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docx
-
资源ID:61918007
资源大小:11.8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docx
"两弹一星元勋一郭永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 .案例主题“两弹一星”元勋一一郭永怀.结合章节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中开展第三节建设成绩探索成果.案例意义通过对以郭永怀为代表的“两弹一星”元勋先进事迹和革命精 神的学习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内涵 与意义,认识“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 出来的”,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 .案例描述通过材料展示、学生讨论和心得提供,增进学生对中国科学家 群体和科学家精神的深切了解。首先,简要介绍郭永怀的出身和回国前的求学、工作经历。组 织学生回顾1949年前后国情,讨论邓稼先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 件,回到贫穷落后祖国的原因。郭永怀( 19091968),出生于 山东荣成县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在 新建的西南联大改学航空工程。1939年,考上了中英“庚子赔款” 留学生。1946年,郭永怀成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主持人之 一。1956年8月,郭永怀辞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职位,携妻子、 女儿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其次,主要了解郭永怀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为国家 科技事业奋斗终生,直至最后牺牲的光辉事迹。在这一局部,主 要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精神和动力支撑他忘我工作。1956年11 月,郭永怀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随即投入到我国的核武器研发 事业,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忘我工作。再次,由教师简要讲解郭永怀壮烈牺牲的经过。牺牲时,用自 己的身体保护了对我国科研事业极为重要的资料。郭永怀牺牲的 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在他牺牲不到两年,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最后,介绍郭永怀所获得的崇高荣誉。1968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1999年9月18 0,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进而深刻领会“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 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深刻含意。3 .案例反思(1)案例实施的优点: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了解1949年国情,思考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 科学家奋斗牺牲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认识“两弹一星”对“中 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认识自主创新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视频播放、案例 分析、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辩证 的观点来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强化21世纪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 感。在教学目的和意义上,郭永怀事迹以其典型性(唯一以烈士 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实践性(“伟大 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直观 性(“两弹一星”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积累至今仍惠及我国的国防 和科技事业),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之目的。(2)案例实施的缺乏:如何在诸多材料中选择运用:恰当的 契入点、合适的案例资料是一个难题;要注意防止因案例教学而 冲淡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学习。4 .育人效果与反应通过教学,一是增进学生对科学家精神之爱国、创新、求实、 奉献、协同和育人精神的学习和理解;二是加深学生对中国国情 的客观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伟 大历史进程;三是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努力学习,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