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线段》教案分析人教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线段教案分析人教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数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数学教案 第3单元 角的度量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相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相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难点:建立角的正确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老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就是直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和线有关的学问。 二、学习新知 1.相识线段。 (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为了表述便利,两点处分别标上“A”、“B”,这就是线段AB。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 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相识直线。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课件显示) 提问:直线有端点吗?能量出长度吗?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 直线除了用“直线AB?”表示,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3.相识射线。 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提问:射线有端点吗?有几个?能量出长度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 4.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绽开探讨,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分与联系。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 5.相识角。 (1)我们相识过角,下面的图形都是角。 (2)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点,两条射线。 归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怎样表示一个角呢?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留意与小于号“”区分) 记作:1 记作:2 读作:角1 读作:角2 (4)运用上面的学问,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角,读一读。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39页上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并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 2.教材第39页下面的“做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角。小组或同桌之间相互数,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3.教材“练习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画?再动手画一画。 指名汇报:你发觉了什么? 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多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各种线会常常出现;通过画图、对比很快找到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分;真正理解角的含义,培育学生视察、操作、比较及抽象、概括的实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射线教案 一、课前系统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839页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二年级“相识线段”为基础来学习本节课的,这节课有为后面的角和平行线、垂线及平面图形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学生分析 学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实力起先形成,起先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相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2、会用字母正确地表示线段、直线和射线。 3、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实力。培育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直线和射线的相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 互动合作独立思索 (六)教学用具 PPT手电筒激光灯刻度尺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和新课导入部分 一、激趣引思 今日给大家带来两个动画片里的人物不知道大家相识不相识?(喜羊羊和灰太狼) 喜爱谁呢?为什么呢?(喜羊羊聪慧,有才智等) 喜羊羊在羊村呆久了,想去大城市转转,但是现在有三条路可走,那条最近呢啊? 【借用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和灰太狼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求知欲望,引出线段说出线段的特点,并知道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两点连线中线段最短。从而达到引出本课的意图。】 (二)师生互动部分 二、自主探究 1、线段的表示方法 师:我们又重新相识了线段,现在让我们自己也画一条线段好吗?你觉得画一条线段要留意哪些问题?师:画线段是从一点起先画,画到另一点结束。先画一个端点这是线段的起先,画线到另一个端点是线段的结束,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叫“有始有终”。(做事情像线段一样,有始有终)师:为了表述便利,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如线段AB。现在同学们也动手画一条线段,并标出字母。 【让学生自己画线段,在操作的同时理解端点和线上点之间的区分概念,明确线段的特征。同时进行德育教化,做事要有始有终。】 2、相识射线 师: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家用电器(激光灯),你们认得它吗? 生:相识,手电筒。 师:(小电筒的开关打开,对着墙壁,)你发觉了什么? 生:打开了,对面的墙上有个小亮点。 师:你知道这个小亮点是哪里来的吗? 师:对,这条光线就是从小电筒里射出来,然后照到了墙壁上面。这条光线可以看做是什么呢? 生:线段 师:它是一条线段。它有两个端点。那你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吗?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远方。 师: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远方,你还能量出它的长度吗?为什么?(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没有终点、无限长等) 师:假如不受任何阻碍,想像一下,这束光线将会穿越天空,冲出云层,穿过宇宙这束光线它长吗?手电筒的光源灯泡我们就可以把它近似地看作一个端点,它射出的光线向外无限延长,像这样的光线就可以看作是射线。 师: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射线?(汽车灯、探照灯、太阳光等) 师:象汽车灯、太阳、投影仪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射线)。 师:现在你能说说射线是怎样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行度量) (课件展示) 师:用一句词语表示射线(有始无终) 【以学生熟识的激光灯为教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出射线,结合生活实际和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射线的概念】 3、射线的表示方法 能仿照表示线段的方法来表示射线吗? 你能试着画出一条射线吗?可以把射线画完吗? 【用对比的方法来画出射线和射线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寻规律,提高学习的爱好和驾驭学习的方法。】 4、认知直线 师:刚才我们相识了线段和射线,可是还有一种线在我们生活中很熟识但却很不好找的,大家能猜出它是谁吗? 师:那么直线又有什么特征呢(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行度量) 可以在生活中举个关于直线的例子吗?学生左思右想可能想不出来。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家听听符合不符合直线的特点金箍棒 生:是是。 课件演示:动画延长直线 师:如何画一条直线呢?(先探讨再画)假如用一个词语表示是什么?(无始无终) 师:直线的表示方法呢? 【结合上面的方法学生可以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并画出一条直线,有部分不太理解的同学我们实行小组合作沟通,通过学生间相互沟通合作完成】 三、沟通反思 1、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下面我们起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表格。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这次活动请大家这样做: 1、小组合作,团结探究。 