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doc
-
资源ID:62163919
资源大小:6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654-《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doc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概述1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根底课,它是以生物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胚胎学等学科为根底的课程。,本课程分为遗传原理和育种两局部。遗传学局部主要学习遗传的细胞学根底、遗传的根本规律、变异机制、数量性状遗传改进等方面的知识。育种学局部学习遗传学根本原理的具体应用,运用杂交育种、杂交优势利用、染色体工程、引种驯化、选择育种和性别控制等方法,改进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提高养殖经济效益。2适用对象:本校水产专业学生。3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鱼类学、生物化学、胚胎学后续课程:海水养殖、池塘养鱼学、大水面增养殖学 2、 教学目的、意义、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开展动态,使学生掌握遗传学与育种学的根底知识、根底理论、根本实验方法,为解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和专业课打下根底。3、 主要教学方法、手段 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驱动、讲解式、实际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教学采用任务式、参与式;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个别章节利用黑板与多媒体结合。4、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教材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5、 学时与分配 总学时: 50学时 理论教学 30学时 占全部学时的60% 实验教学 20学时 占全部学时的40% 6、 实践教学: 20学时7、 课程考核要求: 闭卷 占80% 测验及平时表现占20%二本文第一章 绪论 1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了解遗传学范畴及其分支学科、遗传学开展历史及其重大成就。理解遗传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做好准备。2教学重点和难点: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水生动物遗传学的任务和特点 1、水生动物遗传学的定义水生动物遗传学的定义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研究内容、重点和方法了解研究内容、重点了解研究方法3、研究目的、意义了解研究目的、意义第二节 水生动物遗传学的开展 1、水生动物遗传学的产生和开展 古代和近代了解水生动物遗传学现状2、开展趋势熟悉掌握水生动物遗传学开展趋势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根底 4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数目及它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熟悉染色体与遗传因子的平行关系。了解细胞的根本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物质所存在的细胞器。2教学重点和难点:染色体的形态与结构,数目及它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染色体与染色质 2学时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了解染色质的化学组成2、染色质类型掌握染色体与染色质的相同与不同了解染色质的类型3、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4、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掌握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5、核型分析与染色体显带 核型的概念 掌握染色体带型表示方法第二节 细胞分裂 2学时 1、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概念掌握细胞周期组成2、有丝分裂 了解有丝分裂过程3、减数分裂及意义掌握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的别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改变 4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机理与育种应用,掌握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各种类型对表型的影响;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类型,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别,了解基因突变的表现与测定;掌握突变的分子机制,了解诱变剂的种类及其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各种类型对表型的影响;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类型。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别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 2学时1、染色体结构改变掌握结构变异的类型及各种类型对表型的影响;2、染色体数目变异1整倍性的变化掌握染色体数目整倍性变化的类型2整倍性的变化 掌握染色体数目非整倍性变化的类型学时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类别 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类别2、基因突变的频率与时期了解基因突变的频率与时期3、基因突变的特征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4、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替换概念移码突变概念了解碱基替换、移码突变遗传效应5、基因突变的原因 了解自发突变了解诱发突变。包括化学诱变剂及其作用、物理诱变因子及其作用第三节 重组与转座 学时1、重组概念掌握重组概念、特点2、重组类型了解同源重组、位点专一重组、转座重组的特点第四章 遗传的根本定律及其扩展 6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根据亲本性状熟练推导后代性状及比例,根据后代性状推导亲本基因型。掌握性状的连锁现象、连锁遗传的概念与规律,熟练进行三点试验中的连锁作图。了解性别决定的类型与实质,掌握伴性遗传方式2教学重点和难点:概念、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重组及重组率的计算、连锁遗传的概念与规律,三点试验中的连锁作图。各种遗传型的遗传规律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别离定律 1学时1、性状的别离现象2、孟德尔假设孟德尔假设的验证3、离规律普遍性了解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不完全显性、镶嵌显性、并显性掌握复等位基因的概念、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第二节 独立分配定律 1学时1、两对性状的重组现象2、自由组合假设自由组合假设的验证3、孟德尔定律和孟德尔的遗传型式第三节 基因互作 1学时1、基因互补作用2、基因的重叠作用3、基因的上位效应第四节 连锁与交换定律 2学时1、性状的连锁现象了解性状连锁现象的解释,基因交换的机理2、三点试验与基因的直线排列掌握连锁图第五节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1学时1、性别决定了解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理论了解决定性别的基因平衡理论了解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2、伴性遗传掌握伴性遗传的概念及规律掌握XY型的伴性遗传,了解ZW型的伴性遗传,了解伴性遗传的应用3、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了解从性遗传、限性遗传概念特征第五章 群体遗传和数量遗传 3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概念、特征、关系,了解掌握遗传平衡规律,掌握数量性状概念及遗传特征。2教学重点和难点: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概念、特征、关系,遗传平衡规律,数量性状概念及遗传特征。