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污水处理站调试方案1.docx
化工废水处理工程调 试 大 纲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调试的前期工作准备三、 调试工作目标与时间进度安排3.1、调试目标3.2、调试进度安排四、 调试期间分析监测指标及要求五、 各阶段调试步骤5.1、活性污泥a、b池调试步骤;5.2、缺氧水解池调试步骤;5.3、PACT池调试步骤5.4、整体负荷提升进度控制非常重要;六、 调试工作考前须知一、工程概况江苏*废水处理设施土建、工艺和电器安装已经根本结束,目前即将进入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生化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由于废水生化处理的核心是利用高效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实现降低废水中的COD浓度,因此整个调试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在整个生化系统内培养驯化出降解能力强、性能稳定、沉降效果好的微生物种群,从而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由于农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品变化快,生产周期短,因此在后续生化处理过程中进水水质的波动不可防止,这对于微生物降解过程是非常不利的。此外作为农药化工企业今后的产品更替也是不可防止的,因此,江苏*废水处理设施 采用耐冲击性能相比照拟好的好氧-缺氧-好氧工艺,同时在一段好氧工艺中设置了大流量回流系统,降低整个系统在COD降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通过牺牲局部效率的方式提高整个降解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我们在后道好氧处理中增加了PACT工艺,这种工艺可以在进水冲击情况下防止出现高效菌种的大量流失,从而提高整个生化系统的耐冲击能力。由于采用的生化处理工艺具有较广的污染物适应性,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新产品废水,在采用适宜的预处理工艺调整废水水质和特殊污染因子的情况下,可以进入综合废水生化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整个污水处理路线如下:为了协调和指导整个废水处理工程中污泥培养驯化工作各环节顺利进行,分步骤提高废水处理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和负荷,实现各处理工艺段之间的协调,我们编制了本调试大纲。由于生化处理调试过程中情况变化多,许多现场因素都会影响调试工作的进程,因此本调试大纲只是作为整个调试工作的预期指导性方案,在调试过程中将根据实际调试进程和微生物代谢运行情况随时对调试方案作出调整,最终实现生化处理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二、调试的前期准备工作1、工艺流程各局部硬件核查,如:动力设备试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连通、正反转和自控系统试车,工艺管道试漏,主要是水下管道试漏尤其是环路曝气系统、污水和污泥管道连接处试漏,确保硬件条件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2、初步掌握目前厂区内各车间废水水质水量情况,包括COD、凯氏氮、TP、TDS等指标,了解与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偏差情况;3、生化处理池中根据要求提前配备适当浓度的废水起始COD浓度为10001200mg/L,TDS浓度为20003000mg/L和营养元素,确保菌种首次活性恢复和开始扩增;4、组织落实企业操作人员,作好调试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5、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分析化验的工程、批次,设计记录表格用于调试过程中的数据记录; 6、污水站实验室仪器设备、化验装置和药剂等准备,具体要求和清单另见附件; 7、调试物资准备:氮磷营养、絮凝药剂、浓硫酸、硫酸亚铁、液碱、双氧水、消泡剂四甲基硅油、次氯酸钠等,具体要求另见附件。三、调试工作目标与时间进度安排3.1、调试目标本次调试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实现原?江苏*农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处理能力和处理要求:工艺废水最大处理能力到达2000吨/天,COD总量为5.5吨/天,其处理的效率到达下表所列: 工序工程生化进水池出水活性污泥池出水缺氧水解池出水PACT处理出水COD浓度mg/L25501100950500COD去除率56.9%13.6%47.4%本次调试工作活性污泥阶段的直接目标是:平均容积负荷到达0.58kgCOD/m3.d以上,污泥浓度MLSS到达2.0g/L,曝气混合液经过沉淀后的上清中游离细菌数量小于6.0×107个/毫升。控制性指标污泥体积指数SVI控制在100250ml/g之间,MLVSS/MLSS=0.500.75之间。