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_中药疗法对156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ocx
-
资源ID:61870540
资源大小:13.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_中药疗法对156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docx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_中药疗法对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又称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以颈部单侧或双侧上肢难受、手指麻木无力,严峻者可致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近年来在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主要是椎体后缘增生和钩椎关节变尖,或突入椎管和椎间孔,刺激压迫脊髓,以及椎板和肥厚的黄韧带,使三角形的颈椎管变窄,压迫脊髓神经。中医辨证是“脾肾两亏型”、“腑浊内阻型”、“肾虚痰滞型”、“脾胃虚弱型”等,其临床表现为颈项僵硬,转侧不利,上肢麻木持物落下,下肢筋脉拘急活动不敏捷,简单跌跤,舌体胖苔薄质淡,有内纹,脉细或细滑等等;此病易反复发作,给病人身心带来极大的苦痛。 笔者自2004年以来对1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纳中药调治进行临床视察,疗效满足,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患者156例,男70例(44.87%),女86例(55.13%);年龄在4150岁37例(23.72%),5160岁68例(43.59%),60岁以上的51例(32.69%);病程5年以内的25例(16.03),510年70例(44.87),10年以上的61例(39.10%)。 治疗方法:通过中药调整脾胃,益气润肌;调养脾肾,补益阴血;调养肾精,补骨生髓;兼用疏筋活血通络之法,以调整人体免疫机能,达到培补固元,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使病人达到自身修复,治愈疾病的目的,详细辨证分型及治疗如下。 脾肾两亏类(痉证):辨证:脾肾两亏,阴血亏虚。治则:调养脾肾,补益阴血。处方:左归丸和归脾汤加减。腑浊内阻类(症证):辨证:浊水闭阻,腑实内聚。治则:宣肺利水,通腑解痉。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大承气汤加减。肾虚痰滞类(痿证):辨证:肾精亏虚,痰滞于内。治则:补益肾精,化痰清上。处方:加味肾气丸合地黄饮子加减。脾胃虚弱类(痿证):辨证:脾胃虚弱,肌肉失养。治则:补养脾胃,益气和营。处方:养荣汤加减。 疗效标准:治愈:颈项无僵硬难受,肢体功能完全复原,活动自如,肌力在级以上,生活完全自理,并能参与一般体力劳动;显效:颈项无僵硬难受,上、下肢体明显复原,活动自如,肌力在级以上,生活完全自理,并能参与一般体力运动,需劳逸结合;好转:上、下肢体较明显复原,活动较自如,疲惫时颈项僵硬难受,肌力提高级以上,并能适当参与轻体力活动,需留意休息;无效:经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结 果 本组收治患者156例,基本痊愈50例(32.05%);显效45例(28.85%);好转33例(21.15%);无效28例(17.95%);总有效率为82.05。 辨证施治如下: 脾肾两亏类(痉证):脾肾两亏类颈椎病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早期中的类别,其表现为颈项僵硬,上肢麻木乏力持物落下,下肢筋脉拘急行动不利,活动不敏捷简单跌跤,舌体胖苔薄质淡有内纹,脉细或细滑。辨证:脾肾两亏,阴血亏虚。治则:调养脾肾,补益阴血。处方:左归丸和归脾汤加减。 腑浊内阻类(痉证):属脊髓型颈椎病之发作早期中较为严峻的一种。发作时,其颈项难受,表现为强直,肢体僵硬,肌张力增高超显,肢体水肿,腹胀腹满,小便涩短或排出困难,大便秘结,舌质紫脉弦滑。辨证:浊水闭阻,腑实内聚。治则:宣肺利水,通腑解痉。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肾虚痰滞类(痿证):是脊髓型颈椎病后期中的一类,表现为语言模糊不利,头重欲睡胸闷,颈项腰膝酸软,四肢不举筋脉弛缓肌肉萎缩,下肢痿废肌力下降,部分患者阳痿遗精,小便滴沥不尽,苔薄腻质淡体胖,脉细滑。辨证:肾精亏虚,痰滞于内。治则:补益肾精,化痰清上。处方:加味肾气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脾胃虚弱类(痿证):为脊髓型颈椎病之后期中的一类,表现为肌肉萎缩,肌力下降,肌张力也下降,抬头困难,严峻病人,每天抬高仅为数小时,关节滑利而呈僵硬;神疲纳呆,大便溏薄。辨证:脾胃虚弱,肌肉失养。治则:补养脾胃,益气和营。处方:养荣汤加减。 典型病例:男,48岁,高校老师,2005年7月前来就诊,病人主诉,颈项难受10年余,时有上肢麻木乏力,偶有持物落下,行走时有打软腿现象,因连续1周的课题探讨,颈部僵硬难受伴右上肢出现麻木难受;PE:病人颈部无肿胀侧弯,C4、5,C5、6,的棘突间两侧1cm处有压痛(+),并伴有右上肢放射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Hoffmann氏征(),Babinski氏征(+);X线及MRI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孔略变狭窄,C47钩椎关节突变尖,椎间盘向椎管内后突,脊髓硬膜囊呈不同程度的受压,C4、5,C5、6椎间盘略向右侧后突,右侧神经根轻度受压;舌体胖苔薄质淡有内纹,脉细滑;IMP:颈椎退行性变,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 按中医辨证为脾肾两亏,阴血亏虚。治则给以调养脾肾,补益阴血。处方:左归丸和归脾汤加减。实行中药调整治疗4周后,病人自觉症状均已消逝,活动正常。 讨 论 留意事项:病人在治疗期间,颈部不要长时间一个姿态工作或猛烈大幅度运动,因为关节间的韧带和四周软组织尚未得到很好的修复,简单再发生扭错,使关节束韧带松弛;尽量削减或避开过量饮酒及留意保暖,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脾肾亏虚,肌肉筋脉失去濡养,需补肾健脾,滋阴养血。当病人活动及外出时,颈部要以颈托外固定加以爱护,自觉状态良好时方可解除颈托外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