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62176440       资源大小:27.5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课题组织学生“探讨信息沟通方式”,引导学生探讨:1.什么是信息?2.信息是怎么传递的?3.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沟通。通过生活常识,引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导入课题。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老师提出问题:1.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2.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组织学生看课本,然后探讨沟通老师可以给学生供应以下案例:案例雌性虫类释放性外激素(化学信息);蜜蜂通过跳圆形舞和8字舞来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行为信息);羚羊为了雌性搏斗(行为信息);在繁殖季节,公蜥蜴具有“大红颈项”来引诱母蜥蜴交配,孔雀通过“开屏”来展示自己的漂亮(行为信息);蜘蛛网振动(物理信息);雄性萤火虫放光(物理信息);昆虫的警戒色(物理信息);黄鼬的臭气(化学信息);青蛙叫(物理信息);等等。学生结合自己的相识,推断上述实例分别是什么信息?巩固学问。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课本,探讨、沟通。学生探讨回答。举例说诞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通过给出的案例,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内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老师组织学生看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并要求学生结合资料分析中的问题,绽开探讨。组织学生对资料分析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有许多。学生通过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对资料分析中提出的问题绽开探讨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归纳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熬炼他们的自学实力。这是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渡:信息传递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是否也有重要的应用呢?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农业生产上信息传递的应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探讨。学生总结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引入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总结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我们知道信息传递使种群得以持续,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的进行,同时还能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正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存在,使生态系统才得以存在和不断的发展,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又一重要功能。教后反思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整体上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设计的初衷,并通过老师在其中的引导而使整堂课显得很顺畅自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不仅熬炼了他们的学习习惯,更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对学习生物的主动性更加提高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生动再现了某些画面,使课堂绘声绘色,气氛和谐,课堂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接着发扬的地方。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问题设计的阶梯性不是很强,很多同学在探讨时觉得无法找到答案,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一个问题,下一步在设置问题时肯定要有阶梯性,使学生有杆可爬,以便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在引导转接上还有一些不连贯,须要改进。巩固练习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行能发生在()A.细胞与细胞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C.种群与种群之间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2、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子,兔子也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B、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C、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能够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3、有人做了如下试验: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引起了其它椿象的逃跑。此现象是因为在椿象之间传递了()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语言信息4、一只昆虫撞上了蜘蛛网,引起了蜘蛛网的振动,对此的描述正确的是()A、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对于这只昆虫来说就是信息B、蜘蛛网的振动,向蜘蛛传达了昆虫的行为信息C、上述种类的信息,只能来源于生物D、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5、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信息是指标记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上面的信号,在生态系统中没有信息B、信息是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在生态系统中也间或存在C、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且时常发挥着奇异的作用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就是指密封的“舞蹈”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淌是生态系统的动因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淌、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且有调整系统稳定性的作用7.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探讨发觉萤火虫有用闪光信息通讯的假冒事例,即雌虫利用闪光信息来骗食;雌性萤火虫会发出别种雌虫的回应闪光,以骗取雄虫前来交尾从而捕食之。(1)萤火虫闪光传递的信息属于信息。(2)假冒事例说明白什么?答案:1.A2.D3.B4.D5.C6.C7.(1)物理(2)生物的适应是相对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题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 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摸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教方学法讲解并描述与学生练习、探讨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难点说明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索回答师提示。提示循环利用。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索。板书一、碳循环1概念: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反复运动。(1)循环形式:CO2(2)循环途径:(3)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阅读P100其次段到P101完思索与探讨学生阅读思索回答师提示。提示1.单质与化合物;有机物与无机物。2.略。板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旁栏思索题学生阅读思索回答师提示。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汲取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肯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当限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探究有条件学生回家探究。 二、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区分能量流淌物质循环形式含碳有机物CO2范围生物群落的各养分级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特点单向流淌、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流淌联系物质是能量流淌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行分割,在生物群落中都是以食物链为流淌渠道。小结略。 典型例题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dA.夏季,abceB.秋季,efggC.春季,gbefD.冬季,dcfcefc解析: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abce;在秋季,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efg;在冬季,动物呼吸作用加强以维持体温,即d值增大,而动物可摄入的有机物相对削减,即c值削减,可能的关系是dfc。答案:A 例2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C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从固D定太阳能起先的。