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概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docx
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面向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应用经济、管理科学、能 源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团队立足中国情境,编著 了教材工程管理一以能源工程为例,旨在系统介绍面向能源领域的现 代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涵盖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等十大领域。 本课程有机结合了理论知识及其在能源工程管理案例中的实际应用,开展 线上线下互补、教学实践融合授课模式。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围绕“承优秀文化”、“立民族自信”、“学国家典范”三条主线, 紧密结合能源工程管理开展的新形势,挖掘能源工程典型案例并充分融入 课堂教学过程;将历史文化、伟大工程、典范事迹巧妙地穿插在日常教学 中,寓“优秀文化、民族自信、国家典范”于工程管理知识体系;同时综 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典范提供法、教研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 工程实践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 家国情怀。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案例一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工程管理智慧从我国悠久的工程管理历史中取材,从公元前256年都江堰工程,岷 江治理清除淤塞、打通航道的关键需求,到长城工事提高军队机动速度、 限制牧民与中原贸易往来的国防需求,启发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思考和解决这些大型工程中的组织问题,帮助学生把握工程管理的实用思想,从而理解工程管理起源自现实需求,增强工程管理能力。工程管理思想的产生源自现实问题需求公元前训年国帕工程长特公元前训年国帕工程长特公元后1旬年口哈计划崛江治理的三大关健需求 清除淤塞.打通航道 分洪抗涝,治理水患 开挖干渠,引水砌崛江治理的三大关健需求 清除淤塞.打通航道 分洪抗涝,治理水患 开挖干渠,引水砌长城工事的两大关键需求 国防功能:梃高军队的机动速度 给齐封锁功能:眼常纯民与中原 的留月往来曼哈顿计划的关键需求 早于顺制造出原子方 利用总子雌予法人致命打击“慎终如始,那么无败事”君子道德经工程管理起源于工程管理,最初被运用在建筑行业 工程管理诞生的初衷,正是为了解决大型水利.国防工程建设中的组织问题 问就源自现实芾求,科学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工程收尾管理工程收尾是指在工程终止后需要做的工程完成、成品移交、合同确认、工程总结等工作品容易棍忽视的工程管理潦程!思考:忽视工程收尾管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工程经理李工和其工程团队在约定的晶后期限内完成了某光、 伏电站一期建设工作,并通过了试运行,随后李工宣布场目已 结束,工程团队成员可以进入新的工程.第二天,客户的工程负责人打来 ,说发现该喷目还有一 项功能关要添加,而且希望补允提供一些相关作手册。刚接完 .公司财务审计部门和工程管理办公室的人员也 来受求李工和工程团队配合组织工程亩计和工程收尾方面的工 作,并告诉手工,该工程的尾款,20%的合同金歆对方还没有 jt请李工催促对方尽快付款。课程局部教学课件案例二从优秀案例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通过讲解具体优秀案例,充分凸显中国当前在工程管理实践方面起到的引 领与示范作用。如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是我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危急 关头所创造的奇迹。2500余台大型设备及运输车辆、4900余个箱式板房、20万 平方米防渗膜等大量物资,能在几天内迅速集结到位,不仅表达了党中央与疫情 争分夺秒,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平安放在第一位的基本宗旨,也使学生深刻体会 到中国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所独有的制度优越性,从而树立民族自信。案例三从国家典范中体会红色家国情怀通过介绍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优秀科学家的贡献与事迹,传达个人 理想服务于国家事业的家国情怀。在我国一穷二白之时,在西方强烈打压和阻挠 下,华罗庚、钱学森、邓稼先等前辈毅然归国,在非常薄弱的物质基础上取得灿 烂的成就。华罗庚先生最早在中国倡导推广统筹法,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项 目管理方法,并将其理论创新应用到我国核聚变能源工程研究中。钱学森先生应 用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在我国导弹研发过程中创立了第一个军事运筹学研究机构, 系统工程理论传承至今,为推进我国自主设计第三代核电工程“华龙一号”的高 质量开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邓稼先先生在两弹研发过程中不断践行质量管理理 念,并将原子弹的工程管理经验应用到氢弹设计中,创造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爆破 时间间隔最短的历史记录。通过对前辈们的事迹介绍,引导同学们不仅要学习他 们对科学的追求,更要学习这种“学成必归、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四、实践效果课程团队深入挖掘能源工程典型案例并灵活融入教学。通过生动鲜活 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构建融入思政的工程管理 课程设计,引领学生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提升专业素 养,强化理想信念。同时,团队成员在课程建设、学生指导、科研创新中 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推动了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较好地实现了科教融 合,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