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建筑与工程行业: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启示山川异域殊途同归.docx

    • 资源ID:62325694       资源大小:1.58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与工程行业: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启示山川异域殊途同归.docx

    k江近券CHANGJIANG SECURITIESI研究报告I2020-3-22行业研究I深度报告评级看好维持2020-3-22行业研究I深度报告评级看好维持建筑与工程行业山川异域,殊途同归日本装配式建筑开展的启示分析师毕春晖容(8621)61118715I bichcjsc .cn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8020001 分析师李家明S (8621) 61118715lv Iijm4cjsc .cn执业证书编号:S0490520010002联系人刘瑞宇容(8621)61118715I liurycjsc .cn分析师毕春晖容(8621)61118715I bichcjsc .cn执业证书编号:S0490518020001 分析师李家明S (8621) 61118715lv Iijm4cjsc .cn执业证书编号:S0490520010002联系人刘瑞宇容(8621)61118715I liurycjsc .cn报告要点国内装配式重回关注焦点,日本开展经验值得借鉴新冠疫情期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火速完工引发市场对装配式建筑关注,回 溯历史我国装配式技术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不过受制于技术条件中道停滞, 近年随着传统施工模式劳动力短缺、本钱上行、环保等问题日益凸显,装配式建 筑再度成为政策主推方向。日本自上世纪40年代采用装配式技术以来,通过超 过半个世纪的积累,已经成为全球装配式技术最为领先的国家之一,站在当前 时点,如何看待我国装配式建筑成长之路,日本经验值得借鉴。 复盘日本:政策扶持助成长,标准化驱动全面推广市场表现比照图(近12个月)资料来源:Wind结合日本宏观经济形势,可将战后装配式产业的开展分为4个阶段。1945年- 1954年为起步阶段,受到战争影响,日本出现超过400万套的住房短缺,装配 式技术开始受到政府重视和开发;步入1955年,整个行业迎来快速开展的第2 阶段,装配式新建住宅的规模和在整个住宅市场的占比都得到大幅提升,1973 年-1990年为第3阶段,装配式行业规模震荡上行,并且开始向高端转型;1991 年后,步入下跌周期,然而经过30多年的开展,装配式已经摆脱了廉价形象, 并且具有完善的配套产业、技术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相关研究基建投资大幅回落,政府招标加快恢复2020-3-16基建稳增长,喜“新”不厌“旧”2020-3-14全球最大养老金机构日本GPIF的投资之 道2020-3-13政策扶持助成长,标准化驱动全面推广。早期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资金向装 配式产业贡献订单并进行技术开发,另一方面也通过制定行业开展计划(新建 装配式住宅户数和在住宅市场的占比2个目标)帮助全行业实现技术积累和规 模扩张。随后政府制定了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装配式产品的通用性和性 能水平,同时提出要完善住宅部品产业,助力装配式建筑产业全面推广。最后, 日本政府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行业,通过订单支持、技术竞赛等多种方式助 力民营企业占有市场,目前日本装配式住宅行业的头部公司均为民营。 展望未来,国内钢结构景气上行,部品和装配式装修亦将受益2016年我国关于大力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从目标规划、标准规范、 部品产业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要求,这与日本的开展经睑具有相似之处。但与日 本不同之处在于我国装配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钢结构占比不到10% 日本那么多为钢结构,占比接近90%,钢结构在装配式领域具备巨大开展空间。 另一方面,参考日本经验,装配式较为依赖规模效应,因此天然存在向头部集中 的趋势,未来我国的装配式龙头企业有望长期受益于市占率提升。最后,装配式 建筑集成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推动周边产业(建筑部品、装配式装修等)完成工 业化,使它们具有向非装配式领域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对建筑业的 各个子行业而言都是重大的投资机会。风险提示:1-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2.钢价大幅上行。图16: 2019年装配式住宅地区分布情况资料来源:e-Stal,长江证券研究所日本装配式住宅开展历程日本装配式产业的开展经历了较为完整的从起步(1954年以前)到快速增长(1955- 1972),再到稳步提升(1973-1990),最终随经济而衰退(1991年以后)的过程。