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沈阳发布三年实施方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docx
-
资源ID:62237987
资源大小:13.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休闲农业沈阳发布三年实施方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docx
休闲农业沈阳发布三年实施方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休闲农业 专题沈阳发布三年实施方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前瞻产业探讨院 二零一八年五月 沈阳发布三年实施方案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2018 年 5 月 14 日,沈阳市政府发布沈阳市推动种植业生产核心区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 年),到 2020 年,核心区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 175 万吨、100 万吨以上,约占全市粮食、蔬菜总产量的 50%、25%。花生、西甜瓜等特色作物产量比 2017 年增加 10%。地产蔬菜质量平安合格率保持在 97%以上,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数量达 900 个。农业浇灌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化肥、农药运用量零增长。建成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 1 个,休闲农业特色村 10 个,休闲农业园区 50 个。一、 三年实施主要目标到 2020 年,建成生产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显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的粮食、蔬菜、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样板区、示范区。(1)生产实力显著增加。核心区粮食、蔬菜产量分别达到 175万吨、100 万吨以上,约占全市粮食、蔬菜总产量的 50%、25%。花生、西甜瓜等特色作物产量比 2017 年增加 10%。(2)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5 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 99%以上,农田有效浇灌面积稳步提高。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 9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 50 亿元。(3)经营体系显著优化。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 4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户覆盖率达 35%以上,比全市高 5 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率达 75%以上,精深加工比例达 50%以上。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 40%以上。(4)发展质量显著改善。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 80%,地产蔬菜质量平安合格率保持在 97%以上,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数量达 900 个。农业浇灌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化肥、农药运用量零增长。(5)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通和全产业链开发。建成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 1 个,休闲农业特色村 10 个,休闲农业园区 50 个。 二、 种植业核心区总体布局(1)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包括玉米生产核心区和水稻生产核心区。以新民市、辽中区、法库县、康平县等产粮大县为重点区域,将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土地平整、土质肥沃、相对集中连片、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划定为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核心区。玉米生产核心区 36 个乡镇,面积 250 万亩,主要分布在辽河和柳河以北的康平县东南部、法库县大部和新民市北部的 27 个乡镇,次区域位于新民市和辽中区的西部交界处,包含 6 个乡镇,最小区域位于辽中区南部的朱家房、于家房和肖寨门镇。水稻生产核心区 32 个乡镇,面积 130 万亩,主要集中在沈北新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区的辽河和蒲河流域的 29 个乡镇,次区域位于苏家屯区西部浑河灌区的 3 个街道。在规划范围内,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实力为主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到2020 年,高标准农田面积稳步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 90%以上。全面普及中高端型、全产业链的大型优质农业装备,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水稻机插率达 90%以上,玉米机收率达 80%以上。(2)蔬菜生产核心区。以新民市、辽中区等蔬菜主产区为主要区域,将具有肯定设施和露地蔬菜种植规模及市场影响力、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相宜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地区划定为蔬菜生产核心区。核心区共 18 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新民市和辽中区的辽河和蒲河之间的区域。以省道107沿线(新民-辽中段)为轴向两侧辐射,重点有新民市大民屯等 17 个乡镇;次区域位于法库县孟家镇,以生产绿色、有机蔬菜为主。以提高优质蔬菜生产实力和加工转化率为主线,建设高标准设施和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引进大型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蔬菜品牌。到 2020 年,建设 30 万亩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初加工率达到 30%。规模化生产企业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数量达到 125 个。(3)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以康平县、法库县西北部地区和新民市柳河流域风沙区为重点,将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实力强,具有肯定品牌影响力的花生、西甜瓜、葡萄、树莓、草莓、花卉、红干椒、杂粮、食用菌(蛹虫草)、寒富苹果等十大特色作物基地划定为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核心区共含康平海洲等47 个乡镇。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加强技术支撑,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到 2020 年,全市十大特色作物面积达到 100 万亩以上,培育 1-2 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主导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带动全市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达到 80 个。激励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成立产业协会,成为特色作物发展的主导力气。三、 主要 完成 任务(1)新型主体提升。核心区建设要以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为主导。优中选优,示范发展 14 家组织高效、运行规范、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2)基础设施提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3)机械化水平提升。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薄弱环节,配置高效、好用、操作简易的农用机械,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机农艺有效结合。(4)科技水平提升。围绕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农业智能化生产、绿色生态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领域,主动搭建农科教合作平台,开展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点建设 60 个,推动农业优势产业技术升级。(5)品质品牌提升。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平安示范县等创建工作,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升 5 个百分点,推动建立质量追溯机制。(6)产业带动提升。激励龙头企业自建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激励龙头企业、农夫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互助服务,探究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培育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深度融合发展。(7)农业电商提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核心区内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3 个以上,入驻自建平台农产品电商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100 家以上。(8)信息化水平提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在核心区内全面深度融合农业农村大数据与农业产业,广泛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企农户实现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支持。前瞻产业探讨院观点:三年实施方案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建成生产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显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的粮食、蔬菜、特色作物生产核心区。引领沈阳市现代种植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