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

    • 资源ID:62433836       资源大小:39.15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 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 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 本课程针灸专业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木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局部。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开展史; 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 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 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 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本课程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 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原那么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正常分娩机制 及异常处理。并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妇科学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正确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对其辩证分型、拟方选药,并具备对 类似病证的鉴别诊断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书写规范的中医妇科门诊 病历和住院病历;能对妇科的局部疑难病证和急危症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治。3 .会书写中医妇科规范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会开展女性卫生宣传教育、计划生育 教育、健康指导和卫生保健服务。4 .具备接受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更新的妇科相关知识的能力。素质教育目标1 .培养具有执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贯彻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方面的政 策和法规的意识。2 .有良好的医疗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体贴患者的医务工作者。4 .具有勤奋好学,刻苦认真的学习精神。总论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了解中医妇科学的开展简史,各个历第五节痛经(附:子宫内膜异位症)教学要求1 .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那么痛”或“不荣那么痛” 为主要病机。其之所以伴随月经周期而发,又与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状态有关。2 .掌握其定义: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舐,甚至剧 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3 .掌握辨证论治。首当辨识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 期、量、色、质,伴随病症,舌、脉及素体和病史综合分析。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 制、缓减疼痛;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标本急缓,主次有序地阶段调治。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教学要求1 . 了解内异症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主要病理变化。2 .熟悉内异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 .熟悉内异症的辨证论治。第六节月经前后诸症教学要求1 .熟悉月经前后诸症的病因病机。2 .掌握定义及其辨证论治。经行乳房胀痛(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主要由肝失条达或肝肾失养所致。2 .掌握其辨证论治。实者宜疏肝理气通络,常于经前开始用药;虚者宜滋养肾肝, 并注意平时调治。经行头痛(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头痛的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感冒(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感冒的病因病机及其鉴别。2 .掌握经行感冒的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发热(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发热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身痛(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身痛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口糜(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口糜的主要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泄泻(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泄泻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浮肿(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浮肿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风疹块(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风疹块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经行吐M (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吐蚓的主要病机由血热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2 .