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docx
-
资源ID:61884543
资源大小:20.0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办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业水平达成度评价标准与方法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 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后续学习的学问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乘法 分数混合运算 比和比例 已学的学问 整数乘法 小数加减法 小数基本性质 本单元的学问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积的近似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认知水平,依据小数与整数的亲密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因此本单元,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改变引起积的改变规律来说明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小数 乘整 数 Ø 会分别进行简洁的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Ø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Ø 会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及竖式写法。Ø 依据165×9615840 计算16.5×96 1.65×96 165×9.6 (检测是否理解了算理) Ø 计算 0.86×7 12.5×42 小 数 乘 小 数 Ø 理解驾驭小数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法则。Ø 会笔算小数乘小数,并能进行验算。Ø 会用小数乘法的学问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Ø 能依据一个因数的大小,推断积与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Ø 依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因数 32 3.2 32 3.2 3.2 因数 15 15 0.15 1.5 0.15 积 480 (检测是否理解了算理) Ø 先计算,再验算。 0.39×2.8 0.18×8.45 Ø 在里填上“”“”或“”。7.3×1.27.3 4.9×0.654.9 5.43×15.43 2.8×0.862.95 Ø 小明今年10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5倍,妈妈今年多少岁? 积的 近似 数 Ø 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Ø 会依据题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肯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Ø 依据实际须要会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Ø 计算下面各题(补充连续进位的)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整 数 乘 法 运 算 定 律 推 广 到 小 数 Ø 探究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Ø 驾驭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依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Ø 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Ø 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Ø 会用小数乘法的学问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Ø 脱式计算 72×0.8110.4 7.06×2.45.7 0.8×0.7×0.5 Ø 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4.4×0.25 1.42×0.5×4 1.5×102 1.4×2.50.6×2.5 某公司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 计费单位 收费标准 4 km及以内 10元 4 km以上15 km (不足1 km按1 km计算) 每千米1.2元 15 km以上部分 (不足1 km按1 km计算) 每千米1.6元 某乘客要乘出租车去50 km处的某地,假如中途不换车,应付车费多少元? 其次单元 位置 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学问 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 用东西南北词语描述物体方向 本单元学问 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后续学习的学问 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图形与坐标 本单元学习的是依据学段目标“探究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在详细情境中依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依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学习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须要,以学生学习阅历为抓手,培育学生空间观念,同时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 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位 置 Ø 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Ø 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Ø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Ø 假如电影票上的 “6排9号” 用数对记作(9, 6),那么“20排11号”记作( , ),(7,10)表示电影院的位置是( )排( )号。 Ø 如图:假如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Ø 在图中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图形三角形ABC,三角形ABC顶点的位置表示为A( , ), B( , ), C( , )。 2、 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用小数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学问 整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 商不变的规律 本单元的学问 小数除以整数 一个数除以小数 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解决问题 后续学习的学问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除法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比和比例 本单元内容与旧学问联系非常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规律等学问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留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学问,为新学问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除数 是整 数的 小数 除法 Ø 会分别进行简洁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Ø 驾驭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Ø 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会进行验算。 Ø 推断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小于1的,在( )打“”。 5.04÷6 82.4÷39 0.98÷96 ( ) ( ) ( ) Ø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验算 15.6÷12 20.4÷24 1.35÷27 一 个 数 除 以 小 数 Ø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Ø 会笔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并会进行验算。 Ø 你能依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他各栏里的数吗? 被除数 384 3840 38.4 38.4 0.384 除数 16 1.6 0.016 商 24 24 0.24 l 计算并验算。 