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docx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护理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跌倒的定义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的概况、相关危险因 素、护理研究进展,将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对提高临床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 跌倒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跌倒;护理;综述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几率超过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四。随着我国 人口老龄化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率的不断增高,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 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跌倒后容易危及其生命平安。跌倒是指患者在行走时突然或者非故意 的停下来,身体倒在地面上或者比初始位置低的地方,患者跌倒后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心理 均带来较大的危害,如对跌倒产生的恐惧、焦虑,因行动不便影响原发疾病的恢复,因治疗 跌倒伤造成的经济负担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64.6万人因跌倒而死亡,在我国,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首位伤害因素。因此,预防、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已被正式纳入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评审标准。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为60岁以 上的老年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心脏受损心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易发生跌倒,是临 床常见护理不良事件之一。预防跌倒可以减少患者受伤率,防止二次住院的机会,提高患者 的生命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 应的护理措施,为减少跌倒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1跌倒的定义、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跌倒的概况定义 王彦婷等学者指出,跌倒属于非自主、突发性事件,患者体位改变不以其意志 为转移,其倒在比初始平面更低的位置。可伴或不伴有外伤。还有学者认为,跌倒与患者身 体某器官、组织平衡力下降有关,导致患者身体某部位与更低水平面接触,称之为跌倒。流 行病学调查发现,跌倒在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排列第4位,在65岁以上人群意外伤害 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排列首位,也在意外伤害导致慢性残疾的原因中排列第3位。1.1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概况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往往年龄大,更易发生意外而跌倒。据调查,每年大约有30%的 老年患者发生1次或屡次跌倒,而且跌倒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约有5%10%的患 者跌倒后会出现脑部及软组织的损伤、骨折等。有研究显示,年龄265岁、具有糖尿病 并发症病史、合并步态不稳、使用易致跌倒均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的体内 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同时又合并血管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跌倒的风险大约为正 常人群的15倍。2跌倒的危险因素自身因素2.1.1 年龄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同时,由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及听力、视力均不断下降,可 能引起行动缓慢、反响变慢,容易发生跌倒。2.1.2 疾病因素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神 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固有的心血管疾病。2.1.2.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是依靠葡萄糖的供能,严重的低血糖、酮 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毒均可引起大脑的供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乏力、头痛、 复视、焦虑、饥饿或行为异常,出现意识恍惚、神志不清、昏昏欲睡导致晕倒。2.1.2.2 神经介导性晕厥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多由于神经介导性晕厥引起,其中老年患者最 常见的原因是颈动脉窦超敏综合征、餐后低血压;而40岁以下人群那么多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123 体位性低血压 无明显诱因的晕厥、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又以 直立性低血压的比例最大、危害最大,容易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2.124 固有的心血管疾病明确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心律失常是导致其发生晕厥的直接 原因,心率过快、过慢均可导致患者跌倒。而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心脏结构畸形 也可通过影响血压、心率造成患者跌倒,属于间接原因,占所有原因不明跌倒患者的5%-10%。 心理认知因素局部老年人存在较强的自主意愿且不服老,担忧遭家人嫌弃、或怕给 家人和护工带来麻烦,或者对自身体力过于高估,比方提过重的物品、踩板凳,单独去卫生 间,单独去就餐等,对危险因素认识缺乏,他们认为这些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加大了跌倒 的风险。另外,老人存在不良情绪,可能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未能够及时发现周围危 险因素,进而造成跌倒事件发生;还有对跌倒产生恐惧心理也会使老年人行为能力降低、活 动受限,导致其步态不稳、缺乏平衡进而引发跌倒。2.125 药物因素使用药物也可导致患者发生跌倒。使用容易导致心律失常、血容量缺乏的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上述两种药物均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服用后患者可能由于药物原因 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跌倒。服用降糖药物后,患者也可能发生低血糖而引起跌倒。2.2外部因素环境因素 老年患者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拟差,如果住院环境的光线较暗、地面 湿滑、病房通道有障碍物、病床未固定好、床尾摇手使用后未及时归位、餐板放置于床尾、 未穿防滑鞋等原因都可以造成患者跌倒。王彦艳等研究结果显示夜班发生跌倒率最高,卫 生间、病床边是发生跌倒的主要地点,与患者此时段进食、洗漱、如厕等活动有关。因此, 环境是造成老年患者跌倒的主要外部因素。2.2.1 药物因素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长期用药。冠心病患者服用血管扩张药、高 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通常会因为变换体位的幅度过快而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现象的发生;心 衰患者服用利尿剂、地高辛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尿量增多如厕频繁,而尿量增多后 很容易带来低钾低氯等问题,引起头晕、乏力;应用镇静安眠类药物后,药物的后续作用容 易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平衡能力变差;止痛药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觉迟钝;降糖 药导致患者低血糖、平衡失调等并发症。以上都是易引起眩晕而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2.2.2 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平安管理意识淡薄,未及时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预防跌倒相关平安 知识普及教育,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不全面。