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2149467       资源大小:33.9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x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基础学问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化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实力培育目标:新诗的观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观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观赏。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具运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高校,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高校、清华高校教授,常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相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高校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高校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来回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照旧难以满意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苦痛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行也同样受到同人、挚友、学生的赞许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缺憾,但他那天真烂漫,崇尚自由、同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干脆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潇洒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终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u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非常深切的。究其缘由,一方面康桥充溢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安静,充盈梦幻色调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开心"时间的所在。 二、1、老师范读或放配乐录音带。2、指名学生朗读 三、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识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假如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辞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吩咐的俗套,给人清爽飘逸之感。(老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殊) 接着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静静的”“缄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宁静环境,解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再启发:设想一下,假如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状况设想,诗人告辞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似乎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爽之感。(意象的选择新奇) 2、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最引逗我们情思的是那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是漂亮,而这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在一个"静"字。三个"轻轻"是诗人对康桥之美的观照,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安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安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呈现,并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 其次节至第六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改变的一个全过程的典型概括。 夕阳中幻成的金柳,是这种安静之美的详细体现,而这金柳在诗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荡漾,激烈担心的宁静、娇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让诗人不敢正视,他移开自己的目光。低头却见到柔波之下"招摇"自由的"青荇"。那水草温柔的随波而摇,像在同诗人炫耀自己的自由。此景之下,有谁不想做一条这样的水草呢?一泓闪亮现入诗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转头观望那是拜伦谭,可在夕阳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淀滨自己的梦!原来就充溢梦幻色调的虹,却也在寻着自己的梦,这自然使诗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寻梦的情形。此时诗人像又在寻梦,但现实使诗人已不能放歌:离别在即,不能;静美于心,不忍。唯有"静静"才是诗人所愿。而此时的康桥,也缄默,好像也不愿离别。 最终一节,与第一节呼应,又有深化,"轻轻"变成了"静静",物我两眷溢于诗表。 诗人以美丽的意象,安静平和的心态,写了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观赏点提示 全诗节奏舒缓,但诗人的情感是起伏的,这起伏的深情你能体会吗? 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从诗的构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体会出诗人的特性特点吗? 鉴赏:正是因了作者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使得这篇作品更富艺术魅力。大家已经阅读过这篇诗歌多次了,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看法,你觉得这首诗打动你的是哪一点?诗歌中哪个地方你觉得写得最精彩?