掌握其定义。3 .辩证论治。治疗上应本着“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那么,以清热降逆平冲, 引血下行为主,或滋阴降火,或清泄肝胃之火,不可过用苦寒克伐之剂,以免耗伤气血。经行情志异常(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行情志异常的病因病机及鉴别诊断。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第七节绝经前后诸证教学要求1 .掌握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 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 感、情志不宁等病症,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亦称“经断前后诸证”。2 .熟悉其辨证论治。治疗上应注重平调肾中阴阳,清热不宜过于苦寒,祛寒不宜过 于温燥,更不可妄用克伐,以免犯虚虚之戒。附:经断复来(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经断复来的定义;2 . 了解其分型及代表方剂。复习思考题1 .试述月经病的辨证要点、治疗原那么?2 .试述痛经发生的主要机理、辨证要点及治疗原那么?3 .何谓治崩三法?试述其临床运用第八章带下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带下病的定义及辨证论治。熟悉带下病的病因病机。了解带下病的预防与调摄。2 .能力目标 能对带下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辨证论治。带下过多(附:阴道炎、宫颈炎)教学要求1 .掌握带下过多的定义: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 有局部及全身病症者。2 .掌握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 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3 .掌握辨证论治。4 .熟悉阴道炎,宫颈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带下过少教学要求1 .熟悉带下过少的病因病机是阴液缺乏,不能润泽阴户。肝肾亏损、血枯瘀阻是导 致带下过少的主要原因。2 .掌握带下过少的定义3 .掌握辨证论治。治疗重在滋补肾之阴精,佐以养血、化瘀等。用药不可肆意攻伐, 过用辛燥苦寒之品,以免耗津伤阴,犯虚虚之戒。复习思考题1 .带下病各证型的主证,治那么,方药是什么?2 .完带汤出于何书?说明其药味组成与功用适用于何病证。第九章妊娠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熟悉妊娠病的定义及妊娠期常见疾病及总的病因病机。掌握妊娠病的 总治那么及用药宜忌。掌握常见妊娠病的定义、常见证型、诊断、辨证论治和治疗原那么; 常见证型的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常见妊娠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治疗原那么。了 解妊娠病的预防与调摄。2 .能力目标 能运用中医基本知识和理论对妊娠期间的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或 结合西医学有关知识和技能对某些病证配合治疗。会诊断和初步处理异位妊娠、堕胎、 小产、子晕、子痫等病证的急症;会使用中医的转胎方法纠正胎位。第一节妊娠恶阻教学要求1 .熟悉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2 .掌握其定义。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人即吐者,称为“恶阻”。 正如胎产心法云:“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3 .掌握辩证论治。恶阻的辨证主要根据呕吐物的性状和患者的口感,结合全身情况、 舌脉综合分析,辨其虚实。恶阻的治疗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服药方法以少量多 次呷服为宜。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第二节妊娠腹痛教学要求1 .熟悉妊娠腹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郁、血瘀、血虚、虚寒,以致胞脉、胞络阻 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那么痛”或“不荣那么痛”。2 .掌握其定义。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 名“胞阻”。3 .掌握临床诊断。应与能引起腹痛的其他妊娠疾病和发生于妊娠期间的内、外科性 腹痛疾病相鉴别。4 .掌握辨证论治。治疗应本着虚那么补之,实那么行之的原那么,以调理气血为主,佐以 补肾安胎。假设病情开展,出现胎动不安或堕胎、小产时,那么须按胎动不安或堕胎、小产 处理。第三节异位妊娠教学要求1 .熟悉异位妊娠的病因病机。慢性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2 .掌握其定义: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3 .掌握诊断、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有停经、阴道不规那么出血、腹痛及相关体征、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B超、后穹窿穿刺可明确诊断。本病应与妊娠腹痛、 胎动不安、黄体破裂、急性兰尾炎等相鉴别。4 .掌握分期论治。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5 .了解异位妊娠的治疗新进展。第四节胎漏、胎动不安教学要求1 .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转归及预后。2 .掌握其定义。注意胎漏与胎动不安的区别,同是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称之 为“先兆流产”。3 .掌握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关键诊查胚胎是否存活。故本病应与流 产各病之间相鉴别,还要与异位妊娠和葡萄胎相鉴别。4 .掌握辨证论治。本病首辨胎元未殒或已殒,胎元未殒宜保,按本病辨证论治;胎 元已殒那么应去胎,按堕胎、小产处理。5 .了解近代研究进展。第五节堕胎、小产、滑胎教学要求1 .熟悉堕胎、小产、滑胎的定义。与西医学相关病名的关系。2 .讲清堕胎、小产、滑胎的病因病机和常见证型。3 .扼要讲述堕胎、小产、滑胎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那么。4 .重点讲授滑胎的脾胃虚弱、气血两虚证型的主证、治法和方药。5 .简介堕胎、小产、滑胎的预防与调摄第六节胎萎不长(自学)教学要求1 . 了解胎萎不长的病因病机和转归。2 .掌握胎萎不长的定义、诊断和辨证论治。