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提升测试题.docx
-
资源ID:62422594
资源大小:42.9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广东省高校教师资格证提升测试题.docx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在个体心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A.心理动力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心理特征【答案】 D2. 【问题】 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1903B.1913C.1914D.1900【答案】 A3. 【问题】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A.接受过程B.认知过程C.同化过程D.学习过程【答案】 C4. 【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答案】 D5. 【问题】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C6. 【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从众B.环境对心理的感染C.直接同化D.间接同化【答案】 A7. 【问题】 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 A8. 【问题】 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A9. 【问题】 教学过程中伦理矛盾的体现为( )。A.师生之间的矛盾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C.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引起的矛盾D.以上都是【答案】 D10. 【问题】 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A.1岁左右B.2岁左右C.23岁D.3岁以后【答案】 D11. 【问题】 教师威信的形成: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A.人生观B.教师观C.学生观D.主客观【答案】 D12. 【问题】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答案】 C13. 【问题】 按照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答案】 D14. 【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 )。A.平稳期B.高原期C.高峰期D.下降期【答案】 C15. 【问题】 司德菲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 )。A.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B.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C.入职阶段、高明新手阶段、专家阶段、退出阶段D.新手阶段、专家教师阶段、职业倦怠阶段、退出阶段【答案】 B16. 【问题】 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将( )作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核心。A.天人合一B.重义轻利C.三纲五常D.重农抑商【答案】 C17. 【问题】 不属于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划分的测验是( )。A.准备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标准化学绩测验【答案】 D18. 【问题】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A.接受过程B.认知过程C.同化过程D.学习过程【答案】 C19. 【问题】 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的提出者是费茨和()。A.斯金纳B.波斯纳C.巴甫洛夫D.皮亚杰【答案】 B20. 【问题】 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 )A.从众B.环境对心理的感染C.直接同化D.间接同化【答案】 A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自觉表现在( )。A.教师在行为前对自己将要做什么、怎样做有自觉意识B.教师在行动前对行为后果有自觉意识C.教师在行为前对所要选择的行为有清晰的道德自我意识D.教师在行为前对所选行为的道德意识,是出于对一定社会的教师道德准则的“应该”与否的理解【答案】 ABCD2. 【问题】 品德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C.道德信念D.道德理想【答案】 AB3. 【问题】 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A.反思日记B.观摩教学C.专业发展D.行动研究E.接触新知【答案】 ABCD4. 【问题】 以下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职责和特殊的利益和活动方式,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道德样式及各种职业道德相互区别的个性特征B.职业道德与特定职业活动的特点相适应C.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对人们的客观要求和人们对职业关系的主观认识的统一D.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要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答案】 ABCD5. 【问题】 多媒体课件按功能主要可以分成( )。A.讲授模式B.自学模式C.讨论模式D.实验模式【答案】 ABC6. 【问题】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 )。A.自由化B.终身化C.国际化D.行政化【答案】 BC7. 【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不同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哪两大类( )A.陈述性知识B.动作性知识C.形象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 AD8. 【问题】 在写教案涉及知识的难点时,应重点考虑的知识有( )。A.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B.自己深入研究的领域内的知识C.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D.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E.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答案】 ACD9. 【问题】 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是( )。A.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B.师生教学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D.更加强调间接知识的学习【答案】 ABC10. 【问题】 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一般是指受制于社会的( )。A.负面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答案】 BCD11. 【问题】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形式主要有( )。A.普通经费拨款B.特别补助拨款C.专项经费拨款D.政府科研经费拨款【答案】 ACD12. 【问题】 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应注意( )。A.解放思想、更新观念B.科研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C.实行科研任务的承担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人D.管理上有层层负责制转为由以个人为主或以课题组为主的科研新体制E.应加强行政管理【答案】 ABCD13. 【问题】 所谓教育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教育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包括( )。A.人们对教育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B.对教育法律实施作用的评价C.对教育行政执法和司法的信任程度D.遵守并运用教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等【答案】 ABCD14. 【问题】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亦即教育法律关系客观化的表现形式,必然包含以下几种( )。A.可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两大类的财产B.可分行政行为、管理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行为C.包括各种教材、专著等在内的精神产品D.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答案】 ABC15. 【问题】 基本的学习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A.注意定向阶段B.获得和保持阶段C.练习和强化阶段D.迁移阶段【答案】 ABCD16. 【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要忠于观察、记录试验中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禁止随意对原始数据进行删裁取舍B.不得为得出某种主观期望的结论而捏造、篡改、拼凑引用资料,研究结果或实验数据C.不得投机取巧,断章取义,片面给出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研究结论D.