21÷1.4 19.76÷5.2 0.621÷0.3 商 的 近 似 数 Ø 能依据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方法同乘法) Ø 求下面商的近似值 Ø 48÷2.2 1.55÷3.8 7.09÷0.52 (保留一位小数) 3.82÷7 284.8÷17 6.83÷7.3 (保留两位小数)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标准 循 环 小 数 Ø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Ø 驾驭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Ø 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Ø 能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Ø 计算下面各题,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5.7÷9 5÷8 6.64÷3.3 Ø 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1.29090 ( ) 0.44444(写上要求) 用 计 算 器 探 索 规 律 Ø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困难的运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探究简洁的数学规律 Ø 通过计算,发觉规律。Ø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Ø 用计算器算前3题,干脆写出后3题的结果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Ø 已知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 那么 3.333×3.334=( ) 解 决 问 题 Ø 会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Ø 能够结合实际状况敏捷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Ø 妈妈要将2.5升的牛奶分到容量为200毫升的玻璃杯中,须要几个这样的玻璃杯? Ø 奶奶让小莫去超市买大米。某品牌大米原来每千克4.8元,奶奶给小莫打算好买30千克的钱。小莫来到超市,发觉这种大米正在促销,单价为每千克4.5元。这样可以多买多少千克大米? 第四单元 可能性 1、 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的学问 可能性大小的定性 (肯定、可能、不行能等) 后续学习的学问 可能性的定量(用分数描述事务发生的概率) 概率与频率 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已学的学问 数据收集和整理 简洁数据统计和平均数 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洁数据的统计以及平均数等统计学问已经积累了肯定阅历,渗透了一些数据分析观念。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务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洁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目的主要是培育学生的随机思维,让他们学会用概率的眼光视察大千世界。因此小学阶段只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而不是对可能性本身的理解,更不须要做定量的分析,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育,接着渗透数据分析观念。 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 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可 能 性 Ø 体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Ø 感受简洁的随机现象,体验事务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Ø 能列出简洁随机现象中有可能发生的结果。Ø 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洁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 Ø 我会选择(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肯定 B.可能 C.不行能 (1)今日是星期三,明天( )是星期日。 (2)小明的年龄( )比他爸爸的年龄小。(3)三天后( )下雨。Ø 我会涂 Ø 摸出的肯定是黄球。Ø 摸出的可能是黑球。摸出的可能是黑球。Ø 摸出的不行能是黑球。Ø 摸出的可能是黑球,也可能是红球。Ø 我会设计 指针可能停在红色、黄色和蓝色区域,并且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Ø 我是小帮手 Ø 五(1)班打算实行联欢会,班主任老师在班上选择了20人表演节目,节目种类有唱歌、跳舞、说相声和打快板,每人表演什么节目由现场抽签确定。假如要让抽到唱歌的可能性最大,抽到跳舞和说相声的的可能性相同,抽到打快板的可能性最小,让你来写这20张节目签,你会怎样安排呢?把你的想法填在下表里。节目 唱歌 跳舞 说相声 打快板 节目签的张数 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及嬉戏规则的公允性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学问 可能性大小的定性 (肯定、可能、不行能等) 简洁的组合问题 嬉戏公允 本单元的学问 组合 事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可能性的大小 后续学习的学问 概率与频率 经验数据统计过程 抽样及数据处理 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已经驾驭了肯定学问,积累了肯定阅历。本活动重在让学生综合应用关于可能性的学问,使学生在经验视察、猜想、试验、验证分过程中,尝试列举出事务发生全部可能性,分析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验嬉戏规则的公允性。 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及嬉戏规则的公允性 Ø 体验事务发生的等可能性、嬉戏规则的公允性、能计算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 Ø 能推断嬉戏规则的公允性。 Ø 会求简洁事务发生的可能性。Ø 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简洁的嬉戏方案。Ø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探究思路 Ø 六名同学玩扑克牌,笑笑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上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掷出木块,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先出牌。你认为他设计的方案公允吗?为什么? Ø Ø 一粒有16共六个数字的正方体骰子,随意怎么投掷,出现数字“7”的可能性为( ),出现数字“5”的可能性为( )。Ø 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的积有哪些?哪个积出现的可能性大? Ø 调皮和笑笑玩掷骰子的嬉戏,调皮说: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数的乘积超过12的笑笑赢,乘积是12或比12小的我赢! 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学问 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用简洁的几何符号(如:、等)表示数; 后续学习的学问 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程组; 本单元的学问 用字母表示数; 解简易方程; 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意识;二是有助于落实数学课程“四基”“四能”的培育目标;三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学问;四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连接。让学生初步接触一点代数学问,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逆向思索,未知数不参与运算,等于缺少一个条件,思维的步骤增加),为进一步学习代数学问做好相识的打算和铺垫。 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注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 程 标 准 检 测 标 准 评 价 工 具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Ø 在详细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Ø 能用字母表示数。 Ø 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Ø 能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Ø 能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Ø 完成下表。 Ø 请用直线将下列相等的式子连接起来。 3×3 5× 2×3 7· 3+3 Ø 水果店运来52箱苹果,每箱千克,已经卖出了千克,还剩( )千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Ø 请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下列的等量关系。 小王每小时能完成个零件的加工任务,3小时共可以完成个零件。 苹果每千克元,妈妈买了2千克共花36元。 李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前往乙地,每小时行驶千米,2小时后还差3千米可以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7千米。 一辆公交车原有乘客名,车到中山公园站时出名乘客上车、3名乘客下车,此时车上还有乘客32名。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 价 工 具 解 简 易 方 程 Ø 会用方程表示简洁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Ø 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洁的方程(如3x25,2xx3)。 