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
-
资源ID:62379588
资源大小:226.0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年高三考前热身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
2022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 .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 .第一局部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局部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与普罗泰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奴隶不看作人,而把人 的概念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古希腊对人的认识 历程的解读合理的是A.忽视了道德的作用B.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C.夸大了个人的作用D.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 ”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东周以后那么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 较兴旺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假设在无足重轻之列。”这一变化反映了 A.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B.周王室力量弱化C.诸侯国力量强大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罗马法规定,”在婚姻中出生或者被家父收养的家子'要服从于父权,其财产权也被家父吸收”甚至家父仍 然可以对已经担任行政官并行使公共权力的“家子”行使父权。这说明,罗马法A.家庭事务影响立法原那么B.明确界定夫妇家庭地位C.注重维护公共行政权力D.家庭伦理秩序色彩浓厚1 .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种观点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阶段出土器物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 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西汉中期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背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 物大量出现。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铁钱,已占绝对优势。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6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指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A.推崇重贤爱民 B.政策开明开放C.霸权气氛炽烈 D.呈现借鉴特征7.下表是1995年-1999年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它反映了A.消费需求促进计算机开展B.第三产业成为美国开展主导C.凯恩斯主义成就美国经济D.新经济推动了美国经济增长8 .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令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身徭赋。”这一政策的推行A.促使儒学开始走向政治化B.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C.为察举制推行奠定了基础D.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真实地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标志着第 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小说中的“红”代表了A.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B.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C.欧洲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D.新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9 .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说明()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1864年,在总理衙门的资助下国际法的译本万国公法得以发行,清政府试图用外国的法律来还击列强的观 点,并在世界各国设立驻外使馆等。这反映了 ()A.清政府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B.清政府主动推动外交近代化C.列强对清政府采取和平外交政策D.官僚集体改变排外观念10 .伏尔泰的风俗论认为是“蛮族入侵和宗教纠纷”两重灾祸摧毁了罗马帝国。伏尔泰所说的“蛮族”和“宗教 纠纷”分别是指A.罗马奴隶和基督教内部纠纷B.日耳曼人和基督教内部纠纷C.日耳曼人和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纠纷D.奥斯曼人和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纠纷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1 . (32分)英国的变革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开展到适合于 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 政治与快速开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 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中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一一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 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抗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 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开展英文版导言问题:(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根据宋史五行志中记载,在整个两宋时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疫病大概有29次。南宋152年间, 平均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其中有26次发生在江南地区。杭州取代汴京成为宋朝的首都以后,也成为新的流行性疾病的 多发区,苏轼曾评价杭州的流行病指出,“杭(州),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从时间的分布上看,从1142 1190年的48年中共发生13次传染病流行,平均每4年一次;11951211年的16年中发生了 9次,平均每2年就有 一次瘟疫。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传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际,23次有明确月份的记载,其中有15次疫情是发生 在这个季节,约占65%。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南方大疫,两浙贫富皆病,死者约十之五六”,“浙西路死者五 十余万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浙西大疫流行,平江府以北的河流中“流尸无算”。一一摘编自尹娜两宋时期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控制材料二 流行病的灾难,促进了医学卫生的各种研究和观察,为近代卫生学的开展铺平了路。以1845年中英上 海土地章程的公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始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公布了一些法令法规, 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上海洋泾浜北首西国租界田地章程后附规例第42条涉及到沟渠、建造房 屋、街道清洁、挑除垃圾污秽、查视地方污秽、查视房屋污秽等内容;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那么,以实行 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管在组织、体制、 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到达了相对完善的水平。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形成了包括医疗、 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拟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 确保医疗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全 国绝大局部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 生服务,确保了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的公平供给。一一摘编自牟海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疫情发生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特点及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选择题(12小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理性、城邦与自由”说明古希腊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应选D;材料没 有涉及古希腊人对道德的认识,排除A;普罗泰格拉第一次将人置之于世界的中心位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材料中普罗泰格拉等人对人的概念和内涵等作了探讨,但没有夸大人的作用,排除C。