(学生自由谈论) 老师总结: 1、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终一节以三个"静静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软,带着微小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快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美丽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见。 3、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运用了色调较为绚丽的词语,创建了一系列显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其次个是将澄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缄默缄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缄默而无言,又赛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温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备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五、练词以造 缘像而披诗 释再别康桥之"招摇"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其中,我又独独喜爱第三节,缘由在于一个"招摇"。勿庸置疑,这个词是诗人细心锤炼的结果,它用得如此生动营造了奇妙的诗境,与整首诗的情调合谐统一,对抒发诗人的感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说"招摇",现今常含贬义则必常与"过市"相连。其实,它还有"逍遥"一义,而要用"逍遥"来写水草,则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的情态就得以显现了,即使有夸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夸耀的是一种安闲,是一种自由,"自由逍遥"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岂不是生动形象? 再看"招摇"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谓"油油"?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来修饰"招摇"不但增加了水草的自由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见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之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澄澈,那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由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提问:据此,我们能不能理解作者后面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体验? 明确: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建这样的境象,全是为情驱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由、正是诗人心憧憬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心情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见人类接近自然,回来自然,融合自然。他发觉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爱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好像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沟通,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初到康桥,它安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由的心情,在其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其次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楚、显明。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肯定单纯的机会。说也惊奇,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给诗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诗人产生如此心情的康桥,那桥下柔波中的水草怎会不"招摇"?诗人怎会不"甘心做一条水草"(逍遥的)?诗人又怎忍心打破这安闲自由,打破这康桥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东西?所以起先的"轻轻"和最终的"静静"才是最恰当的抒情之语,才觉得这样的语言在整首诗里是这样的和谐。 好一个"招摇",且是"油油的""招摇",使再到康桥境显情出 。 六、学生诵读,并试着背诵。 七、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获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顺”、“娇羞”、“蜜甜的忧愁”精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方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顺之中。 八、作业:1.朗诵、背诵该诗; 2.谈谈你对该诗的独特体验。 附板书: 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建筑美 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 再 别 康 桥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体会,了解新歌格律诗的三美特点,学会新诗的阅读方法。为教学重点。 2、领悟诗人对难忘岁月的依恋和惜别之情。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徐志摩的诗歌。出示ppt。显示课题 中国新诗历史上有一个诗派,以泰戈尔的一本诗集名命名,新月派,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历时约十年,都与这一位天才诗人发生着亲密的联系,他可说是新月派的盟主,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派的显明特征。 再别康桥可说是徐志摩追求新诗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典型作品。 2、康桥,即剑桥。再别,那就有一别。徐志摩于1921年,进入康桥国王学院,度过了他人生中“真开心”的两年。1928年诗人第三次游历欧洲,并在康桥讲学,回来途中,写下这首诗歌。 二、一读诗歌 1、我们一起学习怎样读好这首诗。 2、用学过的蒹葭诗歌的音乐性引导学生留意再别康桥的节奏。 