,教化的硬件设施条件优良。然而,“双师素养”老师的数量尚达不到教化部对优秀学校的要求,特殊是艺术设计专业。据笔者调查,在我省同类学校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老师所占比例不一多的学校达到了50%少的学校还不到10%。这明显与教化部要求的比例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先进的经济与落后的教化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因此,加强“双师型”老师队伍的建设,是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老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结合实际就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双师结构”老师队伍的构建和师资培育所思索的若干问题提出探讨一、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众所周知,我国高职院校的体制建立时间不长各高职院校的师资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中学,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建设一支高素养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广阔高职院校的一个共识,详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师资队伍结构尚待完善1年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学校发展太快,在职老师跟不上招生人数的要求故新聘请的年轻老师多,造成年龄结构不合理。如杭州某省属高职院校艺术系专业老师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占了75%左右,专业老师中青年老师占教学工作的主体力气。2职称结构不合理。师资职称不高是高职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师资,副高及以上的职称不到总数的15%左右,大量的专业老师只有中级和初级职称如我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老师。3“双师素养型”老师不多。在现有广阔同类院校的师资结构中老师普遍缺乏双师素养即专任老师很少有相关的岗位实践阅历兼职老师不具备老师基本素养和任教阅历。这样的师资队伍不利于人才培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整个师资队伍来说,我们希望组成一支既有来自高校的专职老师,又有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师资:从个体来说我们希望双师队伍的每一位老师是双师素养型老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学问,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阅历。(二)老师职业教化实力较低高等职业院校有别于一般高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职业性即高职院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是无缝对接,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但长期以来受职业技术教化是“低端教化”的传统教化观念影响,以及培育既有专业理论学问又有很强实践操作实力老师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f21就我国现状,高职院校专业老师来源渠道单一。如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绝大多数专业老师都是本科生,高校毕业后从一般高校干脆进入工作岗位,虽然基础理论学问扎实,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教学实践对企业须要什么样的人才不了解缺乏来自工作领域第一线的实践与动手实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实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实力;更缺乏职业辅导、就业指导和实践操作等职业工作教学实力;不清晰高职教化教学规律的特别性,在教学中受一般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注意理论学问的传授,追求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法上以单向灌输为主,忽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聘请的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实践阅历相对丰富,但是缺乏教学阅历,在教学工作上往往难以胜任。我院曾聘请二位校外艺术设计总监任教一位是宁波某装饰工程公司的设计总监一位是本地某大酒店的设计总监。这两位兼职老师自身有着丰富的实践阅历和娴熟的设计实力对企业生产和市场较熟识,有肯定的社会活动实力。但在教学安排系统性、教学方法敏捷性等诸多地方他们不能适应缺乏必要的教化教学理论学问和教学阅历教学上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无法通过有效的传授让学生接受学问技能。还有个别兼职老师到学校任教的目的性不明确把兼职看成是一个赚钱的渠道,上课比较随意,不仔细备课、写教案,不情愿将其公司中的设计案例教给学生。因此,在教学测评中,学生对兼职老师的教学效果整体评价不高。(三)缺乏一个有效的促进双师成长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