目前 装配式技术在日本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整个住宅产业。图17:昭和37年(1962年)以来日本装配式开工户数(户).资料来源:口本预制建筑协会,长江证券研究所起步阶段:因住宅短缺受到重视日本装配式起步于住宅绝对短缺的年代。二战末期日本本土遭遇美国轰炸,大量房屋被 毁。1945年战后初步统计说明日本的房屋缺口超过400万套,住房政策因此作为日本 快速重建工作的重点之一启动。摆在政府面前的迫切需求是如何快速大量供应住宅,装 配式技术开始投入研发。图18:日本家庭户数和住宅户数资料来源:总务省统计局,长江证券研究所另一方面,轰炸引起的火灾导致日本房屋由木结构向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转变。日 本的木结构建筑群在凝固汽油弹火攻期间被成片焚毁,这引发了日本社会对城市不可燃 性的迫切需求,战后日本建筑技术开展的重要目标便是防火和抗震。1947年,在战灾 复兴院、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简易混凝土构造住宅基准,并于1948年 建成了 了第一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o图19:轰炸引起的东京火灾情况图20:轰炸引起的大阪火灾情况资料来源:首相官邸,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大阪市官网.长江证券研究所图21: 1948年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住宅资料来源:日本预制建筑协会,长江证券研究所图22: 1948年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图资料来源:日本预制建筑协会,长江证券研究所爆发阶段:借经济东风快速开展装配式住宅产业在1955年后得以快速开展。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的大量军需订单为日本 带来了珍贵的开展机遇,使其逐渐恢复元气,到1955年,整个经济开始快速开展。50 年代开始,由政府主导的海港、空港、铁路、公路、住宅等公共事业建设计划开始大规 模推动。产业的回暖和开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叠加婴儿潮的影响,为住房 市场带来大量的结构性需求和劳动力供应。图23:日本战争特需收入情况图24:日本城市化率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98 765 432 1O6%5%4%3%2%1%0%100% 85% «70% <55% .40% 25% 10% -快速提升阶取宜城市化彳,特需收入(亿美元,左轴) A占GNP的比K.(右轴)资料来源:1950年代的特需,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在开展早期,日本装配式也经历了一些与我国类似的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尽管工 厂化生产被认为可以确保质量,但由于门槛较低、价格竞争以及质量控制能力的缺乏, 预制房屋出现漏水、隔音效果较差等质量缺陷。从1965年左右开始,在公众的住房需 求不断增加的同时,装配式住宅也面临本钱不断上涨,工期延误,建筑水平低下等短板。 装配式住宅在面对不断扩张的市场的同时也存亟需产业化、规范化。为此日本政府牵头 成立了 “轻钢结构建筑协会”、“预制建筑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启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 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整固阶段:头部效应、高端化趋势显现70年代以后,GDP实际熠速已经开始放缓,不过仍旧处于扩张期。受1973年石油危 机影响。1974年新开工住房户数下降超过30%,预制住房公司受到过度资本投资和低 效销售网络的严重打击,很多公司退出预制房屋市场,导致装配式住宅的比重短暂下行。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得头部企业开始通过扩大市占率的方法谋求进一步开展。截至1974 年,日本装配式住宅领域CR4 (按份额排名分别为积水、三泽、大和、National住宅建 材(即现在的松下营造)占据了 71%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预制建筑商为刺激新的需求,开始努力消除产品的廉价形象,强调预制构件的价值,与 传统建材拉开区分度。许多公司开始对预制构件的外观进行个性化设计,开发其专属建 筑风格,同时也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如内置家具来增强产品差异化。表4: 1975年关于低价竞争策略的20家装配式企业问卷调查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低价策略面临的困难 最主要原因(单项选择)主要原因(可多项选择)装配式企业的有效竞争方式(单项选择)消费者不喜欢1117住宅性能6低价商品市场规模小12设计2利润商,销售不积极13质量控制4价格竞争较难取胜14隹后1其他原因37小公司合并2低价策略将全面铺开11营销0无回答20价格竞争3随着日本经济体量的不断提升,其出口也对其他国家的行业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美日贸 易摩擦日渐常态化。