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核算现状调查.docx
目录绪论 . 1 一、H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核销现状分析 . 4 (一)H 公司概况及应收账款管理介绍 . 4 (二)H 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分析 . 5 1H 公司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 5 2H 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 6 二、H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7 (一)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7 1应收账款管理职能设置上的缺陷. 7 2公司对销售风险控制滞后. 8 3合同执行上的缺陷. 8 4公司应收账款流失严重. 8 5仅在财务系统中设置应收账款辅助明细账. 10 (二)H 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 10 1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10 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10 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11 4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11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有效管理的措施 三、H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有效管理的措施 . 13 (一)事前控制. 13 1设置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 13 2科学选择客户. 14 3确立信用管理制度. 16 4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7 5履约保障. 18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18 1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19 2注重合同管理. 19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19 1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 20I2应收账款的催收. 213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 22 (四)应收账款的反馈控制.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6致谢 . 27摘要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也日益严峻。许多企业因为盲目赊销,其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经营难以维继,最终被迫破产或被重组。大量国内外案例表明,应收账款风险吞噬企业生命力的能力是难以估量的,其后果令人触目惊心。 在当前信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能够在赊销业务发生后,有效地减少坏账发生的概率。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应收账款的发生进行 事前(如信用调查、应收账款总额控制、赊销对象确定等)、事中(应收账款日常监督与分析等)和事后(应收账款回收策略、应收账款纠纷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以及解决这些纠纷的方式和方法)的综合、立体分析研究,力图通过这些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找到一种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种两难抉择问题通过对应收账款管理对策的研究,运用 PDCA 循环的方法为企业进一步加强应收 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减少坏账损失,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收账政策 ABSTRACTIn the modern economy society, the most tsade is based on credit. The trade credit is the most efficient means of settlement in enlarging the market, reducing the whole cost of the business,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of the competition, and etc.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e credit, a serious problem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merges. Because of selling on trust blindly, many corporations have gotexcessive accounts receivable, among which many are bad and can not be reclaimed. As a result, these corporations are lack of sufficient cash, and can not survive, in the end, they go bankruptcy. Many cases from home and overseas corpor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ower of the risk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startling in destroying the vitality of the corporations. Under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bad credit,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beforehand control of receivable accounts. Strengthening the daily supervisory of receivable accounts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ies of bad debts efficiently after offering the business on credit. The reason of credit receivable beforehand (for example credit investigating, the control of total credit receivable, the object of sell on credit the course of it), in due course (the daily supervision and analysis of credit receivable) and afterwards (the recovery of strategy of credit receivable, the reasons and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credit receivable) disputes have been exhaustive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from the deep, exhaustive study, we can find out a good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study of credit receivable countermeasure, the enterprises can get ways and methods to the problems. The enterprises can manage the credit receivable better, get a higher level of credit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loss of bad debt. KEY WORDSAccounts receivable; credit management; collection policy对 H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现状的调查报告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目的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以赊 销方式实现的。