2、请每个小组把探讨好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3、选好代表在全班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完成上表,同学在相互探讨沟通中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 2、他们之间的联系 师: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发觉了这三种直直的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那我们来视察一下,他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课件显示(显示线段和射线从直线中截出来。)学生视察。 师: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直线里有线段、直线里有射线等。) (小结):直线里可以取出线段和射线,我们就说线段和射线可以看成是直线的一部分 【通过课件展示把抽象的问题详细化,更能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 3、拓展延长。 师:依据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直线和射线都可以延长,画的时候不行能画完。所以只须要画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那现在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画一画。 师:请大家在纸上点一点,通过这一点画直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 “通过”什么意思?(这个点是线上的点) 师:我们来试试看,看你在半分钟内可以画多少条。一边画一边在心里数,你一共画了多少条. 师:那大家想想,假如时间不限制,你可以画多少条?那说明,通过一点的直线有多少条呢?(课件显示) 从一点动身可以画多数条射线。“从一点动身”什么意思?(这个点是端点) 师:现在请大家在纸上点两点。大家猜猜要同时经过这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师;好,我们还是来试试。大家画一画。 学生汇报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通过拓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线的相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并下一节课“角的相识”的做铺垫】 板书设计 线段有始有终 射线有始无终 直线无始无终 (三)课堂总结部分 1、分类 2、推断: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射线的长度是直线的一半。() (4)直线是无限长的。() 3、选择 画一条长3厘米的()。A、直线B、射线C、线段 经过两点能画()条直线。A、1B、2C、多数 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A、4B、20C、多数 4、数一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部分 展示图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发觉数学。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中的习题P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让学生进一步相识线段,使学生相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2、使学生相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探讨数学的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视察事物,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概括的初步实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角和射线、直线的特征。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打算】教具:老师打算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手电。学具:三角板、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1.小虫子回家,引入直线2.生活中还有许多线是直的,课件出示。你还知道哪些线是直的吗?3.你们用过手电筒吗?其实手电筒的灯光也有数学学问,你们信任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这是什么?(打开手电筒,射向天空与墙壁)它的光线是从哪儿发出的?射向了哪儿?(2)假如我们把灯泡和墙壁上的亮点看作两个点的话,那这条光线可以看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能用一把长尺量一下这条光线的长度吗?你打算怎么量呢?(3)师小结:也就是说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2、今日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有关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二、互动沟通,展示成果对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你想知道什么学问?(一)个人展示,小组沟通学生独立自学教材35、36页并完成“做一做”。(老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沟通、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小组沟通时可以依据学习目标先2人或3人相互说一说,再相互质疑评议,假如有不同看法和看法的可以提出来在小组内探讨。(二)小组展示,全班互动。1.小组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加以补充,还可以依据这位同学的发言来提建议与想法。2.课件展示。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能够测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行度量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行度量长度。3.列表格整理三者之间的区分于联系: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直线射线线段区分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行度量。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行度量。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巩固练习:试推断哪些是线段、直线、射线。指名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5.相识角的概念、特征、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角?三、练习巩固,检测成效同学们能擅长视察身边的事物。希望你们能在学习中勇攀高峰,只有登上峰顶的人才能见到最美的风景。接下来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1.抢答:课本第39也做一做: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2.找角奇妙夺宝之旅第一关:火眼金睛区分线段、直线、射线。其次关:明辨是非是区分线段、直线、射线三者的特点。第三关:选一选:选出合适的答案。第四关:数一数,依据角的定义图中有几个角。第五关:依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数一数图中分别有几条。第六关:做个小判官。(1)小明画了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2)直线比射线长。(3)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射线组成。(4)线段是射线上的一段。四、课堂总结,拓展延长1.这节课你又相识了哪些数学挚友?(直线、射线和角)你能再来说说它们的特征吗?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好呢?2.课外延长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藏着很多的数学学问,平常大家要留意视察、留意发觉,做个“有心人”。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相识直线射线线段区分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行度量。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行度量。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射线、直线和角的相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验视察、画图和沟通等活动,相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相识角的特征,知道角的符号,会用符号表示角。 2. 使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获得胜利体验;能运用所学学问说明或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 相识射线、直线 1. 教学射线。 老师演示:将红外线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灯泡与墙上的光点可以看成线段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间的光线可以看成是线段) 谈话:线段有什么特点?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现在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你还能找到另一个端点吗?(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没有终点、无限长等) 谈话:像这样的线,我们把它看作射线。(板书:射线)大家一起来观赏一个短片。(播放短片:一组大型彩灯射向天空的夜景) 谈话:绚丽的灯光把城市的夜空装扮得特别美丽,你能画出一条射线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再想一想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画射线,老师巡察。 