防跌倒护理措施未实施到位,对患者的关 注程度缺乏,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频率巡视病房,未准确地掌握患者的身心情况,如定期询 问患者有无发生身体不适、睡眠缺乏等病症。没有在特定的时段、对局部特殊的患者采取特 殊的护理措施,如没有在夜间或者室内光线较差的时候、对服用过易跌倒药物的患者实施提 前干预措施。3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初,责任护士应该及时使用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 对其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生活自理能力、服用药物情况及有无活动功能障 碍、便秘等,以准确地掌握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如果患者属于跌倒高危患者,应在其病床 醒目位置悬挂“预防跌倒警示牌”,于患者腕带进行明显的标记;责任护士还应告知预防跌 倒的重要性,并要求家属24h陪护。评估得分低于60分,且有坠床跌倒史的患者需专人陪 护,并在床旁进行交接班。低风险患者每周进行1次再评估,高风险患者每日白班进行再评 估。3.1 加强平安教育在病区内容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场所张贴平安提示语,告知患者禁止使用 一次性拖鞋,尽量用防滑拖鞋,穿合身舒适衣裤。叮嘱患者改变体位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 切不可直立时突然弯腰或者弯腰后突然直立,如果发生头晕、黑日蒙等病症后应及时呼叫护士 和医生。反复进行用药指导,如果患者睡前服用过镇静、安眠药物,应强调在未完全清醒时 切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药物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响,防止药物作用引起的跌倒, 必要时可请医生调整用药。对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患者,应对患者及家属加强跌倒的平安 教育,嘱咐有跌倒使的患者记住曾经跌倒的地方、方式、时间,预防跌倒再次发生。3.2 加强夜间平安管理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跌倒主要发生于凌晨3: 00-6: 00, 病房内应在这一时段加强护士的巡视与陪护9,安排病房时应将高危患者安排在护士站附 近的病房。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受到损伤,夜间睡觉时主要采取高枕位、 半卧位、端坐位等特殊的睡姿,此时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将床档固定牢靠,必要时应 加用约束带固定患者肩部,同时在患者睡着后定时进行观察。3.3 预防排泄相关性跌倒患者发生在排泄及相关活动的过程中的跌倒均称为排泄相关性跌 倒,包括离开病床前往洗手间、在病床旁边使用便器、从洗手间或病床旁边回到病床、伸手 获取与如厕相关的物品等活动口”有研究显示,大约45. 19%患者跌倒发生在排泄行为前后, 是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活动。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利尿剂后排尿次数增加,个别老年前列腺增 生男性患者排尿不尽导致排尿次数增多,均提升了跌倒的发生风险,医院应在卫生间内增加 扶手、防滑措施,调整洗手池的高度等相关措施,保证患者如厕的平安。责任护士还应叮嘱 患者家属,在患者如厕时尽量陪伴左右,降低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35多学科协作模式(MDT)对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 力逐渐下降,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逐渐增多,因而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 生存的需要,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将多学科协作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 者的护理中,能让患者及其家属有机会接受到更有针对性的多专科护理人员的指导,提高其 自护能力,进一步降低跌倒的发生率。3.6 建立预防跌倒三级质量监控 建立三级监控机制,每一级监控分别由责任组长、大病区 护士长、科室护士长负责,并将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纳入护士的护理质量考核系统中, 与绩效挂钩,激发护士的责任心与工作主动性。另外,应用现代信息化的护理风险预警信息 平台,以动态图表的形式实时显示本院中跌倒高风险患者的相关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各风 险人群的占比情况、所在科室的分布情况,迅速锁定跌倒高风险人群比拟多的科室、Morse 跌倒评分245分的重点患者,并给予持续的、重点的关注。护理部的质控组督导人员应定 期前往预防跌倒的现场进行质量督查,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到达 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4小结近年来,跌倒作为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医疗隐患,也是医疗纠纷 的主要原因之一,应该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由于器官功能减退、自身代谢紊乱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故,是护理人员的 重点关注对象。因此,护理人员在平时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注重对病症、疾病、并发症的护 理,还要提高自身的跌倒防范意识,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跌倒风险意识、跌倒识别能力,将护 理平安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落实,以预防、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平安。因 此,护理措施的重点应在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加强跌倒平安教育、注重夜间平安管理、重 视排泄相关性跌倒、建立三级质量监控等方面,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让护理人员注重预防 跌倒的护理,双管齐下,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科学、有效地预防老年 人跌倒,更大限度地满足其健康需求。参考文献:lSarwarN,GaoSeshasaiSR,etal.Diabetesmellitus,fastingbloodglucoseconcentration,andriskofv asculardisease:acollaborativemetaanalysisofl02prospectivestudiesJ.Lancet(London,England),20 10,375(9733):2215-2222.DOI:10.1016/S0140-6736(10)60484-9.2件三娟,杨辉,陈洋洁,耿欣欣,曹慧丽.脑卒中住院病人及其照顾者预防跌倒知识和 行为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0, 34(12) :2198-2202.3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那么2011版的通知.卫办 医管发(2011) 48 #EB/OL.2018-11-25. : /.4王彦婷,刘庆红,徐姣.预见性防范对策在降低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平安隐患中的作用 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A02): 362-363.5臧娴,白姣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 杂志,2018, 30(11) :93-97.6王蕊.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衰弱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 5(6):63-64.7沈华芳.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 17(8) :982-984.8王彦艳,刘延锦,娄小平,等.113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护理学报,2017, 24(17) :68-71.9 VonRrnteln -KruseW, NeumannL, KrauseT, etal. Whenolderin hospitaipatientsfromtheLUCASin hospitalfallsdatabase J . JAmGeriatrSoc, 2013, 61 (1) : 161-16310宫芳芳.大型公立医院创立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