本次调试工作PACT阶段的直接目标是:废水经过PACT处理后可以确保出水中COD浓度小于500mg/l,最大容积负荷到达0.2kgCOD/m3.d,污泥浓度MLSS到达1.2g/L,曝气混合液经过沉淀后的上清中游离细菌数量小于2.0×107个/毫升。3.2、时间进度安排 整个调试时间初步确定40天,2021年11月6日到2021年12月15日。其中各阶段时间安排粗步确定如下:11月6日11月12日 菌种投加,闷曝,活性恢复期11月13日11月15日首扩适应期,稳定进水浓度11月15日12月5日关键阶段,负荷提升期12月6日12月10日泥龄控制阶段12月11日 12月15日稳定运行阶段,准备验收在以上时间安排中,各阶段功能与目标说明如下:1、调试前期6天主要是投加菌种的恢复与缓慢适应,实现整个微生物系统首轮扩增培养,这一环节是整个调试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整个调试进程成功与否;2、负荷提升期约20天,这一阶段的时间不确定性比拟大,需要根据实际调试过程确定负荷提升步骤。在这一阶段中进水浓度由最初得1000mg/L逐步提高到设计要求的2550mg/L,在提升负荷过程中必须保证微生物系统的稳定化,即处理效率和微生物体系均稳定,这一过程的时间有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在污泥泥龄控制阶段整个废水处理系统需要正常外排剩余污泥,以平衡整个生化系统的微生物代谢状态,主要通过泥龄控制来实现。由于实际废水处理系统的泥龄调控与实验室小试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泥龄控制必须根据负荷提升期间的运行情况来调整。泥龄控制阶段的结果可以为整个废水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依据。四、调试期间分析监测指标及要求对微生物观察和生化处理系统中各项指标的监测是判断调试进展和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依据。在整个调试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做好微生物观察和各项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生化处理系统中微生物体系的变化,以及废水处理效果。监测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 各阶段水池内的COD浓度分别测定过滤前后浓度;2、 各阶段水池内的N、P、TDS含量;3、 各阶段水池内污泥的染色片,观察丝状细菌的存在情况;4、 各阶段水池内样品沉淀后上清液的染色片,观察上清液中游离细菌的数量变化情况;5、 各阶段污泥水片400倍观察,记录原生动物的数量、种类及变化情况;6、 各阶段水池内污泥的SV、沉降性等;7、 各阶段水池混合液的pH变化情况;整个调试过程必须以上各项工程进行监测,其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每天至少保证1次。待调试进入负荷提升期,还需增加MLSS和MLVSS两项指标,并且计算各工艺段的SVI值。五、各阶段调试工作操作步骤5.1、活性污泥a、b池调试步骤活性污泥系统按照要求配制废水,控制废水COD浓度在1000mg/l1200mg/l,TDS浓度在2000mg/l3000mg/l,挥发性酚不得超过接管标准的3倍。根据废水水质情况添加适量的氮磷营养液初始浓度按照氨氮20-25mg/L、总磷34mg/L配置,投菌后前期氮磷浓度按照剩余上清液中剩余COD的1/40和1/200控制。在高效菌种投加过程中,必须保证曝气搅拌,同时污泥气提回流全部以最大回流量开启,以保证菌种均匀分布在活性污泥a池和b池中缺氧池以及PACT池需要的菌中可以考虑从活性污泥池a和池b池抽过去。在闷曝和菌种恢复期内,环路曝气器和气提污泥回流全部正常运行,使废水在系统内进行循环。经过26天的大气量闷曝后具体时间需要根据现场测定情况确定,污泥的颜色由原来的暗黑色逐渐发乳黄,同时上清液中的游离细菌数量明显上升,废水中COD浓度下降到大约300500mg/L,中间酵母数量明显下降,接下来进入首扩适应期。在扩增适应期内,每天控制进水水量5001000吨/天,进水COD浓度控制在12001500mg/L,连续运行5天左右,整个活性污泥a池和b池中的微生物体系初步形成,对有机物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污泥SV到达58%左右,可以进入负荷提升阶段。在负荷提升阶段COD浓度从1200逐渐提高到2550mg/L,单次提升幅度在200350mg/L,在处理效率稳定情况下36天为一个提升周期。每天进水量不低于500吨/天,直到正常进水浓度2550mg/L,出水浓度小于1100mg/L,且微生物体系稳定。在此期间活性污泥池的出水全部进入缺氧水解池。5.2、缺氧水解池调试步骤在活性污泥a池和b池调试过程中出水全部进入缺氧水解池,同时缺氧水解池开始微生物驯化调试工作。提前做好该池中各项废水指标的监测,控制池中原始废水COD浓度在1000mg/l左右,初始营养浓度按照氨氮12-20mg/L、总磷34mg/L配置,投菌后前期氮磷浓度按照剩余上清液中剩余COD的1/60和1/300控制活性污泥a、b池出水每天进入缺氧水解池进行降解,进水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缺氧水解两个并联区域进水量根本一致。根据活性污泥b池的出水浓度调整缺氧水解池的负荷提升幅度,控制目标是缺氧水解池出水不超过950mg/l,且微生物体系稳定。