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8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新人教版.docx
考点规范练38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一、选择题1 .商周时期“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崛起,秦汉时期国内外贸易取得开展,隋唐时期柜 坊与飞钱出现,宋元时期坊市界限被打破、营业时间突破限制、纸币产生,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 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A.开展水平世界领先B.开展过程极为艰难C.开展阶段特征明显D.抑商政策制约开展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的历史阶段商业开展有不同的特征,说明中国古代商 业开展阶段特征明显,应选C项。A、B、D三项题干材料中均未表达,排除。2.到宋朝,商业信用得到大开展,领域普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 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B.宋朝形成了商业信用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D.宋朝货币形式多样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商业信用得到大开展,领域普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可知宋朝商业信用的 开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开展,反映了宋朝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应选A项;B项错在“形成了”,此时 应是“大开展”,故排除;宋朝商业信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货币的作用,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 “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可知货币中介多样化,排除D项。3.明朝陶瓷大规模外销始于明朝中期,自成化、弘治起,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东亚、东南亚一带,通 过转运销往南亚、中东地区。据此推断,当时()A.朝贡贸易获得迅猛开展B.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C.瓷器设计符合西方审美D.海上私人贸易日益兴盛答案:D解析: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正常的中外经贸往来受阻,但商品经济开展趋势不可逆转,在这样的背景 下大量的中国商品通过私人贸易运往海外,应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贸易规模有限,与题 干材料“大规模外销”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表达不出殖民扩张带动瓷器外销,排除B项;题干 材料没有表达西方,排除C项。4.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多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局部和美洲白银产量的一半左右流入中 国,有西方学者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C.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需求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答案:D解析:“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为中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 源,故A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开展”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条件,故B 项错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开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在于明朝 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正确。5. 16世纪以后,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立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 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经 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B.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C.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D.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推动英国商人不断地向外冒险,他们建立了一些特许公司进行侵 略扩张,故I)项正确;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尚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尚未 确立,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信息,故C项错误。6 .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英、法政府颁行 “股份公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说明()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B.股份制企业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D.生产力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答案:D解析: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一些国家通过组建股份公司进行生产,因此题干材料反映 的是生产力的开展推动企业组织形式发生变革,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材料“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 家组成私人公司”不符,排除;股份制企业的私有制属性没有改变,排除B项;垄断组织大量出现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7 .对下列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1860年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8 .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开展答案:C解析:图片显示出1860年英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英国取得“世界工厂”地位,应选C项。8 .下列图是中国股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一光绪六年(1880年)开平矿务局股分(份)票。这张股 票说明了()j 4*AA人”4-<*a«.令 *1 M.2 - A?- ±*.M*,Mij 4*AA人”4-<*a«.令 *1 M.2 - A?- ±*.M*,MiA.开平矿务局已转变为私营企业B.开平矿务局是民用股份制企业C.清政府开始仿行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已经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答案:B解析:开平矿务局是采用官督商办方式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其发行股票的目的是筹集资金,发行的股 票是各个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因此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 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可知新经济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应选A项。10.下表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比率(给1978 年1984 年1991 年1993 年国家定价现)94.437.022.210. 3国家指导价(酚023.020.07.0市场调节价(轮5.640.057.882. 7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C.农村经济开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D.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题干表格显示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1978年、1984年、1991年以及1993年四个年份中的 变化,从中可知,国家定价比例逐渐下降,市场调节价比重逐渐上升,这说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A项错 误;题干表格数据不能表达出农村经济开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C项错误;题干表格中国家定价与国 家指导价的存在说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D项错误。11. 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 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美国军事优势地位B.援助并开展西欧的经济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与美国确立军事优势地位无关,排除A项;援助并开展西欧经济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会议,该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重建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经济秩序,而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其客观效果,应选D项,排除C项。12 .“协助成员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阻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 件下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 际繁荣的措施。”以上材料()A.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目的B.揭示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C.指出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的必要性D.说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协助成员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 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可知该组织具有调整成员国际收支不平衡 的职能,应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选D项。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面是明朝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摘编自王天有、高寿仙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时间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13681398 年78121013981402 年31.850214021424 年82. 5116.514241425 年66. 7033.314251435 年22. 52.57514351449 年064.835.214501456 年0901014571464 年093.96. 114641487 年01000概括指出表中所反映的交易媒介变迁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参考答案:总体趋势:纸币虽一度作为重要交易媒介,但很快趋于消失;谷物和绢布虽作为交易媒介长期存在,但到15世纪后半期也趋于消失;白银逐渐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交易媒介。解释:可以从以下任一角度出发对总体趋势作出历史解释。从纸币是货币符号,滥发纸币容易使其信誉降低,导致通货膨胀的角度作答。从明朝商品经济开展水平不断提高,谷物和绢布不适合商品经济开展提升的需求的角度作答。从白银本身具有重要价值的角度作答。从中国政府推行赋税改革的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