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docx
中考化学备考知识点物质的鉴定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淌性.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的内部就存在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引起的压强,从试验结果及理论推证都表明,这个压强等于液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和液体所在处的深度的乘积,即P=gh(式中g9.8牛顿/千克即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公式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增加,压强亦随着增加. 1.液体压强产生的缘由是由于液体受重力的作用.若液体在失重的状况下,将无压强可言. 2.由于液体具有流淌性,它所产生的压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液体除了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外,还对“限制”它流淌的侧壁产生压强.固体则只对其支承面产生压强,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 (2)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干脆的关系. (4)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跟液体的重力不肯定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ghS,其中“hS”是底面积为S、高度为h的液柱的体积,“ghS”是这一液柱的重力.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其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浮力公式 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浮力公式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gh2*S-gh1*S(浸没在水中) =gS*h =液gV排(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移时,F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液gV排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假如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假如漂移(这是重要前提!), 则:物液=V排V物.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液-物)液=V露V物 2.物(液-物)=V排V露 证明:漂移 F浮=G物,即液gV排=物gV物,即液V排=物V物,即物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液gV排(完全浸没) 漂移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内能公式 中考物理备考学问点:内能公式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子运动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气体扩散的最快,液体较慢,固体最慢) 3.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4.固体和液体能保持肯定得体积、物体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5.内能(俗称热能):物体内部全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6.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7.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物态有关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猛烈,内能越大) 8.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实质:内能的转化)例如:冬天冷了搓手 热传递(实质:内能的转移)例如:冬天对着手哈气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单位:焦耳) 6.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削减.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削减;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7.比热容是表示物体温度改变是吸热和放热本事大小的物理量. 8.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所汲取(或放出)的热量.(其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9.c水=4.2×103J/kg·(水的比热比较大) 物理意义:1千克水温度上升(或降低)1时,汲取(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千克. 14.热量的计算:Q=cmt Q-汲取(放出)的热量-焦耳(J) c-比热-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千克(kg) t-上升(降低)的温度-摄氏度() 15.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小? 沿海地区离海洋较近,多水,内陆地区离海洋较远,多沙土.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大,白天汲取相同热量时水升温少,夜晚放出相同热量时水降温少,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小. 16.人类利用内能的过程:化学能(燃料)内能机械能 17.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8.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 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 排气冲程 19.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内能 20.燃料的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耳每千克(J/kg) 21.热量计算:Q=qm(q=Q/mm=Q/q) Q-热量-焦耳(J) q-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m-燃料的质量-千克(kg) 2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设法利用废弃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3.在肯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 2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歼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注: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5.一种能的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的削减或者从另一物体转移而来.志向气体的内能E=inRT/2i-单原子气体取3,双原子气体取5,三原子气体取6n-物质的量R-志向气体常数T-热力学温度.其他物质的计算公式特别困难.这里仅给出志向气体的内能计算公式.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