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62440372
资源大小: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教材复习结构框架 中国古代政治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经济史: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840年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中国近代政治史: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国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经济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840194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文化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现代政治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经济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949年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现代文化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世界古代政治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世界古代史 14、15C 世界古代文化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世界近代政治史: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世界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经济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4、15C-1917_ 世界近代文化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和发展 世界现代政治史: 俄国十月革命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经济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917年至今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现代文化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题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一、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1、 建立:(1)时间: 公元前1046年 (2)人物: 周武王姬发 (3)性质: 奴隶制 2、 灭亡:(1)时间: 公元前771年 (2)人物: 周幽王 (3)标志: 少数民犬戎攻破都城镐京 【当场消化1】下列是一组关于我国古代王朝变迁的叙述,请你找出错误的一项(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B公元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D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二、西周的分封制1、为什么分?目的: 巩固西周政权,进行有效统治 2、过程: 周武王开始分封 周公旦继续大规模分封 3、分给谁?对象: 王族 、 功臣 、 先代帝王后代 【当场消化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4、分什么?内容: 土地 、 人口 5、义务: 镇守疆土 、 朝觐述职 、 缴纳贡赋 、 随从作战 ;6、权利: 再分封 、 设置官员 、 建立武装 、 征派赋役 ;7、结果(形成的等级是): 天子 、 诸侯 、 卿 、 士兵 ;8、评价(辩证法):(1)积极性: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非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2)容易导致地方诸侯势力膨胀,形成割据势力,威胁周王室;【当场消化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度 (解释: 周王正妻所生长子 )2、 内容 等级: 大宗 与 小宗 (两者关系: 大宗率领小宗,小宗服从大宗 ) (注释:大宗必备的条件: 一是要成为嫡子,二是要成为长子 )【当场消化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当场消化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当场消化6】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 )妻室子嗣妻(正配)B.二哥(20岁)D.四哥(15岁)妾一(侧室)A.大哥(23岁)妾二(侧室)C.三哥(18岁)5、与分封制的关系:(1) 互为表里 (2)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5、纽带: 血缘 6、作用:(1)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四、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王权 与 神权 的紧密结合2以 血缘关系 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 高度集中 分封制【当场消化7】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当堂吸收】1吕思勉先生曾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如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3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5.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C.分封制 D.郡县制6.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8.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9.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B.兄弟 C.平等D.大宗与小宗11.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12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 C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响13. 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14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周王室已经衰弱A BCD15.(节选)鼎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革故鼎新、钟鸣鼎食等成语都与鼎有关。材料一 杜甫槐叶冷淘诗云:“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材料二 左传·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修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从上述材料看,鼎在古代中国有什么作用?在古代,鼎首先是饮食器具,然后是祭祀器具,后发展为权力的象征第 5 页 共 5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