Ø 会辨别等式和不等式 Ø 初步相识简洁的方程 Ø 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意义 Ø 能够驾驭并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Ø 能够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答简洁的方程 Ø 能够用简洁的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Ø 对于等量关系稍困难的实际问题,能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Ø 能比较娴熟的解答稍困难的方程 Ø 请在方程的下方画上横线。 5=10 6 7×2 7×21 Ø 请在等式的后面打“”。7310 9×50 12× Ø 解方程 5=10 ÷73 123 58 41=17 2(12)6 42×3=32 3230 ×3=36 Ø 列方程解应用题 (1) 小明的妈妈今年30岁,比小明的爸爸小2岁,小明的爸爸今年多少岁? (2)某养殖场养鸡30只,是养猪数量的3倍,养猪多少只? (3)妈妈在超市里买了3千克苹果,她递给营业员50元钱,营业员阿姨找回15.2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4) 甲乙两地相距380千米,一辆大客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动身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 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学问 相识面积与面积单位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相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 本单元的学问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的面积 解决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会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究并驾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相识简洁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这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到这一单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基本结束。 2、 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平 行 四 边 形 的 面 积 Ø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究并驾驭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Ø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说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Ø 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Ø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或底),会求底(或高) Ø 能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Ø 你是怎样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的?请尝试画图并用语言简洁描述这一过程。 Ø 测量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的一条底边和它对应的高,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Ø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Ø 4 2.4cm Ø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5平方分米,底是5分米,那么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Ø 铺一块如图所示的草坪。假如每平方米草坪须要35元,那么共需多少元?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三 角 形 的 面 积 Ø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究并驾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Ø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说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Ø 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Ø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或底),会求底(或高) Ø 能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Ø 你是怎样知道“三角形面积=底×高÷2”的?请尝试画图并用语言简洁描述这一过程。Ø 测量下面三角形的一条底边和它对应的高,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Ø 求下面各三角形的面积 Ø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下图),求高。 176 22m Ø 一块玻璃的形态是一个三角形,它的底是12.5dm,高是7.8dm。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68元,买这块玻璃要用多少钱?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梯 形 的 面 积 Ø 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究并驾驭梯形的面积的计 Ø 算方法。 Ø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说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Ø 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Ø 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Ø 你是怎样知道“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的?请尝试画图并用语言简洁描述这一过程。 Ø 先估计下列图形的面积,再测量计算。 Ø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 Ø 靠墙边围成一个花坛,围花坛的篱笆长46m,求这个花坛的面积。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组 合 图 形 的 面 积 Ø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活动阅历和方法 Ø 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Ø 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Ø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Ø 一面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旗的面积是多少? Ø 在一块梯形的地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其余的地方是草地。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内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解 决 问 题 Ø 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Ø 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Ø 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m,高20.1m,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Ø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植树问题 单元学习内容的详细支配: 本单元的学问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本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觉一些规律,抽取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觉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 2.单元教学内容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 内 容 课程标准 检测标准 评价工具 植 树 问 题 Ø 让学生经验和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感悟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Ø 会画线段图找到解决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Ø 画一画,写一写。在下面不同的路途上匀称植树,一共植5棵树,请根据要求画出5棵树(用表示一棵树),然后写出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1) 两端都栽:_ 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是( ) (2) 一端栽另一端不栽:_ 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是( ) (3) 在圆形花坛四周栽: 棵树与间隔数的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