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1渔舟唱晚︳人音版(五线谱).docx
-
资源ID:62233695
资源大小:13.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1渔舟唱晚︳人音版(五线谱).docx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及反思-1渔舟唱晚人音版(五线谱)渔舟唱晚 学校: 执教 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用书: 朝夕中的倾听内容之一 教学内容:近代筝曲观赏渔舟唱晚 年 级:五年级 设计思路 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筝奇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 1以学生合作探讨的方式,了解乐曲的速度等,体现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2.引导学生听辨、探讨、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育良好的观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拓展训练,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赏实力、审美实力。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是30年头中期古筝家娄树华依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辞加以改编而成的,全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展示了美丽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许。其次部分音乐速度加快,形象地表达了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第三部分音乐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花指奏法,呈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情情景。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2.通过观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酷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忱和民族骄傲感。3.引导学生听辨、探讨、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育良好的观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心情和意境 教学难点 能依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依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教具运用 多媒体课件、古筝等。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 1出示古筝图片以及实物 你知道这件乐器叫什么吗? 2相识古筝: 听古筝演奏的乐曲。3出示课题渔舟唱晚 今日我们就来观赏筝曲渔舟唱晚,感受渔村晚景。设计意图:通过倾听筝曲,营造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爱好,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二、观赏筝曲,整体感知 1倾听古筝弹奏渔舟唱晚师生共同观赏。2老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3出示课题,了解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三、分段观赏,互动体验 这首乐曲一共分了三部分,这三部分所描写的意境不同,我们来一起来分部倾听。1观赏第一部分音乐。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这部分音乐的速度和心情是怎样的。2学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旋律,回味唱晚的意境 1=D 4/4 3 5 6 2 235 332 1 1 6 5 5 6156 1 1 6165 3 566 5661 2 3 设计意图:分段观赏,分析细微环节 观赏其次部分音乐 (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速度、心情。 (2)学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旋律,体会渔舟渐进,湖面上渔歌四起的动人画面。1=D 2/4 1 1() 1() 5 1() 1 1() 1() 5 1()1 1() 3 1() 65 5 5 6 6 1() 1() 6 1() 61()654. 1()654. 1()652. 1()6521()65 2 44 5 5 (3)探讨:速度、心情有什么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心情。.观赏第三部分音乐。(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速度、心情等。(2)探讨沟通: ()() () 乐曲中的“花指”技巧,它仿照的是什么声音? 师小结:花指的弹奏充分发挥了古筝的弦法及音色悠扬的特点模拟出了荡浆、摇橹声和浪花四溅的声音。(3) 反复倾听,感受音乐 .完整观赏 箏曲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上渔歌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现在,我们完整地观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尝乐曲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吧 设计意图:听音乐并配以生动的语言协助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四、拓展体验 除了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老师还带来了其他形式演奏或演唱的渔舟唱晚,我们一起来观赏。1、小提琴渔舟唱晚。2、电子合成渔舟唱晚天气预报背景音乐。3、歌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观赏实力,开阔了眼界。五、板书设计: 渔舟唱晚 古筝 第一部分 速度是缓慢的,心情是美丽抒情的 1=D 4/4 3 5 6 2 235 332 1 1 6 5 5 6156 1 1 6165 3 566 5661 2 3 其次部分 速度变快了,心情更加喜悦了 1=D 2/4 1 1() 1() 5 1() 1 1() 1() 5 1()1 1() 3 1() 65 5 5 6 6 1() 1() 6 1() 61()654. 1()654. 1()652. 1()6521()65 2 44 5 5 第三部分 速度更快了,心情更加热情 1=D 2/4 ()() ()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渔舟唱晚是一首美丽的古筝曲,它的意境特别美丽,好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一起先就利用古筝导入课堂,给学生一种簇新感,很好的创设了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随后通过采纳音画结合,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创建性,在强调观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想、说、唱。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参加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还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同一首乐曲也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与演奏,提高了学生音乐鉴别实力和分析实力。 不足之处:依据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教案。但由于本人实力所限,仍存在很多问题: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化,学生参加的音乐活动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