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示例.docx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学示例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老师 教授内容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何特 点? 2、他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因此他画人物是经常很久不点眼睛,直到考虑成熟了,才画上去。“点睛传神”是哪位 画家的做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让学生观赏书法与石窟艺术,培育学生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实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实力,树立爱惜文物古迹意识。 :书画艺术和石窟艺术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学问结构: 1、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2、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展示内容: 领域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特点 书法 绘画 石窟 巩固达标: 1某校初一年级正在进行历史学问抢答题,主持人说:“他是东晋人,创建出一种新奇秀丽的书法,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黄庭坚D董其昌 2、南北朝时期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哪一种宗教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3、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A天下第一草书B天下第一隶书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行书 4、当你视察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时候,你发觉画中表现的是() A人物B山水C飞禽D走兽 5、“遒媚劲健,肯定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一幅作品的赞美() 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兰亭序D九章算术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各民族和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绘画B书法C诗歌D石窟艺术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请回答: (1)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美?他生活在哪个朝代?代表作品是什么? (2)、与他同时到的一位闻名画家有“三绝”,他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3)、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你能说出当时佛教盛行的缘由么?谈谈你对佛教影响的相识。 归纳生成1、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2、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石窟艺术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课后反思: 本课以指导阅读为基础,思索争论为过程,老师归纳小结为升华,实行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双边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驾驭,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实力,也了解和运用了一些基本的史学方法,更培育了正确的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这节课我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教化。通过学习本课,培育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实力,树立爱惜文物古迹的意识。这节课给了我以下启示: 1历史课堂不应当就是讲教材,课程资源应是一切与历史有关的东西。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相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行攀的东西。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者,是益友。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重要的概念、重要的历史结论及其依据 3、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实力,激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学问。2.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作品的实力。3.通过观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育艺术审美的情趣。学习重点: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学问,登记发觉的问题)1.“书圣”是指,他的代表作是。2、东晋闻名的画家是,他的代表作有和。3.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石窟,是闻名的两大石窟。4.思索:“动脑筋”(115页)、“练一练”(117页)和“活动与探究”。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1、探讨解决“动脑筋”。 2.思索、探讨:北朝的石窟艺术有什么特点?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学问,形成网络)书圣,代表作,书法特点。承上启下的魏晋书画艺术画家,代表作,绘画特点。南北朝文化(二)两大石窟、。石窟艺术石窟特点。相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到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著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羡的浩大工程、无比宏伟的气魄和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宏大创建力气。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欢乐)1.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始于()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D.东晋2.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A.陶潜的诗B.顾恺之的绘画C.王羲之的书法D.曹操的诗3.女史箴图是谁的作品?()A.吴道子B.顾恺之C.张择端D.齐白石4.位于今日河南洛阳的闻名石窟是()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莫高窟D.乐山石窟5.云冈石窟位于哪个城市?()A.西安B.洛阳C.南京D.大同6.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头最远的是()A.兰亭序B.洛神赋图C.女史箴图D.龙门石窟佛像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他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他做事又特别仔细,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当时人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请回答:(1)这位画家是谁? (2)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学问拓展(学问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实力)他从小习书,年轻时就以擅长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著称。后人赞美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他的作品视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摘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我的新收获:这位书法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你认为他取得胜利有什么“秘诀”?请你讲一个有关他的故事。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章节 第2122课时 课题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科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运用日期 月日 学习目标:1、记住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记住书法上的王羲之、绘画上的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2、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加民族骄傲感。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龙门和云冈石窟。学习过程:(老师寄语:信任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学问,登记发觉的问题 1、南朝的_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_。他利用前人创建的“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_年。 2、北朝的_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农学家,他写的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_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北魏的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_专著,具体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著。 4_,_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间,书法字体由_、_、转化为_,_书和_书也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_,或_,_。代表作为_,有天下第一_的美誉。王羲之北后人称为“_”. 5.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闻名画家许多,以_最为精彩。代表作有_和_。 6我国闻名的两大石窟有_和_, 这些石窟雕像_,同时汲取了_的优点。 二、合作探究 你能试着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艺术成就吗?三、拓展提升 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A、辉煌绚丽B、达到鼎盛C、承上启下D、无所成就2、在你计算圆面积时,必需运用的一个常数是A、半径B、直径C、周长D、圆周率3、水经注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文中提到的“巴东三峡”在A、黄河B、长江C、黑龙江D、淮河4、齐民要术的要术是指A、果树种植技术B、农夫要求的技术C、农业技术与方法D、养殖家畜的技术5、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A、前秦B、西魏C、北齐D、北魏6、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是在A、东汉末年B、北魏C、魏晋D、西汉7、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A、“天下第一行书”B、“天下第一隶书”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草书”8、山西大同是煤都,在这里还有闻名的石窟艺术,指的是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乐山大佛9、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刘歆B.刘徽C.祖冲之D.阿尔卡西 10.南朝时期闻名科学家祖冲之最重要的贡献是() A.编制大明历B.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编制太初历D.著作的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 1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郦道元B.贾思勰C.王叔和D.葛洪 12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的是:() A.论衡B.水经注C.齐民要术D.脉经 13、关于齐民要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作者是我国闻名农学家贾思勰 B.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 C.它的内容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的各个方面 D.是在南朝齐梁间出现的一部重要农书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