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x
-
资源ID:62434604
资源大小:20.9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x
最新: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响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的探讨针对卵巢低反响不孕症病例应用黄体期促排卵治疗方案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本生殖医学中心接受 IVF/ICSI-ET治疗的卵巢低反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86个周期,在同一 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取卵,比照微刺激方案下卵泡期促排卵同黄体期的效 果差异。结果黄体期平均获卵数、窦卵泡数、hCG日P、LH水平以及卵 裂率、周期取消率指标均优于卵泡期(P < 095 ) , 11例微刺激方案下黄 体期促排卵所获冷冻胚胎移植中生化妊娠5例,临床妊娠4例,临床妊娠 率36.36% ,胚胎种植率31.43%。结论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响患者 中的应用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使周期取消率降低,所获卵泡及可移 植胚胎数量明显增加,提高了临床妊娠的几率,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 用。关键词:黄体期促排卵;不孕症;卵巢低反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 疗效卵巢低反响患者因无法在促性腺激素应用之后获取令人满意的卵泡数量 和质量,造成周期取消率及妊娠失败率均较高的局面11】。临床医师针对 这一情况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其中黄体期促排卵因用药简单、 不受月经周期影响等特点引起关注【2】。本文即针对此促排方案对卵泡获 得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本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 的卵巢低反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共86个周期。存在夫妻双方染色体异 常、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碍者不予采纳3。遂在同一月经周期的不同 阶段取卵,比照微刺激方案下卵泡期促排卵同黄体期的效果差异。凡成功 取卵之后所得的可用胚胎均予以冷冻保存,行择期冻融胚胎移植。本次研 究方案完全符合本院伦理协会的相关规定,患者均知情同意。1.1 方法卵泡期促排卵 行微刺激方案,于月经周期的第2 3天予以克罗米 芬(CC ) 口服,每天剂量为50100mg,直至取卵日。于月经周期第6 8天起视卵泡生长情况每天注射75 150IU的促性腺素(Gn ),对卵泡 发育情况及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 )以及孕酮(P )水平进 行严密监测,待主导卵泡直径达18mm及以上时,肌注1万U人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hCG )诱发排卵,3236h后于阴道超声监视下穿刺取卵。以男方精子质量选择具体的授精方式4,并遵行本中心操作手册进行各 项错操作。18h后查看受精情况,在卵裂期评估胚胎优劣,可用胚胎进行 冷冻保存。1.1.1 黄体期促排卵 以微刺激方案取卵之后行B超监测,假设卵巢内仍有直径 12mm的小卵泡,无论1个还是多个,均于取卵当日即继续应用促 排卵药物CC ,至hCG注射日,当卵泡直径> 14mm起每日注射 150UHMG,假设主导卵泡直径已达17mm,那么肌注1万UhCG诱发排卵, 32 36h后再次于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1.1.2 冻融胚胎移植视患者情况选择人工或自然周期进行子宫内膜准备 工作,针对内膜厚度28mm者应用黄体酮以实现内膜转化,转化后第4 天接受冻融胚胎移植,14d后抽血化验如hCG ,结果之20mIU者提示为生 化妊娠,21d后行阴道超声检查,宫内可见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动确定为临 床妊娠,继续提供黄体支持但应逐渐减量直至孕12周5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作为数据解析之统计学标准计量资料hCG 日性激素水平等均以"X土s”来表述,计数资料优质势胚胎率、受精率等 那么以"n ( % )"描述,检验方法分别采用t检验和c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纳入研究病例的基本情况分析本组所纳病例均在卵泡期和黄体期进 行了两次取卵,女患者年龄26 49岁,平均(37.24±5.43 )岁;不孕时长1 16年,平均(5.41 ± 1.87 )年;其基础LH水平0.5216.34IU/d ,平均(6.24±3.13 )IU/d ;FSH 水平 1.58 17.64IU/d,平均(8.49±3.32 )IU/d ; E2水平 5.64239.41pg/ml ,平均(42.68±16.89 ) pg/ml。