(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淌是以AB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B为。(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的形式循环。(5)碳循环的同时肯定伴随着。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始终伴随着能量流淌,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先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随食物链而流淌。生物群落中的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但其中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的形式储存于地层中。答案:(1)C生产者(2)二氧化碳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分解(4)化石燃料二氧化碳(5)能量流淌 目标检测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亲密的两种细胞器是()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叶绿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行少的生物因素是()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C.动物和微生物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生物群落中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C.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5.对于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不断循环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C.能量不断流淌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6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缘由是()A.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量生物遭灭亡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 7.细菌、真菌对每个生物群落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A.可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是消费者的食物来源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循环D.能将动、植物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8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B.C.D. 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甲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乙丙B.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CO2H2O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10.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不行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B.能量流淌是单向的C.碳循环是单向的D.水循环是单向的 11据图推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排泄物、杂屑(肥料)太阳辐射秸秆粪屑杂屑籽实(饲料)产品输出产品输出产品输出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削减了废物和污染 答案:BBBDDBDBBBC 12下图是生态系统种碳元素循环模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元素的循环利用,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CO2O2ABC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煤和石油(1)A、B、C、D各是什么生物?ABCD(2)写出所示过程的名称(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用箭头在图上表示。(4)参加过程的生物种类有。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方式属于,异化作用方式属于。(5)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答案:(1)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细菌、真菌等(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燃烧(3)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4)腐生细菌、真菌等异养型需养性、厌氧性、兼性厌氧型(6)带有全球性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作业教学后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题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教学 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淌状况教方学法讲解并描述与学生练习、探讨相结合教材分析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过程和特点。难点能量流淌过程、特点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程检查学案探讨与总结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过程(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起先,(2)过程 (3)特点:单向流淌,逐级第减(4)探讨目的: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方向,使能量流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益的部分。 程讲解并描述(1)几乎全部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旺盛的基础。留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养分级消费的能量。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确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在气候暖和、降雨充足的地方,植物特别繁茂,各种生物就会特别旺盛,热带雨林就是这样的状况;在气候寒冷、降雨很少的地方,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芜而冷寂;(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淌时,每一养分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3)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思索与探讨1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提示。提示1.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淌、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2.不能,能量流淌是单向的。板书二、能量流淌的特点资料分析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提示。1和2养分级流入能量流出能量(输入后一个养分级)出入比生产者464.662.813.52%植食性动物62.812.620.06%肉食性动物12.6分解者14.63.流入某一养分级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去向:一部分通过该养分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养分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养分级。所以,流入某一养分级的能量不行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养分级。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是单向的;能量在流淌过程中逐级递减。讲解并描述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须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才能维持生存;在生物获得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贮存于生物体内;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淌过程中逐级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板书能量流淌的特点: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淌过程中逐级递减。旁栏思索题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提示。提示一般状况下,也是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板书三、探讨能量流淌的实践意义思索与探讨2学生思索回答,老师提示。提示“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动身,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养分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调查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3)消费者:田螺、泥鳅、黄鳝、鱼、青蛙、浮游动物、昆虫、鸟类等;(3)分解者:多种微生物。问题提示1.生产者主体是水稻,其他生产者有杂草、浮游植物等。农夫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2.初级消费者有:田螺、浮游动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鱼、鸟类等。一般而言,植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往往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田螺、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农夫实行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削减这些动物的危害。