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7-04-05 教育学系统精讲(1) 有道精品课 孙阳.pptx

    • 资源ID:623666       资源大小:3.59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04-05 教育学系统精讲(1) 有道精品课 孙阳.pptx

    教育学系统精讲(1),讲师:孙阳,教育学的整体框架,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含义1.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2.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行说明: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措施)。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教育手段(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4.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联系的纽带(2)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组合。,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教育的生产性(5)教育的阶级性:阶级性只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一种属性。,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教育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功能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功能的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五、教育起源的学说1.神话起源说 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2.生物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基本观点: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4.劳动起源说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基本观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六、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中国夏、商: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校” (学校的萌芽)西周的教育: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 。 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大兴,使教育的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孔子首创私学,规模最大),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中国两汉时期: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魏晋南北朝: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北魏献文帝下令建立,被认为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端;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中国宋、元、明、清时期:宋代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时期的基本教材和科举 考试的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明代时,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一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古代印度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1)最高级的教师:僧侣(2)教育内容:吠陀(3)教育活动:背诵经典钻研经义 3.古代埃及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古代希腊教育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5.中世纪的欧洲(1)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四)近代教育【公立十一】(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五)现代教育【全民多现身】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单选:1.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 )A.古代斯巴达教育 B.古代雅典教育C.古代印度教育 D.古代罗马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单选:2.严格的等级性是( )教育的显著特征。()A.原始教育B.古代教育C.近代教育D.现代教育3.教育同生产劳动分离是( )A.原始教育的特点 B.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C.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D.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单选:4.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孟禄 B.沛西能C.利托尔诺D.华生多选:1.教育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材内容 D.教育手段,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多选:2.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干预B.初级义务教育的实施C.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的立法,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填空: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_。2.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_。名词解释:1.教育简答:简述现代教育发展特点。,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核心)研究的目的揭示教育规律(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二、教育学的建立三、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四、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孔子、学记、孟子、荀子、墨子、老庄)1.孔子:论语(1)“庶、富、教”的观点; “性相近,习相远”(2)“有教无类”(3)“文、行、忠、信”(4)“夫子教人各因其材”(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教学相长”(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4)“长善救失”(5)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7)“师道尊严”,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孟子(1)性善论。(2)教育目的: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论理想人格: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荀子(1)性恶论(2)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则止”,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5.墨子(墨翟)(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2)“兼爱、非攻”(3)“亲知”“闻知”“说知”(4)“察类明故”6.道家 “道法自然”,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5.墨子(墨翟)(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2)“兼爱、非攻”(3)“亲知”“闻知”“说知”(4)“察类明故”6.道家 “道法自然”,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西方(苏、柏、亚、昆)1.苏格拉底:古希腊思想家,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产婆术(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明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2.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理想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 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与我国相比,晚了三百来年)又称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西方(培、夸、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1.英国 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2. 捷克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他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4)“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西方(培、夸、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3.英国 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和“白板说”4.法国 卢梭:爱弥尔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5.瑞士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第一个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规范教育学的发展西方(康德、赫尔巴特)1.德 康德把“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论教育2.德国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规范教育学的诞生。(1)首次提出“教育学教学原则”(2)强调教育的两大理论基础:哲学伦理基础和心理学基础;(3)教学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4)提出教学过程四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西方(杜威、二伊、斯宾塞、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表 民主主义与教育(1)“从做中学”实用主义(2)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3)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4)五步探究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四、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西方(杜威、二伊、斯宾塞、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3.斯宾塞(1)教育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为完美的生活而准备。(2)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加里宁的 论共产主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主张“集体教育”(4)凯洛夫 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5)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西方(赞可夫、布鲁纳、瓦·根舍因、布鲁姆、保罗·朗格朗、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1.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原则,“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2.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3.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布鲁姆(1)首创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三维目标”,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2)掌握学习理论5.保罗·朗格朗出版了 终身教育引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该著作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6.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思想”7.苏联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单选: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说文解字B.论语C.孟子D.四书集注2古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学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 亚里士多德3.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单选: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5.我国最早并且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理性国,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多选: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 )A教师教学B教育现象C教育实践D教育规律 E教育问题2.以下哪些思想是学记中的思想( )。A.“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多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荀子主张“性善论”B.孟子主张“性恶论”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D.孔子重视“仁”、“礼”的思想,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多选:4.以下属于杜威的观点的是( )。 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D.教育即身心发展E.教育即教学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随堂练习,填空:1_是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2. _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3.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回顾,

    注意事项

    本文(2017-04-05 教育学系统精讲(1) 有道精品课 孙阳.pptx)为本站会员(pei****hi)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