2.1 各阶段获卵情况分析 黄体期平均获卵数、窦卵泡数高于卵泡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表1各阶段获卵情况分析(X±s)Table 1 Coii9)arison of the number of eggs obtained in different stages (X± S)阶段总M II卵数 (个)总获卵数(个)窦卵泡数(例)平均获卵数 (个)卵泡期1191292. 64±1.561. 52 ± 1.09黄体期2652875. 43 ±1.283. 46 ±2.84t4. 3513. 646P<0.05<0.05不同阶段hCG当日性激素水平比照 黄体期E2水平、P水平均高于 卵泡期,LH低于卵泡期,P及LH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 E2水平两者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不同阶段hCG当日性激素水平比照(x±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x Hormone Levels of hCG on the Day in Different Stages (X± S)阶段E2 (pg/ml)LH (mlll/ml)P (ng/ml)卵泡期898. 51 ±213.698. 87 ±3.560. 65 ±0.24黄体期1062. 84± 426.393. 44 ±2.9811. 78 ±4.37t0. 9345. 3776. 324p>0.05<0.05<0.05各阶段促排卵实验室指标比照黄体期卵裂率、周期取消率优于卵泡 期(P < 0.05 ),其他指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0表3各阶段促排卵实验室指标比照n (%)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Indicators of Ovulation Promo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n (%)指标卵泡期黄体期c2PMil卵率119/129 (92.25)265/287 (92.33)0. 35>0.05受精率105/127 (82.68)228/283 (80.57)0. 46>0.05正常受精率96/127 (75.60)204/283 (72.08)0. 38>0.05卵裂率95/105 (90.48)226/228 (99.12)13. 26<0.05优质胚胎率38/96 (39.58)89/204 (43.63)0. 58>0.05周期取消率44/86 (51.16)33/86 (38.37)2.31<0.05未获卵率15/86 (17.44)16/86 (18.60)0. 05>0.05FET结局分析 此次共有35个周期实现了冷冻胚胎移植,其中有11例为微刺激方案下黄体期促排卵所获冷冻胚胎移植,其中生化妊娠5例, 临床妊娠4例,临床妊娠率36.36%,胚胎种植率31.43%。追踪随访,4 例临床妊娠者皆已平安生子,婴儿健康(2男2女)。3讨论关于卵泡的发育机制,传统观念6-8 认为在1个月经周期内卵泡的募集和 发育只有一批,最终仅有优势卵泡发育成熟,其他的那么均闭锁凋亡。这一 理论在很长一个阶段指导着辅助生殖技术向着卵泡期促排卵这一方向行 进。近期有学者【"I】提出新的卵泡发育理论,认为在一个月经周期内可 有23波卵泡发育,从黄体期时卵泡募集即已发生。这一理论为黄体期 促排卵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在本次研究中, 黄体期促排卵方案总获卵数、平均获卵数、总Mn卵数以及窦卵泡例数等 均高于卵泡期。得出这一结果可能与黄体期所获卵泡在卵泡期已然受到Gn刺激有关,待到卵泡期取卵之后,剩下的小卵泡得到了较大的生存空间进而发育较快12。故黄体期所获卵泡数有所增加,基数大的情况下优 质胚胎的获得率也相应提高为患者胚胎移植奠定了基础【有卵泡期hCG 日LH水平较黄体期高,而P却低于黄体期,究其原因或为黄体期较高的 孕激素水平对LH分泌产生了抑制,从而有效防止了 LH峰值对卵母细胞的影响,降低了卵子早排的风险Mi。本次研究结果亦证实,于黄体期促排卵阶段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卵 泡期,周期取消率那么低于卵泡期。说明,在卵泡期促排卵阶段假设未成功获 取卵母细胞,可在黄体期继续促排卵以获得,使周期取消率得以降低,最 大限度的提升了患者获取优质胚胎继而临床妊娠成功的可能。此次研究中有11例为微刺激方案下黄体期促排卵所获冷冻胚胎移植,其 中生化妊娠5例临床妊娠4例 临床妊娠率36.36%胚胎种植率31.43%。 说明,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低反响患者中的应用切实可行,不仅为其提供 了更多的卵泡数,更争得了最大化的受孕机会。但由于该样本数量有限, 期待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