2、A【答案解析】据材料可知,由西周时期的“天下共主”的历史,转为东周以后的“天子之国无足重轻”,这表达了周天子势力衰落, 诸侯国强大,反映了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A正确;据材料”东周以后那么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 兴旺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假设在无足重轻之列。”可知,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室力量弱化,还表达了 东周时期诸侯国强大及文化的兴旺,B、C不是材料主旨;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是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就已确立,D错误。 3、D【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强调家父的财产权力和利益,说明罗马法家庭伦理秩序色彩浓厚,应选D;材料表达罗马法的 规定内容,没有证据证明是家庭事务影响立法原那么,A错误;材料没有界定妻子的家庭地位,B错误;材料没有表达 注重公共行政权力,C错误。4、A【答案解析】儒家思想强调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应选A;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法治和中央集 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CD。5、A【答案解析】材料所示的是滇池地区汉代墓葬随葬品中中原特色的器物增加,而本地特色器物减少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可知,当 时西南地区同中原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中原地区的生产工具向西南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故A 正确;西南地区在秦朝就已经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排除B;从材料中不能推断铁器主要依靠输入还是本地仿制生 产,排除C;仅从使用生产工具这一点,不能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有效巩固,排除D。6、D【答案解析】由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待之以礼待之以刑”可知,该思想家的思想兼具儒家和法家的特征, 这表现了思想领域不同学派间相互借鉴融合彼此学说的特征,应选D;该思想家不仅仅表现了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也 表现了对法家思想的推崇,A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陈述的是一个思想家的观点,它不一定代表国家的态度,无法 得出B项结论,排除;C项与A项同理,说法片面,只能反映材料局部信息,排除。7、D【答案解析】 新经济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分析表格可知,1995年1999年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 8%, 而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87个百分点,约占23%,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每年减少0.4个百分点以上, 对美国国内价格的贡献约占25%,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表格没有反映消费需求,排除A项; 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只是第三产业之一,不能反映其成为美国开展主导,排除B项;美国计算机和电讯产业对经济的贡 献与凯恩斯主义无关,排除C项。应选D。8、B【答案解析】材料“令民有能通一经者,免本身徭赋”的核心意思百姓中有可以通晓儒家经典的人就可以免除徭赋,这说明官方对 儒家思想的重视,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间推广,B选项符合题意;太学的兴办是儒家思想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A 选项排除;察举制的依据是孝廉,与儒家经典无关,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9、A【答案解析】根据“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小说中的“红”代表法国大 革命及拿破仑时期,故A正确;“黑”代表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排除B; C不符合题意,排除;1870年建立法 兰西第三共和国,排除D。【答案点睛】此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状况”。10、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 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是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最大债权国,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在二战之后,CD两 项材料中没有表达。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题目详解】11、B【答案解析】材料“译本万国公法得以发行”“用外国的法律来还击列强”以及“设立驻外使馆”表达出晚清时期不同形式与 国际外交接轨,说明清政府主动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主张学习外国的技术,排除A;材料也 没有说明清政府采取和平的外交方针,排除C;材料说明清政府是主动融入国际体系,不是排外观念,排除D。应选 Bo 12、B【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古罗马帝国灭亡影响较大的“蛮族入侵和宗教纠纷”,指的分别是日耳曼人的进攻和基督教内 部纠纷,B选项正确;罗马奴隶的对抗属于内部的阶级矛盾,A选项错误;罗马帝国分裂时期,伊斯兰教尚未创立,C 选项错误;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的是东罗马帝国,D选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3)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开展提供保证;经济开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答案解析】(1)根据材料“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开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原因 可从政治、资金、原料、技术、市场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材料“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开展的经济同行”中的保守主义政治指的是通过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特 征:根据材料“贵族人数及贵族赞助人数的下议院议员的比例”可知贵族控制议会;根据材料“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 且被贵族用来抵抗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可知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 时议会处于国家的权力中心。(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材料论述的是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出相互影响的关系即可。14、(1)特点:疾疫出现的次数十分频繁:流行地区呈现出不平衡性:每次疾疫的发生延续时间长:危害都很大;流 行性传染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疾疫大多流行于夏秋季。(2)特点:公共卫生事业开展进程得以加快:公共卫生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现代防疫体系建立并得到完普。 原因:当地政府的不断努力;社会力量的活跃;城市化化进程加快;民众卫生意识觉悟的提高;一大批公共卫生人才 的努力奋斗;受到西方公共卫事业的影响。(3)使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得到保障: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半;利于减轻人民的经济压力: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 与社会开展。【答案解析】(1)据“平均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其中有26次发生在江南地区”得出疾疫出现的次数十分频繁,流行地区呈现出不 平衡性;据“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瘟疫。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传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际”、“南方大疫,两浙 贫富皆病,死者约十之五六”等信息得出疾疫的发生延续时间长,危害都很大;流行性传染病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 治疗,疾疫大多流行于夏秋季。(2)特点:据“工部局还公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得出公共卫生事业开展进程 得以加快,公共卫生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据“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管在组织、体制、 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到达了相对完善的水平”得出现代防疫体系建立并得到完善。原因: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开展的原因结合所学和材料内容可从征服努力、社会力量活跃、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众 卫生意识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的努力和西方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3)据“全国绝大局部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 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开展的重大意义主要表达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轻人民经济压力,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