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 最新版.docx
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最新版亲爱的考生:你们好!蝉鸣荔红季,又到高考时。你们历经疫情考验而矢志不渝,披星 载月而阵厉发奋,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一场大考!为保障你们在今年高 考中健康平安、发挥良好,市委、市政府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高考 考点做了全面准备和细致安排,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 持和关爱,请你们和家人安心、放心。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 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的目标,让我们共同做到下面几点:一、严格遵守防疫要求(一)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地市。请滞留外省、外地市的考生 于5月24日前(高考前14天)返回。在返回途中要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保持平安社交距离,时刻注意个人卫生。返茂前要主动向学校(报名 点)报告旅居史,全面了解我市防疫要求并严格遵守。请外地准备返 回陪考的家长,也须于5月24日前返回。(二)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请考生于考前14天起,每天 自行测量、记录体温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省教育考 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省内学校应届毕 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申报)。(三)所有考生须注册“健康码”,并凭在范围内检测的考前48 小时以内(以6月7日开考第一科计算)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参加考试。(四)减少跨区域流动。考前14天内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所 有考生在高考前14天到高考结束前原那么上不得离开。中学有住宿条件 的,建议考生从考前14天起统一在校内住宿。非住校考生要注意个人 卫生和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 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五)自觉接受体温测量。考试当天,进入考点时须接受体温测 量,如体温N37.3C将进行复测;如复测后仍237.3C,须按照考点 应急处置程序参加考试。二、充分做好考试准备(一)准备考试必备物品。1.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考前48小 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进入考点。2.考生入场, 除2B铅笔(切记不要购买假冒伪劣的2B铅笔参加考试,否那么答题卡 扫描仪将无法识别答案)、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 规、三角板、橡皮、透明文具袋、透明水杯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 入考场。3.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无线耳机、智能手 表、运动手环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涂改液、修正带以及不 透明的文具盒(袋、套)、不透明水杯(含饮料)等物品进入考场。(二)妥善做好赴考规划。6月7日至9日正值工作日,考生和家 长要充分考虑天气、交通等因素,确保赴考平安。本次考试将在考点 入口、楼梯口、考场门口进行“三次安检”,考生应留足入场防疫检 查、身份核验和违禁物品检查时间,建议至少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 防止延误。按规定,进入考场时间是开考前30分钟,每科开考15分钟 后不得进入考点(日语、俄语等科目须考听力,考试开始前15分钟禁 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三)调整备考心态。要静心避扰、潜心学习、安心备考,以平 和的心态看待高考。你们要做的,是再复习一遍要点难点,再梳理一 下知识脉络,有的放矢查漏补缺,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坚持适当体育 锻炼,把身心各方面调整到最正确迎考状态。三、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市招生委员会明确要求,今年高考要努力构建让考生“不想作弊、 不能作弊、不敢作弊”的考纪考风治理体系。考前,你们都接受了诚 信考试教育和警示教育,签订了诚信考试承诺书,这是你们对社会的 庄严承诺,也是对自己人生的郑重承诺。请谨记:“诚信考试光荣, 违纪作弊可耻! ”希望你们以诚信展现良好学风,用行动维护考试公 平。做到不替考、不抄袭、不携带手机参加考试、不使用高科技通讯 器材舞弊。试题、答题卡、草稿纸等均属于涉考材料,不得带离考场。 我市所有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考试过程全程监控并录像。今年为防 止携带手机作弊,实行同一考场3名监考员共同监考,考场周围安排 无线电监测车监测可疑信号。同时,所有考场、走廊、卫生间均安装 有5G信号屏蔽设备,使手机在考试区域无法使用。如不遵守考场规 那么,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作弊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方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 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 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 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四、密切关注考后事项(一)志愿填报要关注。志愿填报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底,7月初, 即从高考成绩公布后的第2、3天开始。请密切留意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和官微的通知,切勿错过志愿填报时间。(二)录取进程要关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都设一次征集志愿的 机会,请关注自己的录取情况;同时在录取过程中,保持手机畅通, 方便及时联系。(三)提取档案要注意。领取纸质档案后请务必妥善保管,档案 须带到高校报到。千万记住不要因为好奇而私拆档案袋封条,否那么, 后果自负。(四)文明离校当感恩。无论你们毕业后走到哪里,都要感党恩、 听党话、跟党走。要感恩政府,感恩社会,感恩,感恩母校,感恩父 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己,不要以所谓的“撕书”、“烧 书”等过激行为释放心理情绪,做到心存感恩,文明离校。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一)防范“助考”诈骗。对于高考,社会上总有不法分子、作 弊团伙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散布提供“助考”、 提前取得“试题”等虚假信息,骗取考生钱财。请考生、家长务必提 高警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要参与“助考”违法犯罪活动,避 免上当受骗。如发现涉考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和举 报。(二)防范招生欺诈。招生录取期间,考生和家长不要轻易将考 生及家人的信息泄露给他人,考生需加强网上登录密码强度并妥善保 管,不要使用简单密码以防泄露,切勿向他人透露或交由他人代查成 绩、代填报志愿。(三)认准官方渠道。请考生和家长以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官微 发布的信息为准,切勿轻信各种助考、辅导机构的虚假宣传,防止上当受骗。同学们,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青春赛道自当 奋力奔跑,让我们一起向未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衷心祝愿高考顺利,追梦路上展现最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