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诗词曲五首: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docx
-
资源ID:62139558
资源大小:1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诗词曲五首: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docx
20202021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诗词曲五首:山坡羊骊山怀古教案山坡羊·骊山怀古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诗词大意,赏析诗歌。3.结合写作背景,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 疏通诗词大意,赏析诗歌。教学难点 结合写作背景,领悟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优秀的古代诗歌,这节课,让我们接着乘坐一叶扁舟,徜徉在抒情的汪洋大海中,品鉴诗词之美。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变更、亘古悠长的。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很多佳作。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观赏张养浩的山坡羊·骊山怀古。 二、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老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德、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三、背景简介 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时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将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小令。四、文体学问 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套数。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五、读音停顿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六、疏通文意 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里?只见荒草疏落,凄水回旋弯曲。到现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充满的林间。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赢了的,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一抔黄土。七、诗歌赏析 1.赏析“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开头三句回顾骊山历史。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至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改变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 2.赏析“只见草萧疏,水萦纡”。此两句承上写景。再不见从前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重量。3.赏析“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这两句历数从古至今,亡国之恨已消逝在烟树之间。寄予了作者的讽刺:后人都已经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4.赏析“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最终一句点明全曲主题,概括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无论输赢,奢华的宫殿最终都会化为黄土,封建统治者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5.主旨: 这首小令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兴亡,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取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6.写作特色 (1)角度新奇。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历史兴衰,封建统治者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2)引史为证,借古讽今,感情痛切,风格沉郁。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有着对封建社会历史规律性的概括。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山坡羊·骊山怀古。 2.阅读其他元曲,体会元曲和唐诗宋词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