第七节子满(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子满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第八节子肿、子晕、子痫教学要求1 .熟悉子肿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或胎气壅阻、气 滞水停,均可发为子肿。2 .掌握其诊断。以妊娠中、晚期出现肢体、面目浮肿为特点。注意与妊娠合并慢性 肾炎、妊娠合并心脏病相鉴别3 .掌握辩证论治。治疗应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那么,以运化水湿为主,适当加入 养血安胎之品,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择用皮类利水药,以免伤胎。子晕教学要求1 .熟悉子晕的病因病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阴血缺乏、肝阳上亢或痰浊上扰。 常见病因为阴虚肝旺、脾虚肝旺和气血虚弱。2 .掌握其诊断。以妊娠期孕妇自觉眩晕为主要特征。临床应检查血压、尿蛋白、水 肿以辨病情轻重。3 .掌握辨证论治。本虚标实证。治宜育阴潜阳,随证选加滋阴、化痰、补益气血之 品,慎用温阳助火之剂,以免助风火之邪。应住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镇静、降压, 中药加强育阴平肝潜阳之功。做好床边护理,防止发为子痫。子痫教学要求1 .熟悉子痫多由子肿、子晕病情加重开展而来,危及母胎生命。注意病机的内在联 系。2 .掌握子痫的诊断。本病诊断是在子肿、子晕基础上检查有水肿、蛋白尿、高血压 并 有头痛。视物不清,胸闷等自觉病症,一触即发抽搐便是。但要与癫痫相鉴别。3 .掌握辩证论治以及防重于治的原那么。子肿、子晕(先兆子痫)、子痫,可视为同一 疾病的不同阶段,首先是子肿、子晕,为中药治疗的有效时期,假设此时治疗不及时,病 情进一步开展,可出现先兆子痫,稍有不慎,一触即发为子痫。子痫一旦发作,需中西 医结合治疗,假设治疗及时,处理得当,可控制抽搐,母子可能平安;假设抽搐反复发作, 抽搐时间长,往往预后不良。第十节难产(附:纠正胎位)(自学)教学要求掌握难产的定义及辨证论治。复习思考题1 .妊娠病的治疗原那么是什么?孕期用药应该注意什么?2 .试述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治疗原那么及各证型的辨证治疗。3 .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4 .试述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5 .试述胎漏、胎动不安各证型的证治6 .简述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胎死不下、滑胎的临床特点?第十章产后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产后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原那么和用药禁忌。 掌握产后血晕、产后发热、产后腹痛、恶露不绝、产后身痛的定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 点与鉴别诊断;常见证型的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产后痉证、产后大便难、产后排尿 异常、产后汗证、缺乳、乳汁自出的定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常见证型 的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治疗原那么。了解上述各 病证的预防与调摄。2 .能力目标 能运用中医基本知识和理论对产后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或结合西 医学有关知识和技能对某些病证配合治疗。会诊断和初步处理产后血晕、产后子宫复旧 不全的急症。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病的发病机理。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以多 虚多瘀为特点。2 .熟悉诊断方法:四诊、八纲、“三审”,了解产妇体质,产前、产时、产后情况, 参以脉证,必要时配合妇科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3 .熟悉治疗原那么。根据多虚多瘀的病机,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 那么。4 .掌握产后常见病的定义。第一节产后血晕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分虚实两端,虚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实者瘀阻气 逆、上闭心胸。2 .掌握其定义。3 .掌握中西医应急处理。结合西医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 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抢救。4 .掌握辨证论治。虚者为脱证,一般多见于产后大出血。实者为闭证。临证时需配 合实验室等各项检查,明确病因,分别处理。5 .认识产后血晕危及生命。第二节产后发热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3 .掌握辨证论治。其中感染邪毒证为产后发热之重症、危症,必须中西医结合治疗。4 .充分认识感染邪毒型产后发热最急最重,危及生命。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类似 于西医学的产褥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危急重症,至今仍为产妇死亡 的重要原因之一。5 .了解产后发热的追踪,防止后遗产后身痛等疾。第三节产后腹痛(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腹痛的病因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迟滞而痛。产后腹痛的发生与新产 后子宫缩复及产妇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常见的病因为气血两虚、瘀滞子宫。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产后腹痛辨证以腹痛的性质,恶露的量、色、质、气味 的变化为主,结合兼症、舌脉辨其虚实。本病治疗以补虚化瘀,调畅气血为主。第四节产后恶露不绝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失固,气血运行失常。常 见的有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或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抑或热扰冲任,迫血下行。2 .掌握其定义: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沥不尽者,称“产后恶露不绝”。 又称“恶露不尽”、“恶露不止”。3 .掌握辨证论治。本病首在根据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辨其寒、热、虚、实。 