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1学时1、基因频率掌握基因频率概念特征2、基因型频率 掌握基因型频率概念特征3、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 了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关系4、影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因素 掌握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随机交配对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影响第二节 遗传平衡规律 1学时1、平衡群体的条件了解平衡群体的条件 2、哈代-温伯格定律掌握哈代-温伯格定律3、平衡群体的性质掌握平衡群体的性质4、基因频率计算了解基因频率计算第三节 数量遗传学 1学时1、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掌握数量性状概念及遗传特征2、数量性状表型值剖分掌握数量性状表型值剖分3、遗传力掌握遗传力概念和特征第六章 选择育种 3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鱼类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选择的原理。掌握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掌握选择育种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个体选择、集体选择、家系选择、后裔鉴定的概念和方法,掌握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概念和特征,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选择的原理。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育种性状选择 1学时 1、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2、质量性状选择原理了解对隐性基因的选择选留隐性基因、淘汰显性基因了解对显性基因的选择选择显性基因,淘汰隐性基因3、数量性状选择原理了解选择差与选择反响、选择强度、选择的准确度,掌握选择效果的预估第二节 选择育种方法 1学时1、选择的根本方法掌握个体选择、集体选择、家系选择、后裔鉴定的概念和方法2、多个性状选择掌握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概念和特征第三节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和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1学时1、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了解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2、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掌握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第七章 杂交育种 3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育成杂交概念和特征、育成杂交种类。育种性状选择,杂种优势利用,水产动物远缘杂交 2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级进育成杂交、简单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综合育成杂交概念和方法。杂种优势利用,水产动物远缘杂交概念和特点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育成杂交 1学时 1、育成杂交概念 掌握育成杂交概念和特征2、育成杂交种类 掌握级进育成杂交、简单育成杂交、引入育成杂交、综合育成杂交概念和方法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 1学时1、杂种优势的概念特点掌握杂种优势的概念特点2、杂种优势亲本的选择 了解杂种优势亲本的选择第三节 水产动物远缘杂交 1学时1、远缘杂交的概念2、远缘杂交特点第八章 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 2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雌核发育概念和特征,精子染色体的遗传失活方法、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物学特征。掌握雄核发育概念特征,掌握卵子染色体失活与雄核发育诱导,了解雄核发育应用、雄核发育二倍体化2教学重点和难点:雌核发育概念和特征,掌握精子染色体的遗传失活方法、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掌握雄核发育概念特征,了解雄核发育应用、雄核发育二倍体化。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雌核发育 1学时 1、雌核发育现象 掌握雌核发育概念和特征 2、精子染色体的遗传失活 掌握精子染色体的遗传失活方法 3、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 掌握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发步骤和方法 4、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物学特征了解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性别、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长和发育、雌核发育后裔的成活率、雌核发育后裔的能育性第二节 雄核发育 1学时 1、雄核发育概念特征掌握卵子染色体失活与雄核发育诱导了解雄核发育应用2、雄核发育二倍体化 了解雄核发育二倍体化过程第九章 多倍体育种 2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多倍体的概念、多倍体的种类,鱼类多倍体研究的概况、人工多倍体诱导的原理,产生的机制,过程,多倍体诱导的方法。多倍体鱼类的生长与发育及应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倍体的概念、多倍体的种类,人工多倍体诱导的原理,产生的机制,过程,多倍体诱导的方法。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 1、多倍体的概念掌握多倍体的概念2、多倍体的种类 了解多倍体的种类,鱼类多倍体研究的概况第二节 多倍体诱导 1学时1、人工多倍体诱导的原理 掌握多倍体产生的机制,过程2、多倍体诱导的方法了解多倍体诱导的方法中生物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1、多倍体鱼类的生长与发育了解多倍体鱼类的生活力、多倍体鱼类的性腺发育2、多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掌握多倍体鱼类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包括控制过度繁殖、提高生长速度、延长鱼类寿命、改善鱼肉品质。第十章 性别控制 2学时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鱼类的性别决定与性分化,性别人工控制。2教学重点和难点:鱼类的性别决定与性分化,人工控制鱼类性别。3主要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多媒体讲解4教学内容第一节 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 1、控制繁殖速度2、提高群体生长速度3、延长有效生长期4、提高水产品质量第二节 性别决定与性分化 1、生理性别2、遗传性别3、性逆转第三节 性别的人工控制 1学时1、单性群体诱导掌握性激素处理、三系配套的生理遗传学技术、种间杂交、诱导雌核发育等方法 2、鱼类不育技术 三附录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教材:1、李宁.动物遗传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范兆廷.水产动物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参考书:1、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楼允东.鱼类育种学.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3、李骏珉.鱼类遗传与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4、陈国宏.鱼类遗传育种学.扬州:扬州大学出版社,2000.教学参考资料:1、余先觉.中国淡水鱼类染色体.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盛相嘉.微生物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赵寿元,乔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相关信息制定单位: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养殖系制定人: 李月红审核人: 王桂芹制定时间:201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