5.3、PACT池调试步骤待缺氧水解池开始出水自流进入PACT池,PACT池的初始菌种由缺氧水解池的反曝进入即缺氧水解的分散菌种,为了加快PACT系统调试进程,PACT池最初浓度可以按照缺氧水解池初始水质配制。同时在前期调试过程中适当控制前面系统的降解效率使废水中残留COD更多的进入PACT系统,调试前期控制进入PACT废水的COD在800mg/L以上,如果前段处理出水浓度过低,可以考虑在直接进入局部新鲜废水。在微生物调试前期根本不考虑投加粉末活性炭,防止SV测量中产生偏差,在PACT池纯菌SV大于6%以后一次性投加粉末活性碳,且加碳量应根据实际出水情况确定估计在吨水投碳量为0.150.25kg,保证出水COD浓度和污泥絮凝性即可。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粉末活性碳投加量应根据实际处理情况确定,在处理到达要求且污泥絮凝性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甚至停止投加粉末活性炭。5.4、整体负荷提升进度控制非常重要在菌种水质适应期结束后,整个生化处理系统的微生物体系根本形成,SV增值58%左右,容积负荷到达0.26kgCOD/m3.d。负荷提升阶段是整个调试过程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提负荷的间隔周期、负荷提升幅度等操作参数。负荷提升速度必须严格控制,否那么容易出现污泥丝状细菌爆发性生长,污泥严重流失,导致调试工作停止。我们目前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根本负荷提升程序为:每隔3-6天提一次负荷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泥浓度、性状和处理效率确定,单次负荷提升量在1530%之间。但由于具体废水情况不同,实际负荷提升速度和提升周期无法预先确定,必须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六、调试工作考前须知1、 在调试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测生化段进水和各水池内的pH变化情况,根本确定控制生化进水的pH在6.58.0之间水池内混合液pH在7.08.5之间,否那么会对调试进程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低pH容易引起严重的丝状细菌膨胀;2、 根据对该企业废水小试研究结果分析,调试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丝状细菌膨胀和游离细菌问题。对丝状细菌膨胀问题,需要平时加强污泥镜检,一旦出现丝状细菌数量增加的情况,应及时降低进水负荷减少进水量,检查是否存在pH偏低或溶解氧缺乏的情况;对于严重的丝状细菌膨胀,可以一次性投加漂白粉处理,投加量控制在6080公斤/次,注意应均匀分散投加在一段好氧曝气池中,然后及时观测污泥变化情况;3、 对于游离细菌数量过多的情况,调试前期可以不做处理,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情况会自然改善,在调试后期出现游离细菌突然增加的情况,那么需要引起重视,以及分析查找原因。4、 在污泥负荷提升阶段,调试人员必须有耐心。在确保前一次负荷提升后运行稳定,污泥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次负荷提升。同时每次提升的负荷不能过高,否那么有可能造成污泥系统崩溃,严重影响整个调试进程。同时在负荷提升过程中应尽量保持负荷的稳定,防止出现短期内负荷冲击。5、 整个一段好氧调试过程中,在满足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气提污泥回流系统的污泥回流量有利于污泥扩增培养。6、 对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需要及时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南京*工程2021年11月5日安康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 根据厂方要求拟不投加污泥进行培菌生化调试相关知识 一 污泥的培养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糞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 先说粪便水培菌 具体步骤: 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 1.间断操作: 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 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到达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 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 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 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那么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到达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 