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022.docx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022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52 第一章人口的改变第一节人口的数量改变学案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学习重点: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学习难点:通过不同的图表来推断人口增长特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诞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诞生率诞生人口/总人口×100%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诞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为单位计算。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P3活动题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2%,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0年后会增加多少人?假如10年后,自然增长率变为1.7%,那时人口增加多少人?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数量多少的因素:、读图1.2思索:世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的时期?为什么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读图名。(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的人口数)。(3)判读图形改变特征(两图中曲线的改变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增长的状况)。(4)思索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2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和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肯定下降。3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人口数量状况数量数量持续增加数量人口增长状况增长增长明显加快空前增长人口改变缘由人们获得食物实力低,抵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死亡率下降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难和疾病防卫实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加读图思索(图14)1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阅读地理柱状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读图名。(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3)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2.读图思索(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2)200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3)比较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3随意选择两个大洲或地区,从人们的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经济发展水同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缘由。4、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改变自然增长水平人口增长特点缘由今后改变趋势典型国家人口政策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渐渐削减俄罗斯、德国、日本激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人口增长起先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安排生育,限制人口增长探讨: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哪些问题?(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特点人口增长模式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向,继而向转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缘由是:。转变的因素:、国家政策、自然环境、。3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改变特点人口增长模式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缘由原始型高凹凸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挡自然灾难和疾病的实力很差传统型凹凸高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挡灾难实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靠大现代型低低低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削减,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4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地区代表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备注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20世纪50年头后,发达国家的人口诞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头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发展中国家亚非拉由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诞生率仍较高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1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欧洲B非洲、欧洲C非洲、北美洲D拉丁美洲、大洋洲2、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BCD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改变曲线两幅图,完成35题。 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1B2C3D4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样的是()A埃及B中国C新加坡D德国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是()ABCD6图中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实行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70激励生育B60安排生育C15实行移民政策D30激励人员出国 三角坐标图是近年高考的热门题型,它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坐标轴,表示三种不同或相同类的地理数据。判读三角坐标图的一般方法是:肯定起始边。按须要读取某数据的坐标轴0值相交的另一条坐标轴即为起始边。二作平行线。要读取某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可以过这点作起始边的平行线,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数值即为我们所要读取的数据。7下图中,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的是() A.aB.bC.cD.都不是8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甲组人口数2022502501000死亡率0.5%0.6%2%0.92%乙组人口数350600501000死亡率0.8%0.7%2.2%0.81%(1)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2)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缘由是。(4)社会经济更加达,死亡率应当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缘由是 参考答案7B8.(1)低(2)高(3)甲组老年人口比重高(4)人口老龄化严峻(疑问解答:在人们看来,社会经济更加达,死亡率应当越低,但上表中的数据却显示出相反的结果,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年龄结构缘由造成。)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设计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课时支配: -两课时 * 以下内容为完整课时的教案,对试讲10分钟起启发作用,所以同学在试讲中遇到类似材料,还必需细致看清晰试讲要求。细致看材料进行着重了解。做到熟识能讲!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1、了解人口数量改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缘由 3、驾驭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探讨,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探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缘由。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老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诞生率诞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诞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 老师讲解:当人口诞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诞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诞生率和死亡率共同确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改变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改变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老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判读图形改变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改变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思索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改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索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缘由。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 老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索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肯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三、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改变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 让学生读图,思索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改变(2000年)表。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改变(2000年)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激励生育的政策) 老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激励生育 意大利的诞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激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专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赐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起先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诞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诞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实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激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实行什么人口政策?(安排生育,限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将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果巨大,但依旧任重道远。) 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诞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实行不同的人口政策。 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2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本条标准的详细含义如下:A、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B、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C、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D、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诞生率的影响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亲密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定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肯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事实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殊强调分析,所以老师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可以先为学生供应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运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留意这点。二、教材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支配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其次章中,须要去分析挖掘教材.三、学情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学问,学生在义务教化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中学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化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亲密,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中学学生具备肯定的调查探讨、逻辑思维和分析实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实力,开放性思维实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实力。虽然在初中已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学问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学问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育综合分析实力和创新意识。四、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驾驭人口自然增长的确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缘由刚好空分布。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4、驾驭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实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探讨,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化地分析。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育酷爱家乡的情感。五、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缘由及分布特点。六、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缘由。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探讨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八、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十、教学过程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与备注导入播放视频:世界人口的增长给出问题:材料中说明白世界人口的什么特点?