商业信用在扩大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和实力、进而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有着其他任何结算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企业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虽然在账面上能够形成大量的收入,但这些应收账款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金额由于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原因要大打折扣。所以企业最终实现的收入不是应收账款的账面额度,而是实际上能够收回的额度。在应收账款收回之前,企业的这部分由应收账款代表的资产价值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包含一定风险的,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帐损失等弊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呢,本文将通过对H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出改进建议,为H公司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减少坏账损失,提供一条切实 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信用方式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在国外,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学界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金融机构、债务管理公司等中介业务机构都会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跟踪调查,对应收账款信用质量按等级进行分类,对小同信用等级的应收账款给子小同市场价格与James c.为整体经济环境和公司的信贷政策是影响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信贷政策。水平的主要原因。整体经济环境是小可控制的因素,而信贷政策的变量包括交易账户的质量、贷款期限的长短、现金折扣、季节性延迟付款、收账程序等。企业通过改变这些变量必然导致额外销售产生的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产生的机会成本。管理应收账款实际上转化为了对额外销售产生的边际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投资所要求的收益进行评估,只有两者相等时,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最大化的。Ben J. Sopranzetti 教授则从企业的投融资的角度探讨了应收账款保理的问题。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减少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而应收账款是具有一定信用的资产,那么可以通过信用评估,与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签订协议,把应收账款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从而达到投融资的经济活动的目的。 在国内,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吴蓬生从法律的角度,把应收账款看作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一种契约,解决手段(远期的应收账款)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应收账款是以信用为基础才得以存在,其价值的实现程度山当事人双方的博弈决定,张维迎先生从博弈论的角度研究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信用制度,进行信用调查,信息跟踪,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道关,进行控制管理应收账款总是发生在销售之后,并且遵循一定的交易程序。门培金先生从企业内部管理规则与制度,则一务会计准则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阐述了对应收账款的产生进行事前预防以及日常的管理。黄群慧则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查,以数据来加以论证, “造成企业之间账款拖欠的原因主要是,因债务人亏损严重导致的拖欠占 39.5%;因债权人为保住市场份额而赊欠导致的拖欠占13.7%;因债务人破产被兼;或改制而导致的拖欠占9.9%;因债务人进行基建、技改而导致的拖欠占7.7%;因销售合同之间的纠纷导致的拖欠 占3.3%债务人恶意拖欠的占3%;其他原因占21%。这表明经营状况不好,债务人严重亏损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竟争激烈,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也是导致货款拖欠的重要原因: 因企业改制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而造成的货款拖欠比例也不小,但真正不讲信誉恶意拖欠所占的比例;不像人们预想或想象的那么大。因此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来解决。市场经济在我国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还不成熟,对应收账款 这种“债权”的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较少,较为零散,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重点,并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是应用规范研究方法,对H公司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归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比较严密的论证和推理,理论与联系相结合,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中比较成形的 PDCA 循环法,针对H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核销现状提出改进策略。我国企业以往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常常只停留在事后追债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在交易的过程中,财务会计部门和销售部门各行其是,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回收负责,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的管理机制。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行为主要在政府的计划调拨和行政约束之外。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缺乏责任感,企业无须考虑货款拖欠风险和信用风险,信用问题并不突出,应收账款仅仅作为一个会计科目进行简单的记账式管理。从管理的部门来看,不管是销售部门,还是财务会计部门,没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负责。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看,企业仅仅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而忽略交易前的客户审查和交易过程中的跟踪管理,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不仅不能合理的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而且花费了更大的成本,损失的更多。如果企业或社会中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就必然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运作。而如果企业面临大量的逾期货款,就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追讨债务,结果是花费大、效果差。