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参加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到达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稳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 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拟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那么需等侍再认定 二.试运行 当活污泥培驯成熟后,下一步那么应进行以确定最正确条件为目的的试行动阶段,首先以设计条件为中心,设定几个阶段的条件以制定试运行方案,一般作为变数考虑因素有混合液内活性污泥浓度,回流率,曝气量,二沉池的混合液和污泥的泥令,污水进水的方式是连续还是间断的.将这些因子组成几种试验条件,观察各个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在这个时候,应当注意的是培育成适应于某些处理条件下的污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可能象物化那样,马上效果就出现了,因此,用条件变更后短时间内的处理结果来判断会产生误差。应当是多观察处理水质和污泥的性质,在这些参数稳定后再进行正式试验。一般需要3-4周比拟稳定。 按生化原理:要求在曝气池内保持适宜的微生物与营养物的比例,供给的氧,适应的搅拌强度,一般用污泥负荷加以控制, 污泥浓度应天天测,根据浓度或SV,便可控制污泥回流率和剩余污泥量,并可获得这方面 的运行规律。另外剩余污泥量也可通过相应的泥龄来控制。 关于供氧量,要满足两方面 的需要,一是混合,一是生物生长需要。 在最高负荷时,溶氧也应该在1以上,空气量过大也不行,会导致污泥解絮,当污泥负荷超过0.35时,所需的空气量差不多是一定的,在0.25以下时,所需空气是急剧增加的,其原因是在污泥负荷为0.35-0.5时,氧化和吸附是均衡的,生物的耗氧量降解量与需氧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低负荷时,相当局部 污泥为氧化所破坏,此外,因易于产生硝化作用,因此所需的空气量大增。减量曝气法,氧化慢于吸附,且曝气时间短,所需空气量更少 污泥回流根据浓度而定,回流少是经济的,尽量使用高浓度污泥,为此在二沉池内积存大量污泥是适宜的,但应防止污泥停留过长,腐败上浮 关于进水的方式无太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比拟。 如果曝气池的容积不够大或污泥回流有限制的话,应采用阶段进水,这样会减少冲击的影响 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 1指示活性污泥性质 (1)污泥恶化。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 (2)污泥解体。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3)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通过反响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以下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5)污泥良好。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 2指示反响操作环境 (1)优势种属。Modoni在1988年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高负荷、曝气量相对缺乏时,小鞭毛虫占优势;过短的水力停留时间,造成小的游泳型纤毛虫占优势;非常高的负荷或存在难降解的物质时,出现小的裸变形虫和鞭毛虫;大量出现匍匐性和固着性纤毛虫或有壳变形虫时,说明运行环境良好,处理效果好。另外有研究证明,溶解氧缺乏易出现阿托氏菌属、扭头虫属和新态虫属等;而过分曝气那么出现肉足类及轮虫类;有机负荷很低,出现硝化作用时,能观察到游仆虫属、旋口虫属、表壳虫属、鳞壳虫属及轮虫等;在除氮污水厂,低负荷,长水力停留时间及高溶解氧的场合,有壳变形虫是最好的指示生物 (2)形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原生动物能分泌胶质并形成膜将虫体包围起来,形成孢囊。大多数孢囊用以保护虫体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如温度不适,pH值变化,食料短缺等)的影响。待环境转好时,虫体能恢复活力,脱孢而出。同样,鞭毛虫的鞭毛在条件不利时,鞭毛消失,条件适宜时,又重新生出。当曝气池中溶解氧降低到1 mgL以下时,钟虫生活不正常,体内伸缩泡会胀得很大,顶端突进一个气泡,虫体很快会死亡;当pH值突然发生变化超过正常范围,钟虫表现为不活泼,纤毛环停止摆动,虫体收缩成团。所以虽然观察到钟虫数量较大,但虫体萎靡或变形时,那么反映出细菌的活力在衰退,污水处理效果有变差的趋势。 四.伴随着生化有时会有大量的泡沫出现 污水处理中泡沫原因 1.