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活动中的运用.docx
-
资源ID:62262164
资源大小:16.0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活动中的运用.docx
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在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蒋多多孙健皓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27-02 摘要通过动作控制两种理论对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分析和传统教学模 式作比较。运动技能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 固与自动化阶段。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新动作的练习引起一系列的新 异刺激,在此阶段运用动作程序理论,使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形成记 忆表征,通过记忆在动作开始前,启动动作练习所需程序,使肢体协 调运动;在动作技术练习自动化阶段,运用动力模式理论,变换练习 环境或者条件,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更熟练和协调。为此,应打 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更加重视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 位。关键词动作控制理论太极拳教学太极拳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实不仅符合生理发展的需要, 还符合体育原理,且对治疗脊椎炎和其他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随着大众健身课的开展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太极拳自身特点 中的健身、攻防效果,对场地和设备要求低,使其在大学和学院,中 小学中得到广泛开展。太极拳进入校园,看似对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是有利的,但通过调查法发现,太极拳教学在高校中的现状则是大部 分学生对太极拳学习并不积极,只是模仿性学习。此外教授太极拳的 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动作,忽略内涵,教学效果差强人 意。这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太极拳不积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合 适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前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新技术和思考掌握新技能的空间,而不该一味 以教师一遍一遍地去单方面影响为主。动作控制中的动作程序理论和 动力模式理论就很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一、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的概念运动控制理论依据控制系统的中心部分和环境特征的不同作用来区 分不同的协调运动。前者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指令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 性,后者更多强调由环境确定的运动指令以及这种信息与躯干、肢体、 神经系统间动态的相互影响。其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理论为动作程序理 论和动力模式理论。动作程序理论是强调中心控制的理论,其核心是 动作程序,它是一种以记忆为基础的结构,控制着肢体的协调运动。 动力模式理论是描述和解释协调运动控制的一种方法,其强调环境信 息的作用以及躯干、肢体的动态特征。动力模式理论的提倡者将人类 的运动控制当作一种复杂的系统,其行为方式与那些复杂生物或物理 的系统相似。人类的动作控制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是从非线性的动 力学观点的角度来解释的。这就意味着,行为在时间上的改变不是持 续的、线性的过程,而是突然发生变化的。二、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在太极拳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太极拳是我国国粹之一,也是武术拳系中特殊的一个拳种,它以强生 健体的功效而广为流传。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舒筋、活血、通络, 在舒畅筋骨的同时达到调理内脏功能的作用。让人更加气血调和、气 血流通、五脏通畅,功能得到明显的善。打太极拳可以舒筋活血,增 强骨骼的柔韧性。和其他运动不同的是,太极拳的练习对场地没有太 多要求,户外居家都可以,这也使许多高校开设了太极拳这一课程, 多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太极拳不同于中国的外语、数学和其他的常规学科,太极拳的学习重 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活动的细节,并在实践中加强身体素质、运动改 进和灌输教育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发现,运 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很不理想。传统的体育 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先将太极拳动作分解成几段,进行分 段教学,每节课由老师进行相应分解动作的示范和讲解展示,再由学 生根据老师的动作示范进行动作片段学习模仿,掌握大体整套动作后, 最后老师多次带领学生重复练习直到熟悉整套的大概组成动作。虽然 太极拳动作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很多身法和步法转变,还有对太极 拳动作整体连贯性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一般很难体会到动 作要领,由于机械的模仿学习,很多学生学完之后整套太极拳里步法 都是一样的,虚实转换不分,太极拳动作连贯性也较差。每节分解动 作连接下节动作生硬、迟钝,使学生感受不到太极拳行云流水之美。 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使老师的“教”占了课程时间的一大半,而学 生只能机械式一味模仿着学,不仅发挥不了太极拳的健身价值还达不 到想要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也使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减弱。而运用动作控制中的雨种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就很好地改善了这种现 象,使学生的“学“发挥到最大化的同时又准确掌握了技术动作。动 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根据不同的 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特点合理安排两种理论的运用。根据学习新技能 的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自动化阶段。在学习技术初期可运用动作控制理论,把技术按程序记忆,准确掌握 动作要领。在熟练掌握技术后,运用动力模式理论,通过改变环境条 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在各种复杂环境 下控制自己思维,动作技术能力和临场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使运动技 能更加巩固和完善,使动作完成更加准确,协调和优美。