师:诗歌是歌之词,诗歌有节奏感、音乐感,品读诗歌,和品读散文不一样,声音的悦耳好听也是诗歌美的一个特点。我们学过蒹葭,一起背诵一下第一章。 学生背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师:蒹葭的音乐感在哪里体现呢?老师提示,学生一起回答:(板书) 押韵:苍苍、为霜、一方 叠音:苍苍、萋萋、采采 回环往复:三章重唱,形式整齐。余音绕梁之感 师:同学们我们看这首诗歌的形式,就很有古典诗歌音乐性的特点,能说出一些特点吗? (1)每节偶句押韵,每节换韵。韵脚: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押浙江腔调) (2)四句一节,共七节。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一三句诗短一点,二四句诗长一点。 (3)叠音:轻轻、油油、静静 (4)第一节第七节照应,回环之美,好比一首曲子,有主旋律,在结尾的时候,又回到主旋律。回环照应开头,却把“轻轻”,换成“静静”。既整齐,又有改变。仿佛一支古典名曲,“轻轻”的离别主旋律出现后,有改变,有激扬,有轻灵,而最终又宁静的、天经地义地,回来了“轻轻”的主旋律。 (5)总体整齐,但是字数上有多有少,有时会有改变:例如“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由前面相对整体的句子,做了一点改变,而“寻梦?”又是两个字,仿佛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突然跳动了一下,溅出了一两点淘气的小水花。而后面就又回来到前面的整齐匀整了。 3、小结:这首诗歌形式很美,视觉上整齐匀整,听觉上,声音悦耳好听。 4、一起试着有节奏地读这一首诗歌。 三、二读诗歌 1、我们品读诗歌,留意它的形式美,也只是了解一个外在,能读得动人读得深化,还须要对诗歌感情的理解。 诗人向我们描绘了康河美景,哪几节?(2、3、4、5人的活动,也是景物),每一节就是一幅漂亮的画,我们一起观赏一下这些画,看看作者这些画面传递怎样的情感。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组活动,选个代表说。要求: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情感? 其次节:写了柳树。柳树的优美。(美在形体优美,美在颜色金色,新娘一样娇美) 感情:一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心理活动:荡漾。意思是起伏不定。水面等起伏波动。 形容起伏动荡。柳树这么优美,如新娘一般娇艳,艳影随微波动荡飘摇,引作者心神波动,怎不宠爱留恋。 该怎么读?新娘,读出一点华蜜感、读出一点向往感。艳影,读出心里热情与激情。 荡漾:心神摇动,回味的感觉。 第三节:写了青荇。青荇油油的长在软泥上。(为什么用青荇?不用水草?不用青草?) 招摇:“招摇”对应“柔波”,随着水波的动荡,飘摇不定,写出了水草松软轻快。好像在向诗人招手,诱惑着诗人呢。 用“青荇”,和柳树的金色相应,有了色调。同时是诗经关雎里的“参差荇菜”,有古高雅韵。软泥既是滋润肥软的,所以青荇也就是“油油的”。 感情:宠爱。比刚才的宠爱程度?更剧烈。哪里看得出?“甘心” “甘心做水草”,水草很一般,但是做的是康河的水草,康河多美啊,补充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出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阅历中最神奇的一种:大自然的美丽,安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做康河的水草,那就是一根华蜜的水草。诗人直抒感情,真是想留在康河,恒久不离开。这是很热情的情感了。 “油油的”读出宠爱,“甘心”,声音要高扬起来。表达剧烈的感情。 第四节:写了水潭。是拜伦潭,想到他当年酷爱的拜伦、济滋、雪莱等诗人。 特点:像彩虹梦。(用修辞来写潭的美。如彩虹梦) 感情:宠爱。有点淡淡哀伤。哪里看得出?揉碎的彩虹 怎么读?“天上虹”读的洪亮一点,宠爱,赞美。 “彩虹似的梦”读得稍稍压抑一些,低沉一些。 第五节:写了水中撑船寻梦。梦被揉碎,但是还是想找寻。 环境美:星辉斑斓。 心情:漫溯。 感情:奔放、热情。回顾过去的时间,抑制不住地激烈,“放歌”可以看出。 怎么读?热忱洋溢,抑制不住的激情。 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美妙回忆,由金柳的优美,青色的招摇,彩虹的绚烂,到斑斓星辉热情,一个个画面,唯美至极。感情也随之起伏。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25节。(2节心动,3节甘心的热情、4节的低沉、5节的激情) 四、三读诗歌。 理解诗人的情感,我们还可以挖掘得更深一些。 1、诗人从一起先到最终,离别的整体感情基调是什么?由第一节起先到第七节结尾,是“轻轻、静静”。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动作温柔,写只身静静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由 “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静静的”,有了改变,但是依旧是无声的。不惊扰一切地来和去。叠音词真是很好地表达了这个离别的气氛。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情基调? 播放两分钟短片。 这就是徐志摩在康桥的梦啊。 康桥的生活对徐志摩的影响是特别大。 一起看看康桥的图片和徐志摩的关于康桥的文字。 康桥!汝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华蜜,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在康桥的这段生活,对他的一生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那充溢灵性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诗人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使他深受西方教化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爱、自由、美”是徐志摩的志向 4、康桥几乎是徐志摩思想的启蒙老师,而康桥也是徐志摩一生中最漂亮的感情的见证。 林徽因是他无法完成的梦。但是那段一起结识英国名家,一起谈论英国漂亮的诗句的日子,成为徐志摩一生中最漂亮的回忆。 5、1928的徐志摩,他的从康桥带回来的志向幻灭,和另外一位名媛陆小曼的婚姻也并不如意,重回康桥,诗人就像再次走过了他年轻美妙的青春年华,而再次不得不离别康桥,他什么也带不走,那就是和他过去美妙的记忆告辞。 彩虹似的梦,被岁月也被命运揉碎,无法触及。无法挽回。 所以这份离别之情中,感情就很困难难言,再次回到康桥,有对母校的挚爱照旧、却有志向幻灭的感伤,康桥一如既往地漂亮着,空气依旧自由,康河依旧柔波荡漾。而眼前的美妙,曾经的美妙,他什么也带不走。假如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感情,那就是:惆怅。(让学生选择一些词语)所以,作者的情感是“轻轻的”“静静的。”叠音词真是用得好。 所以,徐志摩的这首诗歌,感情有激越、热情,但是表现出来,是瞬间,更多的是,是对这种感情的节制。哪一节看得出这种节制的感情? 第六节 ,哪几个词可以看出这种感情的节制?“不能放歌”“静静”“缄默”“笙箫” “不能放歌”,在刚要热情酣畅放歌之时,却停止了,带来的效果却是含蓄蕴藉,不是一览无遗了,也更有回味。 而他回顾的情感,现在也只能缄默。 为什么用“笙箫”? 用了“笙箫”这个意象,字形美,中国方块字的独有魅力;声音美,有古雅之气。笙箫,芦笙和洞箫,常用在一起,多指的是“箫“,侧重点是箫。