水中含有表活性物质 2 丝状菌过量生长会导致菌胶团携带大量空气从而在水面形成稳定的,难以去除的浮渣泡沫,现在已证明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是生成泡沫的主要原因 3如果废水中含有过量的脂肪酸,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回流率较低,较低的F/M比会造成丝状菌的过量生长,导致泡沫产生 消除和控制: 常用的有:外表高速流喷射, 控制污泥停留时间 提高回流比和F/M比 消泡剂的使用 对生物相的补充: 应该树立这样一个根本思想:每种废水的生物相均有所不同! 找出稳定运行时常见的几种微动物数量变化来指导运行管理或是预测,才是最正确的方法。意思就是:每种废水,不管是废水的种类或是相同种类的不同水质情况下,生物相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互相套用。 看虫相应以类来看,不能片面看某种,这样会让你发神精的。但总有一规律:就是生物相在不同的阶段总是由某种或说某类虫相占优势的,在处理稳定的情况下变化不是很大,但如果出现很大的变化:质的变化另一类虫相占优势或量的变化某种异常活泼,个体非常饱满,这应该引起重视,并同时与测出的数据和水的表观结合起来看如颜色,味道,SV或是膜观,这样方便判断。 罗嗦半天其实想说的就是两个:综合看,结合看。 再一个尊重:生物自身! 强调的一点就是每种废水在处理稳定时的生物相是不同的,意思就是说只有自己工程运行稳定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平时的虫相来判断和指导运行,别人的只能当作参考,特别是工业废水 巡视 一,色,味道 正常运行无色的工业废水厂或是城污厂,污泥一般呈黄色,如果进生化的水有颜色,相应的污泥就可能呈其它的颜色。 如有臭皮蛋,污泥发黑,臭,说明负荷过高或是有抑制物,然后才导致DO缺乏,如果颜色转淡,那么是负荷过低,然后才是DO过高,这是污泥自氧化所致。 以上污荷是因。 二,二沉池观察 活性污泥的性能可以从二沉池表现 出来, 上清液清澈而且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好 上清液混浊-负荷过高,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完全 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差 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 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反硝化,污泥腐败 细小污泥飘泥-水温过高,C/N比不适,营养比失调 这是用眼观察的,我认为最好对生化池的污泥先进行沉淀观察并与SV结合起来分析的好。 三.曝气池的观察 应多注意瀑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有无成团气泡上升,如有说明管道或气孔堵塞,假设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 气泡量的多少,在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气泡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泡沫,污泥负荷高,水质变化时,泡沫量往往增多 ,如有洗剂剂,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如假设SS突然增加,水中无气泡,假设含油过高,水中也无气泡。 泡沫是白色,且泡沫量大,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洗剂,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太长或老化,或污泥破碎后而被吸附在气泡上所致,假设呈其它的颜色,说明含有其它的发色物质。 检查气泡是否易碎,在负荷高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时,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污泥的性状 我们对污泥除了活性外,还要求力求好的沉降性。 简便的方法就是测:SV,这值一般在15-30较好,但是你有了经验后,这个数值你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定。 有时会发现二沉池泥面偏高,但又没出现异常情况,这可能是污泥增长速率较高,而排放污泥量较少,造成污泥浓度过高所致。 在进行沉降实验时,有时会发现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污泥短期缺营养或是由于中毒造成解絮的时期,比拟明显,这主要是污泥中絮粒大小悬殊所致,大的下沉快,小的慢,形成一个非连续层。 实践证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多,污泥沉降性差.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调试方案一、 概述大连马栏河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由大连东达环保公司承建。目前,工程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等根本完成。工艺运行调试工作即将展开,该工作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承当。