(一)动作程序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开始都先来源于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过程,在 视觉和其他感知觉的作用下,对技术动作形成初步记忆,建立正确的 动作概念,在练习中通过程序回忆准确做出动作。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单鞭动作为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把单鞭 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是步行,第二个手势,第三身体姿势细节和方 向,第四动作掌握后,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强动作难度,具体如下。1. 在教学中,教师在示范讲解完整单鞭动作之后,应强调单鞭动作所 做步行是弓步,弓步要领,前腿大腿与地面平行,与小腿成90度, 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后腿蹬直,前脚尖向前,后脚内扣。左单鞭做左 弓步,右单鞭则是右弓步。2. 步行熟悉后在说手势要领,左单鞭双掌随腰转动微向上,左手经面前向左画孤至身体左前侧,掌心向外,掌指向上;眼左掌方向视,右 臂展开略高于肩膀,右手掌五指捏住成勾手状。3. 步行和手势掌握之后,教师在说整体动作要领。出腿成单鞭时,前脚掌脚尖向前,后脚掌内扣135度,单鞭手势前手掌高度和鼻尖一样 高,后手臂沉肩,沉肘。4. 正确熟练掌握单鞭动作后,可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加大动作难度。如从开始练习时的高架位单鞭变成中架位或者低架位单鞭等。这样可以 使学生对动作细节建立更细致地分化与抑制,加快动作技能的掌握。 此时学生学习动作还处在泛化、分化阶段,大脑皮层相关中枢开始兴 奋,抑制过程没有建立,条件反射也没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不该收 缩的肌肉收缩。此时一些不该兴奋的中枢兴奋就会在初步学习动作时 致使出现肢体不协调、僵硬、产生一些与学习动作无关的附加动作和 错误动作等问题。因此运用动作控制理论,将技术动作程序化,使学 生快速,准确领悟动作要领。在泛化阶段,即便动作发生错误时,学 生也可通过回忆学习程序对比来查找自己错误的原因,即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能力也加强了对动作要领的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应留够学 生“学“的时间,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脑海中的动作记忆。(二)动力模式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动态模型理论强调环境信息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以实践 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技能。太极拳不论是练习还是比 赛,环境因素是影响太极拳展示的直接因素之一,场地的大小,材质, 展示的方位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太极拳的展示效果,只有当动作熟练 之后,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巩固与自动化阶段,练习时才不会 像初学时在练习时还只是停留在记忆动作阶段,此时动作已经形成记 忆,不需要通过大脑刻意回忆就能轻松连贯的做出优美的动作。在比 赛中,为使学生技能更上一层和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在此阶段 使用动力模式理论改变环境因素使学生技能掌握更准确,加强学生比 赛时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具体如下。1. 改变练习方向:学生在同一方向能熟练掌握太极拳动作要领,熟练 做出完整太极拳时,教师应对学生进一步提出要求,让学生变换不同 方位开始练习太极拳,看是否准确掌握太极拳中的出脚角度和方向, 结束站位方向是否和起始方向一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动作方向的记 忆和对空间的感觉。2. 改变练习环境:学生在练习和比赛中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比赛 中也许会因为紧张等因素影响学生动作的发挥,甚至会出现忘动作的 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教师应模拟比赛环境,在人多的环境或者 嘈杂的环境中让学生进行练习和适应,使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自我加强 自身心理素质。3. 变换场地等条件:除了在专用武术地毯上练习外,教师可以带领学 生在草地、操场、水泥地,或者略滑的场地进行练习考验和培养学生 的临场反应能力。通过动力模式理论的应用,加速学生掌握太极拳相关运动技能的熟练 程度,从而进入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太极 拳理论的学习,加深对太极拳动作内在规律的练习,贯彻终身体育的 思想,使学生自发性的去坚持练习太极拳。三、结语综上所述,虽然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历史悠久,影响力大。但是随着时 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适合当代 教学的模式运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更适用 于太极拳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在以教师的单 方面影响,学生机械性学习进行,而是会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整节课 时间占比中变大,如此也间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最后教师不仅 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目标去合理的安排教学模式,同时要时 刻关注学科发展,思想始终跟随着学科前沿达发展,广泛吸取现代科 技成果与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的变化, 得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下一辈中也能继续传 承。参考文献:1 匡子忆.基于动作控制两种理论对篮球教学方法的研究一一以投篮技术教学为例J.运动精品,2022, 40 (02): 38-39.2 高信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7): 79-80.3 崔仲三.传统杨式太极拳讲座第三讲:单鞭解析J.中华武术, 2022 (05): 38-39.4 周永红.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体育师友,2022, 41 (03): 9-11.5 丁庆龙.对普通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研究J.齐 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 (02): 151-152.6 朱伟,朱昌荣.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与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22 (35): 107-108.7 马丽娟.阳光体育之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法研究J.科技信息,2022 (32): 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