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试题.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牛和羊是两个物种是因为()。A.杂种夭B.杂种不育C.行为隔离D.配子隔离【答案】 B2.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下到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答案】 B3. 【问题】 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答案】 A4. 【问题】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A.遗传物质B.TrnaC.mRNAD.rRNA【答案】 C5. 【问题】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答案】 A6. 【问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C.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答案】 C7. 【问题】 建国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答案】 A8. 【问题】 用“钱禁兵馆”来帮助记忆辛丑条约内容的记忆术是()A.位置记忆法B.编简C.谐音联想法D.语义联想【答案】 B9. 【问题】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A.目的性B.预见性C.创造性D.选择性【答案】 C10. 【问题】 某同学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食用下列哪种食物 ()A.香椿炒鸡蛋B.海米油菜C.白菜炖粉条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答案】 D11. 【问题】 普通教育学是()的教育学代表作。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 B12. 【问题】 玉米的体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内的胚乳细胞和子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20,30B.10,20C.20,10D.30,20【答案】 D13. 【问题】 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A.吞噬B.易化扩散C.同向协同转运D.逆向协同转运【答案】 C14. 【问题】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洛克和教育漫话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答案】 D15. 【问题】 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3-6岁儿童平均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 A16. 【问题】 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答案】 A17. 【问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答案】 A18. 【问题】 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是()A.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B.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D.让孩子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答案】 A19. 【问题】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目的是()。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单一性【答案】 A20. 【问题】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答案】 B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有( )A.品德是后天形成的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D.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等同于道德【答案】 ACD2. 【问题】 教育心理学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有( )。A.如何教B.如何管理C.怎样学D.怎样评价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 AC3. 【问题】 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德育理念B.教育者C.受教育者D.德育内容E.德育方法【答案】 BCD4. 【问题】 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整体性D.不均衡性E.个别差异性【答案】 ABCD5. 【问题】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追问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的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A.在实际教育中应因势利导,长善救失B.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C.通过教育,抑制或消除学生落后的一面D.加强思想教育【答案】 ABCD6. 【问题】 道德情感的主要表现有( )。A.想象的道德情感B.直觉的道德情感C.思维的道德情感D.伦理的道德情感E.现实的道德情感【答案】 ABD7. 【问题】 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待遇主要包括()。A.工资待遇B.教师津贴C.教师住房D.教师的医疗保健E.教师补贴【答案】 ABCD8. 【问题】 依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分为()。A.感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E.概念知识【答案】 BD9. 【问题】 浏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 )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A.教学测量B.儿童的个性C.儿童的社会适应性D.教学评估E.生理卫生【答案】 BC10. 【问题】 以下哪些教育内容属于我国古代“六艺”()A.礼B.乐C.辞D.御E.修辞【答案】 ABD11. 【问题】 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答案】 AC12. 【问题】 下面哪些政策文件体现了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内容()A.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中学德育大纲C.中学生守则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E.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答案】 BCD13. 【问题】 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答案】 ABD14. 【问题】 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答案】 ACD15. 【问题】 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答案】 ABC16. 【问题】 少先队文化内容的层次是( )A.少先队组织管理文化B.少先队活动文化C.少先队礼仪文化D.少先队辅导文化E.少先队理论文化【答案】 ABCD17. 【问题】 根据教师在倾听学生语言时是否参与其中,把课堂倾听分为( )A.语言性倾听B.非语言性倾听C.介入性倾听D.非介入性倾听E.反思性倾听【答案】 CD18. 【问题】 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 )构成的。A.认知B.气质C.情感D.行为【答案】 ACD19. 【问题】 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有( )。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答案】 ACD20. 【问题】 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 方面进行。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社会特征E.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中关关系解冻”教学目标:(1)了解中关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认识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启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事先搜集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现实意义及对国际关系影响,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原因及经历的曲折历程,让学生明白“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外交地位高低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的道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的能力。以上是一位教师制定的“中美关系解冻”的教学目标,请评析此教学目标。(16分)【答案】评析:这一目标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等事实性知识有明确要求,而对理解“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的要求则过于空泛,教学的很多环节分散在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意义及对国际的影响上。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新中国外交”及“外交的本质”把握不准(可能根本没有外交本质的概念,在教学难点的确立中,认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而非“根本依据”)。这样,学生不明确“决定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走向的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课程标准、教材都侧重在历史事实层面,而如何透过历史事实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则需要教师“再创造”。如果照本宣科,那么“重历史事实,轻历史本质”的教学就很难避免。因此,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从教学设计而言,就是要聚焦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2. 袋子中有70个红球,30个黑球,从袋子中连续摸球两次,每次摸一个球,而且是不放回的摸球:(1)求两次摸球均为红球的概率。(2)若第一次摸到红球,求第二次摸到黑球的概率。【答案】本题主要考查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方法。(1)利用概率近似等于频率,根据相互独立性,可求解两次摸球都是红球的概率。(2)由于第一次摸到红球,从剩余的99个球中摸一个黑球,共有30种可能。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教学时教师经常是边朗读、边解释,或边朗读、边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重点内容用笔勾划出来,或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讲清有关新、旧地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甚至要求学生能把重点句子熟读、背记。材料二一位老师在讲到有关喀斯特溶洞内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的描写,长江三峡雄伟景象的描写,威尼斯水城景色的描写等时,除了由教师本人讲读以外,还请某位普通话标准、朗读技巧好的学生站起来朗读,在中学低年级还可以分组或组织全班齐声朗读。上述材料共同叙述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用范围是什么【答案】上述材料叙述了讲读法。讲读法是将讲述、讲解和朗读结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朗读的运用虽不及语文和外语学科普遍,但在教学课文中的重点或精彩段落时常有运用。尤其在中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采用朗读的机会更多一些。从教学内容来看,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讲读法。一种是在讲授课本中课文的重点段落时,采用讲读法目的在于重视课本中原文的涵义。另一种是讲授课本中文字精彩的段落或者可读性很强的内容时。4. 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六年级(5)班的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卫生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就因为在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答案】(1)鉴于该班级的特殊情况,我会选择班级常规管理的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班级规范,如班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2)运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不断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自己的道德情操来影响、感化学生。(3)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班集体组建工作很重要,我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并组织课外、校外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把该班级培养成为优秀的班集体。5.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教学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某温度下,1009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先加入65g水,再添加35g氯化钠,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30B27-3C265D282【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表1:表1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2)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3)试对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答案】(1)C。(2)正确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氯化钠在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再据此判断6.5g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钠由(3)本题有很多学生误选B。原因是没有根据氯化钠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去判断加入的35g氯化钠是否能够完全溶解故得出错误答案:其他误选A、D两项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对溶解度的含义理解错误,或者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没有掌握等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