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docx
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的患者。一、面瘫(面神经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二)诊断依据.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 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 .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面瘫(面神经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袭络证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 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面瘫(面神经炎).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日为W6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面瘫TCD编码:BNV120)和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 802)的 患者。1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假设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2 .因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疾病、腮腺炎、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神经lyme病、 后颅窝肿瘤或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脚蛛网膜炎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或各 种原因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 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工程.必需的检查工程(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神经系统检查(3)面肌电图(EMG).可选择的检查工程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颅脑影像学检查(CT或MRI)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 大 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八)治疗方案.针灸治疗1.1. 治那么: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L2.处方:以面颊局部及足阳明经穴为主。1.3. 取穴:1)急性期针灸治疗:取患侧翳风、地仓、风池、牵正、合谷、太冲、颊车等局部浅 刺,以循经远取穴为主,7天后面部穴可以透刺。配合电针、TDP、膀胱经走罐、 艾灸、穴位注射治疗。2)恢复期针灸治疗:前方去翳风、风池。根据病症加用攒竹、太阳、阳白、四白、 夹承浆、迎香、承浆、鱼腰等,可透刺,手法轻中有重。配合推拿、电针、TDP、 超短破、闪罐、艾灸治疗。3)后遗症期针灸治疗:患侧阳白、头维、额髅、地仓、颊车、太阳、四白、翳风等。 加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补益气血、濡养经筋。可配合电针、TDP、火针、刺 血拔罐、温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治疗。4) .加减风寒袭络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壅络证加曲池疏风泄热;风痰阻络加丰隆; 肝肾阴虚证加太溪。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须唇沟歪斜加承浆。5) .操作用平补平泻手法,可加TDP,急性期面部取穴宜少,穴位施轻手法;肢体远端的 腌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手法;后遗症期双侧足三里施 补法,太冲施平补平泻手法,可加灸法。2 .中药治疗风寒袭络证:起病突然,目张不合,露睛流泪,患侧面肌瘫痪,口角偏向健 侧,有耳后及耳下疼痛,在乳突区尤为明显。伴畏风恶寒、面肌发紧、舌红、 苔薄白、脉浮紧。治那么: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治以牵正散加减荆芥12g防风10g白附子6g白僵蚕10g全蝎10g天麻12g川苟9g 娱蚣2条地龙10g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2风热壅络证:起病骤然,以一侧耳枕部疼痛、耳部疱疹、耳鸣重听为首发症 状,继那么出现该侧口眼歪斜,伴心烦口苦咽干,急噪易怒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那么:清热祛风,通经活络。治以大秦无汤加减。金银花12g蒲公英10g防风10g 菊花12g白芷10g 蝉蜕10g 红花12g 川号9g板蓝根12g僵蚕10g 天麻20g 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2.1 3风痰阻络:症见发病急骤,口眼歪斜,面肌麻木,伴颜面作胀,头重身软, 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治那么:祛风豁痰,疏通经络。治以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白附子6g白僵蚕10g 全蝎10g天麻12g川号9g娱蚣2条地龙10g清半夏12g胆南星10g大黄6g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2.2 瘀血阻络:症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紧抽搐,伴神疲倦怠,面颊 筋肉萎缩,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滑。治那么:益气活血,通络止痉。治以当归补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黄黄60g当归12g桃仁15g红花12g熟地20g 川茸10g白芍12g全蝎10g娱蚣2条甘草6g水煎服;一日一剂2.3 肝肾阴虚证:症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拘紧、抽搐,伴神疲倦怠, 面颊筋肉萎缩,眼内干涩、眼泪极少或全无或斜视,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那么:养阴活血,通络止痉。方药:以天麻钩藤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天麻15g 钩藤30g (后入)桃仁12g红花10g生地18g 川茸9g赤芍12g 当归12g白僵蚕10g全蝎10g 黄黄30g 甘草6g 水煎服;一日一剂.西药治疗3. 1急性期口服强的松30-70mg每天,连用7天,以后每4天递减量,口服地巴噗30-60mg 每天,肌肉注射维牛素Bl 100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每天,静脉滴注阿昔洛 韦1000-1500mg每天,连用7-10天,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物15-20天。4. 2恢复期口服地巴口坐30-60nig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Bl lOOmg每天,维生素B12 500ug每 天,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营养剂、神经生长因子,可用穴位注射法 亦可静脉滴注或口服。(九)完成路径标准.临床病症消失或明显好转,面肌功能障碍恢复或大局部恢复。1 .病症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本病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其他内科疾病可使治疗时间延长。2、因面瘫反复发作可致使治疗时间延长。3、经检查确认患者因其他疾病引起本病,退出本路径。4、经检查确认患者患有较重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退出本路径。5、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疗效评价(一)疗效评价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病症和体征全部消失,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恢复正常功能。中医病症 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02显效 临床病症和体征基本消失,大局部面部表情肌及局部动作恢复较好。中医 病症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312分好转 临床病症和体征有所改善,面部表情肌及局部动作明显但动作不到位。中 医病症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1323分无效临床病症和体征无明显改善。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无改善。中医病症疗效 标准评分积分为224分(二)评价方法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第1天、15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中医病症评分积分。根 据积分评定疗效。面瘫病中医病症疗效标准评价(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见 附表。附外表瘫病中医病症疗效标准(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病症、体征病症、体征积分次次次四 次额肌运动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有运动,仅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有运动,但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没有运动,完全丧失功能)眼睑开合0分:正常(眼睑闭合有力,并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眼睑闭合完全,但用力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眼睑闭合不完全,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Y眼睑没有闭合运动,完全丧失功能)鼻唇沟深浅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耸鼻运动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口角歪斜 (综合评估 静止时、鼓 腮时微笑时 的状况)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鼓腮漏气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食物滞留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颈阔肌收缩 功能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味觉障碍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听觉过敏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流泪不适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下额角、耳 部或乳突部 疼痛0分:正常(或双侧对称)1分:轻度异常(或轻微不对称)2分:中度异常(或明显不对称)3分:重度异常(或完全丧失功能)注:治愈:积分02 显效:积分312分 好转:积分1323分 无效:积分224分患者姓名 第一次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总分 评价医生患者姓名 第二次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总分 评价医生患者姓名 第三次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总分 评价医生患者姓名 第四次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总分评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