为了保证调试工作能够按方案、按时间顺利完成,我们提出调试方案,作为调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具体的调试情况对调试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在调试过程中,设计人员、承建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应密切配合,共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试工作。二、 工程概况1工程设计规模:8.0万m3/d。2进水水质项 目CODBOD5SSNH3-NTNTPPH指标(mg/L)40018022025483.56-93出水水质项 目CODBOD5SSNH3-NTNTPPH指标(mg/L)6020208201693、工艺流程三、 调试目的 通过调试,使污水处理厂早日投入正常运行,出水到达设计排放标准,既?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四、 调试时间方案有效调试时间为60天。五、 调试组织机构根据调试工作的内容,成立工程调试小组,参加调试的技术人员35名,保证调试期间每天都有23名技术人员在现场工作。六、 调试内容1、 水解池运行参数确实定; 2、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培养;3、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周期及强度的参数确定;4、 系统除磷脱氮运行参数的阶段考察;5、 生物除臭装置的相关参数确实定。七、 工艺调试的必备条件进行工艺调试,必须应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也就是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后,工作人员经技术培训上岗操作的前提下进行系统调试。工程初步验收应完成对安装工程、电气、自控、仪表设备等的验收,并能完成联动试车和投入正常运行,使工艺流程顺畅、运行可靠。具体要求如下:1、 进出水管道及预处理厂外输水管道及泵站应具备输水能力,污水提升泵应能做到按工艺调试要求的水量进水由小到大;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运行正常,投药系统和搅拌混合系统工况正常。2、 水解酸化池在联动试车时,要对配水系统及所有出水堰进行水平调整,以便能够到达进出水均匀,排泥系统应能够实现自动排泥和手动排泥。3、 鼓风机房 CN风机和反冲洗风机应能够正常运行,自控和手动系统完好,阀门开关可靠。4、 曝气生物滤池 在联动试车时,应对池内的曝气均匀性、布水均匀性、反冲洗效果进行考察,并在清水联动试车时,利用反冲洗泵对滤池中的滤料进行清洗,清洗至出水清澈为止,反冲洗风机和水泵应能正常工作,并能自动或人工调整风量和水量。5、 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输送系统正常,污泥泵、投药设备及脱水机运行正常。6、 生物除臭系统 风管和引风机能正常工作,喷淋系统完好。7、 电气、自控、仪表 电气、自控、仪表能正常运行,数据传输可靠,并能够按调试要求及时调整进水量、进气量、排泥量、投药量等。8、 化验室化验室化验人员经培训后上岗,化验室设备安装完毕,能够及时作出调试时所需的化验数据。调试时需做的分析工程(1) 微生物分析:微生物相分析、大肠杆菌;(2) 化学分析:BOD、COD、SS、DO、PH、碱度、氨氮、凯氏氮、硝酸盐氮、总磷、磷酸盐。COD测试使用的电炉应采用六联电炉,一次可做6个水样,操作规程按当地环保监测站检验方法执行。最好要有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9、 操作人员 运行调试时,需要污水处理厂的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按调试要求,污水厂有关技术人员负责调度调整,操作人员按要求熟练开启或关闭相关设备。八、 工艺运行调试主要是实现设计要求,培养滤池内的生物膜,确定滤池的反冲洗时间及强度,水解池的排泥周期,除磷脱氮情况及其它处理指标。1、 水解池1除磷投药量确实定:为了不增加硫酸根对反硝化的影响,本工程除磷投药采用三氯化铁做混凝剂,Fe/P初步定为34:1;2污泥排放周期确实定;2、 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的培养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很多。本次调试采用直接挂膜培养,连续运行,根据镜检和化验数据调整相关参数的运行方式,方案如下:1初次进水量定为3万m3/d,每隔5天进水量增加1万m3/d,预计需40天完成CN滤池微生物的培养;2由于DN滤池的自氧菌等微生物培养周期长,本次调试考虑费用,不加药剂;3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时间、强度的调试。滤池反冲洗时间根据滤膜生长情况及滤池水头损失等因素确定,由于进水量小,暂定反冲洗时间DN滤池为58天一次,CN滤池为24天一次;调试中后期反冲洗时间要调整。反冲洗方式采用先气冲洗510分钟,再水冲洗510分钟,最后气水冲洗510分钟;反冲洗强度为,气冲洗强度为815L/s.m2,水冲洗强度为35L/s.m2,同时反冲洗时,按上数低值进行。需由小到大逐步试验,找到最正确条件;3、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脱水采用离心脱水机,设备调试、药剂投加及污泥处理由设备生产厂家进行。