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哲学观.docx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揭示了三种天人关系的模式,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相胜”。在诸种模式中,“天”或指人格意志化的主宰之神,或指自然之天,或指世界的道德精神原则,或指客观规律的必定性。在这种天人之辩中,贬损或弘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供应了社会人生、修身处世的不同价值或意义指向。 尽管古代思想家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中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的“万物有以相连”;程颢的“人与天地一物”(遗书卷十一);直至戴震的“人物与天地,犹然合如一体”(答彭进士允初书),都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至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易大传提出的见解最为精湛。作者一方面主见“先天而天弗违”(文言),即依据自然规律去引导、开发、调整自然;另一方面又提倡“后天而奉天时”,即努力去适应自然。这种观点既确定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又强调了人的一切作为都不行违反自然规律,而必需建立在相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哲学领域关于天人关系的上述见解势必会对传统养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养生学干脆以人体作为自己的探讨对象,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养生文化是以古代哲学作为自己的深厚底蕴。事实上,天人关系也的确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占有一席特别地位。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视为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哲学基础。 早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奠基作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水)又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古代养生家在天人关系学说的影响下,已经直观地感觉到人类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能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既然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也就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通相应的关系。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强调的正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这种统一关系在传统养生文化中,至少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1.人体的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运动改变存在同步关系。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这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会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发生生长、保藏的相应改变。素问金匮真言还认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意思是说,人的内脏的生理功能分别与四季不同的风向相联系,不同季节的风憧憬往会引起相应的内脏器管发生肯定的病理反应。这些都清晰地表明白人体的生理过程是与自然界的运动改变相同步的。 (2)人体与自然万物同受阴阳五行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改变规律,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人身法天象地,悉与天地造化同途。素问: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已闭。又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故天地有昼夜晨昏,人身亦有昼夜晨昏:天地有晦朔弦望,人身亦有晦朔弦望。其间寒暑之推迁,阴阳之代谢,悉与天地胥似。”上述观点的核心,就是把天地视为一个大宇宙,把人体当一个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休戚相关的对应关系。 (3)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构成物质。我国古代哲学家大多认为“元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物质。老子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阴阳二气冲荡而化合成万物。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万物之一,同样也是由“元气”化生而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正强调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天地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事实上,在传统养生理论,特殊是黄帝内经中,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死等各个阶段,都被归结为“气”的发生和聚散的必定结果。 或许正是因为古代养生家充分相识到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关系,所以无论在养生理论或实践方面,他们都极力主见把探讨人体与探讨自然统一起来。所谓“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举痛),正是上述主见的典型概括。 科学发展史曾经一再告知人们,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定采纳肯定的相识方法,而所采纳的哲学相识方法的性质又会对该学科的理论及实践产生深刻影响。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觉,“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其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也就是说“天人合一”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天人相通,皆以“天道”,为“人道”之根本,天人是相互贯穿的;二是天人相类,认为天人在形体性质上都是相像的。如吕氏春秋知分曰:“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人既是天之阴阳所化生,故天人同类而相应。这便是古代养生家探讨人体奇妙的理论武器。如前所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在养生领域一般转化成一种关于天地与人体各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对应的所谓“天人大小宇宙”理论。古代养生家往往依据这种理论,从视察宏观的外在大宇宙入手,来指导探究人体的内在微观“小宇宙”。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就指出“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曰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摄入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器,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至于黄帝内经对人体构造的相识,更是明显地带有“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影响的烙印。灵枢邪客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总之,在黄帝内经作者看来,自然界这个大宇宙有什么,人体小宇宙也就必定会有一个部分或一种机能与其对应。这种对人体奇妙的相识,今日看来尽管包含了不少牵强附会的主观臆测成份,但它的产生对于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确立,无疑供应了一种直观的理论依据。 其次,“天人合一”的观念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供应了哲学依据。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的。类经阴阳类称:“道者,阴阳之理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意思是说,阴阳是自然界的总规律,是世间万物的纲领。既然自然界这个大宇宙都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产物,那么依据“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自然会推导出人体这个“小宇宙”也必定要受阴阳法则支配的养生观点。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养分一身”,实质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详细呈现。阴阳学说如此,五行理论更不例外。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改变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里的“五运”即“五行”。作者明确把“五行”当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提了出来。“五行”即然是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依据“天人合一”理论,也就自然适用于人体。于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进而推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素问天元纪大沦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这就表明,无论“阴阳”或是“五行”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均在它们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哲学依据的重要作用。 再次,“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传统养生方法创立的相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养生方法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套门类繁多、方法各异的独特体系。尽管各种门类的养生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却大体上可以视为它们共同的相识论基础。以气功养生法为例,它的产生和完善明显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休戚相关。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称:“夫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二气则运行乎其中,一升一降,往来不穷,犹橐龠也。人受冲和之气,生于天地间,与天地初无二体,若能悟天地之妙,此心冲虚湛寂,自然一气周流于上下,开则气出,阖则气入,气出则如地气之上升,气入则天气之下降,自司可“与天地同其许久。”这就明确地把气功养生方法的产生视为仿照天地之气运行的结果。当代学者胡道静先生讲得更为直截:“我们老祖宗对于自然界有一种基本的思想,就是认为人是秉天地之精气而生,同时人的身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依靠自身的精气运行而生存,同时既受制于亦能限制及外界的万物。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古老的对人们自己身体相识的理论,从而也产生了修炼自身的精气来达到调整机体的实践这个实践是什么?就是气功。”(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序除了气功养生方法之外,适应环境的养生法也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亲密相关。我国古代养生家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指导下,才渐渐相识到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不行能脱离自然环境而独立存在,因此要想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需主动与之相适应,否则势必引发各种疾病而危及性命。这就是管子中所说的“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正是基于这种相识,黄帝内经首倡了“服天气而通神明”,“顺四时而适寒暑”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后世养生家大多推崇这一方法,华佗神医秘传论人法天地指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观天地逆从,则知人盛衰。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若能穷究乎此,则恩过半矣”。同样认为人体欲得健康长寿就必需与自然相适应,主动适应环境,遵循天时地理来调整饮食,起居有常,如此才可能避开外邪入侵,实现却病延年的目的。 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分析“天人合一”哲学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少重要的养生原则和实践方法与“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发生着干脆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天人合一”哲学观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把握住了它,就不啻于驾驭了一把开启充溢东方神奇色调的养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