反馈:谁来把你画的射线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中画出的射线可能有下面两种状况: 学生相互评价,并归纳射线的特点。(板书:一个端点,无限长) 评析:老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阅历,用学生熟识且感爱好的红外线手电筒,引导学生视察当灯光照在墙壁上时,光线是一条线段;当光线投射到更远的窗外、天空时,就成了一条射线;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射线的特点,通过“没有终点”等词语感受“无限”的含义。同时让学生在画射线的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射线的表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 2. 教学直线。 谈话:刚才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画出射线。假如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呢?把刚才画的那条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 谈话:(多媒体演示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像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板书:没有端点,无限长) 提问:你能把射线改画成一条直线吗? 学生操作后反馈。 评析:学生尝试画直线、多媒体演示画直线、用语言描述直线的特点等活动,强化了学生对直线的感知,加深了对“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的理解;让学生把射线改画成直线,有利于学生感受射线和直线的区分。 3. 比较。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相识了射线和直线。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依据学生口答,完成下面的表格: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 直的 有一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 直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 4.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评析:用表格的形式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加以归纳整理,突出了三种线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线段、射线、直线等概念的理解。同时教给学生肯定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 5. 拓展延长。 谈话:通过一点,你能画出一条直线吗?还经过这一点,能再画一条直线吗?像这样接着画下去,看谁画出的直线多。 学生按要求画直线,等有学生不情愿再画时,让全班都停下来。 提问:老师让大家比一比谁画的直线多,可有些同学画着画着不画了,为什么?(经过一点,可以画多数条直线,像这样画下去,恒久也画不完) 在黑板上点两个点,提问: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一条直线)自己练习本上点两个点,画一画。 小结:经过一点,可以画多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学问。(多媒体演示:工人砌墙,体育老师画点定位,田径竞赛中的终点线等) 评析:让学生通过画直线的竞赛,体会经过一点可以画多数条直线,再次感受“无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操作体会“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并通过实例说明数学学问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6. 教学“想一想”。 出示下图。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一起来看这里的图,连接A、B两点有三条线,哪一条最短? 小结:两点之间的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所以,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评析:通过视察和比较,明确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全部连线中线段的长度最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相识。 二、 相识角 1. 相识角的特征。 谈话:通过一点,可以画多数条直线。那么通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呢?(多数条) 操作:请你从一点起,在练习纸上画出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反馈(略)。 提问: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什么?(板书:角) 谈话: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画出角的?什么样的图形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 请一个学生上黑板画角,其余学生再画一个与前面不同的角,并和同学说说自己画的步骤。 归纳: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2. 相识角的符号和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相识了角,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加深对角的相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7页,自学例2,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又了解了哪些有关角的学问。 学生活动后,组织沟通,明确角的符号和读、写方法,角的各部分名称。 评析:放手让学生由一点起画出两条射线,并通过沟通,揭示了角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自学,相识角的符号、角的各部分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条射线,一共有几个角,再推断这几个角各是什么角。 2. 在下面的直线上找出两个点,使两点间的距离为5厘米。 学生活动后小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是线段。 四、 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学问?(依据学生回答,揭示课题)你是怎样相识射线、直线和角的?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 课外实践 下面是一个正方形纸,假如用剪刀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有几个角? 评析:课堂总结不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学问,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疑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阅历,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力。课外实践题的设计,富有肯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育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四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信息窗1射线、直线和角导学案(青岛版) 射线、直线和角教学目标:1.相识直线、射线和角,了解角的表示方法几个部分的名称。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驾驭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分。3.在视察、操作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发展富好感及空间观念。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和角的相识。难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分与联系。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一师:车灯射出的光线有什么特点?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1.相识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视察射线,找寻特征。3.射线的画法。三、分组合作探讨解疑探讨: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分和联系? 2.通过一点画两条射线,形成什么图形?小组合作完成。四、展示点评总结提升1.角: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2.角各部分的名称。3.角的表示方法。五、清理过关挑战自我1.推断:(1)一条直线长5厘米。()(2)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3)黑板的边是一条射线。()(4)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没有端点。()(5)直线比射线长。()2.按要求画一画。(1)过A点画一条直线。(2)过B点画一条射线(3)以C点为顶点随意画一个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算盘学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宏大独创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加民族骄傲感。 2、让学生相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重点:相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打算: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宏大独创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独创了算盘,起先用算盘进行计算,始终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 相识算盘 (1)谈话:细致视察算盘,你知道它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吗? 