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标木同治。第五节产后身痛(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产后虚损未复,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机体,使气 血凝滞,或经脉失养而作痛。2 .掌握产后身痛的定义: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 着者,称为“产后身痛”。又称“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产后痛 风”,俗称“产后风”3 .掌握其辨证论治。本病辨证首以疼痛的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兼证与舌脉。 治疗当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养血之中,应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以 标本同治;祛邪之时,当配养血补虚之药以助祛邪而不伤正。第六节产后大便难(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产后大便难的病因病机。2 .掌握产后大便难的定义及辨证论治。第七节产后汗证(自学)教学要求1 . 了解产后汗证的历史沿革。2 .熟悉产后汗证的病因病机及转归。3 .掌握其定义、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第八节缺 乳(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缺乳的病因病机。缺乳的主要病机为乳汁生化缺乏或乳络不畅。2 .掌握其定义: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又称''产 后乳汁不行”。3 .掌握辨证论治。本病应根据乳汁清稀或稠、乳房有无胀痛,结合舌脉及其他病症史时期的主要著作。2.能力目标能初步分辨妇科疾病和其他疾病。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著作, 查阅有关理论依据。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与特点教学要求1 .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 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2 .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学术特点是理论具有特色、病种妇女特有、内治突出“调”宇、 外治重视局部、强调节欲以防病。3 .了解中医妇科学的范围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 证、治疗大法和经、带、胎、产、杂病的论治。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开展简史教学要求1. 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开展简史。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有着悠 久的历史,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保障母子健 康,防治妇女疾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 了解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妇科学的源头。3. 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代表医家及著作。让学生了解 历史,以史为鉴,开拓未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妇科学的兴趣与责任。复习思考题1 .内经中关于女性生理及其生长、发育、衰老过程是怎样论述的?2 .简述十个历史时代的重大学术成就。第二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肾、肝、脾三脏在产生月经中的作用;天癸的生理作用。掌握月 经、带下、妊娠、新产后(产褥)的生理现象。熟悉胞宫、冲任督带的生理功能;月经 产生的机理;受孕的必备条件。以辨虚实。治疗以调理气血,通络下乳为主。第九节产后乳汁自出(附:回乳)(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乳汁自出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胃气不固,摄纳失常或肝郁化热,迫乳外溢。2 .熟悉辨证论治。虚者宜补气摄乳,实者宜清热敛乳。3 并可引申治疗“溢乳症”、“高催乳素血症二复习思考题1 .产后病的病机特点是什么?2 .如何诊断产后病?3 .什么是产后发热?其治那么是什么?为什么“不可妄投发散” “不可过于滋腻”?4 .产后血虚、血瘀常导致哪些疾病?病机、治那么、方药有何异同?5 .产后缺乳与产后乳汁自出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何异同?6 .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诊断鉴别处理?7 .为什么说“调气血、和营卫”是治疗产后发热的治那么?8 .试述产后发热各证型的主证、治那么、代表方药第十一章妇科杂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妇科杂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及治疗原那么。掌握妇科杂病各 病的定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常见证型的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阴挺、 脏躁的定义、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治疗原那么。 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与调摄。2 .能力目标 能运用中医基本知识和理论对妇科杂病的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会 利用西医学有关知识和技能对妇科杂病配合治疗,以提高疗效。第一节痛 疱教学要求1 .熟悉瘦瘤的主要病因病机。多因脏腑、气血、经络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结或 瘀痰互结为瘴瘤。2 .掌握其定义: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微瘤。 瘤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痛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 一般以搬属血病,瘤属气病,但临床常难以划分,故并称鹿。3 .掌握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掩!