在此背景下,1985年美国为实现美元贬值,与日、德、法、英四国 签订“广场协议,此后日本进入短暂的泡沫经济期,资产价值大幅膨胀,国民消费水准 陡然提升,装配式企业顺势开始向高端化转型,开发高级住宅。成熟阶段:国内业务趋于饱和,维持稳定开展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标志着日本经济的拐点,同时,由于房屋户数早已超过家庭户数, 叠加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趋严峻,日本住房市场开始呈现下滑态势。然而通过30多 年的努力,装配式几乎消除了廉价形象,整体而言装配式的跌幅并不如整个住宅市场来 得剧烈。1991年后装配式产业的开展呈现2大特点:一是业务长期负增长;二是企业 结构性分化加速,1973年收入规模最靠前的4家龙头装配式住宅供应商(积水、大和、 松下、三泽)中,只有2家实现了营收规模的跨越式提升。图26:头部装配式企业收入情况(十亿日元)4500500 o§8§88oo 8 8 8888860006 6000000 !:IF!FI:-II-I-I-I-II-I5 1n 9Z8 史仝 lCXJSNS 里卜生史。lCUO 寸 S9ZC0C6666so OOOOOOOOBlllllllllva>a>a>22?oooooooooooooooooooc单位:十亿日元 一O-大和一O-枳水T三洋 一。一枪下资料来源:Bloomberg,长江证券研究所日本开展装配式的成功之道从上文对日本装配式历史的复盘中我们不难发现,装配式从起步到逐渐开展成熟的过程 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我们接下来将分析日本当年究竟采用过哪些值得借鉴的举措。举措一:建立公共资金住宅体系在装配式开展早期,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装配式需要依托于大量订单才能发挥优势并且 得到开展。鉴于此,日本政府先后建立了住宅金融公库、公营住宅和住宅公团,组成日 本的公共资金住宅体系。公共资金住宅向装配式领域贡献了大量订单,为装配式的开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到今天仍在发挥余热。在20世纪后半期,受益于政策红利,公共 资金住宅取得了巨大成就,1982年最高峰时期占据了全日本新建住宅户数的50%以上。66666666666666666666公共资金(万户,左轴)民间资金(万户,左轴) 一公共资金住宅占比(右轴资料来源:总务省统计局,长江证券研究所图28:近年来公共资金建设装配式住宅的比例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公营一O-公豚 O 公团资料来源:e-Stat,长江证券研究所我们分别对公共资金住宅体系的三个机构进行进一步阐述: 住宅金融公库(现住宅金融支援机构),成立于1950年,是日本为了解决住房困难而设 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面向中低收入阶层,负责为住房建设和住房用地购置提供贷 款。住宅金融公库自成立以来向市场贡献了超过1600万套住宅,且自60年代以来就图29:装配式住宅中来自住宅金融公库的比例(1976-2007年)资料来源:京都大学,长江证券研究所开始为装配式住宅提供低息贷款。在千禧年前公库融资住宅一直是日本装配式住宅最大 的细分市场,巅峰时期占据了装配式住宅70%的份额。资料来源:京都大学,长江证券研究所公营住宅,于1951年通过公营住宅法确立,是政府和公共团体面向低收入群体建 设的廉租房,具有福利性质,且与住宅金融公库一样对装配式住宅具有倾向性。另一类 公营住宅称为灾害公营住宅或复兴住宅,用以安置灾民,装配式技术由于具有速度快, 产量大的特点,在应急住宅上也得到了广泛采用。表5: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年份灾害事件行政区划装配式应急住宅建设户数1983火山喷发东京都3401990龙卷风千叶县281991火山喷发长崎县12771993地震北海道4081995阪神淡路大地震兵库县、大阪府49681暴雨、洪水杨木县31998台风奈良县21暴雨广岛县301999台风熊本县13暴雨、洪水岩手县30火山喷发北海道7342000暴雨岐阜县13地震鸟取县372001台风高知县102003地震宫城县162暴雨新泻县400暴雨福井县212004台风德岛县39台风三重县4台风爱媛县14台风地震香川县新泻县123460地震福冈县2302005台风鹿儿岛县12台风宫崎县31地震石川县3342007台风熊本县9地震新泻县1222地震岩手县82008地震宫城县63暴雨石川县82009台风兵库县42东日本大地震岩手县11379东日本大地震宫城县21572东日本大地震福岛县10004东日本大地震杨木县202011东日本大地震千叶县230东日本大地震长野县55台风奈良县57台风和歌山县442012暴雨福冈县25暴雨山口县402013台风鹿儿岛县25台风东京都462014地震长野县35火山喷发鹿儿岛县272015台风冲绳县3地震熊本县36052016台风岩手县171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住宅公团(现都市再生机构),“公团”是日本对企业化经营的垄断性机构的称呼,住宅 公团基于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造成的城市住房缺口于1955年成立,主要面向中产 阶级租费或销售住宅。同之前介绍的两种机制相类似的是,住宅公团也肩负着大量供应 住房的目标,因此装配式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另一方面,受益于目标住户消费水平的提 高,公团住宅得以设计得较为时尚,并在当时引领了生活方式的变革。