3.次级消费者有:泥鳅、黄鳝、肉食性鱼、青蛙等。一般而言,这些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于害。农夫通过禁捕,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5.农夫对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有焚烧或填埋等;现代农业提出了综合利用思想,例如,秸秆可作为多种工业原材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沼气,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6.主要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7.通过稻田养鱼等措施,实现立体化生态农业;通过建立沼气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提示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6687.5kg,计算公式是(12+18)/12×2675,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是1.07×1011kJ(计算公式是EG=MG×1.6×107);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3.272×1010kJ(计算公式为E呼=MG×1.6×107);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1.3972×1011kJ(计算公式为E固=EG+E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的比例是23.4%;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是1.64%(计算公式为=1.3972×1011/8.5×1012)。 典型例题例1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dBab+dCab+dDac+d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是a,即流经该系统的各个养分级的总能量是a,数值是最大的。这些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随植物遗体和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说明放出来,还有一部分沿着食物链流入初级消费者,除小部分能量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其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依次沿食物链单向流淌、逐级递减传递下去。本题正确答案是B。 目标检测1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B、10kgC、125kgD、1000kg2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淌特征的描述: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淌的渠道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单向流淌,逐级递减D、食物链越短,可供给的消费者越多4某池塘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大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ab,b=cB、a=b+cC、ab+cD、ab+c7图302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养分级的种类有。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_。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与比照地区相比,该处生物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_成为优势种,而石鳖和石械数量大为削减,其缘由是_。 参考答案1C2B3A4C7海星、荔枝螺、海葵海星和荔枝螺藤壶藤壶大量繁殖,占据了岩石表面,使海藻不能生长,石鳖和石槭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削减。 作业教学后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1)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程预习回答:生态系统的信息可分为哪些种类啊?学生探讨回答:信息: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声信息声信息的特点有:多方位性;同步性;瞬时性;多变量。电信息磁信息(2)化学信息化学信息主要是生命活动代谢产物以及性外激素等,有种内信息素(外激素)和种间信息素(异种外激素)之分。种间信息素主要是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萜类、黄酮类)以及各种苷类、芳香族化合物等。(3)行为信息动植物的很多特别行为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如蜜蜂的舞蹈行为就是一种行为信息。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觉危急时就会急速起飞,并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躲避的信息。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的作用1.假如没有信息传递,蝙蝠对四周环境的识别、取食、飞行,莴苣、茄、烟草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2.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3.将烟草、蛾和蛾幼虫的天敌三种生物联系起来。4.是。5.信息传递对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 程6.信息还能够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能业生产中的应用两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的动物进行限制。 板书设计:一、信息种类二、信息的作用1.信息传递对生物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都具有重要意义。2.信息还能够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三、信息传递在能业生产中的应用两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的动物进行限制。 2、例题精析:例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限制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实力解析:信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限制。答案:D作业基础题1下列有关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传播的信息、情报B很多指令、数据C许多信号等D人的想法2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B动物蛾类具有趋光性C狗通过尿液找到来路D孔雀开屏3动物的性外激素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养分信息D行为信息4蝙蝠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必需接受光刺激才能萌发,说明()A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信息能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D信息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供应了可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生命活动的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6下列哪一种是物理信息()A光B乙烯C蜜蜂跳舞D生物碱7下列不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孔雀开屏B蜜蜂跳舞C蝙蝠的回声定位D鸟类发出的声音8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积的农田、草原和森林遭遇病虫害、鼠害、鸟害。从环保的角度你认为最好的防治措施是()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机械防治D人工捕杀9利用电子仪器产生的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声音。当蜜蜂感受这一信息后,就会飞到花园采蜜,这是利用什么信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养分信息D行为信息10一些鸟类在求偶时的行为特别独特,通常雄鸟会进行困难的“求偶炫耀”,雄鸟在传递什么信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养分信息D行为信息答案:DCBACADAAD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整体上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设计的初衷,并通过老师在其中的引导而使整堂课显得很顺畅自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不仅熬炼了他们的学习习惯,更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对学习生物的主动性更加提高了。本节课,我觉得胜利的地方有三处: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现有阅历动身,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呈现了很多学生所熟知的画面,使课堂绘声绘色,气氛和谐,课堂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是实例展示,实例分析,反复强调,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活学活用,让学生利用刚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培育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但缺点也有,如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问题没有设计好,很多同学在探讨时觉得无法找到答案,这也是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一个问题,以后在设计问题时肯定会留意这个问题,设计的问题肯定要有目的性,阶段性,使学生有杆可爬,以便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