故针对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核销现状提出改进措施非常有必要。 一、H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核销现状分析(一)H 公司概况及应收账款管理介绍 H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原地区一家以生产医科内外用药品的制造型企业,公司从乡镇企业起步,经过几次公司体制的改革,逐步成长为一个股份制有限公司。 公司始建于 1995 年,现占地面积 3. 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近4000万元,现有员工近340人,其中大专、木科以上学历的各类专业人才 80余人,是个以中西药制剂为主的现代化中型制药企业。现己能生产了7个剂型,近60余个品种的中西药制剂,并建有年加工中药材2000吨的多功能提取车间。公司产品坚持走“中西药结合,中药为主”的路线,先后生产了系列产品:“特制狗皮膏”(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新血宝胶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小青龙胶囊”“护肝片”、“叶金胶囊”等,并以其独到的特色、优良 的品质、显著的疗效赢得了全国广大医患的信赖和好评。在产品的市场营销运作上,公司以其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立足中原、面向全国,逐步建立起遍及全国的营销网络,并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出口创汇额逐年提高。公司一次性投3000余万元,建设了符合 GMP 要求的制剂大楼(1万平方米)、改造中药提取车间(3000平方米)。几年来公司曾先后荣获省、市小型巨人企业、科技先导企业、星火示范企业和先进单位等称号,2006年又被省科学技术厅评为“高新技术企 业” ,公司现正不断完善硬件、软件设施,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公司还设有研究所,是公司的技术开发及新药研究部门,成立于 1991 年。研究所下设有新药开发、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等研究室,配备了药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大专毕业生等各层次的科技人员,己形成了一支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队伍。为了保证新药开发顺利进行,公司每年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396以上;此外,公司还制定了一整套激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最大限度的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药品制造行业本身极具发展潜质,而公司以特制狗皮膏、及壮骨膏等在当前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兼制其他药品。此外,2007 年又有一座新厂区建成投入使用,说明了公司的经营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现存的管理工作水平函待提高,而作为企业管理工作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自然成为公司在提升管理水平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H 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分析 1H 公司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2007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达到133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 5596,占总资产的2196。在 2007年,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837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同时应收账款却有所增加,并且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不断下降,影响公司健康发展。公司 2005-2007年与应收账款有关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表 1. 1 所示:表 1.1 由表 1. 1 可以看出,2007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比 2006年下降了 9. 6%,但净利润降幅却高达39. 5%。固然,由于这两年厂家之间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下降是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外,应收账款在收入、利润都下降的前提下,却以17. 9%的增幅在增长。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连年增加无疑也对利润的大幅下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H 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一个项目,是否保持流动性是判断应收账款质量的关键。因此,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逾期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是由于客户己没有能力偿付或是不愿意偿付。所以应收账款逾期,其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大增。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形成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流动性来说,应收账款存续的时间越长,它的流动性就越差。严格地说,那些存续时间超过企业的一个经营周期(通常是一年)的应收账款己经不能算是流动资产。在考虑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应通过账龄分析将此部分变现能力差的应收账款剔除。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有两种方法:一是分析应收账款是否过期及过期天数;一是直接分析应收账款存续的时间,而不论应收账款是否过期。国外的企业通常是采用前一种方法,而我国的企业目前通常采用后一种方法。表 1. 2 是 LY 公司 2007 年度财务报告中关于应收账款部分的账龄分析。表 1.2 H 公司 2007 年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单位:万元) 从以上账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应收账款质量不佳。公司 6 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 47%, 而其中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占到了总额的 13%。换句话说,公司的很大一部分的应收账款都己经失去流动性了,变现能力很差,己经不能称其为流动资产了。所以公司营运资金紧张,回收的风险很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高比例的逾期应收账款的存在,说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它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决不仅仅是账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损失,如果计入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客户信用调查费用、账簿记录与保管费用、催款费、信息收集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及坏账损失成本,应收账款管理不善而对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二、H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不良应收账款的存在,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公司的经营,进而影响公司的绩效,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公司的生存。