公团住宅大量采 用的“nDK”户型(类似我国的n室一厅),对日本之后的住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31:公团土地分布市区町村别合计住宅团地面HUD分布凡例0)地玄L0100ha100-300ha| 300ha以上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长江证券研究所图32:公团采用的建筑工法图33:公团PC工法建设的住宅数量情况/奸上痘酸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3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W 59 岩昭和(年)100000 -90 000 -80 000 -70 000 1 60000*-50 000-9吟 30 000 -20 000 -10000 (次)vs.&ti-s«lid100903070605040302010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举措二:制定顶层开展规划佐藤内阁于1966年通过立法制定了一项长期可靠的住房计划一住宅建设五年计划, 自1966年第一期施行后共经历八期。该计划立足于对未来住房需求不断增长的预期, 通过设立公共资金住宅建设量、逐期增长的居住水准条件以及土地、融资、技术上的援 助刺激住房产业壮大。每一期五年计划都确定了住宅技术的开发重点,从第一期的高层 化、工业化到第八期的注重抗震性和节能性,不断提升住宅性能。表6:住宅建设五年计划(共八期)KJ LJb人公共资金住宅建设目标/万户实际建设量/万户1966-1970 第一期总体实现“一家一宅”高层化、工业化2702651971-1975 第二期总体实现“一人一室”装配式的稔定性和耐久性383.8310.81976-1980 第三期制定"最低居住水平”,提出减半处于"眼低居住开展多种内装式样等350364.9水平"下的家庭数量的目标1981-1985第四期以大都市为重点,持续提升居住水平,制定“居 住环境标准"大规模公寓不燃构造、简易 耐火构造或耐火构造等350323.11986-1990第五期形成优质的住宅存量和良好的居住环境,设定新 的居住标准大规模公寓不燃构造、简易 耐火构造或耐火构造等330313.81991-1995第六期形成优质的住宅存量和良好的居住环境,解决大 城市住宅问题,应对老龄化社会木结构住宅,住宅部品生产 等370401.71996-2000第七期持续提高居住水平,消除未到达"最低居住水 平*的家庭,实现全国一半家庭到达“引导居住 水平",补充房屋性能和配套设备的规定平安性、耐久性、抗震性等352.5348.72001-2005第八期在第七期的基础上,单独规定住宅性能,强调住 宅设计对老年人生活的照固抗震性、节能性等325100.6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CiNii,长江证券研究所整理设定装配式住宅占比目标。作为推进住宅建设五年计划的具体思路,建设省于1966年 底发表了住宅建设工业化的基本构想,该构想为装配式住宅定立五年规划,要求 工厂生产住宅的普及率在“一五计划”结束的1970年到达15%。1969年,为了进一 步促进整个住宅产业的工业化,建设省发表住宅生产工业化的长期构想。次年,建筑 审议会和住宅宅地审议会以该文为基础,提出到1975年将装配式的普及率提高到30%。 这个目标受到民间资金住宅的拖累,并未完全实现,但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公营、公团 住宅中,装配式的占比提升到25%以上(公库融资住宅还是由个人主导建设,因此表现 出与民间资金住宅类似的趋势)。目录装配式重回政策焦点,后续何去何从? 4日本装配式开展已较为成熟6日本装配式住宅开展历程10起步阶段:因住宅短缺受到重视11爆发阶段:借经济东风快速开展12整固阶段:头部效应、高端化趋势显现 13成熟阶段:国内业务趋于饱和,维持稳定开展14日本开展装配式的成功之道 15举措一:建立公共资金住宅体系15举措二:制定顶层开展规划18举措三:推进住宅部品产业的开展21举措四:健全标准和评价体系21举措五:鼓励民营企业开展22日本经验对我国具有哪些前瞻性意义23图表目录图1:装配化施工的雷神山医院 4图2:装配化施工的火神山医院 4图3:装配式大板住宅4图4:建筑业农民工人数5图5:农民工年龄分布5图6:日本新建装配式住宅户数及占比情况6图7:混合采用装配式和现浇技术的超高层公寓7图8:装配式技术在日本的渗透率估算 7图9: 2019年装配式住宅分结构占比 8图10: 2019年非装配式住宅分结构占比 8图11: 2019年装配式与非装配式的平米建设费用比照(万丹/平米)8图12:装配式与非装配式的施工速度比照8图1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结构示意图8图14:不同结构装配式建设的独栋和公寓住宅(万户)9图15:不同结构非装配式建设的独栋和公寓住宅(万户)9图16: 2019年装配式住宅地区分布情况 10图17:昭和37年(1962年)以来日本装配式开工户数(户)10图18:日本家庭户数和住宅户数11图19:轰炸引起的东京火灾情况12图20:轰炸引起的大阪火灾情况12图34:装配式住宅占比(按资金来源分类)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图35:装配式住宅建设量(计划值和实际值,按资金来源分类)和占比情况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图36:装配式住宅建设量(计划值和实际值,按建设高度分类)和占比情况资料来源:J-STAGE,长江证券研究所举措三:推进住宅部品产业的开展开展住宅部品市场。住宅部品是用于组合成住宅的功能单元,与装配式住宅采用的预制 构件(结构单元)相区分。