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62457807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1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doc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郭珊珊【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内容是介绍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本框题共有三目组成:第一目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教材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的角度分析了该观点;第二目是在第一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化创新的作用。第三目是在前两目的基础上得出的推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学生分析】: 对本课题内容感觉并不陌生,能够自觉主动阅读理解部分课文内容,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而且相对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充满好奇和探究。【设计思想】: “把教学内容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思考。 “动起来”!教师动起来,通过个性的宣扬来吸引学生;学生动起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投入、参与、体验;教材动起来,通过解析、延伸、补充,让教材中的例子、图片更加生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文化创新的作用;(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继承和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结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情境设计和互动,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概括综合总结知识能力和表达的能力,课后通过调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充分认识文化创新的作用,感悟作为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教学重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学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制成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对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视频,进行设问,北京奥运会的文艺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新在哪里?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引出课题。1.观赏视频,思考、交流、讨论。2.学生回答问题:奥运会的新,如新在整体创意上,用一张纸卷轴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新在艺术风格上,很浪漫;新在科技手段上,把多种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到文艺表演中(1.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2.结合设疑、启发引导学生,引出课题,也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就是以奥运会开幕式为背景展开的。)讲授新课: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板书)1.文化以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板书)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板书)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板书) 1、多媒体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上体现中华文化的图片。设问:以上图片体现中华文化的什么内容?(通过图片引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学生在老师启发、指导下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2、过渡:我们知道: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是如何发明的?出示印刷术发展历程图片及文字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探究问题1:印刷术是如何发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主要观点: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学生独立学习,根据材料思考问题,得出结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从印章雕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启发而发明的。)3、出示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程图,激光照排技术简介材料,探究问题: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人们又对印刷术进行了多次的改进,这是为什么?把问题分解成:雕版印刷术有何缺点,活字印刷术有何优点、活字印刷术有何缺点、激光照排技术有何优点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分四组讨论,请1、2组学生代表回答前两个问题,解决“为什么要创新?”(学生分组讨论、积极思考: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激光照排技术的优点。从而得出结论: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4、出示介绍激光照排技术的图片及材料,探究问题3:为什么古代的人们不能使用方便快捷的激光照排技术?解决“文化为什么能创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得出结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回答,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5、引导学生根据以上结论进行知识的小结。(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整理知识点,克服知识的零散性。)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2.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仍以印刷术为话题,过渡:文化创新对社会生活有什么作用呢?出示“文化创新的作用”。 请3、4组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得出结论: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小结,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学生根据前面所学整理知识,得出结论: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3、出示奥运会开幕式中京剧表演的图片,指出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文化创新的结果。请学生介绍京剧。当堂调查学生对京剧了解的情况。(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知识,并进行补充。)4、组织学生活动。探究问题4:从徽班进京到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文化创新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京剧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这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5、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进行知识小结。(学生参与知识的小结:文化创新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新时代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自学向人民群众学习1、过渡: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这必将把我们带入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呢?其实,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文艺节目就是我们这一创新时代的产物。这一台文艺节目可以说是张艺谋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出示张艺谋图片,探究问题5:张艺谋作为我国国内知名的大导演,有哪些作品?这与他成功地导演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何关系?(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要进行文化的创新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组织学生活动。出示探究问题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闪现着张艺谋个人的智慧和灵感,请问他的这种智慧和灵感最终来自何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根据设问,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如来自他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自网民的意见,来自民间艺术家,来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等。) 3、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出示材料,验证学生们集体智慧,并纠正答案。(学生通过对照材料进一步得出结论:他的智慧和灵感来自于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我们要自觉向人民群众学习。) 4、出示幻灯片,“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回答,并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齐答: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自觉向人民群众学习。)【课堂小结】:提出问题: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文化创新有何作用?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教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予以完善,形成板书设计。(学生动笔,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回顾主要知识。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理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如下体会: (1)探究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延伸扩展课堂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采用了探究活动,增强了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得到结果的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改变“一言堂”的习惯做法,放下架子,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在课堂上倾听,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尊重、激发、保护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热情和信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发展的促进者,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向幕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3)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拘泥于教材的编排,而是对教材内容做出了适当的调整,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的理念。同时,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主要背景,通过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4)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课堂上,教学活动仍显得稳健有余,灵动不足。如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如本课中学生对情境问题的思考及回答)适时点拨和引导,如何对预设的教学计划与活动安排适时调整和修改,既是对学生主动参与及创新思维的鼓励与肯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与挑战。这是今后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5)多媒体教学的确优越于传统的教学,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应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滥。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即使采用多媒体也应有必要的板书,否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