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岗位设计与岗位设置.docx
-
资源ID:62367398
资源大小:13.4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岗位设计与岗位设置.docx
普通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岗位设计与岗位设置一般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顾志兰摘要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简述了一般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的意义,介绍了一般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岗位设置岗位聘用聘用管理作者简介顾志兰(1969-),女,盐城工学院人事处副处长,硕士,主要探讨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江苏盐城224051)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43-022007年5月,人事部、教化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看法,对高等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看法。2009年4月,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化厅在南京召开全省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看法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看法,部署了全省一般高校岗位设置工作,从今我省一般高校起先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的实施工作。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定编设岗、确定岗位分级条件,岗位聘用、合同签订、制定聘后考核指标,基本完成了首轮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工作。一、一般高校实施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的意义一般高校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管理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溢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关键,也是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对学校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是一般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须要,也是学校实行聘用制和收入安排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事业单位收入安排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类人员的收入待遇与所聘岗位与等级干脆挂钩,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这就迫切须要高校进行岗位设置,以确保高校收入安排制度改革的顺当进行。其次,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一般高校各类人员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人才结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看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70%,其中,老师岗位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高水平高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协助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管理岗位一般不超过岗位总量的20%。”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看法规定:“一般高等学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限制目标为1:3:5: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以老师岗位为主体。”适度比例的专任老师高级岗位可以有效地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作用。第三,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对岗位不对人,根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实力和专业学问的要求,以及任务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责任等因素来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优劳优酬将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主动性。第四,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能够使一般高校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通过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实现人事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二、一般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实施中的问题我院于2004年实施了全员聘任制,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2007年初,我院进行了新一轮收入安排制度改革,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这些改革均为学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供应了丰富的阅历,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1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首要难题。定编定岗是岗位设置的基础工作,是指依据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育等任务确定学校的编制总数和各类岗位数。但是,我国的编制标准十几年未变,也没有完全量化的定编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首先,对一般高校内设机构的规模缺乏量化规定,内设机构偏多,机构功能接近、任务重叠。其次,对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计算也缺乏科学量化规定,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再次,现有一般高校大部分是多校合并而建的,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偏多。最终,由于首次设岗必需强行入轨、平稳过渡,即使定了编制,也必需聘用超编人员。2岗位结构冲突突出,岗位安排困难(范文先生网 )。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各高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的力度,高级职务岗位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学科结构很不均衡,有些学科高级职务比例已超过国家限制标准(40%),而有些学科的高级职称比例又偏低,且现有人员的学术实力较弱,近期很难晋升。若依据标准学生数计算的岗位总量安排给各个部门,有些学科高级岗位余量很少,将导致青年老师晋升空间小,而有些学科高级职务人数则明显不足。3专业技术队伍困难,岗位类别模糊。江苏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看法将高校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然而在高校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即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来自于老师,95%以上的管理人员都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部分工勤人员亦通过“以考代评”方式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许多管理人员兼任教学科研工作。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特别困难,岗位类别模糊,将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分别是否科学,还有待于实践检验。4岗位分级条件是难点,岗位职责不够明确。高校推行聘用制度、收入安排制度改革都要以岗位设置的细化分级为依据。各类岗位中专业技术岗位可分为13个等级,管理岗位可分为10级,工勤技能岗位可分为5级。每一级别岗位的任职条件也成为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前提。如何对各类人员进行科学分级,特殊是设置老师岗位的分级条件是难点之一。在确定岗位等级之后,应当要确定各等级岗位在聘期内的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考核要求,但事实上,各高校将岗位设置数据上报之后,才起先逐步修订岗位职责,具有很强的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