最早的住宅部品规范是1959年由住宅公团提出的KJ规格 部品认定系统,由公团制定尺寸和选材,并应用于公共住宅建设中。1966年住宅建设工业化的基本构想指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住宅需要和抑制建筑 本钱的快速增长,有必要大力促进住宅和住宅部品的工业化。60年代末期,日本建筑中 心“住宅部品化委员会”提出通用住宅部品的概念,希望通过标准化生产满足大量建设 的需求并提高住宅品质。70年代,日本重点完成了楼梯单元、储藏单元、厨房单元、浴 室单元等住宅部品的开发。住宅部品市场的开展极大提升了室内装修的速度和质量,促 成了装修体系工业化。 7T6L02 «q6L02 196L02 ZLOOL02 80COL02 ZCOL02 an 80402 寸。2 02:m力我历系统 t-浴室系统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日本厨房和浴室协会.长江证券研究所举措四:健全标准和评价体系标准化增进行业规范和产品通用性,只要是厂商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针对指定方面的构 件或部品,在现场装配时都可以不同品牌混用。通产省工业技术院于1969年制定推 动住宅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开启对住宅产品在结构、材料、性能、平安性等方面的调 查研究和系统设计,并对标准化参数提出建议。日本在装配式结构方面的标准规范主要 集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由于天然具有装配式属性,大局部都是装配式建筑,因 此采用和一般钢结构相同的设计规范。表7:日本建筑学会制定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标准资料来源:日本建筑学会,长江证券研究所时间名称2013年1月JASS10建筑工事标准式样书和注释预制钢筋混凝土工事2019年10月预制豆合钢筋混凝土施工指南(附注释)2003年2月预制钢筋混凝土 (PC)构造设计和施工指南(附注释)2015年2月预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性能评估类型设计和施工指南(附注释)2020年1月预制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水平强度计算指南(附注释)制定覆盖全产业链的评价制度。日本政府于1970、1972和1973年分别公布优良工 厂认定制度、工业化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和优良住宅部品认定制度。以工业化住 宅性能认定制度为例,该制度通过将住宅性能划分为不同维度(结构稳定性、抗劣化、日照采光等)并逐个评分,为不同住宅间的性能比照提供量化参考。评价体系的建立也 是推广装配式的手段之一,因为评判标准的公开化有利于生产企业向制度靠拢,从而带 动质量的提升,同时购买经过认定的住宅可以获得更多贷款。到2000年,日本的住宅性能评价制度进一步覆盖到市场的所有住宅,整体而言装配式 住宅参与性能评定的占比更大,说明其质相比一般住宅过硬。2018年日本采用装配 式建设的住宅中,被评级为“长期优良住宅”的比例在25%以上;与之比照,在全部新 建住宅中只有“获得了该项评级。图39:日本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的考核内容资料来源:国土交通省,长江证券研究所举措五: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政府及其关联部门在民营装配式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商业支持。日本第一座纯粹来自私 营部门并取得成功的预制建筑是大和房屋工业在1955年4月发布的“钢管结构房屋(Pipe House)B,该产品实现了构架、屋顶、墙壁、地板、门窗等的预制,表达了工业 化的理念,也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公司收到了当时的日本国企一国有铁道公 司的大量仓库订单,这为公司今后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积累。1959年,公司采用 轻型钢设计并生产出“小型房屋(Midget House)”,能够在3小时之内建成,且每平方 米价格控制在4万日元以下。小型房屋对全行业了产生巨大影响,大量民间资本开始涌 入装配式行业。图40:大和房屋工业“钢管结构房屋”图40:大和房屋工业“钢管结构房屋”图41 :大和房屋工业“小型房屋”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江证券研究所积极开展住宅技术方案竞赛。随着装配式民企数量的上升,为促进装配式产业技术的不 断提升,同时消除装配式住宅的低端廉价形象,日本引入技术竞赛制度,自70年代开 始,技术竞赛制度就是促进装配式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式。典型的例子是1972-1973年 间,以高层住宅小区为对象开展的“芦屋浜高层住宅装配式方案竞赛”,当时共吸引了 22家企业参与方案设计,最终确立的方案是由新日本制铁、竹中工务店等5家公司设 计的高层巨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在结构体系、楼板和墙板体系、模数体系、细部构造、 施工组织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图42:芦屋浜高层住宅资料来源:松下电器官网,长江证券胡究所日本经验对我国具有哪些前瞻性意义自政策重提装配式以来,政府以主导的姿态积极介入。