带者问题看视频初步概括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视频内容丰富易激发学生爱好,带者问题观看其目的性强,培育获得信息的实力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改变特点引导读图:课文图1.210万年来人口增长结合地图册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1、两张图有何异同?2、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哪个阶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3、图1.3表示出第几次科技革命人口最迅猛增长?4、对比农业革命前与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独立读图思索,并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以四大组为单位竞争回答或补充培育学生读图分析实力,驾驭读图方法熬炼学生独立思索与自学实力,培育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2、人口数量在空间上的改变特点过渡:近100年来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长吗?引导读图:图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1、图中哪3个大洲人口数量增长较多?2、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3、为什么近50年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以欧洲为例)4、为什么近50年来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飞速?(以亚洲为例)过渡: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不同,人口政策也有所差别,引导读图1.5及阅读部分并思索:5、表中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增长率。6、假如把我国的人口政策与日本对调,将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读图思索并计算说明合作探究:分2大组各探讨一种地区,组内以4人为单位。探讨分析,组间沟通,得出结论归纳两大洲人口增长的共同影响因素阅读并分析图表合作探究,表达沟通培育读图分析与挖掘信息的实力,明确人口基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分摊任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突显两大洲的可比性。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力。学会分析与归纳人口增长区域差异的缘由,并能理解区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假设具极端性,易激发学生爱好,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人口问题,辨证地看待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2、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特点4、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简介人口增长模式引导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1、人口诞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间有什么关系?2、图中有哪几种人口增长模式?各有何特征?对应图中横坐标给出表格3、人口增长模式是如何实现转变的?为什么?引导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并给出要求:A把表1.2芬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转变绘制成曲线图B完成活动第1题指导评价展示曲线图过渡:从古到今生产力水平不同,不同地区之间同样存在差异,请分析推断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给出资料: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改变(2000年)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诞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自主学习:读图并完成上表。分析利用案例1,并绘制曲线图合作探究:结合学生自己绘制的图与表格分析模式的转变与各个指标的改变关系。分析并归纳模式转变的缘由及找出主要缘由,完成活动第一题。地区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1.11.00.1发展中国家2.50.91.6全世界2.20.91.3中国1.50.90.6利用图1.6对应推断以上四种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填表可培育学生提取信息的实力图与表转换,熬炼动手绘图实力进一步理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缘由有多方面,其中生产力水平是主要因素明确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乡土地理探究过渡:我国在2000后以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而我国领土广袤,区域内部还是有差别的,可知泉州地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课前布置的人口调查:引导分析:1、调查的结果说明白泉州的人口的自然改变有什么规律?给出资料:1965-2022年泉州地区人口自然的改变状况并转化为曲线图。引导分析:2、1965年与2022年泉州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各项指标有何特点?分别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3、两种模式如何转变?缘由是什么?其中最关键的缘由是什么?与芬兰是否相同?延长:泉州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了,安排生育政策也习以为常了,有人说安排生育可以松一口气了,你认为呢?除此以外泉州已经没有其他人口问题了吗?课外调查调查内容为:1、你的爷爷或奶奶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2、你的父亲或母亲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3、你的亲兄弟姐妹有几个?4、最近几年结婚的某一亲戚一般生几个孩子?读图表分析合作探究探讨感爱好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写成小论文。结合乡土地理进一步巩固与延长,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中到处皆地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与动机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育酷爱家乡的情感强调安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关键作用进一步重视我国我区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增加人口要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意识,增加法制意识。课堂小结课堂课后练习。板书高三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31 其次部分人文地理 第一章人口的改变 第2节人口的数量改变 一、选择题 (2022济南3月)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改变现象。据图1、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改变曲线图。若图中所示改变趋势持续下去, 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养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解析:图中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年下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导致 诞生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 答案:B 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是() ABCD 解析:可以抓住我国生育高峰出现时间来排序,人口高峰期是渐渐上移的,不难选出 D选项。 答案:D 依据2022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探讨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头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建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读我国人口抚养比改变示意图,回答35题。 3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的缘由是() 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B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 解析:我国从20世纪70年头起先实行限制人口的政策,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导致人 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下降的时间不长。 答案:C 4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其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A高少儿、低老年B低少儿、低老年 C低少儿、高老年D高少儿、高老年 解析:因为儿童和老年人属于被抚养人口,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少儿、老年人比例低时, 国家的抚养开支最少,处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答案:B 5“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社会成员须要供给的子女比较少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 劳动力丰富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ABCD 解析:“人口红利”期干脆的表现是社会负担最小化,劳动力最大化。 答案:A 依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探讨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图中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阶段,人口诞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阶段,人口生产处于高诞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解析:由图可知,阶段,人口诞生率并未大幅下降。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诞生 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因为安排生育政策 的实施。 答案:C 7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B1963年C1975年D1985年 解析:依据所给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 可知,1963年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最大。 答案:B 8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B人口诞生率特殊高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汲取实力有限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解析: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说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 汲取实力有限。 答案:C (2022成都市重点中学联考)读某地区2022年人口资料表(单位:人)回答910题。 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诞生人数死亡人数 169000142000270002202250 9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 解析:从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区诞生率为1.3%,死亡率为0.5%,属于现代型。 答案:D 10该地区() A大量人口外迁B城市化水平高 C人口增长过快D老年人口比重递减 解析:表中数据并未涉及该地区的人口迁移状况,所以A无法推断;从表中数据可以 计算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84%,所以B对;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区的人口 自然增长率约为0.8%,增长较慢;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自然增长率比较 低,老年人口比重渐渐增加。 答案:B 11(2022佛山)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 数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实力。图中显示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其他各省由大到小依次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上 海的最大。 答案:A (2022江苏南京一模)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改变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看出,19642000年,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14.4%;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3.4%; 到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进入老龄化社会。 答案:C 13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劳动力严峻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浩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削减 解析: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青壮年人口比重仍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不存 在劳动力严峻短缺问题,但就业压力大。 答案:C (2022山东试验中学诊断)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改变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期人口诞生率最高 B到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时期人口改变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与时期相比,人口总数肯定相等 解析:据图可知,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到时期不断增加,时期人 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至期间,人口总数不断 增加。和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时期人口总数最多, 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 答案:B 15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B韩国C澳大利亚D美国 解析:选项所列国家中尼日利亚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时期 相符。 答案:A 二、综合题 16(2022江苏扬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三种生产概念图 (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缘由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 决老龄化的影响? (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别,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第(2)题,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头以来实行安排生育政策, 人口诞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第(3)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 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 s污染。 答案:(1)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实行安排生育政策。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 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 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17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 试述其缘由。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缘由, 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第(2)题,美国的人口增长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宗教.二是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 第(3)题,我国长期实行安排生育政策,因而诞生率低,印度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人口 增长率相对较高。 答案:(1)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 比低收入国家低。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的人口政策不 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 (2)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不实行安排生育政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安排生育政策实行早,限制严格,效果显 著。印度受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安排生育执行困难。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 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 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