那么,H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其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管理职能设置上的缺陷 公司设有市场部,主要负责与客户洽谈合同,并承担收账责任,这种方式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但实际上却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应收账款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在高额销售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拥有更大的销售自主权,会形成更严重的拖欠。 在应收账款拖欠的案例中,80%是由于销售部门承担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收有账任务造成的。实践证明,这种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无论在销售部门(或销售人 员)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经营管理目标的差异上看,还是从职能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专业性角度看,销售部门都不可能很好的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能,原因是: 从管理目标上看,片区销售部门是以销售业绩为导向的,而应收账款管理 目标是为追求经营利润。 从职能上看,片区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争取订单,卖出产品,而不是控制呆账、坏账。当前公司各片区销售人员中普遍存在“重合同,轻回款”的现象,一旦销售任务与回款任务冲突时,销售人员就会对回款置之不理。这一方面使得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另一方面,助长了客户故意拖欠应收账款的倾向。同时,客户会认为该公司管理不善而降低对公司的信任度,从而反过来影响公司的销售业绩。 从专业性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例如,客户信用分析、信用信息管理、账龄控制、收账等工作,这一般都不是销售人员所能胜任的,由于管理目标的偏差以及销售人员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欠缺等诸多因素,使得销售人员在选择客户、签订合同及催收货款等环节中,都无法真正做到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有效控制。另外,财务部也承担着部分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通过财务 部辅助管理应收账款,能否解决市场部在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方面遇到的问题,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虽然从管理目标上看,财务部门的确更加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利润。然而实际上财务部门却难以起到期望的作用,甚至造成与市场部的激励冲突。原因在于,财务部门并不了解客户背景和交易状况,无法对信用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无力承担收账工作。同时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以会计核算为主,在信用风险 管理与控制上同样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2公司对销售风险控制滞后 目前药品行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销售人员对于任何客户都不会轻易舍弃。 真正的风险控制是在销售员与客户签订合同后才开始的,公司也希望通过对签订的销售合同的严格把关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而这种把关本身只是对合同文本本身的一种控制,真正风险来源是客户,即客户违约的概率而决不仅仅是合同条款本身。同时,各部门在参加合同把关时,也只是从本部门的角度考虑合同情况,不能对销售合同进行总体评估和把握。 3合同执行上的缺陷 由于相关部门未能严格执行合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拖欠, 按照规定公司只有在至少收到货款时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然而落实到实际上,有些片区为了留住一些老客户或是拉拢新客户,没有付款就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失去了对客户的约束力,造成货款拖欠的问题,同时反映片区销售过程中在对合同执行缺乏严肃性。 4公司应收账款流失严重 通过对公司几个销售片区应收账款的调查结果显示,应收账款流失严重,有的销售片区账面应收账款占实际发生应收账款的 75%,账面平均应收账款为实际发生应收账款的 82%,造成公司应收账款流失除上面谈到的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业务员违反财务和销售制度,直接从购货方提走货款,不交回公司。这种情况有几种操作方法。一种是进行现金交易,收取的货款直接纳入业务员的腰包;另一种是业务员采取向购货单位借款,购货单位直接在应付账款中扣除借款冲抵货款。走货。走货即明为销往甲方而实际上销往与甲方并无业务关系的单位,甲方未收货,由业务员提取货物后销给乙方。比如业务员找一家没有直接业务关系的单位,货和发票都发往此单位,但该单位并不收货和发票,业务员再提走货物以低价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销售给另外的客户以获取现金。 一部分业务员违规兼职,同时兼做其他药厂的业务,为了某种利益或原因 与购货单位串通一气,将应付甲企业的货款付往乙企业,而所附发票又为甲企业发票。 应收账款中包含销售折让,而财务部门不知晓,未作财务处理,造成应收 账款不实。业务员在进行交易时承诺给购货方一定的让利,而业务员又未通知财务做折让处理,直接挂在应收账款上。购货单位在付货款时,直接在应付货款中扣除让利部分。如某些单位甚至只按货款的 85%付款,折让幅度最高达到 15%,低的 5%。 有一些购货单位自身管理不规范,不是货到入库即入账,及时做应付账款挂账,往往是要求厂方先发货,等销货完后再开发票送购货方财务部门挂账等待付款。这样发票长期压在购货方业务员或有关人员手中,时间一长,造成部分发票遗失而拒付款,或者重复开发票虚增应收账款。 因债务人不存在或无法找到,形成坏账。有几种情况:a、一些购货单位利用破产、重组来逃废债务,再加上公司对应收账款没做定期催收、清理,造成一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成为坏账。b、有些购货单位实为个体挂靠在某些医药公司,找到该医药公司却称没有此人、此单位。c、业务员为了急于扩大销售,在对购货单位的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未作充分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将货物发往要货单位。如某地区第一次与之打交道便贸然发了十几万元的货物,几个月过后去催收货款已是人去楼空,货也不知去向。 企业销售管理松懈,业务人员经济责任落实不够。虽然每月对业务员的应收账款也进行核对、催收,但力度不大。随着业务员的频繁更换,不作交接处理,老业务员一走了之,后来接任的人员对前面的应收账款不进行催收,大量增加了货款的流失。5仅在财务系统中设置应收账款辅助明细账 虽然有财务与业务的单向接口,并从业务系统中获取有关数据,但应收账款数据基本由手工录入。在这种方式下,应收账款的设置主要是为账务处理服务,只有客户代码、客户名称、发票号、发票时间、摘要信息、金额等信息。利用财务系统中的应收账款辅助明细账管理应收账款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通行的做法,该公司也是如此。 这种方式存在较大问题: 事后管理。只有当应收账款正式形成之后,才进行管理。 数据不全。系统没有客户管理模块,缺少客户资料,如联系方式和客户信 用等信息,管理不便,无法区分应收账款是否超出客户信用期。 信息滞后。从业务完成、开具发票、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处理,到最终形成 明细账,一般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 数据不准。应收账款数据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到财务系统当中。 (二)H 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通过对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分类、整理,归纳出以下导致公司应收 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1公司及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当前几乎都是买方市场,公司在规模、技术、成本的某一方面都不具备绝对优势,无法与其它企业进行抗衡,导致其市场占有份额很小,而其生产能力却大于其市场占有份额,这样就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药品积压。