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docx
-
资源ID:62225127
资源大小:13.3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docx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摘 要 目的:视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予中医辨证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照组30例西药常规化疗加激素及胸腔穿刺抽水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视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4.44%;比照组愈显率80.0%,2组愈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明显降低了并发症及复发率。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治疗 中西医结合 1996年4月2008年1月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36例,采纳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满足疗效,与30例西医常规化疗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96年4月2008年1月住院收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男女比1.2: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674岁,平均38.5岁;病程1周3个月余,单侧胸腔积液者27例,双侧胸腔积液者9例,并发膜腔积液者5例,合并糖尿,病者3例,中等以上胸腔积液(B超示胸水最深40mm)者27例,少量胸腔积液者(B超示胸水最深40mm)9例,包袱性积液者4例,胸腔积液为草黄色者25例,胸腔积液为血性者6例,中医辨证饮停胸胁型25例,络气不和型5例,阴虚内热型6例。比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36.9岁;病程3天2个月余,单侧胸腔积液者23例,双侧胸腔积液者7例,并发膜腔积液者3例,合并糖尿病者1例,中等以上胸腔积液(B超示胸水最深40mm)者24例,少量胸腔积液者(B超示胸水最深40mm)6例,包袱性积液者2例,胸腔积液为草黄色者26例,胸腔积液为血性者4例,中医辨证饮停胸胁型21例,络气不和型4例,阴虚内热型5例。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胸腔积液的量及颜色,中医辨证分型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符合好用内科学1拟定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比照组高养分饮食,卧床休息,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的原则。异烟肼0.3g,1日1次;乙胺丁醇0.75g,1日1次,两药均晨起顿服;利福平0.45g,1日1次,睡前顿服;吡嗪酰胺0.50g,1日3次;强的松30mg,1日1次,晨起顿服(全并糖尿病者不用),至症状减轻或胸水消逝,渐渐减量,共用46周停药;中等以上胸腔积液者,胸腔穿刺抽水,每周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分为3型:饮停胸胁型:咳唾引痛,咳逆气喘息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一侧,病侧肋间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治以逐水祛饮,方以椒目瓜蒌汤加减,桑白皮15g,葶苈子10g,苏子10g,陈皮10g,半夏10g,椒目10g,茯苓15g,瓜蒌皮10g,生姜皮10g,白术10g,桂枝6g,丹参10g,赤芍15g,水煎分2次口服,早晚分服。络气不和型:胸胁难受,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迁延经久不已,舌质薄,质暗,脉弦。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方以香附旋覆花汤加减,旋覆花10g,杏仁10g,半夏10g,茯苓15g,香附6g,陈皮10g,丹参15g,赤芍15g,当归10g,红花6g,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阴虚内热型:胸胁闷痛,形体消瘦,咳呛时作,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方以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0g,地骨皮20g,百部10g,郁金10g,沙参10g,天花粉15g,川贝母10g,鳖甲30g,莪术10g,赤芍15g,甘草6g,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疗效推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逝,X线及B超示胸水完全汲取,血沉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X线及B超示胸水明显削减,血沉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效: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及B超示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比较,结果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比照组。见表1。 讨 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茵通过淋巴管或经血行播散或从胸膜下肺部结核病灶干脆扩散至胸膜,人体对结核发生变态反应状态时,胸膜受结核茵的感染而致。是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缘由之一,其病理变更为胸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胸膜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血浆从毛细血管渗出,集聚于胸腔中。当有大量纤维蛋白沉于胸腔时可发生包袱性积液或广泛性粘连2。该病好发于中青年,近年来在本地老年有多发趋势。 本病属祖国医学“悬饮”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强;肺虚卫外功能不强,时邪侵蚀肺体,或感受寒湿,饮食不当,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宣,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全身,饮停胸胁,发为本病。饮停胸胁,阻碍气机,痰烛瘀滞,暗耗阴液为主要病机;其特点为本虚标实。其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缓急。笔者依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将其辨证分为3型而分治;饮停胸胁型治以逐水祛饮,药用葶苈子、桑白皮泻肺逐饮,陈皮、半夏、苏子降气化痰,椒目、茯苓利水导饮,桂枝、白术通阳健脾化饮,丹参、赤芍活血化瘀通络。络气不和型治以理气活血通络,旋覆花、杏仁、半夏降气化痰,香附、陈皮理气解郁,丹参、赤芍、红花、当归活血化瘀通络。阴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药用桑白皮、地骨皮清肺降火,天花粉、沙参养阴生津,鳖甲清虚热,百部、川贝润肺病止咳,莪术、赤芍活血通络。笔者在治疗过程,始终注意活血化瘀,活血化瘀之药既能促进胸水汲取,又能防止胸膜肥厚粘连。因此,笔者认为应用中医辨证,中医分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既能防止西药的毒不良反应,且能削减胸膜粘连,又能缩短疗程,见效快。 参考文献 1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578. 2 方药中.好用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0.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比照组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