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鲁教版.docx
-
资源ID:62160462
资源大小:19.1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鲁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知识点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学问点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学问点鲁教版 梳理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推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接着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梳理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定义: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 留意: (1)上下单位要一样。 (2)溶质是指溶液中的溶质,没有溶解的固体或析出的固体不包括在内。(3)溶液是指溶剂与溶解在溶剂中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之和。 (4)没有单位 3、变形公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梳理三:配制肯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试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试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溶液的形成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溶液的形成鲁教版 学问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均一:各部分性质、浓度、密度、色泽等相同。 稳定: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溶液不分层、不沉淀。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 2、能区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如:碘酒、糖水、生理盐水、高锰酸钾的水溶液、石灰水); 3、知道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质量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及质量比。 4、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如:肥皂漂洗衣服、洗洁精洗碗筷、牛奶、农药等。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在肯定的温度下,向肯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接着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上升温度; 结晶: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现象,叫做结晶。(结晶和溶解都属于物理改变)。(结晶方法: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三、物质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酸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上升;如:硫酸、氢氧化钠等。 绝大多数的盐溶于水,汲取热量,温度下降;如:硝酸钾、氯化铵等。 蔗糖、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氧气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问点:氧气鲁教版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试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缘由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O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 从试验上来说,顺磁共振光谱证明O有顺磁性,还证明O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说明原来的以双键结合的氧分子结构式不符合实际。 氧气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基态O分子中并不存在双键,氧分子里形成了两个三电子键。 氧气的结构 在轨道中有不成对的单电子,所以O分子是全部双原子气体分子中唯一的一种具有偶数电子同时又显示顺磁性的物质。 两个氧原子进行sp轨道杂化,一个单电子填充进sp杂化轨道,成键,另一个单电子填充进p轨道,成键。氧气是奇电子分子,具有顺磁性。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为、二氧化碳为、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猛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隔绝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猛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氧气的用途:支持燃烧供应呼吸 氧气的化学性质 (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化学方程式为: (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火焰,在氧气中的火焰,生成气味的气体SO2。化学方程式为: (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 (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刺眼的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化学方程式为: (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猛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留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