为了解决药品积压问题,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又不得不做出了相应的让步,如药品试用期久一些,货款回款期长一些等等,使药品的应收账款从量上和时间上都增加了,随之公司应收账款多、回收不顺畅、资金短缺等等问题就接踵而来。2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忽视信用管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础也比较薄弱,再加卜地方保护主义的泛滥,使得我国信用短缺现象大量存在,企业间的资金拖欠、三角债、坑蒙拐骗、呆账坏账等层出不穷。公司也存在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不够重视,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做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攀升,但反而不会多赚钱,就是因为公司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所带来的 风险。在利润率较低的今天,别说是坏账这个无底洞,就连货款拖延造成的资金成本,也同样能吞噬掉公司几个月的利润。 3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基础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之一,就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力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正因为如此,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慎重、更加完善,但在公司内部不少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目前公司的是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 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当中,公司只注重销售额,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额;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度卜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公司既未要求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经济效益的局面。 内部会计控制不严。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 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己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当中,公司并非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如前所述应收账款流失严重。如人事发生调动时,造成资产大量流失,也为经济犯罪提供方便。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公司片区的相关销售人员态度 消极,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时期超长,收回可能性减小。 4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对于一个比较小的企业来说,由于业务量小,应收账款的数量也较少,对应 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控制是比较方便的。在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控制之下,通过手工或一些简单辅助工具,企业就能将应收账款管理得井井有条。但对规模稍大一些的如 H公司来说,组织机构复杂,客户多,业务量大,如果管 理手段落后,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将大打折扣。用手工方式进行的应收账款记录和分析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数据量大、计算繁琐、实效性差等弱点,经常是由于时间和工作量的关系而不能作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工作。 企业是否有能力及时判断每个客户的欠款是否超过了信用期或信用额度、企业能否对每个客户的付款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信用部门、财务部门及 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传递能否及时、准确,这些都迫切需要一种更科学的方法 来及时、准确、有效的完成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会计核算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应收账款管理系统软件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担负着管理客户、出库单、发票和收账过程的任务。可以开发出一套较好的与公司业务紧密集成的管 理信息系统来帮助公司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结合该公司的 实际业务流程编制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工操作的诸多弱点,以达到科学性、 高效性、准确性的目的,更圆满的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三、H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有效管理的措施 传统的应收账款管理把重点放在对逾期应收账款的控制上,控制的起点是应收账款逾期以后,因而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控制。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体东应当是全方位的,应把应收账款控制的环节分解到影响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及反馈控制的结合。因此,作者针对在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甲发现的问题及对其原因的分析,建议按照 PDCA循环的工作方法,从事前控制(Plan)、事中控制(Do)、事后控制(Check)及反馈控制(Action)4个环节来动态地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希望能全面提高应收账款管理上作质量。 (一)事前控制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也就是在销售环节的控制。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是指在应收账款正式形成之前,对产生应收账款及影响其及时足额收回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一套能适应本公司具体情况的应收账款事前控制制度,以减少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形成,预防坏账发生和应收账款被长期占用。而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也就是说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的销售行为产生的,因此要有效的控制应收账款必须从其 产生的源头即企业的销售行为抓起。事前控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建议公司开展五个环节的工作: 1设置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 在公司中,虽然设有市场部,对已产生的拖欠进行追讨,不过这是一种被动的、不得己而为之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才一是更有效、更主动的一种措施。在发达国家,一般企业均设有信用管理部,或者设有信用管理经理一职。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建议公司也设置相对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或配备自己专职的信用管理人员。由于信用管理这门知识对信用管理人员要求非常高,须掌握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