4、除臭系统在系统调试的同时,将除臭系统开启,实现自身的细菌培养繁殖,不另购菌种。5、分析化验调试期间需分析的水样较多,应配备足够的化验人员和设备、药剂。1根本取样点根本取样点为粗格栅间原水、水解池出水、DN滤池出水、CN滤池出水、消毒后排放水。2采样次数采样次数按每天一次,分析工程按需要确定,特殊情况另外增减。九、 调试运行的保障措施1、调试人员和污水处理厂的人员应及时互相联系,互通信息;2、建设方应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所有设备及电气、自控系统运行正常;3、操作人员应配合调试,按调试人员的要求及时调整运行参数;4、自控、仪表应能准确反映各种参数,并及时调整工艺运行参数;5、化验人员能及时将所采的分析水样进行分析,提出分析结果,以保证调试进度; 6、水温是调试的关键因素,如果污水厂的运行水温低于10,调试时间将延长。7、如果调试期间微生物生长缓慢,应向滤池内投加化肥,以改变COD:N:P的比例,促进微生物生长。如出现此种情况,应提供氮肥和磷肥。8、调试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针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也许临时需要一些药剂或其它物品,如果需要,应及时提供。一、工程调试范围:本工程调试范围:前物化预处理系统、厌氧处理系统、好氧处理系统、后物化深度处理系统及相关的处理设备的运行。二、工艺设计:一设计水量:设计处理流量:Qd=8000m3/d,变化系数取Kz=1.1;设计小时流量:Qev=333.3m3/h;设计最大瞬时流量:Qmax=366.7m3/h。二设计进水水质: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确定废水水质如表1所示:表1 废水进水水质 单位:mg/L,色度、pH值除外项 目浓 度项 目浓 度CODCr1300 mg/LSS200mg/LBOD5480 mg/LpH值9.810.2水温48色度稀释倍数4000倍三设计出水水质根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参考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表1-2 出水水质 项 目排放标准项 目排放标准CODCr90 mg/LSS60 mg/LBOD520 mg/LpH值69色度稀释倍数40倍四、污泥处理目标:废水处理厂所产生污泥收集在污泥浓缩池浓缩,然后通过机械脱水后外运处置,污泥机械脱水由业主负责。五、工艺处理流程:三、系统调试前准备工作一详细阅读珠海联业织染染整废水工程设计方案,掌握方案的设计思路,了解处理工艺中各单元的处理功能及原理,能够在调试运行中表达工艺的处理能力,到达设计处理效果。二废水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清理与试通水。调试工作进行前,应对处理构筑物或设备内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杂物准备通水、试车。钢筋混凝土池或钢结构设备在竣工后,进行满水实验。然后还应对全部污水或污泥处理流程进行通水试车,检验在重力流条件下污水或污泥流动的通畅性。检查附属设施是否能正常操作,检验各处理单元进出水口水流流量与水位控制装置是否有效。三机械设备的试运转。机电设备在试运转之前,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对设备转动轴承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检查设备根底是否牢固,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测试电机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对水泵及其他转动设备联轴器进行检查及找正,把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点动电机检查转向是否符合要求。在处理构筑物或设备已通水后,可进行机械设备的带负荷试验,在额定负荷或超负荷10%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机械、电气工艺性能应满足设备技术文件或相关标准的要求,具体参见如下几条:1机械设备各部件之间的联接处螺栓不得松动、牢固可靠,无渗漏;密封处松紧适当,升温不应过高;转动部件或机构应可用手盘动或人工转动。2启动运转要平稳,运转中无振动和异常声响,启动时注意依照标注箭头方向旋转。3各运转啮合与差动机构运转要依照规定同步运行,并且没有阻塞碰撞现象。4在运转中保持动态所应有的间隙,无抖动晃摆现象。5各运转件运行灵活包括链条与钢丝绳等柔质机件不碰不卡、不缠、不跳槽,并保持良好张紧状。6滚动轮与导向槽轨,各自啮合运转,无卡齿、发热现象。7各限位开关或制动器,在运动中动作及时,平安可靠。8在试运转之前或后,手动或自动操作,全过程动作各5次以上,动作准确无误,不卡,不碰,不抖。9电动机运转中温升在允许范围内。10各部轴承注加规定润滑油,应不漏、不发热,升温小于规定要求如:滑动轴承小于60,滚动轴承小于80。11试运转时一般空车运转2h不应少于两个运行循环周期,带75%负荷、100%负荷与115%负荷分别运转4h,各局部应运转正常、性能符合要求。12带负荷运转中要测定转速、电压、电流、功率、工艺性能如:流量、充氧量、提升高度等,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