疱,在选择非手术治疗的瘤i痕的适应范围后,辨证 为先。第二节不孕症教学要求1 .熟悉不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因先后天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 致冲任二脉不能相资,胞宫不能摄精成孕。2 .了解不孕症的西医病因及诊断检查步骤。通过男女双方全面检查找出原因,是不 孕症的诊治关键。3 .掌握不孕症的定义: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 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称不孕症4 .掌握辨证论治。不孕症的辨证要点在于脏腑、气血、经络的寒、热、虚、实。治 疗重点是温养肾气,填精益血,调理冲任、气血,使经调病除,那么胎孕可成。5 . 了解不孕症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思路和研究现状。第三节阴 痒(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阴痒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湿热虫邪或血虚生风化燥发为阴痒。2 .掌握其定义: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那么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等, 称为“阴痒”。3 .掌握辩证论治。实者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虚者补肝肾,养气血。阴痒者局部痒 痛,在内治的同时.,应重视局部治疗护理,采用外阴熏洗、阴道纳药等法,有益于早日 康复。第四节盆腔炎教学要求1 .熟悉盆腔炎的病因病机。2 .掌握急、慢性盆腔炎的定义3 .掌握辨证论治。急性盆腔炎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治疗须及时彻底治愈, 不可迁延。迟延不决,病势加重,威胁生命,或转为慢性盆腔炎,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 健康,导致不孕或异位奸娠等。慢性盆腔炎除辨证内服有关方药外,还常常以中药保存 灌肠、理疗、热敷、离子透人等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4 .了解本病预防措施。第五节阴挺(子宫脱垂)(自学)教学要求1 .熟悉阴挺的主要病机。2 .掌握阴挺的定义、分度及辨证论。3 .了解阴挺预防措施。复习思考题1 .试述瘤底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那么。2 .桂枝茯苓丸出自何书?有哪些药味组成?常用于哪些病证?3 .子宫脱垂的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预防?4 .试述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各证型的主证、治那么、代表方药。5 .阴痒的辩证要点是什么?虚实两证的证治有何不同?6 .怎样诊断不孕症?7 .试述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8 .试述慢性盆腔炎各证型的主证、治那么、代表方药。附论第十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 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熟悉: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月经的临床表现,下丘 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相互关系。了解: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中医 对月经及其调节机制的认识。了解:女性骨盆的形态结构,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血 管、淋巴、神经分布,女性骨盆底的解剖。2 .能力目标 具有区分女性骨盆、内、外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能力。能用说出女性 生殖器官的位 置、结构、特点。能说出卵巢周期性变化及调节过程。能利用女性一生 中各阶段的不同生理特点说明及理解女性不同时期疾病的特点。具有区别正常月经及月 经不调的能力第一节女性骨盆与骨盆底教学要求温习女性骨盆与骨盆底的解剖知识和生理功能。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教学要求1 .温习外生殖器的解剖知识和生理功能。2 .讲述内生殖器的位置、组织结构、功能及特点。第三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教学要求1 .讲清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2 .归纳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3 .分析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相互关系。第十三章正常妊娠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妊娠诊断的方法。熟悉:产前检查的内容及基本方法。了解: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的过程;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妊娠期母体的变 化。2 .能力目标能对早期妊娠的孕妇进行准确的诊断。对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检查。 第一节胎儿的形成教学要求1 .简述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的过程及其条件。2 .归纳胎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第二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教学要求详述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第三节妊娠期母体的变化教学要求简述妊娠期母体的变化第四节妊娠诊断教学要求1 .详述早期妊娠的诊断及方法。2 .归纳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第五节产前检查教学要求1 .讲述孕期监护(产前检查的具体方法)和保健的内容。2 .简介妊娠期出现的各种病症及处理方法。第十四章正常分娩教学要求.决定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胎儿、产道及孕妇精神心理因素。1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和外旋转、 娩出。2 .