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docx
-
资源ID:62412737
资源大小:15.7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docx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多媒体要和课堂教学的详细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不应成为衡量课程优劣的指标,更不应当把运用多媒体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攻方向。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 教学改革 一、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决信念,增加执行党的基本路途、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决性,增加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为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手段都应当受到确定,其间并无优劣之分。 传统教学手段注意发挥老师的主体作用,在这里,老师不仅通过对文献的阐述和对社会现象的解读来引导学生理性地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而且还更多地通过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来建立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从而营造一种开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传统教学更注意树立老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严密的逻辑、渊博的学问、幽默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美丽的板书是老师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师赢得学生宠爱的一个重要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也无须讳言,最主要的就是缺乏表现力。课程内容是单向的,一维的,它既不能重复也无法复制,思想政治教化理论课程的这些特征严峻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课程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因此,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活跃。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缺陷。它以直观、生动的特点赢得师生的宠爱,利用多媒体技术,老师可以通过音像组合形象地模拟一些特别场景,引导学生从宛如亲临的体验中感受相关事务。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于受篇幅影响,在撰写过程中要求文字尽量简约,而多媒体技术则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效等数字信息弥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阅、收集和探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历史材料和社会材料来扩高校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手段相比有很多优势,但其缺陷也不容忽视。生动活泼的数字画面虽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令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但它也简单分散学生的留意力。虽然大量信息可以有效地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它也简单令学生在众多信息面前难于取舍。更令人忧虑的是,多媒体画面过度的簇新与刺激很可能抑制学生的主动思索意识,从而减弱课堂教学效果。由此看来,仅就课堂教学效果来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新兴的多媒体手段各有优劣,它们在教学中的关系不应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应当是彼此协作,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是向学生精确地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学问,一是培育学生的全方位思维实力。多媒体技术更适用于前者,而传统教学手段更适用于后者,因此,只有将两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才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环节限制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过程,对课堂教学诸环节的限制是确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应当如何有效地限制课堂教学环节?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加强师生间情感沟通限制。 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问以特别细腻的方式传递,老师的手势、眼神、语言节奏等非学问因素可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微妙影响,从而撞击出才智的火花,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后,相当一部分老师满意于播放事先打算好的课件,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对课件的照本宣科,有的老师甚至整堂课都端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操作鼠标,冷漠地宣读屏幕上的内容,完全忽视了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因此,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尽管多媒体是一种比较志向的教学手段,但它终究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当是老师而不应是课件。因此,老师要努力摆脱电脑机器的束缚,深化到学生中间,要学会用生动的非学问因素活跃课堂气氛,并随时依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方略。2 (二)增加老师授课方式的课堂限制 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方式各有各的适用范围。某一学问的传授原委采纳哪种教学方式更好,应当慎重选择。老师要擅长依据课程性质、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艰深,思辨色调深厚,它的学问体系具有更多的逻辑性、关联性,明显,这样的课程更适合采纳传统的授课方式。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更多的情景描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再现历史,实现对历史情景的生动回放,这种课程明显更适合多媒体讲授。 (三)严格课堂信息量限制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使信息采集变得相对简洁。一些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事先不加选择地积累、编排了大量信息,在课堂上则满意于简洁地向学生介绍这些信息。还有老师为体现多媒体的优势,利用电脑操作简便快捷的优势,随意切换画面,令学生在不同的画面间应接无暇。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灌”改为多媒体环境下的“机灌”。为避开出现这种现象,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紧紧围绕教学须要搜集网络信息和其他数字资源,并从教学实际状况动身,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从而提高课件的质量和针对性。 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老师还要特殊留意多媒体种类的选择。多媒体授课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因素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对课 件播放内容的留意力。为充分挥发多媒体的这个优势,老师当然可以在课件中缀入适当的音效、动画、视听资料等元素,以提高教学吸引力和课件的表现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运用的表现方式越多越好,结果,数字、声音、影像等因素纷纷登场,导致做出的课件过于“花哨”,过分夸张的课件设计减弱了课堂教学本身的肃穆性和连贯性,哲学的沧桑、深邃和悠远被课件发出的各种声响和令人纷繁芜杂的画面所消解。这种喧宾夺主式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无疑违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其效果也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节奏等非学问因素可以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微妙影响,从而撞击出才智的火花,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后,相当一部分老师满意于播放事先打算好的课件,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教材的照本宣科转变为对课件的照本宣科,有的老师甚至整堂课都端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操作鼠标,冷漠地宣读屏幕上的内容,完全忽视了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3 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多媒体是一种比较志向的教学手段,但它终究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当是老师而不应是课件。因此,老师要努力摆脱机器的束缚,深化到学生中间,学会用生动的非学问因素活跃课堂气氛,并随时依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方略。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早在2001年,教化部在题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的4号文件中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运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近年来颇受争议的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将多媒体的运用状况列入考核范围,在“教学改革”一项中规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15%,有肯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的才可得到A。教化主管机关的上述规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高校将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标记性工作,个别院校甚至规定非多媒体授课的课程不能参与优秀课程评比,非多媒体授课的老师不能评为优秀老师,一时间形成了“惟多媒体论”的倾向。 我们应当相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推广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是否运用多媒体课件不应当成为评价一门课程、一位老师的唯一标准。在以多媒体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特殊留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亲密相关,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制约教学手段。多媒体在创设情境氛围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而传统教学手段在培育学生的思维方式,总结历史规律与社会实践方面的优势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因此,原委选择哪种教学手段,最终还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 (二)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每次授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一些老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没有考虑教学目标的须要,个别老师甚至完全不顾教学目标的要求,出现了为运用课件而运用课件的极端倾向。针对这种状况,从教学管理部门到详细授课老师都必需端正教学改革思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来运用多媒体,防止“一刀切”、“一哄而上”。4 (三)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深刻地变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自然的正相关。从目前的趋势看来,个别院校存在的“多媒体崇拜”反而会减弱教学效果。从制作层面考虑,目前多数老师运用的课件留给学生的思索空间很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实力。从教学效果层面考虑,部分老师对既定课件之外的教学内容缺乏爱好,只满意于按课件设计完成教学内容,这些问题都极大的阻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的说来,多媒体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型教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实力和水平,高校老师必需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发挥传统教学的特长,并仔细探究、深化实践,把传统教学特长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建立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项困难的课题探讨。须要老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教化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多媒体化呈现的创新设计J.思想理论教化导刊,2007(3):73. 2胡成广.理论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两个层次和两个跨越J.黑龙江高教探讨,2008(9):168. 3何强.论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教化与探究,2008年03期 4韩忠玉,介涛.多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索.理论学习,2008年02期 电子科技高校中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编号: ZLGC2011JXTD19 作者简介: 彭晓宽 广东省 电子科技高校中山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