2016年关于大力开展装配式 建筑的指导意见从目标规划、标准规范、部品产业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要求,这与日本 的开展经验具有相似之处。站在目前的时点看,鉴于我国工业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相 较于60、70年前的日本是巨大后发优势,可以预期我国装配式将维持快速开展。我国目前尚处于装配式快速开展早期。从政策上判断,我国于2016年开始采用装配式 新建建筑面积占全部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作为政策目标。在日本,类似的工作于1966 年启动,这段时间正是装配式开展最快的时间段。据住建部统计,2018年全国新建装 配式建筑面积到达2.9亿平方米,较2017年增长了 81%,占房屋新开工面积的比率达 13.85%。展望今后的开展,随着装配式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增速可能会随 之下降,但正如日本的情况,装配式技术在整个建筑行业会得到极大渗透。图43:我国装配式新建建筑面积及占比情况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长江证券研究所装配式行业集中度或将持续提升。从日本的情况来看,2018年日本装配式住宅市场CR5 超过80%,这与工厂生产依赖规模经济有直接关系。目前我国装配式行业集中度已经有 抬头迹象,以钢结构为例,2018年钢结构上市公司收入占全国钢结构总产值的比例为 5.2%,较2015年增长约1个百分点。未来随着行业规模扩张和城镇化推进,龙头效应 将逐步显现。图44:钢结构5家上市公司收入和占总产值的比例情况图45: 2018年日本装配式住宅行业CR5 (按住宅类型分)400 350300 250200 150 10050 0400 350300 250200 150 10050 05.4%3.4%,中高层公寓;I I :E Y: I I 一:独栋 ««v«« *. Wo.201520162017201820%40%60%80%100% CR5 ,其他纲结构上市公司收入(亿元.左轴)T-占钢结构总产值的比例(右轴)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日本预制建筑协会,长江证券研究所装配式钢结构将得到长足的开展。钢结构天然具有装配式属性,只是目前我国大局部钢 结构建筑达不到认定为装配式钢结构的条件,根据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年我国 装配式重点开展地区只有10%的装配式建筑为钢结构,与之比照,日本装配式住宅中钢 结构的比例接近90%。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装配式钢结构,住建部19年工作要点 首次单独提及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也采用 了轻钢结构,为全社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钢结构建筑规模的提升也有 利于消解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有利于供给侧改革。图46:我国2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建钢结构工程统计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172018 2.5% 2.0%1.5% 1.0% 0.5% 0.0%图47:我国钢结构产量及增速情况钢结构产依(亿吨左轴)一&一增幅(右轴)钢结构隹筑面积(万平,左轴)钢结构住宅面积(万平,左轴)钢结构建筑占比(。轴)-A钢结构住宅占比(右轴)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研究所图48:我国钢结构产量及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108%LLLLU2015201620172018图49:我国钢结构产值及占全国建筑业产值的比例钢姑构产量(亿吨,左轴)企国钢产贵(亿吨.左轴)一钢结构总产值(亿元,左轴)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右轴)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研究所图50:我国2018年钢结构完工工程建筑面积(万平米)图51:我国2018年钢结构完工工程用钢量(万吨)02384.830276.58多层、高层、超高层桥梁掂源多层、高层、超高层桥梁能源 文体中心、展览中心等,交通枢纽仓储文体中心、展览中心等交通枢纽,仓储厂七住宅海外工程 厂房住宅,海外工程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胡究所资料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长江证券研究所装配式不止带动了建筑公司,同时引导了建材和装修产业的变革。日本住宅部品产业的 工业化开展使得装配式住宅整合了内部装修和家具设备,提升了集成化程度。而这些本 来作为装配式产业链上的配套产业在完成了工业化改造之后,具有了向非装配式住宅供 货的能力。日本目前已经拥有了兴旺的住宅部品产业,除了向B端也能向C端销售。 随着我国装配式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住宅部品为主要产品的新型建材行业和装配式装修 行业也将振兴。