老师出示算盘,引导相识: 现在的算盘形态不一,算盘有矩形木框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子分上下两部分,算珠内直柱叫“档”一般为9档,11档,13档。档中横梁上一个珠子表示5,梁下有5个珠子,每个珠子表示1.(课件显示) (2)师:算盘的个位在哪啊?(出示课件说明) 出示小红的话:我选最右边的一档作为个位,向左边其次档是十位,第三档是什么位?(百位) 细致视察,小明定的个位在哪啊?和学生一起探讨定数位的方法。 (必需从左往档框梁下珠下珠右依次定位) 老师小结:个位在哪里都可以,只要你标记一个档位是个位,其余的数位也就确定了,一般状况下,我们现在把最靠右边的梁记位个位,依次往左推算,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三、介绍在算盘拨数的方法 1、相识档、上珠、下珠 2、拨珠的方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拨去上珠用中指。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个位,试一试,拨出“1”(让学生用大拇指在下珠拨2个珠子) 接着拨2,3,4 “5”怎么拨? “6”怎么拨? 试一试:拨出1-9.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十位,试一试,拨出10-90 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十位,试一试,拨出100-900 3.尝试拨出563. 说说563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要求学生在算盘上拨563,老师巡察检查。 四.巩固练习 1.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老师在算盘上拨数,学生读写。 2.完成教材P78“做一做” 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数学嬉戏 (1)同位每人拨出一个数。然后俩人分别说出、写出算盘上所表示的数。 (2)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相识了算盘,你会用算盘上表示数了吗?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1课时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阅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两位数除以整十s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敏捷驾驭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2、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教学打算:例题图主备老师的教学策略特性修改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笔算:48÷465÷693÷3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学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2、学习口算方法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3、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完成。 4、学习笔算方法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缘由。练习:80÷40 5、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6÷20220÷30 6、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回答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沟通口算方法并汇报探讨状况,师小结 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说说笔算过程想想做做1、估算下面各题:80÷40160÷80200÷50210÷70270÷90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学生练习并验算 3、“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读题,理解题意。问:7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 说说计算方法 让学生说说怎想的课堂总结今日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页例题,“试一试”,第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2、使学生在探究、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阅历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实力。教学重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教学打算:多媒体、小黑板主备老师的教学策略特性修改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索方法120÷40560÷70420÷60240÷80320÷40对口令答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2、提问:420÷30得多少,能估计一下商是多少吗?学生列式 学生回答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估算出结果 2、笔算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察指导。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 3、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4、新课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师小结,补充完整。学生独立思索,同桌沟通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学生回答方法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1题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全班沟通,分析错误缘由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引导学生视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觉?(重点体会长方形面积肯定,长发生改变那么宽也发生改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版演。选择其中两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四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学问点概括第一单元大数的相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4、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数位依次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根据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中间要用“=”连接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方法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假如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假如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0、我国在十四世纪独创的至今仍在运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键是运算符号键。其次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能测量它的长度。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能测量它的长度。3、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它的长度。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5、过一点可以画多数条直线和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叉开的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10、对顶角相等。11、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和是360度。12、直角等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13、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14、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1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小时,16、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最终将它们的积加起来。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3、积的改变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例如1:已知:A×B=215,则A×B×2=()。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即215×2=430,所以A×B×2=(430)。例如2:已知:2×A×B=200,则A×B=()。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即2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