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docx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 摘 要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2例发病6小时内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第1次血肿清除率>80%者占92.5%。血肿清除手术时间短,患者复原期缩短,并发症少,复原志向。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平安有效。 关键词 超早期 小骨窗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28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1月收治经头颅CT证明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男23例,女19例,年龄4775岁,60岁以上30例(71%),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后意识状态分级:级3例,级11例,级22例,级6例。CT示出血位于外囊12例,内囊30例,其中破入脑室6例。血肿依据多田公式计算,3050ml者26例,50100ml者16例。 手术方法:均在发病6小时内急诊手术治疗,选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全身麻醉,术前及术中依据患者状况予以药物降低血压及颅内压。采纳CT定位,以血肿最厚处层面相应头颅投影点标记为中心,平行于外侧裂投影线的颞部斜切口,长45cm,直达颅骨,乳突撑开器牵开头皮全层,在颅骨上钻孔后,咬骨钳咬除颅骨,扩大骨窗至2.53.0cm。切开硬脑膜前先穿刺抽吸血肿减压,然后再切开硬脑膜。在颞中回中后部横形切开皮质1.5cm,沿穿刺针向血肿方向用窄脑压板分别由浅入深,直达血肿腔,自动牵开器牵开,冷光源下血肿腔内细心操作,吸引器低压轻缓吸除血肿,尽量少损伤血肿壁,对活动性出血点双极电凝止血至注入生理盐水回流液清亮不漂血丝,深部穿支血管勿损伤;对血肿壁上黏附坚固、不易吸掉小血块保留,勿牵强清除。底部血块也可保留部分,不行强行剥离。原则上在不增加脑创伤和损伤血管的前提下尽可能清除血肿。对血肿未能完全清除或破入脑室者,血肿腔内留置内径2mm硅胶引流管,对破入侧脑室者术前常规额角行侧脑室外引流。对未破入脑室且血肿清除干净者不放置外引流物,缝合硬脑膜及头皮。 术后处理:保持血压平稳,脱水、抗炎、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术后第1、3、7、14天分别复查CT,对残留血肿量10ml者,经血肿腔引流管注入5ml生理盐水加尿激酶2万IU夹管3小时(冬天留意加温),每天2次,直到血肿残留量1:级4例,级15例,级12例,级5例。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 尽管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时机、适应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已有很多报道13。从病理生理改变看,脑出血后67小时,血肿四周起先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坏死,而且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超早期手术能尽早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血肿对四周脑组织的压迫,对血肿四周半暗带区内的神经功能有爱护和改善作用,打断脑水肿继发损伤,削减血肿四周脑组织的水肿和坏死,还有助于削减凝血过程及血液成分崩说明放出毒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其他炎性介质,避开对四周组织的损伤。促使神经功能的最大限度复原,提高治愈率,削减致残率,是较志向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吴中学,赵海高,等.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72-76. 2 崔尧元,卞留贯,张晓彪,等.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234-235. 3 张正庆,颜世清,任学庆,等.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