不得有抄袭他人作品,剽窃他人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或实验数据、调查结果等行为【答案】 ABCD17. 【问题】 高等学校校长的职权包括( )。A.拟定发展规划B.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C.任免副校长D.聘任与解聘教师【答案】 AD18. 【问题】 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C.恋爱动机多样化D.恋爱悲剧增多【答案】 ABCD19. 【问题】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富有教育含义的观点有( )。A.观察别人的活动能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构B.儿童有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C.课程内容的编制就是依据知识内容本身的系统化和条理化D.教学中强调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答案】 BD20. 【问题】 脱产研修的高校教师培养形式实现的形式通常有( )。A.进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培养B.特殊培养C.做国内访问学者D.出国进修E.学术休假【答案】 A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广大教师对这句话应该是耳熟能详的。2009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有关规定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其实,在所谓“教师有权批评学生”被指为“伪命题”“哗众取宠”的时候,老生常谈的还是教师如何严格要求学生、如何科学管理学生的问题。(材料来源:丁亚琴严师是怎样炼成的文教资料2010年6月号下旬刊)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应遵循什么原则。【答案】(1)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2)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3)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4)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2. A大学三年级学生陈某因在纠纷中致伤同学,经所在学院和校学生处研究并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批准,被学校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开除学籍处分的文件由陈某所在学院办公室送达陈某,未加盖学校公章。陈某不能接受学校的处分决定,遂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第20日做出维持学校处分决定的复查意见并告知陈某。陈某离校两月后又向省教育厅书面申诉,省教育厅不予受理。陈某认为学校在对其做出处分决定之前未告知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剥夺了自己应有的权利,A大学的处分决定不合法,便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2.A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复查过程和意见是否合法?为什么?3.省教育厅不受理陈某申诉是否合法?为什么?4.你认为法院应如何判决?为什么?【答案】1.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不合法。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由A大学校长通过校长办公会或校务会议做出,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做出决定之前应听取陈某的陈述和申辩。做出决定后应向陈某送达盖有学校公章的正式处分文件,并告知其享有申诉的权利。2.A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复查过程和意见不合法。A大学的处分决定程序违法,应要求A大学重新做出处理决定,且做出复查意见的时间也超过了法定的15日期限。3.省教育厅不受理陈某申诉合法。陈某向省教育厅申诉时已超过法定申诉期限。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应在接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陈某的申诉超过申诉期限,省教育厅应当不予受理。4.法院应撤销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决定,由A大学依法重新处理。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违法,应予撤销。3. 目前,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不少高校实行的是“一次性评价”,且以学生评教为主,“学生评教”分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评估等级。有鉴于此,一些教师为了能在“学生评教”中得到高分,不管什么专业、什么课程,课堂教学都一律使用多媒体设备,追求“声光电”效果;不管是否有提问必要,都要问些问题,以体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积极”;不管是否与课程内容相关,总喜欢讲一些奇闻异事,以活跃课堂气氛,等等。的确,有不少学生把这种热闹、轻松、“声光电”俱有的课堂教学视为一节“好课”。不过,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这种看似热闹、轻松的课堂教学,并没有体现专业学习特点,也没有让他们学到真东西。阅读此材料,结合“教学评估”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教学评估的科学性,提出您的建议。【答案】(1)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只重结果;评价主体单一;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2)建议:从评估理念方面,应以发展性评价为重要的理念指导;评价标准应多元化;评价主体应多样化,不仅有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同行教师的评价;改一次性评价为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价;要正确看待评价的结果,不能只区分优劣。4. A大学三年级学生陈某因在纠纷中致伤同学,经所在学院和校学生处研究并报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批准,被学校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开除学籍处分的文件由陈某所在学院办公室送达陈某,未加盖学校公章。陈某不能接受学校的处分决定,遂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第20日做出维持学校处分决定的复查意见并告知陈某。陈某离校两月后又向省教育厅书面申诉,省教育厅不予受理。陈某认为学校在对其做出处分决定之前未告知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剥夺了自己应有的权利,A大学的处分决定不合法,便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2.A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复查过程和意见是否合法?为什么?3.省教育厅不受理陈某申诉是否合法?为什么?4.你认为法院应如何判决?为什么?【答案】1.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不合法。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应由A大学校长通过校长办公会或校务会议做出,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做出决定之前应听取陈某的陈述和申辩。做出决定后应向陈某送达盖有学校公章的正式处分文件,并告知其享有申诉的权利。2.A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复查过程和意见不合法。A大学的处分决定程序违法,应要求A大学重新做出处理决定,且做出复查意见的时间也超过了法定的15日期限。3.省教育厅不受理陈某申诉合法。陈某向省教育厅申诉时已超过法定申诉期限。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应在接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陈某的申诉超过申诉期限,省教育厅应当不予受理。4.法院应撤销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决定,由A大学依法重新处理。A大学对陈某的处分程序违法,应予撤销。5. 最近,媒体曝光了几起“伤害学生人格”的事件,一是浙江某小学的孩子因上课讲话被要求脱了外裤在操场跑步;二是陕西一所小学为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三是内蒙古一所中学将130件印有“24中优秀学生”字样的红色运动服发给初二、初三成绩前50名的学生和学生成绩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对这类事件,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追问:“教育歧视事件连发,学生人格谁来维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资料来源:2011年11月4号现代快报)请从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角度剖析上述材料。【答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1)教书育人;(2)为人师表;(3)教育公正;(4)依法从教;(5)教育人道主义。案例中的几所学校没有做到教育公正。教育公正要求:(1)爱无差别,一视同仁;(2)实事求是,赏罚分明;(3)长善救失,因材施教;(4)面向全体,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