总产程(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后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 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指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 时,经产妇需数分钟至1小时。(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 应超过30分钟。第十五章妇科检查与常用的辅助检查教学目标1 .妇科检查即盆腔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双侧附件的检查。 盆腔检查,可排除内外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等。2 .盆腔检查后,将检查结果按解剖位置先后顺序记录:3 .妇科常用的辅助检查及临床意义:妊娠试验、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及 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黏液检查、常用激素测定、超声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输卵管通畅检查、阴道后穹隆穿刺等第十六章计划生育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避孕措施的避孕原理,常用避孕方法的临床使用,人工流 产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的防治。中期妊娠引产术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 症的防治。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绝育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的防治, 输卵管绝育及复通术。2 .能力目标 在老师指导下能指导育龄妇女进行避孕及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在老 师指导下能进行较简单的计划生育手术的操作(如上环、取环、药流、人流等)。教学要求1 .讲清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和目前执行的原那么。2 .介绍工具避孕法的种类,详述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 应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3 .详述药物避孕的原理、种类、临床使用方法及其平安性。4 .结合电教介绍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证、禁忌证。5 .简述人工流产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的防治。6 .简介中期妊娠引产术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的防治。7 .了解中医对女性生殖器官的认识;正常的分娩过程。2.能力目标具备分辨正常月经;诊断早期妊娠;识别妊娠晚期孕妇是否临产;观 察产褥期产妇是否恢复正常的能力。会正确表述胞宫、子门、阴道、阴户的位置和作用。第一节女性特有的器宫教学要求熟悉内生殖脏器的解剖位置及其功能。1. 了解胞络、胞脉的生理作用。“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二“胞络者系于肾”,了解女性生殖脏器的发育畸形。第二节 月经生理教学要求.月经的生理现象。1 .掌握月经的产生与天癸、脏腑、血气、经络、胞宫的关系。2 .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3 .熟悉绝经生理现象和机理。第三节带下生理教学要求.熟悉生理性带下和带下产生的机理。1 . 了解生理性带下的周期性调节。第四节妊娠生理教学要求.熟悉妊娠机理。1 .掌握妊娠生理现象。第五节产育生理教学要求.掌握预产期的计算公式。1 .熟悉临产生理。2 .掌握产褥生理特征和哺乳生理。复习思考题1 .胞宫有“奇恒之府”之称,经间期、妊娠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 .胞宫藉助胞脉与脏腑取得直接或间接联系,特别是与 关系密切。3 .简要阐述月经产生的机理?第三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概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熟悉导致妇科疾病的主要病因。2 .能力目标 具有区分致病因素的能力。会分辨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影响冲 任,引起妇科病证的机理。第一节病 因教学要求熟悉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及其致病特点。第二节病机教学要求1 .掌握妇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即以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经络损伤为主, 奇经之冲、任、督、带脉和胞宫、胞脉及胞络的间接或直接损伤,是导致妇科疾病发生 的病机特点。2 .熟悉胞宫、胞脉、胞络受损和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失调导致妇科疾病的 病机3 .熟悉发病过程中病机的转归。复习思考题1 .为什么说冲任损伤是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发病机理?2 .当“肾”功能失常时能导致哪些妇科病证?第四章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概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妇科问诊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熟悉妇科望诊、闻诊、切诊 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脏腑辨证中肝、肾、脾病变的证候特点。了解妇科检查、 常用辅助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2 .能力目标 能正确运用中医的四诊方法,全面患者妇科病史资料,并能以此 为依据,分辨病变在脏、在腑、在气、在血和寒、热、虚、实属性。能初步利用西医学 妇科检查、常用辅助检查协助诊断妇科疾病。第一节 四 诊教学要求.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1 .掌握经、带、胎、产、乳各种临床表现情况和临床意义。第二节辨证要点教学要求1 .掌握妇科常用的辨证方法主要为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同时注意结合冲、任、督、 带,胞宫、胞脉、胞络,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辨证。2 .熟悉月经病的辨证要点以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结合全身病症、舌脉,作为 辨证的依据。带下病应以带下量、色、质、气味的变化结合全身病症、舌脉作为依据。 