箫为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其音色非常独特,圆润、浑厚、柔软,有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古典诗歌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也有:客有吹洞箫着,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所以笙箫这个意象和徐志摩的这份惆怅感情是特别吻合的。 所以徐志摩轻轻地、一往情深地来,又静静地情意款款地别。他不惊扰一切,如一片轻快的云,悄声离开。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6、指名朗诵。配上音乐 现在,就当你是1928年的徐志摩,请饱含深情地读一遍诗歌。 五、老师范读。 小结:品读诗歌,须要观赏诗歌形式的整齐匀整,音节的错落流丽,画面的漂亮意蕴,情感的深挚动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诗人的心境,我们才能跨越时空,在诗行中嗅到诗人留存于时间长河里灵魂的芳香。 五、发下徐志摩三首诗歌偶然、雪花的欢乐、我不知道风,向那个方向吹,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诵读理解。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三)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3、了解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含义、作用。 2、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与背诵相结合,辅以电教手段。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读博士;1928年秋重到英国,写下此诗;1931年因飞机失事去世。 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充分熟识教学材料,获得感性相识 1、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2、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 正音正字,投影: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o) 漫溯(sù) 笙箫(xio) 载:zi(一年半载 ) zài(载歌载舞 装载 登载) 斑斓(澜、阑) 3、老师范读。 4、学生齐读。 四、说明“意象” 诗歌离不开“意象”,那么什么叫“意象”呢?(以粉笔、板擦等为例)。 意象=物+情(写入作品中的物与情的结合而形成意境) 1、作品中的“物”都是带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清·王国维) 2、我们鉴赏诗歌,就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入手,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旨”。物情旨。 五、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 1、轻轻的(走)(来)(招手):不想惊动别人,更不想惊动这里的美景。忧愁。 2、“西天的云彩”换成“东部的朝阳”如何? 傍晚适合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正如“秋”“雨”中写离别能泻染出这特定的意境一样,同时作者是别西(方)而东去,因此别“西天的云彩”精确。 3、(金)柳新娘荡漾:宠爱这美景。(比方)“柳”不是一般的意象,古代的离别诗中常常出现“柳”这一意象,因“柳”与“留”谐音,来表达惜别之情。可见,“柳”为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 举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青荇招摇,做水草:感情深化,不想走了。留恋。(拟人) 5、清泉虹梦:再深化,回答了为什么“留恋”这个问题,景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自己的幻想。 6、因此:寻梦,引起美妙的回忆。撇开美景,沉醉在美妙的回忆之中。(沉醉) 7、缄默回到现实(别离),获得了短暂的沉醉之后,不得不面对现实。伤感。 8、照应开头,“不带走一片云彩”,飘逸、潇洒。 小结: 1、这首诗每小节的感情不同且具有一个漂亮的圆形结构: 美景(意象) 轻轻的(忧愁) 回忆(想象) 静静的(潇洒) 现实(伤感) 2、徐志摩的艺术风格: 投影: 字句清爽,韵律和谐,比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美丽,神思飘逸,富于改变,整饬华美,具有显明的特性。 六、学生反复朗读、细致体会 七、学问迁移 投影: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细致的视察,抓住最有代表的一瞬。)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新颖而精确的比方。)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直抒胸臆。)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困难的情感。) 沙扬娜拉!(照应题目,无奈分别,珍重,珍重。) 注:括号内容为评说。 八、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以至背诵这首诗。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5本文是高一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首新诗,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培育起对新诗的观赏爱好,初步了解新诗鉴赏的基本学问,学习感受新诗语言和意境的技能。为此,本诗的教学采纳如下方法:、知人论世法: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历程与他对诗歌的美学追求有着亲密的联系,也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休戚相关。徐志摩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康桥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具有某种相像性。引导学生理解徐志摩一方面有助于加深诗境的理解,同样也能发觉康桥情结在诗中的隐喻意义。、品读入境法:本诗所采纳的意象高雅优美,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由此营造出的意境显明美丽,让人沉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留意领悟意象的特别内涵,品尝意境中蕴含着的诗人情感。、对比鉴赏法: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可以与古典诗歌的送别诗在告辞对象、告辞时的情感、告辞时的氛围等方面构成对比,在对比鉴赏中领悟本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点击下载: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5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