图21: 1948年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住宅 12图22: 1948年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图12图23:日本战争特需收入情况12图24:日本城市化率12图25: 70年代日本装配式行业市场集中度13图26:头部装配式企业收入情况(十亿日元)14图27:公共(民间)资金新建住宅情况 15图28:近年来公共资金建设装配式住宅的比例15图29:装配式住宅中来自住宅金融公库的比例(1976-2007年)16图30:住宅金融公库融资的住宅类型及占比(1981-2004年)16图31:公团土地分布18图32:公团采用的建筑工法18图33:公团PC工法建设的住宅数量情况18图34:装配式住宅占比(按资金来源分类)20图35:装配式住宅建设量(计划值和实际值,按资金来源分类)和占比情况 20图36:装配式住宅建设量(计划值和实际值,按建设高度分类)和占比情况 20图37:松下营造生产的浴室单元21图38:日本厨房系统和浴室系统出货量(万套)21图39:日本住宅性能表示制度的考核内容 22图40:大和房屋工业“钢管结构房屋”22图41:大和房屋工业“小型房屋” 22图42:芦屋浜高层住宅23图43:我国装配式新建建筑面积及占比情况24图44:钢结构5家上市公司收入和占总产值的比例情况 24图45: 2018年日本装配式住宅行业CR5 (按住宅类型分)24图46:我国2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在建钢结构工程统计 25图47:我国钢结构产量及增速情况25图48:我国钢结构产量及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 25图49:我国钢结构产值及占全国建筑业产值的比例25图50:我国2018年钢结构完工工程建筑面积(万平米)25图51:我国2018年钢结构完工工程用钢量(万吨)25表1:装配式显著减少人工、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污染5表2: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 5表3:三种结构的优劣分析(性能从高到低分为ABC) 9表4: 1975年关于低价竞争策略的20家装配式企业问卷调查14表5:装配式建筑政策一览 16表6:住宅建设五年计划(共八期)18表7:日本建筑学会制定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标准21装配式重回政策焦点,后续何去何从?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火速完工,装配式引领建造技术变革。今年年初,为应对新冠肺炎 疫情,武汉以10天左右时间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其惊人的建设速度背后,是我 国建造技术的变革。具体而言,两者均采用了国内最前沿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最大限度 地采用拼装式工业化成品,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的工作量,节约了大量时间。同时,在外 部拼接过后进行整体吊装,将现场施工和整体吊装穿插进行,实现了效率最大化。在此 之后住建部联合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那么(试行),明确 对于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或临时建筑改扩建工程,鼓励优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 式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图1:装配化施工的雷神山医院资料来源:新华网.长江证券研究所图2:装配化施工的火神山医院资料来源:政府网站,长江证券研究所回溯历史,我国装配式技术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不过受制于技术条件中道停滞。根 据建筑技术,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新中国 的大局部工程都采用了装配式技术。后来装配式因具有快速批量的特点被应用于住宅领 域以解决当时的住房短缺问题,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大量建设大板型装配式住宅,但由 于当时施工经验有限和对技术规范的忽视,装配式住宅抗震能力差,质量问题频出。1976 年唐山大地震导致大量大板住宅垮塌,引起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全盘否认。回溯历史,我国装配式技术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不过受制于技术条件中道停滞。根 据建筑技术,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新中国 的大局部工程都采用了装配式技术。后来装配式因具有快速批量的特点被应用于住宅领 域以解决当时的住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与工程行业: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启示山川异域殊途同归.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