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会增厚吗.docx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会增厚吗 R246.1 A 1004-7484(2010)03-00-01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型功血,在围绝经期异样子宫出血中较为多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调整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样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气质性病变存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样,是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崩漏之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纳中医辨证治疗该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8例,系我院门诊病例,皆为经产妇。年龄45岁50岁20例,50岁55岁18例,孕次26次,产次13次,有剖宫产史者10例,放环史者15例,病程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3年。 2 诊断依据 2.1 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紊乱,隧然血崩或淋漓不净,经久不愈,或伴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全身症状,舌质紫,或兼瘀点、瘀斑,苔薄,脉细涩。 2.2 妇科检查 阴道内可见暗红色血液或夹血块,子宫正常大或略大,双侧附件区未及包块,无压痛。 2.3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总厚度>1.6cm1 2.4 病理学检查 就诊3月内均行诊刮术,刮出物病理报告示子宫内膜呈不同程度增生,排出子宫恶性病变。 2.5 治疗状况 38例中,辨证治疗缓解后复发者6例;激素治疗无效者10例;多种西药(包括抗菌素)交替治疗无效者15例;中西药结合治疗无效者7例。 3 治疗方法 治则:活血祛瘀,健脾温肾。 自拟方药组成:益母草30g、生山楂30g、生蒲黄12g、三七粉(冲)3g、茜草炭12g、生白芍15g、当归12g、生枳壳12g、川楝子12g、忍冬藤20g、川牛膝12g、制大黄9g。加减:肝火旺盛者加丹皮、焦山栀;血热伤络者加黄芩、黄连;阴虚火旺着加地骨皮、生地、黄柏;脾虚着加白术、茯苓、黄连;阳虚寒凝者加桂枝、制附子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一疗程。 4 疗效标准与治疗效果 4.1 疗效标准 显效:12疗程,出血止,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复原正常,诸证缓解或消逝,随访一年未复发;有效:12疗程,出血止,停药不久出现不规则出血,连服36个月,月经周期复原正常;无效:12疗程,出血无好转,诸证未减,甚至加重,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4.2 治疗结果 显效19例,占50%;有效13例,占34.21%;无效6例,占15.79%。总有效率84.21%。 5 典型病例 李某,女,51岁,职员,2003年5月20日初诊。崩漏1年余,曾在沈阳某大医院经激素、抗炎、中药等治疗半年,症状反复,2个月前行诊刮术,病理报告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术后阴道出血2天止,半月后又起先紊乱。就诊:月经净后无定期,淋漓不断,量时多时少,多时夹大血块经色黯红,伴少腹隐痛坠胀,神疲乏力,头昏心悸,纳谷欠佳,舌质淡黯,苔薄白,脉细涩。妇科检查:阴道内中等力气血液,夹小血块,宫口松,子宫前倾,体饱满,质中,无压痛,双附件未及异样。化验:血红蛋白85g/l。超声提示:子宫正常大小,宫内膜厚2.0cm,宫腔回声匀称,双侧附件区未见占位性病变。西医诊断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厚型),中医诊断为崩漏(脾肾阳虚)。治以补脾温肾,固本止血。方用:自拟方加附子5g. 五剂,五日后复诊,患者诉服药2剂下血量增多,3剂后量起先削减,5剂后崩止,诸证随之减轻。继以健脾温肾法调理半月而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6 探讨 中医认为崩漏日久不愈,其病因病机错综困难,多因女性围绝经期肾气渐衰,冲任不固,精血虚少,可致崩漏。肝肾同源,肝藏血,主疏泄,肝阴虚,肝阳偏亢,疏泄太过,可致崩漏不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脾虚不能摄血亦致崩漏。此三脏病变又可致冲任通达乏力,瘀滞内生,瘀阻冲任,新血不能循经则崩漏难止,正如千金方所言:“瘀血占据血室,而致经血不归经。”离经之血必将成瘀,阴道出血时间长者亦可视为有瘀,瘀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缘由。故活血化瘀是治疗崩漏的基本法则。方中益母草辛开苦泄,补行兼用,活血调经,祛瘀生新,为妇科经产要药;生山楂、生蒲黄、三七粉化瘀止血;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茜草炭凉血祛瘀止血;川牛膝导热下泄,能引血下行,活血调经;依据“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理论,加入川楝子、枳壳疏通气机,提高疗效;忍冬藤清热解毒,兼活血化瘀;制大黄清热逐瘀下血,与散瘀畅流之品合用,攻下后一时血下更多、更急,瘀下痛除,胞宫清净,使新血得守。全方止血而不留瘀,使血热能清,瘀血得行而出血自止。现代医学认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型功血,多见于长期无排卵患者。其主要因素是卵巢功能衰退,在雌激素的长期作用下,由于缺乏间歇性孕激素对抗作用,子宫内膜增厚,血管供应增多,腺体增多,间质支架缺乏,组织变脆,常见有内膜表面出血,一处修复后另一处又出血,造成长期不规则子宫内膜出血,出血多少不定2。药理探讨表明,活血化瘀药能促进瘀血的分解与汲取,软化粘连,缩小包块3。崩漏一证,临证错综困难,经常虚实夹杂,寒热并存,当审证求因,虚则补之,热则清之等,通因通用。血止后,多以健脾调肝补肾宁心为法,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顺当绝经。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793794. 2王淑珍.好用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65. 3李春越.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探讨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5):317.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河区妇幼保健所1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