妊娠病首先应分清属母病或胎病。产后病应根据恶露的量、色、质和气味;乳汁多少、 色质;饮食多少和产后大便、腹痛状况并结合全身证候舌脉为辨证依据。3 . 了解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及伴随的全身证候。复习思考题1 .妇科疾病的诊法有何特点?2 .试述诊断妇科疾病问年龄的重要性?第五章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妇科常用的内治法和代表方药。熟悉妇科常用的外治法和药物。 了解妊娠禁忌药物;外治法应考前须知。2 .能力目标 具有依据妇科病常见证型,正确制定治疗原那么,选用相应方、药的能 力。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外治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第一节内治法教学要求1 .熟悉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 经旨,掌握在治疗妇科疾病中,最主要的是突出一个“调”字,到达整体协调,恢复健 康的目的。2 .掌握常用内治法及代表方药。第二节外治法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外治法及其临床应用。复习思考题妇科血证、痛证、热证的中医处理原那么是什么?第六章预防与保健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绝经前后的卫生保健知识。2 .能力目标 具有向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期的妇女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供保健指 导和医疗服务的能力。教学要求.月经期卫生。1 .妊娠期卫生。2 .产褥期卫生。3 .哺乳期卫生。4 .绝经前后卫生。复习思考题如何做好妊娠期、绝经期的预防与保健?第七章月经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月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治疗原那么和用药禁忌。掌握月 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 闭经、崩漏、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及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鉴别 诊断;常见证型的主证、治法和方药。熟悉上述各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及治疗原 那么。了解上述各病证的预防调摄和转归。了解多囊卵巢综合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诊治原那么和方法。2 .能力目标 能运用中医基本知识和理论对月经病的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会运 用西医学有关知识和技能,对月经病的某些病证协助诊断和治疗。月经病概述教学要求1 .掌握月经病的定义、范围、病因病机。2 .掌握月经病辨证要点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 后出现的病症,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3 .掌握月经病治那么一是重在治本调经。二是分清先病和后病的论治原那么。三应本着 “急那么治其标,缓那么治其本”的原那么。第一节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教学要求1 .熟悉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虚那么统摄无权,冲任不固;血热 那么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先期而至。2 .掌握其定义是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3掌握月经先期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月经后期教学要求1 .熟悉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2 .掌握其定义: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3 .掌握月经后期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月经先后无定期教学要求1.熟悉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肾功能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 失常。其病因多为肝郁和肾虚。2.掌握其定义: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 “月经先后无定期”。3.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月经过多教学要求1 .熟悉月经过多的病因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 血瘀。2 .掌握其定义是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3 .掌握各证型的辨证论治。4 .了解月经过多可开展为崩漏,应排除子宫肌瘤。月经过少教学要求1 .熟悉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诊断。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3 . 了解月经过少的鉴别诊断及其可开展为闭经。经期延长教学要求1 .熟悉经期延长的发病机理、诊断。2 .掌握其定义及辨证论治。3 . 了解其鉴别诊断。第二节经间期出血教学要求1 .熟悉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诊断。2 .掌握其定义和辨证论治。3 .了解其鉴别诊断。第三节闭经(附:多囊卵巢综合征)教学要求1 .熟悉闭经的病因病机。虚者,多因肾气缺乏,或肝肾亏损,或脾胃虚弱,或阴虚 血燥等,导致精亏血少,冲任血海空虚,源断其流,无血可下,而致闭经;实者,多为 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通,冲任受阻,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 经。2 .掌握闭经的定义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 6个月以上者,称闭经。前者称原发性闭经,后者称继发性闭经。3 .掌握闭经的辨证论治。对闭经辨证应以全身病症为依据,结合病史及舌脉,分清 虚实。闭经的治疗原那么应根据病证,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虚实夹杂者当补中 有通,攻中有养。切不可不分虚实概以活血理气通之。附:多囊卵巢综合征教学要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